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6 18:12:44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7.谁是最可爱的人
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参加抗美援朝的纪念品,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
为什么把中国人民志愿军叫作“最可爱的人”呢?
邱少云,血肉之躯在烈火中焚烧
黄继光用胸膛堵住喷火的枪眼
在这场正义之战中,像他们这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人民志愿军战士不胜枚举,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1
文学常识
自学互研
作者简介
魏巍(1920—2008),本名魏鸿杰,笔名魏巍、红杨树,中国当代作家、诗人。
1942年,创作长诗《黎明的风景》。
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反响。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长空怒风》、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长篇小说《东方》等。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1)字音
2
生难字词
ɡuà
谦逊( )
摁倒( )
什物( )
犁耙( )
覆灭( )
短褂( )
憋闷( )
军隅里( )
迸裂( )
豁亮( )

biē

huò
xùn
èn
shí

bènɡ
(2)词义
汹涌:
淳朴:
永垂不朽:
奋不顾身:
(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诚实朴素。
(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奋勇直前,不顾生命。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概括课文层次的内容。
从切身感受提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概括歌颂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
联系我们的幸福生活,号召人们热爱志愿军战士,因为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选用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品质,具体说明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1~3
4~14
15
给文中三个事例各拟一个小标题。
(1)第一个事例由哪几段构成?每段写了什么内容? 从哪些叙述可以看出这是一场“壮烈的搏斗”?
由5、6、7三段构成:
第5段:叙述战斗的经过;
第6段:记下烈士的名字,表达深切悼念和崇高的敬意;
第7段:写营长的感受,突出战士的可爱。
时间紧迫,无险可守;敌众我寡;装备上,敌优我劣。
第一个事例小标题:松骨峰战斗。
(2)第二个事例注意描写烟与火的句子,注意小孩子的五次哭声,注意马玉祥的心理活动和他救人时一系列动作的关键词语。
第二个事例小标题:
马玉祥救朝鲜儿童
(3)第三个事例注意作者与战士三问三答的内容,注意这里所记叙的对话的内容与前面两个事例的关系。
第三个事例小标题:
防空洞中的谈话
合作探究
精读课文
研讨三个事例对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的作用,理解三个事例之间的内在关系。
事例 描写对象 时间 地点 情节主体 思想感情 主题体现 精神品质
松骨峰战斗
火中救小孩
防空洞谈话
某部先头连
马玉祥
作战时
几名普通战士
行路时
休息时
枪林弹雨的战场
烈火炙人的民房
狭小潮湿的防空洞
阻击敌人
火中救人
谈心明志
对敌人的恨
对朝鲜人民的爱
对祖国人民的爱
抗美
援朝
保家卫国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
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志愿军战士共同具有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因此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探究写法
合作探究
(1)都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2)呼应。
具体说
开头(1~3),从写作者在朝鲜的具体感受,引出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结尾(15),把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志愿军在朝鲜奋不顾身杀敌联系起来,再次强调我们的战士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总结课文
本文通过记叙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的三个典型事例,歌颂了战士们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精神,深刻地告诉人们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同时也号召人们向他们学习。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2013年,中国与韩国本着友好协商、务实合作的精神,达成了将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还中国的协议。从2014年到2020年,韩方已向中方连续七年移交共716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2020年9月27日,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共同举行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双方交接117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9月28日上午,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
板书设计
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最可爱的人
可爱
松骨峰战斗——英雄主义
火中救小孩——国际主义
防空洞中谈话——爱国主义
要热爱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