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考证号
姓名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2022年九年级学习效果检测
语
文
说明:1,金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老板平时待人真诚,说话时始终面带微笑,给人彬彬(bi)有礼的感觉,即使是经济错
(jié)据时也从未在他脸上看到过忧优戚的表情。
B.并冈山被漂流的云雾紫(yin)绕着,给人神秘之感,蜿(wan)蜒起伏的山脉与停留在此的
云雾相得益张,给游客们带来了别样的享受。
C.法国政府在富丽堂煌的杜伊勒里宫,从箱箧(qè)中拿出他们从遥远东方劫掠来的赃
(zhāng)物进行展出,他们宣称“给古老东方带去文明”的谎言不攻自破。
D.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大马褂,迈着蹒(pán)跚的步伐,走向自己的小院。待他看见满院
的狼籍,不由心中一愣,眼中的泪簌簌(shù)地掉下来。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长津湖》在全国放映后,以动人的故事、鲜活的角色收获超高口碑,激发观众观影
热情。志愿军战士的光辉事迹,一时间家喻户晓,为人们所传颂。
B.冬日瑞雪初霁,站在庐山牯岭远望,整个庐山风景区银装素裹,让人惊叹于大自然的
神奇。
C.很多老年人,每天都会接到让人不厌其烦的骚扰电话,我们要提醒家中的老年人提高电
信安全意识,谨防落人骗子的圈套。
D,梅湖风景区的“八大山人”纪念馆前面,有用青石板铺成的小径,两旁栽种了许多梅花,整
个院落错落有致,古朴幽静。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知识产权保护虽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也需要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在动态调整
中不断演化,完善。
B.严格实施赣江禁捞禁捕工作,是长江流域实行禁渔期制度的一个缩影。
C,昌赣高铁通车以后,南昌西到赣州西的高铁区间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D.坚持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持久力量,能否科学认识中华文化的渊源与意义是夯实
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4.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所以能成为寄植民族精神的某种象征,显示某种文化价值的存在。
②是因为经典作品积淀了人类的智意,可以不断启示人们对文化价值的理解。
第1页(共8页)
③也正因为经典能不断注入不同时代人们的阐释。
④没有自己经典的民族是可悲的,没有经过经典熏陶的人生是可惜的。
⑤我们需要经典。
⑥正因有了自己的经典,人们才更感觉到文化的存在与分量,更富于智慧。
A.⑤②④⑥③①
B.④⑥①⑤②③
C.⑤②③①④⑥
D.④⑥⑤①②③
5.下面是我校的书法爱好者与江西省书法协会的周先生谈话中的几句话,其中表达不得体的
一句是
A.鄙人才疏学浅,刚才冒味点评先生的作品已是不敬,又怎敢与先生相提并论呢?
B.今日听了先生关于书法的一些见佩,真是令我茅塞顿开,收获频多!
C.我惠赠给先生的物品,希望先生能妥善保管。
D.真是对不起,学校还有一些事务要我去处理,恕不远送。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除夜宿石头驿0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⑦悲前事,支离③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释】①除夜:除夕之夜。石头驿:在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赣江西岸。②寥落:希少,
冷落。此处有孤独、寂寞之意。③支离:分散,此指漂泊不定。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起句看似突兀,却在情理之中,用设问语气,更能突出旅人凄苦不平之情。
B.颈联上句回想过去,没有得意事可供现在愉快地回忆;下句自怜,现在已没有壮健的躯体
能忍受流浪的生活。
C.尾联写前景,一年伊始,万象更新,可是诗人的愁情苦状不会改变。真切地抒写了诗人当
时的际遇,蕴蓄着无穷的感慨和凄凉之情。
D.全诗写情切挚,寄慨深远,凄恻动人,却也流露出新岁将至之时诗人内心乐观的希望。
7,本诗一向被认为是唐人五律中的佳作。其中最著名的是领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后人评价“何等自然,却极清切”。试赏析额联的妙处。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题。(10分)
右汉太史令司马迁续其父谈0书,创为义例,起黄帝,迄汉武获麟⑧之岁,上下三千余载,
凡为五十二万六千五百言。班固常讥迁“论大道则先黄老①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 而
进奸雄⑤,述货殖⑥则崇势利而羞贫贱”。后世爱迁者以此论为不然,谓迁特感当世之所失,愤
其身之所遭,寓之于书,有所激而为此言耳,非其心所谓诚然也。当武帝之世,表章儒术而罢
黜百家,宜乎大治,而穷奢极侈,反不若文、景①尚黄老时,人主恭俭,天下饶给,此其论大道所
以先黄老而后《六经》也。武帝用法刻深,群臣一言忤旨,辄下吏诛,而当刑者得以货免。迁之
第2页(共8页)语文参考答案
1. A(B项中“萦”音为“yíng”,“相得益张”应为“相得益彰”;C项中“赃”音为“zāng”,“富丽堂煌”应为“富丽堂皇”;D项中“簌”音为“sù”,“狼籍”应为“狼藉”)
2. C(“不厌其烦”意思是不嫌烦琐与麻烦,形容耐心。应为“不胜其烦”)
3. B(A项“虽然”应改为“不但”;C项中“一倍”应为“一半”;D项应去掉“能否”)
4. C(⑤是中心句,先总说需要经典,再解释经典的价值所在,“是因为”“也因为”先②后③,“所以”排在“因为”后面,说了经典作品的作用,①接在②③后面,再从正反两面阐述经典的重要和必要)
5. C(“惠赠”是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6. D(诗中没有流露诗人内心乐观的希望,其中蕴含着无穷的悲怆感慨和不尽的凄苦况味)7.“将尽夜”强调是时间,今夜是“除夜”,也照应了诗题;“万里”指距离遥远,“未归”表现了诗人有一种身在天涯的羁旅之感。(1分)颔联对仗工整,把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表现了人在旅途、寥落支离的悲伤情绪。(1分)
8.(1)以……为耻 (2)寄托 (3)最终
9.(1)后世喜爱司马迁的人认为这个结论是不对的。
