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6.《芣苢》《插秧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6.《芣苢》《插秧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5 21:0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芣苢》《插秧歌》群文阅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感受诗歌体现的劳动者的苦与乐,体会古代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和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劳动精神。
2.吟咏诗韵,学习《诗经》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及其效果,体味“诚斋体”的创作风格。
3.学习评价诗歌的不同视角,抓住诗歌的主要特征准确评价诗歌。
【教学重难点】
1.紧扣《芣苢》产生变化的六个动词和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理解先民的劳动之乐。
2.分析《插秧歌》自然质朴的语言,理解先民的劳作之苦和勤劳进取的精神。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点拨法 3.分析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阅读论文《浅谈〈诗经〉中的农事诗》,了解农事诗的概念及其类型。
2.预习《芣苢》《插秧歌》两首诗歌,给生字词注音。
3.阅读《〈诗经〉离我们远吗》《花红别样》,了解《诗经》相关基础知识、杨万里的生平和“诚斋体”的风格特点。
4.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两首诗歌中的农事场景。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以“劳动光荣”为人文主题的第二单元由三篇人物通讯、一篇新闻评论和两首古代诗歌组成,向我们展现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职业的劳动者的劳动状态和劳动价值。这节课我们将通过《芣苢》和《插秧歌》两首农事诗,穿越时空,感受先民的劳动状态和劳动精神。
二、检查预习,释疑解惑
活动一:聆听吟诵,初步感受。
教师播放两首诗歌的吟诵音频,学生通过听觉的感受初步体会诗歌的内涵与情感。
活动二:诵读诗歌,检查字音。
学生诵读两首诗歌,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活动三:课堂分享,釋疑解惑。
过渡语:老师通过作业批改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插秧歌》展示的农事场景描绘得细致生动且差别不大,但是对于《芣苢》展示的农事场景描绘得千差万别。
展示6位具有代表性的学生预习写作成果——《芣苢》中描绘的农事场景。
PPT展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差异:诗歌中的人物性别是男性还是女性?诗歌中的人物年龄是妇女还是少女,是老人还是儿童?诗歌中的人物数量是一个还是一群?
点拨:PPT展示车前草和车前子的图片,让学生理解芣苢的功能和作用——野菜或者帮助顺利怀孕生子的药材。
补充资料:“芣苢,车前,宜怀妊焉。”——《毛传》
分析植物:芣苢就是车前草,一种草本植物,今天的中医认为它有药用价值,在《诗经》时代估计对它没有那么多认知,可能只是当做一种野菜。也有古书记载古人常将芣苢当做是帮助怀孕生子的药材。且采摘芣苢是一种轻体力劳动,女性从事采集,男性从事狩猎在当时较为常见,据此推测劳动者应该是女性。作为《国风》中的民歌《芣苢》明显带有唱和色彩,据此推测劳动者应该不止一位,而应该是一起劳动的一群女性。
得出结论:诗歌中的人物性别——女性,诗歌中的人物年龄——妇女,诗歌中的人物数量——一群。
三、分组讨论,深度评价
PPT展示名家点评两首诗歌的内容
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意思。——元·吴师道评价《芣苢》
这首诗,通篇用口语、俗语连缀成句,用毫不卖弄甚至毫不修饰的白描手法,写出农家插秧的情景,那么浅显,那么真实,那么生动,那么形象,只觉一股活泼泼的生活气息从诗中溢出,向人扑来。——《唐宋诗》徐中玉评价《插秧歌》
结合自己描绘的农事场景和对诗歌内容的进一步理解,说说你是否赞成吴师道和徐中玉对《芣苢》和《插秧歌》的评价?并给出你的理由。
点拨:1.是否赞成前人的评价,既可以考虑前人评价的对不对、好不好,也可以考虑前人评价的全不全;2.各学习小组自由选择讨论的对象来表达观点,阐述理由时要围绕诗歌的内容,做到有理有据。
