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压强期末试题选编2020-2021学年河南省各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章:压强期末试题选编2020-2021学年河南省各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25 19:4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章:压强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1·河南社旗·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铁轨下铺枕木 B.坦克装有履带
C.刀刃磨得很薄 D.书包背带很宽
2.(2021·河南内黄·八年级期末)下列各图中,采用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压强的实例是
A.盲道上凸起的圆点 B.大平板挂车有很多车轮
C.注射器的针头很尖细 D.菜刀很锋利
3.(2021·河南偃师·八年级期末)叠罗汉是一种体育娱乐项目,如图,三个体重、体型相同的人叠成两层静态造型.每个人体重均为G,每只鞋的鞋底面积均为S,则图中箭头所指的那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
A. B. C. D.
4.(2021·河南滑县·八年级期末)如图,用手指按压图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钉对墙的压力大于手指对图钉的压力 B.图钉对墙的压力小于手指对图钉的压力
C.图钉对墙的压强大于手指对图钉的压强 D.图钉对墙的压强等于手指对图钉的压强
5.(2021·河南禹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一长方体物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一部分露出桌面,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匀速推动物块,使该物块刚好全部处于水平桌面上。则在此过程中,物块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  )
A.压力F不变,压强p不变 B.压力F变大,压强p变大
C.压力F不变,压强p变小 D.压力F变大,压强p变小
6.(2021·河南永城·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圆台形物体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它们分别在水平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和2v,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F1=F2 B.p1>p2,F1F2
7.(2021·河南淅川·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底面积s甲<s乙的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它们的高度h甲<h乙,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的密度和甲乙切去的质量Δm甲、Δm乙满足的关系是(  )
A.ρ甲≥ρ乙,Δm甲>Δm乙 B.ρ甲≤ρ乙,Δm甲>Δm乙
C.ρ甲≤ρ乙,Δm甲<Δm乙 D.ρ甲>ρ乙,Δm甲<Δm乙
8.(2021·河南巩义·八年级期末)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如图所示,当运动员穿着滑雪板在水平雪地上进行滑行训练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B.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力
C.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D.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9.(2021·河南西峡·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液体在a、b、c三处产生的压强,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压强相等
B.b、c两点的压强相等
C.c点压强比b点压强大
D.a点向下的压强比向上的压强大
10.(2021·河南沈丘·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深度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中, 从图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金属盒处的压强等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
C.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D.甲金属盒处的压强小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
11.(2021·河南汝阳·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A、B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管内盛有同种液体,当A管竖直,B管倾斜放置时,两管液面等高,则( )
A.A、B两管中液体的质量相等
B.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B中大
C.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B中小
D.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和B中相等
12.(2021·河南平顶山·八年级期末)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如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和2v,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 F1=F2 B.p1>p2 F1=F2
C.p1>p2 F1<F2 D.p1<p2 F1>F2
13.(2021·河南巩义·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圆形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4.(2021·河南永城·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形状不同,底面积和重力相等的A、B、C三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液体密度关系为: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C.液体对A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对C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
D.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15.(2021·河南郑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甲、F乙、p甲、p乙表示,则
A.F甲=F乙, p甲=p乙
B.F甲=F乙, p甲>p乙
C.F甲>F乙, p甲=p乙
D.F甲=F乙, p甲>p乙
16.(2021·河南信阳·八年级期末)历史上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
A.托里拆利 B.阿基米德 C.牛顿 D.焦耳
17.(2021·河南平顶山·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外界大气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管内封闭的水银柱高是20cm,若在管顶开一个小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管内水银向上喷出 B.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变
C.管内水银柱高度稍有下降 D.管内水银柱下降到与管外水银面相平
18.(2021·河南内黄·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中,下列情况能使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发生变化的是(  )
A.将实验转移到高山上进行
B.稍稍倾斜玻璃管
C.向水银槽中加入少量水银
D.稍稍提高玻璃管
19.(2021·河南偃师·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
A.U形“反水弯” B.锅炉水位计
C.地漏存水杯 D.自制气压计
