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六章第一节第三课时原电池原理的应用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六章第一节第三课时原电池原理的应用课件(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28 11:3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3课时 原电池原理应用
学习目标
1、掌握构成电池的要素,利用原电池原理能设计原电池。
2、能正确书写简单化学电源的电极反应式。
核心素养
1、创新意识:利用原电池原理能设计原电池。
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会分析物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与物质微观结构的关系。
知识回顾
铜锌稀硫酸原电池:
A
Zn+H2SO4 = ZnSO4+H2↑
电极反应:
正极反应:
负极反应:
Zn-2e- = Zn2+
2H++2e- = H2↑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总反应:
Zn+2H+=Zn2++H2↑
负极:Zn
正极:Cu 或 C
稀硫酸
原理:理论上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一、原电池设计
设计方法:
1、根据总反应,确定电极反应——拆
2、确定两极材料及电解质溶液——找
3、画出原电池装置示意图
典例分析
利用反应“Fe+Cu2+ = Fe2++Cu”设计一个原电池
负极反应:Fe-2e- = Fe2+
故只能用铁做负极
正极反应:Cu2++2e- =Cu,
故正极材料只需要活泼性比铁弱即可,如:铜、银、石墨等
电解质溶液:必修含有Cu2+,为可溶性铜盐如:CuSO4溶液
CuSO4溶液
Fe
Cu
A
请利用反应“Fe+2Fe3+===3Fe2+”设计一个原电池
负极:
Fe-2e-===Fe2+
正极:
2Fe3++2e-===2Fe2+
负极材料:

正极材料:
铜(或石墨)
电解质:
FeCl3[或Fe2(SO4)3]
探究
简易电池的设计与制作
【目的】根据原电池原理,设计和制作简易电池,体会原电池的构成要素。
【用品】水果(苹果、柑橘或柠檬等),食盐水,滤纸,铜片、铁片、铝片等金属片,石墨棒,导线,小型用电器(发光二极管、电子音乐卡或小电动机等),电流表。
【实验】
(1)水果电池
(2)简易电池
水果电池中,水果的作用是什么?
超级柠檬电池
实践活动:水果电池的设计与制作
电极材料 水果 电流表偏转方向 电极名称
铁片、铜片 苹果 偏向铜片 铁:_____
铜:_____
铁片、镁条 苹果 偏向_____ 铁:_____
镁:_____
铁片、碳棒 柠檬 偏向_____ 铁:_____
碳棒:_____
铁片、铁片 柠檬 _______
铜片、碳棒 柠檬 几乎不偏转
负极
正极
铁片
正极
负极
碳棒
负极
正极
不偏转
二、加快反应速率
例如,实验室制H2时,由于锌太纯,反应一般较慢,可加入少量CuSO4以加快反应速率。
练习:过量铁与少量稀硫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适量NaCl溶液 B.加入适量的水
C.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D.再加入少量稀硫酸
C
练习: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
若A、B相连时,A为负极;
C、D相连时,D上产生大量气泡;
A、C相连时,电流由C经导线流向A;
B、D相连时,电子由D经导线流向B,
则此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① A>B>C>D ② A>C>D>B
③ C>A>B>D ④ B>A>C>D

A>B
C>D
A>C
D>B
三、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四、揭示钢铁腐蚀的原因及防止钢铁的腐蚀
钢铁中含有碳,可与Fe组成原电池,发生原电池反应而使钢铁遭到腐蚀
练习:如图下列各烧杯中都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Fe
A
B
Sn
Fe
C
Zn
Fe
D
Cu
Fe
A. B >A >C > D
B. D > C > A > B
C. D > B > A > C
D. C > B > D > A
C
五、用于金属保护
将被保护的金属与比其活泼的金属连接
原理:
作原电池正极的金属材料不参与反应
例如:
要保护一个铁制的输水管道,可用导线将其与一块锌块相连,使锌作原电池的负极,铁制的输水管道作原电池的正极
稀硫酸
Zn
Fe
巩固练习:
6.1.3原电池原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