学生自由探讨分析,教师随机点评。
1.赞成吴师道的评价,分析《芣苢》的劳动之乐。
(1)发现茂盛芣苢的喜悦:“采采”不是“采了又采”的意思,注释中解释为茂盛的样子,说明芣苢很多,采摘芣苢的人看见芣苢茂盛繁多,自然心生欢喜;
(2)多人聚集劳动时的愉快唱和:采摘芣苢,多人聚集,边劳动边唱歌,劳动的艰辛也化为了劳作的快乐。
(3)重章叠句构成的轻快愉悦的抒情效果:重章叠句是诗经中的常见手法,如果我们删去重章叠句的内容,诗歌将变为“采采芣苢,采之,有之,掇之,捋之,袺之,襭之”,带给人一种劳作的紧张感,可见在重章叠句的结构中劳动妇女虽然在劳作,但是却有另一种别样的闲适心情,她们呼朋引伴,三两成群,营造出轻松欢乐的氛围。
点拨:分析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删改原文,诵读删改后的内容,来体会重章叠句带来的抒情效果。
(4)满载而归的喜悦:采摘芣苢的动作“采”“有”“掇”“捋”“袺”“襭”有六个,且不断变化。从偏旁来看,前四个与手有关,后两个与衣服有关。《说文解字》:采,捋取也,从木从爪。一木一手,形象地表现采摘的动作,用手从树上采集食物。“又”是“有”的本字。又,甲骨文像手张开,抓持东西。当“又”的持有义消失后,金文中加“月”(肉)另造“有”代替,表示手持肉食。远古时代肉食是非常重要的生存资料,古人以“持肉”代替“持有”。“有”在诗歌中指是采摘动作后有所收获的状态。两个字合起来构成了一次劳动过程,虽然辛苦,但是劳动有所收获,因而劳动是喜悦的。《说文解字》:掇,拾取也,从手叕声。形旁为手,声旁又包含了四个手,掇表示用手捡拾的动作。我们能想象遍地芣苢,触目皆有,妇女们捡都捡不过来,忙碌中透露着喜悦。“捋”是“寽”的后起字,《说文解字》:“寽”,五指持也。而“捋”指的是双手抓取,一手抓着东西,另一只手抓取。如果说“掇”是一片一片地捡,那么“捋”就是成把成把地抓取,动作快了,频率高了,劳动者完全沉浸在劳动过程中,氛围更加欢快。采摘芣苢的高潮还在继续。“袺”和“襭”这两个本来和采摘没有关系的词语,却充分表现了收获之丰盛,心情之愉悦。《说文解字》:执衽谓之袺,即提起衣襟装东西;以衣衽扱物谓之襭,即翻转衣襟插于腰带来装东西。可见采摘的芣苢太多了,可能带来的篮筐已经装满了,衣襟成了临时的篮筐。六个动词简约而不简单,不断变化,逐步递进,从劳动过程,到娴熟的动作和采摘的成功,既写出了欢快的场景、浓烈的氛围,又表现了劳动者愉快的心情。既饱含对大自然的谢意,又有享受馈赠的欢愉。
点拨:PPT展示甲骨文和小篆的写法,从文字学上解读收获的喜悦。
2.不完全赞同吴师道的评价,补充《芣苢》的主旨评价。
追问:“不读诗,无以言”,一首采摘芣苢的简单民歌为什么能在儒家经典《诗经》中占有一席之地?
教师点拨:同学们可以根据以下老师提供的相关资料推测。
“《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天下和,政教平也。”——《毛诗序》
“若天下乱离,兵役不息,则我躬不阅,于此之时,岂思子也?今天下和平,于是妇人始乐有子矣。”——《毛诗正义》
“化行俗美,家室和平,妇人无事,相与采此芣苢,而赋其事以相乐也。”——《诗集传》
学生根据材料推测《芣苢》的主旨,了解《诗经》的教化功能。
教师补充:无论是把芣苢当做怀孕生子的良药,还是单纯无事采摘的野菜,我们都能感受到这首诗歌巧妙地摄取田园风光的一角,在这群劳动妇女的欢歌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个人的自得、家室的安稳、国家的太平。妇女们高兴不仅是因为采摘了很多芣苢,也并不仅是因为可以顺利怀孕生子,更深层的原因是可以安享太平。而《芣苢》能在儒家经典《诗经》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恰是因为从侧面反映、歌颂了太平盛世。
教师点拨:吴师道的评价主要侧重诗歌的情感方面,我们补充的分析侧重诗歌的主旨方面,二者对深入理解这首诗歌起到了重要作用,都可以成为我们评价的重要视角。
3.赞成徐中玉的评价,分析《插秧歌》语言特点与语言风格。
(1)列举浅显易懂的口语和俗语:“田夫”“田妇”“大儿”“小儿”“鹅儿”“雏鸭”“照管”“唤渠”“歇半霎”“从头上湿到胛”等。
(2)不加修饰的白描手法:白描手法原指中国画中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不加色彩的画法,在文学表现手法中专指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中辞藻的修饰语渲染。因为文中使用了很多口语和俗语,文字显得质朴简单,不加任何修饰,勾勒出了农忙时节插秧时的场景。