20.(2021·河南睢县·八年级期末)关于压力、压强,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气压是由于空气自身重力而产生的,所以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的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数值上等于自身重力
C.液体压强是压强的一种类型,液体压强同样都跟压力与受力面积有关
D.空气和液体都是流体,所以也可以利用流体压强公式p=ρgh计算大气层的厚度
21.(2021·河南潢川·八年级期末)下列关于大气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得了大气压强的值 B.大气压强能支持15m高的水柱
C.大气压强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增大 D.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
22.(2021·河南内黄·八年级期末)下面事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
A.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身体
B.在茶壶盖上做了一个小孔
C.用活塞式抽水机把水抽上来
D.夏天我们使用吸管喝饮料
23.(2021·河南祥符·八年级期末)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并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关于烧瓶内的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停止沸腾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
C.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的内能减小,不会沸腾
D.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
24.(2021·河南社旗·八年级期末)如图为盆景的一个自动供水装置.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盘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高度.使水不会全部流出而能保留在瓶中的原因是( )
A.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
B.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水的压强
C.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
D.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与水的压强之和
25.(2021·河南偃师·八年级期末)负压病房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谓“负压”,是指气压低于正常气压,由于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外面的新鲜空气可以流进病房,病房内被污染过的空气就不会泄露出去。下列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A.正在煮饭的高压锅内 B.充足气的自行车的轮胎内
C.喷射液体的喷雾器内 D.抽去空气的马德堡半球内
26.(2021·河南商城·八年级期末)为改善地铁地下车站的通风状况,小明设计了抽气管道,利用地面横风实现自动抽气.为提高抽气效果,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应设计成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27.(2021·河南上蔡·八年级期末)近期交警部门加大对电动车安装遮阳伞的检查拆除力度 遮阳伞虽能遮挡阳光,但存在安全隐患,当电动车快速行驶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遮阳伞上边空气流速小,压强小,伞面被向下压
B.遮阳伞下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伞面被向上吸
C.遮阳伞上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伞面被向下压
D.遮阳伞下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伞面被向上吸
28.(2021·河南巩义·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中,利用“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获得升力的是
A.热气球 B.降落伞
C.火箭 D.客机
29.(2021·河南信阳·八年级期末)一辆轿车在水平平直公路上高速行驶,如图所示( )
A.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B.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C.轿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
D.轿车行驶过快,可能飞离地面
30.(2021·河南沈丘·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灰鹅在飞行途中突遇强风,会将身体翻转180°,以脚朝上但头保持不变的怪异姿势飞行.灰鹅转体后
A.翅膀下方空气流速大于上方的流速,有助于迅速降低高度
B.翅膀下方空气流速大于上方的流速,有助于迅速提升高度
C.翅膀下方空气流速小于上方的流速,有助于迅速降低高度
D.翅膀下方空气流速小于上方的流速,有助于迅速提升高度
31.(2021·河南开封·八年级期末)我国高铁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高铁列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在高铁站台等候上车时,车站工作人员要求乘客站在白色安全线以内,其原因是当列车进站时列车周围的空气(  )
A.流速大,压强小 B.流速大,压强大
C.流速小,压强小 D.流速小,压强大
二、双选题
三、填空题
32.(2021·河南平顶山·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冷热水混合淋浴器,图中水平连接部分管径较细,冷水流经此处时,流速大,压强______,瓶中的热水在______的作用下上升,与冷水混合得到温水。
33.(2021·河南社旗·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放于水平桌面上的两个质量相等但高度和底面积均不相等的圆柱形容器,盛有相同质量的的同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甲_________p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是F甲_________F乙。(均选填“>”、“<”或“=”)
34.(2021·河南社旗·八年级期末)工程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通过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强,若水平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8×106Pa,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m2,则该汽车载物后的总重不能超过_____N。
35.(2021·河南洛宁·八年级期末)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_____(填“增大”或“减小”)压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下潜到海底的过程中,它受到海水的压强将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潜入海面下6km深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_____Pa(ρ海水=1.03×103kg/m3,g取10N/kg)。
36.(2021·河南罗山·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装有适量水的盘子中央,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然后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蜡烛火焰很快熄灭,盘中的水在_____的作用下进入杯中。这一过程中,杯中水柱产生的压强将_____。
37.(2021·河南宛城·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河水中的漩涡,漩涡边沿水的流速相对中心处的流速较______,压强较______,从而形成压力差,导致周边物体易被“吸入”漩涡。(温馨提示:严禁学生私自下河游泳)
38.(2021·河南巩义·八年级期末)大型载重平板车都装有很多车轮,这是通过增大_____的方式减小对路面的_____,以免损坏路面.
