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不封阳台》的教案
朱文婷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理清本文的线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鉴赏优美、哲理深刻的词句,学习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
(二) 过程与方法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首先师生共同研读文章内容,理清线索。朗读教学:多种方法朗读,揣摩语言,体会夹叙夹议的作用。最后引发学生讨论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思考,让他们提高意识。 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新体验的模式进行 (三)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我”和儿子的美好情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提出自己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理解与设想 二、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一) 重点 品读课文,鉴赏优美、哲理深刻的词句,学习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二) 难点 学习本文不能让学生过多的停留在对动物的喜爱和同情上,要让他们把这种情感上升为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三) 教学突破 在仔细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同学们通过相互探讨交流品味揣摩来把握课文的主旨,引起学生对人类残害动物的事实的深深思考,知道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三、课时:一课时四、 教学准备 (一) 教师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准备教学用的材料及相关阅读篇目 (二)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五、 教学步骤 (一) 教学流程,设计意图 1、 教师指导: (1) 观看动画,导入新课 (2) 课文探究,理清思路 (3) 反复朗读,品味语言(4) 体会情感,引发思索 学生活动: (1) 在讨论交流中进入课文,整体感知。 (2) 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3) 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感情。 (4) 在文中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对现实中人类残害动物的丑恶行径发出的呼喊。 (二)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环保动画《我是一只小小鸟》,让学生说说其主题及自己的看法。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杜卫东的《明天不封阳台》,再次探讨有关环保的问题。
2、检查生字词
倏然 翘望 孵化 鳞次栉比 自给自足 蜷缩 霓虹灯 驯美 蚂蚱 悖论龟裂 喧嚣
3、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 A.课文的题目为《明天不封阳台》,文中有三句话与这句话很相似,请找出来。
第1节:“明天要封阳台。”(板书“封阳台!”)
第5、6节:“明天还要封阳台吗?”(板书“封不封?”)
第13节:“明天先不封阳台了”(板书“先不封……”)
B.从这三句话可以分别看出“我”的感情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封阳台”态度坚决,“封不封”有些犹豫,“先不封”体现出“我”的沉思。(板书:“坚决”“犹豫”“沉思”)
C.原因分别是什么?
“封阳台”原因:“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
“还封吗?”原因是谁的出现?(鸽子)
“先不封”原因:“为了可爱的鸽子不受到惊扰,为了儿子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带给我的那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
4 . 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1) 教师活动: 一只鸽子却改变了作者原本很坚决的态度,它究竟是一只怎样的鸽子?
(找出对鸽子描写的部分,细心品读。)
学生活动: 通过仔细品读作者对鸽子及其他精彩描写的部分,明白:描写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要简洁传神。如:课文就主要突出描写鸽子的眼睛来表现鸽子的心灵世界原先对人的提防戒备,使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反应。 教师总结: 一只这么普通、有身孕的鸽子,它对人类没有任何威胁,但它的翅膀却受了伤,眼神中也满是惊慌。这些都说明了什么?(人类对自然地破坏之大)
(2)教师活动:据你所知,人类对自然还有哪些破坏呢?
学生活动:
同学们各抒己见,如:天空昏暗、空气污浊、污水横流、垃圾围城,连远在冰天雪地的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DDT等农药残余,珠穆朗玛峰遍地狼藉,南极臭氧空洞,地球温度升高。罗布泊本是非常美丽的湖泊,如今消逝了,成了荒漠。酸雨覆盖面积急剧扩大,到1999年已成为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世界第三大酸雨区……(3) 教师活动:
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人类破坏环境的举动呢? 学生活动:播放与文章有关的图片。
说说图片中动物的眼神如何?(4)教师活动
面对这些破坏行为,你想说些什么?
(5)教师活动
作者面对这些破坏行为,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有怎样的反思与呼唤呢?
(指导学生朗读)
学生活动
从文章中找答案,有感情地朗读,品析字句。
例如:“用心去贴近自然……爱护所有的自然……一切有益的生命……”
“不再……不再……不再……不再”
“人,只能……总……也在……”教师活动:以上句子主要使用了那种表达方式?(议论)
夹叙夹议的作用是什么?(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文章更有哲理,更深刻。)
5 . 探究合作,讨论交流
教师活动:鸽子总有一天要飞走的,作者也说“先不封阳台”,他以后会不会封阳台呢?你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活动:合作讨论
教师总结:若是封阳台,写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表现作者的一种担忧;
若是不封阳台,表现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期盼。
6.总结
(1)不论是“担忧”还是“期盼”,他都告诉我们要保护自然,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有一种爱,叫“保护”;有一种美,叫“和谐”!
(2)你认为和谐是什么?怎样做到和谐?
(3)齐读《和谐之歌》
和谐是 一只鸽子在我家阳台上的逗留 是冯至深情的诗句 是牧羊人的歌声 是情感的归属 和谐是 ????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 ????集市摊头,不再有被高声叫卖的青蛙 ????鸽子飞过秋日的天空,我们不再射出枪弹 ????蜻蜓掠过夏天的裙边,我们不再张开捕网 和谐是 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 ????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
课件23张PPT。 明天不封阳台 八(7)班欢迎您!教学目标1.理清本文的线索
2.品读课文
3.鉴赏哲理深刻的词句,学习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
4. 反思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 倏然 霓虹灯
翘望 驯美
孵化 蚂蚱
鳞次栉比 悖论
自给自足 龟裂
蜷缩 喧嚣日积月累níshūqiáoxùnfūbèijǐjūnmà zhazhìquán xiāo有一种爱叫“保护”!有一种美叫“和谐”……
和谐 是鸽子在阳台上的逗留 是冯至深情的诗句 是牧羊人的歌声 是情感的归属 和谐是
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 集市摊头,不再有被高声叫卖的青蛙 鸽子飞过秋日的天空,我们不再射出铅弹 蜻蜓掠过夏天的裙边,我们不再张开捕网
和谐是 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
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
和谐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