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冰灯》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 陈桂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本课生字,掌握新词,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运用。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品读人物的动作和对话,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过程与方法:
1. 在初读感知、细读品悟、再读升华的教学流程中,创设情境,以默读、演读、引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多层次、多形式的读文中体会父爱的伟大。
2. 运用联想和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理解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用心感受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用实际行动去爱自己的父母。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对话的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准备:字词卡、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认本课生字,学习多音字“答”“应”“笼”。
2.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明白儿子前后的心理变化。
3. 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理解“打磨、后悔”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对我深深的爱,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对话的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观赏冰灯图片。用不同的词语形容冰灯,揭示课题《冰灯》。
二、学习字词,初读感知,
(一)【词语板块】
1.开火车玩挂灯笼认字游戏。(运用认、想、写、用的识字方法)
2.认读形近字、同音字。
(二)【内容板块】
1.学生自由读文。
2.老师检查学生预习,指名读文,及时纠正读音。
3.思考: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通过读生词挂灯笼游戏和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认读,引导学生学会用已有的方法自学生字。通过出示金钥匙,注重方法的引导,帮助学生理清文脉,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三、品读文章,感悟父爱
(一)品味——乐趣、享受
1.默读1——4自然段,交流读文中获取的信息。
2.学生汇报。
3.师生串读第一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信息,师生串读,对这部分内容作略读处理,为下文作铺垫。】
(二)品味——父爱
1.父亲答应帮我做灯笼,此时我的心中充满了希望。但是,当我看到父亲为我打磨冰灯时,我的心情却发生了很大变化。
由希望转为——(后悔)
2.出示句子:我的鼻子发酸,心里直后悔,真不该找父亲要一盏透亮的灯笼。
指名读一读,并理解“后悔”的意思。用“后悔”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抓住作者心情变化的词语,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金钥匙理解“后悔”一词,继续培养学生自主理解词语的能力。】
3.跟随文中的“我”走进第五自然段,看看父亲是怎样打磨冰灯的?
4.出示句子,学生找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并填空。
“打磨”什么意思?做动作并理解。
5.创设情境,理解父亲做冰灯的艰辛,体会父爱。
6.激情引读:冰太凉,父亲的手都快 ,所以,每磨一阵,父亲都要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
7.小结。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父亲磨冰灯的辛苦;同时,通过激情引读,激发学生对父爱的理解。】
(三)品味——父子深情
1.刚才,我们把自己当作文章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会,这就是学习文章的好方法。让我们继续往下看课文6——9自然段,慢慢读,细细品。开始读吧。
出示对话(文章6-9自然段),自己练读。
2.指名读第一次对话,听完父子之间的对话,你有什么感受呢?
3.是啊,父亲担心我会着凉,同样,我也是这样担心父亲的。指名读第二次对话。
4.教师指导朗读。
5.再次指名分角色朗读。
6.全班表演读。
7.师总结并引读课文。
【设计意图:以读为线索,以情为基调,捕捉人物的动作和对话,通过个别指导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形式激发学生情感,理解父爱的伟大。】
四、总结延伸,拓展课外
1.教师贴词,学生读词语。
2.总结学法和表达方法。
2.拓展课题:这是一盏 的冰灯。
3.布置作业。
这篇文章一定也让你想起了和你朝夕相处的父亲,生活中,父亲和你有过这样平凡却感人的事情吗?请同学们拿起笔,学习文章,用准确动词,写一写你和父亲之间的感人事情吧!
【设计意图:总结学法和写法,学会准确使用动词描写人物,用小练笔的方式将写法延伸课外,将课内积累内化为运用。】
板书设计:
冰 灯
打磨 擦擦 喊
父亲 放在 按下 掀开 我
碰着
爱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