39.(2021·河南固始·八年级期末)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如图所示,放学后张明和同学们走在盲道上,感觉到脚有些不舒服,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是因为:走在盲道上,脚与地面的______减小了,从而增大了______。
40.(2021·河南睢阳·八年级期末)首次测出大气压值的著名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实验.在图中,A、B是一个连通器的两个上端开口,当用一个管子沿B开口吹气时,A开口一端的液面会________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41.(2021·河南淅川·八年级期末)小李同学暑假乘坐飞机去北京旅游,客机在飞行时,机翼下方空气流速比机翼上方慢,机翼下方压强比机翼上方_____(选填“大”或“小”),由此获得向上的升力;小李同学在飞机上用吸管喝饮料时,饮料在_____的作用下被吸入口中.
42.(2021·河南新野·八年级期末)某实心正立方体金属块的质量是m,边长是a,则金属块的密度ρ=______(用m、a表示)。取6个这样的金属块,分别以如图的甲、乙两种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的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________,压强之比p甲∶p乙=________。
43.(2021·河南偃师·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00g、外底面积为20cm2、深度为10cm的杯子装满300g的水时,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Pa,杯子对水平面的压强为_______Pa.(g=10N/kg)
44.(2021·河南社旗·八年级期末)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是在______的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茶壶是利用______原理工作的。
45.(2021·河南沈丘·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 物体A 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___,A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6.(2021·河南信阳·八年级期末)某同学周日登云阳山,她通过手机上的指南针APP得知A、B两处的气压分别为915hPa和978hPa.根据大气压相关知识可知,A处海拔比B处_____(填“高”或“低”);1hPa=_____Pa.(1标准大气压=1.013×105Pa).
四、实验题
47.(2021·河南内黄·八年级期末)如图甲、乙、丙所示,小明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实验方法叫做______法;
(2)通过比较图甲、乙,说明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比较图______(填序号),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则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______(选填“>”“<”或“=”);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做了进一步的交流讨论,分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固体,它对桌面的压力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这是因为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力;它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力。
48.(2021·河南通许·八年级期末)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___________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4)对比甲、丁两图,小强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 。
49.(2021·河南新野·八年级期末)某同学用下列器材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1)他向图甲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______;
(2)图乙压强计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_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______;(填“漏气”或“不漏气”)
(3)他把探头放入水面下6cm处,探头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Pa;继续向下移动探头,会看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______有关;
(4)为了检验“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这一结论,他用图丙的装置,在容器的左右两侧分别装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看到橡皮膜向左侧凸起,则______侧液体的密度较大。(填“左”或“右”)
50.(2021·河南商城·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小刚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的关系。
(2)由乙、丙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小刚将液体压强计进行改进,如图丁所示.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U型管液面相平。现将两探头分别放在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中,两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由图可知,ρ1_____ρ2(填“>”“<”或“=”);若使U型管中的液面再次相平,应_____(填“增大”或“减小”)探头在右侧液体中的深度。
51.(2021·河南社旗·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压强计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___(选填 “漏气”或“不漏气”)。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液面已有高度差,通过______(填写字母序号)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加适量水
(3)比较图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______有关;比较图______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4)如果保持图乙中探头浸在液体中深度不变,然后将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U形管两液面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出现高度差的变化,说明:______。