(3)真实、生动、形象地还原农家农忙插秧时的景象:“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农忙时节,全家出动,分工明确,配合流畅。此处用互文的手法,真实的插秧过程应当是小儿拔秧(先在育种的秧田培育秧苗,秧苗密集不利于生长,故要拔出移栽至大田中),田夫抛秧,田妇接秧,大儿插秧,非常真实。到了芒种插秧时节,就渐渐进入了雨季。所以诗歌中农人插秧“雨从头湿到胛”,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真实可信。此处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斗笠”喻“兜鍪”(打仗时战士所戴的头盔),“蓑衣”喻“铠甲”,农田即战场,农人此刻正如战场上的士兵,在天地之间与自然奋勇战斗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农家的辛劳与勤奋。农村有句老话“芒种打火夜插秧”“芒种插秧谷满尖,夏至插的结半边”,点豆子、种玉米都可以迟一点,唯独插秧耽误不得。“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即使有人来唤吃早饭,休息一会儿,农家却未有回应,仍忙着插秧,生怕耽误农时,影响丰收。将农人的心理刻画得十分真实。
(4)活泼富有生活气息:三、四两联的对话,将一个农业家庭的人口结构、劳动分工和家庭的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出来。“鹅儿”与“雏鸭”虽然给辛苦的插秧工作增添了一丝烦恼,却给诗歌更添一份清新活泼、幽默俏皮。
小结:这些特点都体现了杨万里“诚斋体”活泼自然、饶有谐趣的创作风格。
4.不完全赞同徐中玉的评价,补充《插秧歌》的情感评价。
PPT出示诗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并提供该诗的介绍材料。
追问:最初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由《芣苢》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构成,《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这首诗歌也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语言自然质朴,浅显易懂,真实、生动、形象,充满生活气息,但是2019年版的教材中却以杨万里的《插秧歌》替换了苏辙的《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大家觉得编者替换的原因是什么?
点拨:可以从内容和情感上来比较分析,若从其他角度亦可。
教师补充:(1)内容:《插秧歌》详细记录了农忙时节农民插秧的真实景象,場景感和画面感十足。《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并没有生动具体的劳动场景的描述,只是简单交代的文氏外孙帮助自己“收麦”的事实。(2)情感:《插秧歌》算是乐府民歌一类的诗歌,体现的是对普通劳动者艰辛生活的悲悯,以及对他们勤奋进取的赞美。农人劳作既劳力又劳心,顶风冒雨,劳作不歇,顾不上吃饭,插好了秧苗,还要时刻担心家禽的破坏,时时要面对难以预料的自然灾害。即使如此艰辛,劳作中的农民却忘我而尽力,这其中更饱含着先民战胜自然的勇气和勤奋乐观的精神。“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插秧歌》不只是在表达劳动的艰辛,更多的是赞美劳动者积极进取、乐观勤奋的劳动精神,充分体现了“劳动光荣”的单元主题。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属于日常纪事类诗歌,虽然也反映“收麦”的辛苦,但并不是对农民真实劳动的表现。且情感囿于个人亲情范围内,更为局限,无法体现广大劳动者身上展现的劳动价值和劳动精神。
教师点拨:徐中玉的评价侧重于语言特点和语言风格,但这首诗歌和其他古代文人写的农事诗相比,没有停留在劳动的艰辛和对劳动者的同情、悲悯,“赞美劳动者及其劳动行为、劳动价值”显得尤为突出,情感积极,我们亦可从本诗独特的情感视角去评价《插秧歌》。
四、课堂小结
PPT展示“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李大钊
评价诗歌可以从内容、情感、主旨、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但更要抓住诗歌自身的主要特征和与其他同类诗歌的不同特点。今天我们学习的两首农事诗虽内容、语言、情感、手法各异,却都是古代先民用劳动创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生动写照。我们亦将通过自己的劳动续写未来的辉煌。李大钊曾说“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希望同学们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让劳动充实人生之乐,让劳动冲淡人生之苦。
五、作业布置
阅读《〈诗经〉农事诗及后世对其的承继与发展》,挑选3篇文中提及的经典农事诗进行阅读赏析并在班级分享你选诗的理由。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