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我国实行的是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又是如何呢?
导入新课
56个民族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共同繁荣发展
1.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容及其实行的意义。(重点、难点)
2.了解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而采取的措施。(重点)
3.了解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因和意义。(难点)
学习目标
一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内容讲解
(一)背景
西汉
唐朝
元朝
清朝
西域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新疆:伊犁将军
西藏:驻藏大臣
台湾:台湾(府)省
西藏:宣政院
台湾:澎湖巡检司
文成公主入藏
张骞出使
西域
魏晋南北朝
北魏孝文
帝改革
土尔扈特部东归
回族形成
结合以下图文材料,分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1.历史传统:我国历史上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一)背景
观察图片,分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2.经济文化:
我国各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面积广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各民族都有不一样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
(二)含义及地位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自治机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前提:国家统一领导。
适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是什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三)提出及确立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被载入宪法
颁布实施
(四)实施
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三个层次?
1.层次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
2.实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5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25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7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生活在自治地方 。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五)意义
材料: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动下,我们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发展,那么共同发展的背景是什么呢?
二 、共同繁荣发展
(一)背景
庄园里的农奴居住的房间
戴枷锁劳作的农奴
云南的佤族等处于原始社会
四川凉山彝族处在奴隶社会
西藏地区农奴占人口95%,完全没有人身自由,保留着断手、剁足、剜目、割耳等极为野蛮的刑罚。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青壮年文盲率高达95%。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当时约有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约有100万人口;保留原始公社残余的,当时约有60万人口。后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面对这一现状,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二)措施及成效
1.政治上:
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经济上:
医疗支援
教育支援
资金、人力支持经济建设
2003年底,西藏……小学入学率达91.8 % ……婴儿死亡率由1959年前的43%下降到3.1% ……藏族人口从1964年的120.87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250.72万人。
——摘自2004年5月《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
国家的政策加上各民族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3.文化上: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藏文
蒙文
维文
壮文
①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为这些民族的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
②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③国家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4.西部大开发:
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西部大开发范围:
6个省:四川、陕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
5个自治区;
1个直辖市重庆;
(还包括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
西部大开发标志性项目西气东输工程正式开工 (2002、7、4)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青藏铁路世界之最
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1142公里
穿越冻土里程最长:达550公里
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站海拔达5068米
西部大开发标志性项目青藏铁路
西部大开发的作用
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背景
含义、地位
意义
共同繁
荣发展
1.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2.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3.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4.进行西部大开发
提出和确立
实施
课堂小结
民族大团结
随堂检测
基础巩固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B.少数民族自治区不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
C.党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共同发展
D.西藏是我国重要牧区
B
3.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了大批成果。2006年,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材料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 )
A. 经济建设 B. 文化传承 C. 科技发展 D. 文旅开发
2.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国家实施的战略是( )
A.进行民主改革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西部大开发 D.扩大内需
C
B
能力提升
1. 下图为2016年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本地财政收入和获得的国家补贴情况(单位:亿元)。该图说明( )
A.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缺乏自主性
B. 西部民族风俗文化不断进步
C. 各民族基本实现了共同繁荣
D. 国家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D
2. 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培养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作为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随即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央( )
A. 确保“一五”计划实施
B. 工作中心从经济转向教育
C. 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
D. 推动边疆的兴边富民行动
C
(1)第一次巨变:社会形态的改变——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开辟了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使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第一次巨变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哪一少数民族地区的和平解放,意味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2)第二次巨变:政治形态的改变——各族人民在事实上获得政治上的平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第二次巨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材料题: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三次巨变”这一主题展开了探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西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第三次巨变:经济形态的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各族人民在经济上普获实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为推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第三次巨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请列举其中的两项举措。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建设青藏铁路、
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抽调内地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