52.(2021·河南滑县·八年级期末)如图是做“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实验的装置和情境。
(1)图甲是U形管压强计,它 ___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实验中通过U形管中两液面的 ___________来显示橡皮膜上所受压强的大小。
(2)实验前小明发现自己组装的压强计的U形管两液面如图甲所示,他下一步的调节是 ___________(选填“A”或“B”)。
A.将U形管右侧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组装
(3)比较图乙和图丙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
(4)若U形管内液体为红色的水,密度为,在图丙中,U形管底部A点距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h1=3cm,h2=9cm),则A点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___________Pa。
五、综合题
53.(2021·河南滑县·八年级期末)小明从郑州乘飞机飞往海南。在飞行过程中机舱外气压很低,而舱内气压一直保持1.01×105Pa不变,如图为大气压随海拔变化的关系图。
(1)飞机在6km高度飞行时具有重力势能和 _______能;在竖直方向上主要受重力和 ________力。
(2)飞机在6km高度飞行时,面积为200cm2的舷窗受到的窗外的大气压力是多少N?( )
(3)飞机在6km高度飞行时,面积为200cm2的舷窗承受的内外压力差相当于多少kg物体的重力?( )
六、计算题
54.(2021·河南西峡·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A是重为6N、底面积为4×10-3m2的均匀正方体,B是装有1.6kg水、底面积为2×10-3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不计容器质量),A、B置于水平地面上.g取10N/kg,ρ水=1.0×103kg/m3.
(1)求A对地面的压强.
(2)求容器B中水的深度.
(3)现将一质量为1.2kg的实心物体C分别放在A的上面和B容器的水中(水不溢出),若A 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与B中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相等,请判断物体C在水中的状态并说明理由(提示:漂浮、悬浮、沉底).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
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详解】
A. 铁轨下铺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铁轨对路基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B. 坦克装有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坦克对地面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C. 刀刃磨得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刀刃对菜的压强.符合题意.
D. 书包背带很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分析】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详解】
A. 盲道有凸起的圆点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地面对脚的压强,使盲人更好的感觉到路,故A不符合题意;
B. 大型载重平板挂车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大平板挂车对路面的压强,保护路面,故B符合题意;
C. 注射器的针头很尖细,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容易扎进去,故C不符合题意;
D. 刀刃磨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详解】
由图知,三个人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四只脚上,所以其每只脚对地面的压力为:,
则箭头所指的那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故A正确.
4.C
【分析】
【详解】
AB.固体可以传递压力,用手给钉帽施加压力,图钉会把这个力大小不变的传递给墙壁,所以手指对钉帽的压力等于图钉对墙壁的压力,故AB错误;
CD.手指对钉帽的压力与顶帽对手指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顶帽对手指的压力等于图钉对墙壁的压力,而钉帽的面积较大,即受力面积较大,根据可知,图钉对墙的压强大于手指对图钉的压强,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5.C
【分析】
【详解】
因物体在桌子上处于平衡状态,故
G=F支
而支持力与压力相等,故压力也等于重力,重力不变,故压力不变;在物体移动的过程中因接触面积变大,故由可知,因F不变,接触面积变大,故压强将减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详解】
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圆台形物体,它们的重力相同。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自重。因为左侧圆台形物体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小于右侧圆台形物体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由可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p1和p2的大小关系为p1>p2。圆台形物体在水平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与接触面积、速度大小无关。因同一个桌面粗糙程度相同、对桌面的压力相同,所以两圆台形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相等,又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有
F1=F2=f
故选A。
7.D
【分析】
【详解】
切割之前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由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ρgh
可得
ρ甲gh甲=ρ乙gh乙
由题意可知h甲<h乙,所以,ρ甲>ρ乙,由题意知S甲<S乙,在切割之前p甲=p乙,所以由F=pS可知,切割之前甲、乙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因为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由G=mg可知切割之前,m甲<m乙﹣﹣﹣﹣﹣﹣﹣﹣①
当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剩余的压力相同,即F甲剩=F乙剩,所以G甲剩=G乙剩,则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m甲剩=m乙剩﹣﹣﹣﹣﹣﹣﹣﹣﹣﹣﹣②
所以由①②可知,切去的质量Δm甲<Δm乙,故D正确。
故选D。
8.C
【分析】
(1)通过判断运动员相对滑雪板的位置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判断运动员的运动还是静止.
