(共27张PPT)
细胞的增殖
年 级:高 一 学 科:生物学
细胞增殖
概念: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叫做细胞增殖。
意义: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而繁衍,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完成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遗传)。
过程:物质准备、细胞分裂。
方式:
细胞分裂的方式
(真核生物)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主要
(如蛙的红细胞)
(生殖细胞的形成)
温故而知新
一、细胞增殖:
二、细胞周期
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
分裂完成时为止。
细胞分裂间期(90%~95%)
细胞分裂期
两个阶段
(5%~10%)
细胞周期(以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为例)
a
b
c
d
细胞增殖
思考:是否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分化程度高的细胞不能再分裂,故不具有细胞周期,如神经细胞。
有一些细胞会暂时停止分裂,但仍能返回细胞周期,如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
还有一些细胞会持续分裂,如造血干细胞。
三、有丝分裂的过程
分裂间期
1. 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了解有丝分裂的基本过程。
特点:
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分裂间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①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②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①出现染色体,且散乱分布②核仁解体,核膜消失③从细胞两极发生纺锤丝,进而形成纺锤体。
①纺锤体清晰可见,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①着丝粒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②纺锤丝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形成两套数目和形态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①两组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后,又变成细长盘曲的染色质丝②核膜、核仁重新出现;③纺锤体消失④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后期
中期
前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间期
末期
2.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植物 动物
间期
前期
末期
图像
由细胞两极直接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细胞板向周围扩展形成细胞壁
中心体移到细胞两极,并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无中心体的倍增
完成中心体的倍增
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四、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子细胞
DNA分子数:
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8
4
8
8
4→8
0
8→4
8→4
0
4
4
0
8
4
8
间期
4→8
4
0→8
五、DNA、染色体、染色单体之间的数量变化曲线
核DNA数
间期
前期
中期
末期
4N
2N
1、DNA的变化曲线
后期
染色体数
0
4N
2N
2、染色体的变化曲线
前期
中期
末期
后期
间期
0
4N
2N
染色体
DNA
间期
前期
中期
末期
后期
3、染色单体的变化曲线
0→4n→0
染色单体数
0
4N
2N
间期
前期
中期
末期
后期
【提别提醒】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相关曲线、分裂图和柱形图的联系
【提别提醒】染色体数与核DNA数关系曲线
解读:图中ef(BC)段表示S期DNA的复制,染色单体形成,fg(CD)段表示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即有丝分裂G2期、前期和中期,gh(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
例题
1.如图为与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
过程细胞中DNA含量不变
B.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
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
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
解析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该过程细胞中DNA含量不变;
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
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
中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染色体数目不变;
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
包括有丝分裂后期,其中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目加倍。
2. 如图1和图2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1的C→D段
B.图1中D→E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
C.图2中a对应图1中的A→B段,c对应图1中的E→F段
D.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图2中d所示的情况
√
解析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对应于图1的C→D段,A正确;
图1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B正确;
图2中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对应图1中的E→F段,c表示G1期,对应图1中的A→B段,C错误;
图2中d表示染色体数∶核DNA数=2∶1,这种情况不存在,D正确。
六、无丝分裂
1.过程:
细胞核延长 核缢裂 细胞质缢裂 形成两个子细胞
2.特点: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染色质、DNA也要进行复制,并且细胞要增大。
3.实例:蛙的红细胞分裂。
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示意图
本课小结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