(2)大概是司马迁感叹自己贫穷,不能使自己免除刑罚。
10. 实际上司马迁并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而是继承父亲的遗志,将悲愤寄托在书里,写成了五十多万字的《史记》。(写出司马迁的做法2分) 评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或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评价,1分)
【参考译文】西汉太史令司马迁继承父亲司马谈的写作,创造了史书范例,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汉武帝捕获白麟那一年,上下三千多年,共计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班固曾经讥讽司马迁“谈论人间大道时先说黄帝、老子(的哲学),然后再说《六经》,叙述游侠时隐去了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却歌颂那些靠奸诈手段获得大权高位的人,记述经商的人时就崇尚势利却以贫贱为耻辱”。后世喜爱司马迁的人认为这个结论是不对的,说司马迁当时感到失意,悲愤自己的遭遇,(把心中的郁结)寄托在书里,有所激愤才写出这样的言论罢了,并非他心里真是这么想的。在汉武帝时,赞扬儒家学术却废弃不用百家学说,本应是大治时期,却极尽奢华,反倒不如文帝、景帝时期崇尚黄老思想时,皇帝勤勉节俭,天下丰衣足食,这就是司马迁先写黄老后写《六经》的原因啊。汉武帝用刑苛刻,大臣说了一句违背圣旨的话,就下令杀掉,本应杀头的人却得以幸免。司马迁遭受李陵的祸事牵连,家中没有钱财贿赂官员来赎自己的罪,相交的朋友也没人来救他,最终受到腐刑。他写奸雄,大概是司马迁感叹当时没有朱家那样的侠士,不能帮自己摆脱祸事。所以说:“读书人在贫穷时听任命运支配。”这难道不是人们所说的贤明豪迈的人吗!他之所以为贫苦微贱的人感到耻辱,大概是司马迁感叹自己贫穷,不能使自己免除刑罚。
11.(1)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2)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3)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12.“东坡”是他被贬黄州后居住、耕作的地方,(1分)这一称号符合他归隐田园的心境,(1分)表明了他乐观豁达的天性。(1分)
13. 示例一:在六月他写的别弟诗里,他说他的生命犹如爬在旋转中的磨盘上的蝼蚁,又如旋风中的羽毛。
赏析:这个比喻句,把他的生命比作旋转中磨盘上的蝼蚁,比作旋风中的羽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苏东坡当时处境艰难,生命无依。
示例二:苏东坡曾说,他的朋友跟随他而想发财致富,那如同龟背上采毛织毯子。
赏析:这个比喻句,把朋友跟随他而想发财致富比作龟背上采毛织毯子,幽默风趣地写出苏东坡当时生活的困窘,含自嘲语气。(摘句子1分,赏析2分)
14. 这段文字属于议论。(1分)这段话是对苏东坡的赞美与肯定,赞美苏东坡拥有人道主义精神。(2分)自己身处逆境,还救助婴儿,心系百姓疾苦,这种救民于水火的行为,其实也是苏东坡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淋漓尽致地体现。(适当结合内容1分)
15.(1)热爱劳作,享受田园之乐;广交朋友,拥有持久真挚的友情,幽默风趣;热爱生活,从做菜中创造生活的乐趣;拥有仁爱之心,以关爱救助他人为乐。(每点1分)结合两篇课文的内容,主要体现诗人的乐观积极,对生活的热爱,言之成理即可。(2分)
16. C(引用蔡元培关于人无德的后果的名言,是为了论证“人没有道德,难成大器,人无德不立”的道理)
17. ①注重自身德行的人往往富有人格魅力,并能以此凝聚、感召、影响他人,引领风尚。②注重自身德行修养,有利于推动他人,乃至社会达到完美的道德之境。③注重“立德”“修德”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答到前两点3分,答全三点得4分,意思接近即可)
18. D(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
19.(无统一答案)我不仅了解了屏风的功能与独特的美学价值,屏风的作用、类别,还有设置屏风的技巧,等等。(2分)我们青年人应当热爱传统文化、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国粹,等等。(2分)
20. A(应当是武松大闹飞云浦)
21.示例:
主要意象有:土地——祖国,鸟——自己
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
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
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
温柔的黎明——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也可以看作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的象征。
(不求全部找到,抓住其中二三意象,进行分析即可,1分)
作者的情感:表达出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面对遭受苦难的祖国,要为之而献身的强烈愿望。(2分)
22.示例:鲁迅笔下的范爱农,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虽是身处逆境、穷愁潦倒,但保有傲岸不群的豪爽和自尊。他对朋友的真诚与直率,对生活尚有热切期望,“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鲁迅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由最初的憎恶不理解到喜欢,对于他的逝世表示同情和悼念。(介绍人物形象2分,结合作者情感、评价人物性格2分)
23. 一类(46-50分):
1.内容方面:切题,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2.语言方面:通顺,有文采,有个性。
3.结构方面:完整,条理清楚,分段恰当,详略得当。
二类(41-45):
1.内容方面:较切题,思想感情健康,内容较具体,中心较明确。
2.语言方面:较通顺,较有文采。
3.结构方面:较完整,有条理,能够分段,有详有略。
三类(36-40):
1.内容方面:基本切题,思想感情健康,内容简单,欠具体。
2.语言方面:大体通顺。
3.结构方面:基本完整,分段不恰当,详略不够得当。
四类(31-35):
1.内容方面:不切题,思想感情不够健康,内容空泛,中心不明确。
2.语言方面:不够通顺。
3.结构方面: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