(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3)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以及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详解】
A、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运动员是静止的.故A错误;B、滑雪板一般都做成较大的面积,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防止陷下去.故B错误;C. 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二者等值、反向、共线、不同体不是平衡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D. 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C。
9.C
【分析】
a、b两点在同一种液体中,但所处深度不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分析判断压强关系;b、c两点所处深度相同,但液体密度不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分析判断压强关系;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分析a点向下压强和向上压强的大小关系。
【详解】
A.由图知,在纯水中,haBC.由图知,hb=hc,p=ρgh,ρ纯水<ρ盐水,所以pb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所以a点向下压强和向上压强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10.A
【详解】
BD.由图可知,图甲中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较大,所以甲金属盒处的压强大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故BD不符合题意;
AC.两图中,金属盒在液体中所处的深度相同,甲金属盒处的压强大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根据可知,,故A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D
【分析】
【详解】
由图知,两玻璃管中液体的体积:vA<vB,根据m=ρv可知,管内装同种液体,密度相同,所以A、B两管中液体的质量mA<mB;根据p=ρgh可知,管内装同种液体,两管液面等高,所以A、B两管中液体对管底压强pA=pB。
故选D。
12.B
【分析】
【详解】
容器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不同液体,由图可知
V1根据
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为

可得,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
p1>p2
容器质量相同,其内装液体的质量相同,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又因为容器材料相同,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容器与桌面间的摩擦力相等,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
F1=F2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3.C
【分析】
【详解】
AB.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与液体的重力之和,因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液体的重力相等,容器的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则对桌面的压力,故AB错误;
CD.甲容器是柱形容器,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乙容器上面粗、下面细,一部分液体压在容器的侧壁上,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小于容器中液体的重力,则有,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4.D
【分析】
【详解】
A.根据可知,质量相等的物体,体积越小密度越大,由图可知
则密度关系为
故A错误;
BC.A、B、C三个容器中,A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液体的重力,B中液体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C中液体的压力小于液体的重力,根据可知,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则液体对A容器的底部的压强最大,B容器的压强次之,C容器的压强最小,故BC错误;
D.三个容器的重力相等,液体的质量相等,即液体的重力相等,则总重力相等,容器对桌面的总压力就等于容器对桌面的总重力,且受力面积相等,根据可知,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15.A
【详解】
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则由可得底面所受压强相等,又因为底面积相等,则由可得容器底面所受压力相等.故A正确.
16.A
【详解】
历史上最早测出大气压数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是由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做的实验。
故选A。
17.D
【分析】
【详解】
虽然一标准大气压强能支持76厘米高的水银柱,但如果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则玻璃管内外都与大气压相通,玻璃管和容器构成了连通器,则管内的水银液面将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8.A
【分析】
【详解】
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只要外界大气压不变,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就不变,稍稍提升玻璃管、使玻璃管倾斜、以及往水银槽中加水银都不能影响到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但将实验装置转移到高山上进行的时候,高度增加了,大气压减小了,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也减小,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9.D
【分析】
【详解】
A.U形“反水弯”,反水弯两侧底部连通,上端开口,故是连通器,故A不符合题意;
