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选择性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0课。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经历了有无到有、逐渐发展起来的过程。课文按照历史线索将这一过程加以描述,并介绍了其成就。本课包括两个子目,分别为“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两个子目在时间上是并行的,是并列关系,各成体系。整体来看,本课内容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上层建筑可以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法治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精神文明属于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的跨度都是1949年至今。考虑到《中国历史纲要(上)》对法治建设情况有所述及,本课第一子目“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介绍比较概括,其中对十八大以来介绍较为详细。第二个子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由于《中外历史纲要(上)》对相关内容涉及不多,所以课本介绍比较翔实。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历程,理解其特点和意义,培养时空观念的素养。
2.通过了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历程,认识其作用,培养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立的意义。
2.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历程的特点。
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
难点:
1.“法制”与“法治”的关系。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推进和发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从课题看,本节课分为两个部分内容,分别是: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
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等重要文件。
如《共同纲领》中就提出: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
在这一系列的法律文件的指导下,新中国开启了法治建设的历程。
【新课讲授】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探究活动1.阅读教材,梳理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师: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法律制度。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阅读课本第54-55页,梳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几个阶段,并完成下列表格。
师:1949年,伴随着《共同纲领》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新中国开始了法治建设的历程。
通过阅读教材,我们梳理出,1949年以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文革”时期,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环;改革开放后法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
1.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
师:国家从立法开始,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这一时期得建设,确立了政治、立法、司法等制度,初步奠定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础。
思考1:分析《共同纲领》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
联系:在宪法没有颁布之前,《共同纲领》具体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文革”时期,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师: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3.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师: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十六字方针”,强调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982年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前后还制定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等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思考2: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制”改为“治”。请你谈谈对这一字之改的认识。
师:“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是依法治国的简称。
区别:法制是指法律及相关制度,属于制度范畴;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原则、方法、理念,是相对于“人治”而言,是对法制的完善和改造。
联系: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由“法制”改为“法治”表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思考3.依法治国有什么深远的意义呢?
请同学们阅读第56页【学思之窗】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10月23日)
师:“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
到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师:包括七个法律部门、三个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
思考4.请同学们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的意义?
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使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十八大(2012年)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师:提出新“十六字方针”,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此外,修改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反恐怖主义法、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
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思考5:阅读材料,概括《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特点。
答案提示:系统性、时代性、继承性、民生性等
探究活动2. 结合表格内容分析中国法治建设呈现出的特点?
师:第一,从各个时期的发展成就来看,从《共同纲领》到不同时期宪法的颁布与修订,整个过程中,宪法都是国家法治的根本,即宪法为本。
第二,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文革”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遭到极大的破坏,发展过程曲折。
第三,每个时期都出现了应时代发展对已有法律进行修订或颁布了新的法律,如改革开放后,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方开放的需要,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顺应时代需求对宪法经行修订等。这是与时俱进,继承发展的表现。
第四,法治建设最重要的特点还是是保障人的权利,体现了以人为本。
请同学们看课本58页的学习拓展。对比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的不同。通过对比,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放在国家机构前面,凸显公民的地位,说明我国越来越重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尊重保障人权。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些处处都渗透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以人为本的特点。
师: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措施。同样,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学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和成就。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背景:新中国百废待兴、物质匮乏
师:这个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正面对新中国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困难局面,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全国劳动模范孟泰,“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科学家李四光、华罗庚等是杰出代表。
(2)表现: ①道德风尚:健康向上
②政治氛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③行动准则: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人际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师:在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极大激发了人民的热情和干劲。
2.改革开放以后
师: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丰富,精神文明建设逐步深入推进。
(1)20世纪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
师:中共中央颁布有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号召并鼓励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五讲四美三热爱”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
(2)20世纪90年代,三大文明创建工作、爱国主义教育、以德治国。
师:我国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作用。面对世界形势的新变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1994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重视以德治国,2001年,中共中央在总结以往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史料阅读】阅读史料体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和原则。
2.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要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引导和凝聚到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作贡献上来,做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团结奋斗。
…………
4.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则。爱国主义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成果,也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只有这样,中国人民才能和各国人民一道,为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1994年8月23日)
(3)21世纪以来,逐渐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中共十八大做了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
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
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了一大批热爱祖国、奉献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积极进取、崇德向善的全国道德模范。如:杨善洲、黄大年等。
他们的事迹说明,每个人都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由易到难,由近及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就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本课小结:引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习近平2016年12月9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
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本课思维导图
板书设计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20世纪50年代:初创时期。
“文化大革命”期间:严重破坏。
3.改革开放后:新的发展时期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2.改革开放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