B.锅炉水位计,锅炉内与外部的水位计底部连通,上端开口,故是连通器,故B不符合题意;
C.地漏存水杯底部连通,上端开口,故是连通器,故C不符合题意;
D.自制气压计,利用大气压的变化,导致水柱高度的变化,故不是连通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0.B
【详解】
A.大气压是由于空气自身重力而产生的,但空气具有流动性,所以它对浸入其中的物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故A错误;
B.图示中,物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等于自身重力,若物体没有放置在水平面上,则压力的大小不等于自身重力,故B正确;
C.液体压强是压强的一种,液体压强跟深度有关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故C错误;
D.空气和液体都是流体,但空气的密度是不均匀的,所以不能有压强公式p=ρgh来计算大气层的厚度,故D错误。
故选B。
21.D
【分析】
【详解】
A.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故A错误;
B.大气压强能支持水柱的高度为
故B错误;
C.随着海拔的增加空气变的稀薄,空气密度变小,大气压变小,故C错误;
D.活塞式抽水机利用了大气压强把水压出,故D正确。
故选D。
22.A
【分析】
【详解】
A.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身体,药水是在人的推力作用下,向前流动而进入病人身体,与大气压无关,故A符合题意;
B.茶壶盖上的小孔与外界大气连通,在壶内气压减小时,大气压通过小孔作用在水上,使水顺利流出壶嘴,所以是利用了大气压,故B不合题意;
C.抽水机工作时,使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水压入抽水机内,进而实现把水从低处压到高处的目的,所以是利用了大气压,故C不合题意;
D.吸管吸饮料时,先吸走了管中的空气,使管内气压减小,饮料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吸管的,所以是利用了大气压,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23.D
【分析】
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详解】
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水沸腾,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瞬间水的温度还保持在沸点,但无法继续吸收热量,此时停止沸腾;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气压减小,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的,故选D。
24.D
【详解】
对瓶子与水面接触处作分析,瓶内压强及瓶内
液体压强产生向下压力,外界大气压对水面产
生压力,从而作用于接触面向上,使其达到平
衡状态,则可得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
压强与水的压强之和.
A.不符合题意;
B.不符合题意;
C.不符合题意;
D.符合题意;
【点睛】
与自制压强计相区分,瓶内气压与大气压大小
关系.
25.D
【详解】
A.正在煮饭的高压锅内,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大气压,不是处于“负压”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充足气的自行车的轮胎内,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大气压,不是处于“负压”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喷射液体的喷雾器内,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大气压,不是处于“负压”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抽去空气的马德堡半球内,其内部的气压小于外部气压,处于“负压”状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6.B
【详解】
只有当管道口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时,会有可能实现自动抽气,因此,遮雨盖的形状应符合靠近管道口的一面向外凸起,使空气流过时速度变快,压强变小,对照选项中的图片可知,图B符合要求.
27.D
【详解】
伞的形状是上方凸起的,当气流经过时,上方的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的流速小,压强大,伞下方的气压大于伞上方的气压,这样就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升力,使伞容易被风吸起来,使电动车不能平稳行驶。
故选D。
【点睛】
28.D
【详解】
热气球升空利用的是浮力,故A不符合题意;降落伞利用的是浮力,与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没有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火箭发射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来升空的,与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没有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于是产生向上的升力而起飞,故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对于流体问题,一般分析物体两侧的流体流速,根据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判断物体两侧的压强是解决此类习题的思路.
29.B
【详解】
AB.轿车的形状上凸下平,在在水平平直公路上高速行驶时,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轿车在水平平直公路上高速行驶时,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轿车下表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向上的压强差,使车受到向上的升力,所以轿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重力,故C不符合题意;
D.轿车行驶过快,升力增大,但升力仍然会小于重力,所以轿车不可能飞离地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0.A
【详解】
灰鹅的翅膀上凸下平,当灰鹅正常飞行时,翅膀下方空气流速小于上方的流速,根据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可知,翅膀下方压强大于上方的压强,从而使灰鹅获得向上的升力;相反,当灰鹅脚朝上飞行时,翅膀上平下凸,灰鹅会获得向下的压力,有助于迅速降低高度.故A正确.
31.A
【分析】
【详解】
ABCD.列车进站,列车速度大造成列车周围空气流速大,列车附近气体的压强小于大气压,若乘客站在白色安全线以外,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压向列车,造成危险,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 小(或低) 大气压(或大气压强 大气压力 压强差 压力差)
【详解】
[1]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瓶中的热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进入混合器中与冷水混合得到温水。
33. > =
【详解】
[1]由图知,甲容器中液体的深度h甲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深度h乙,根据p=ρgh可知,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即p甲>p乙。
[2]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容器内液体的总重力,两容器质量相等,容器内液体的质量相等,故两容器和容器内液体的总质量相等,总重力相等,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即F甲=F乙。
34. 增大
【详解】
[1]根据压强公式
可知,汽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2]根据
所以最大的总重为
35. 增大 变大 6.18×107
【详解】
[1]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2]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下潜到海底的过程中,液体密度不变,蛟龙号在水中所处的深度变大,根据p=ρgh可知,所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大。
[3]它潜入海面下6km深处受到海水的压强
36. 大气压 变大
【分析】
【详解】
[1]蜡烛在杯内燃烧时,消耗杯中的氧气,使杯中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盘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杯中。
[2]杯中水的高度增加,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可知,液体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故杯中水柱产生的压强将增大。
【点睛】
37. 慢 大
【详解】
[1][2]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漩涡边沿水的流速相对中心处的流速较慢,压强较大,从而形成指向漩涡中心的压力差,导致周边物体易被“吸入”漩涡。
38. 受力面积 压强
【分析】
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详解】
大型载重平板车部装有很多车轮,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故答案为受力面积;压强.
【点睛】
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来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
39. 受力面积 压强
【详解】
[1][2]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地面对脚的压强。
40. 托里拆利 下降
【详解】
托里拆利实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
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故当用一个管子沿B开口吹气时,B处空气流速大,故该处压强小,水将向B流动,所以A开口一端的液面会下降.
41. 大 大气压
【详解】
第一空.机翼的形状是“上凸下平”,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时间内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方空气通过时的路程大,所以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比机翼下方大;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机翼上方的压强小,下方的压强大,存在向上的压强差,这样就产生了作用在机翼上的向上的升力.
第二空.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入吸管.
42. 1∶1 2∶3
【详解】
[1]由密度公式得:

[2]由于


所以=11 ;
[3]由于


所以=23
43. 1000 2500
【分析】
(1)知道容器内水的深度,根据p=ρgh求出水对杯底的压强;
(2)已知水的体积和密度,根据m=ρV求出水的质量,杯子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杯子和水的重力之和,根据p=求出杯子对水平面的压强.
【详解】
水对杯底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10×10﹣2m=1000Pa;
杯子对桌面的压力:F=G总=(m杯+m水)g=(200×10﹣3kg+300×10﹣3kg)×10N/kg=5N,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p′===2500Pa.
44. 大气压 连通器
【详解】
[1]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使管内气压减小,这样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就被压进吸管里。
[2]茶壶中水不流动时,两边水面总是相平的,是应用了连通器原理。
45. 不变 变大
【详解】
[1]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始终等于它自身的重力,故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2]物体A从甲图位置运动到乙图位置的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桌面的受力面积变小,根据可知,A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46. 高 100
【详解】
第一空.由题知,A、B两处的气压分别为915hPa和978hPa,即A处气压低于B处气压;由于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A处海拔比B处高;
第二空.在压强单位中,1hPa=100Pa.
47. 海绵的凹陷程度 转换法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 乙、丙 = 相互作用 平衡
【分析】
【详解】
(1)[1][2]海绵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压力越大,形变量越大,因此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用海绵的形变程度间接反应压力的作用效果,应用了转换法。
(2)[3]]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可知,在接触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由此可知: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4]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所以应比较图乙和图丙两次实验。
(4)[5] 根据可知,丙、丁两次实验,压力和受力面积都相等,所以压强相等。
(5)[6][7]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固体,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属于相互作用力。它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属于平衡力。
48. 凹陷程度 压力 甲 丙 错误 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等
【分析】
【详解】
(1)[1]力可以改变海绵的形状,通过海绵凹陷程度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大小。
(2)[2]图甲、乙,压力相同,甲受力面积越小,海绵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所以可以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3][4]图甲、丙,受力面积相同,丙图的压力大,海绵凹陷程度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5][6]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是错误的,因为没有控制受力面积不变,同时改变了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存在两个变量。
49. 相同或相等或相平 高度差 不漏气 600 深度 右
【详解】
(1)由图甲可知,向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根据连通器原理,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相平。
(2)[2]图乙压强计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橡皮膜所受压强较大。
[3]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不漏气,如果装置漏气,挤压橡皮膜,U形管两边也不会出现高度差。
(3)[4]探头放入水面下6cm处,探头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103kg/m3×10N/kg×0.06m=600Pa
[5]向下移动探头,看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4)[6]相同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在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装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橡皮膜向左侧凸起,说明橡皮膜右侧的液体压强较大,右侧液体的密度较大。
50. 液体的深度 无关 > 增大
【详解】
(1)[1]由图可知,甲、乙两图中液体密度相同,深度不同,所以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的关系。
(2)[2]乙、丙两图中液体密度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容器形状不同,而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
(3)[3]由图丁可知,压强计的探头在两液体中的深度是相同的,而U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左边小于右边,说明左侧中的液体压强更大,故可以判断左侧液体的密度更大,即1>2;
[4]若使U形管中的液面再次相平,应使右侧的液体压强增大,根据可知,应增大探头在右侧液体中的深度。
【点睛】
(1)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在探究与其中的一个因素时,就要控制另一个因素一定。(2)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与容器的形状无关,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时,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3)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有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据此来通过读图做出判断。
51. 高度差 不漏气 B 液体密度 丙、丁 不会 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分析】
【详解】
(1)[1]实验中通过U形管中两边的液面高度差来反应被测压强大小的,用到转换法。
[2]检查装置时,用手按压橡皮膜,若U形管中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2)[3]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有高度差,进行调节时,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选B。
(3)[4]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压强计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不同,故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比较丙、丁实验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不同,U形管左右液面差不同,液体内部压强不同,所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4)[6][7]图乙中,在同种液体中,当探头所在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变,这表明:同一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52. 不属于 高度差 B 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900
【分析】
【详解】
(1)[1]U形管本身是一个连通器,但与压强计的探头连接后,一端被封闭,不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这一特点,因此,不是连通器。
[2]根据转换法,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变化。
(2)[3]当压强计的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液面应该就是相平的,若U形管中的液面出现了高度差,就说明软管中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在压力差的作用下,U形管中的液面出现高度差;要调节,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
故选B。
(3)[4]乙丙两个图为同种液体,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深度不同,深度越大,U形管的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可得出结论: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5]A点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53. 动 升
【分析】
【详解】
解:(1)[1][2]飞机在6km高度飞行时具有重力势能和动能,在竖直方向上主要受重力和升力。
(2)[3]飞机在6km高度飞行时,窗外的大气压强
根据
得出面积为200cm2的舷窗受到的窗外的大气压力
(3)[4]舷窗内外压强差
根据
得出舷窗承受的内外压力差
根据
可知相当于物体的质量为
答:(1)飞机在6km高度飞行时具有重力势能和动,在竖直方向上主要受重力和升力;
(2)飞机在6km高度飞行时,面积为200cm2的舷窗受到的窗外的大气压力是;
(3)飞机在6km高度飞行时,面积为200cm2的舷窗承受的内外压力差相当于物体的重力。
54.(1)1500Pa;(2)0.8m;(3)沉底
【详解】
(1)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即F=G=6N,A对地面的压强:p==1500Pa;
(2)容器内水的体积:V水==1.6×10-3 m3,根据V=Sh知,容器B中水的深度:h==0.8m;
(3)实心物体C分别放在A的上面,A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Δp==3000Pa;实心物体C放在B容器的水中升高的高度为Δh,假设C完全浸没,则B中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ΔpB=ρ水gΔh=ρ水g=ρ水g,由题意知ΔpA=ΔpB,即ΔpB=ρ水g=3000Pa,代入数据解得:ρC=2×103 kg/m3.
因为ρC>ρ水,所以物体C最终沉底.
答:(1)A对地面的压强为1.5×103Pa;
(2)容器B中水的深度为0.8m;
(3)物体C在水中沉底.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