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科学测量: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科学测量: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26 06: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科学测量: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的实验中,摆球摆动稳定后,当它到达最低点时启动秒表开始计时,并记录此后摆球每次经过最低点的次数n(n=1、2、3...),当数到n=40时刚好停表,此时秒表读数为t。则该单摆的周期为(  )
A. B. C. D.
2.某学生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测得数值偏大些,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引起的( )
A.量摆长时没有把小球半径算进去
B.摆球的质量测得不准确
C.摆角小,使周期变小
D.应当测振动30次的时间求其周期,结果把29次当作30次计算周期
3.如图,薄金属条上挂有5个相同的小球,细线质量可忽略线长远大于球半径,A,D两球的线长相等,使A小角度垂直于纸面摆动,其余各球随之开始摆动,稳定后(  )
A.D振动的周期最长
B.B振动的周期最短
C.E和A振动频率相同
D.C的振幅最大
4.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
B.组装单摆细线要轻
C.实验时须使摆球可旋转
D.摆长一定的情况下,摆的振幅尽量大
5.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出摆长和次全振动的时间,从而测定重力加速度。若测出的值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  )
A.摆球质量偏大
B.把次全振动记录为次
C.将从悬点到摆球上端的长度当作摆长
D.将从悬点到摆球下端的长度当作摆长
6.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周期(T)的平方和摆长(L)的T2-L图线,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两位同学做出的T2-L图线如图中的a、b所示,其中a和b平行,图线a对应的g值很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相对于图线a,关于图线b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可能是误将绳长记为摆长L
B.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C.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D.根据图线b不能准确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7.某同学为了估算地球的质量,用摆长为L的单摆做小振幅摆动,测得周期为T,若地球半径为r,则地球质量为( )
A. B. C. D.
8.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0.97cm。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的摆角,并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
B.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则单摆周期为
C.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
D.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小
9.用图示的装置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应该在摆球摆动到最低点时开始计数
B.组装单摆时,应该选用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
C.组装单摆时,应该选用直径约为1.8cm的塑料球
D.摆长测定后,摆动计数过程中摆线松动,对测量结果没影响
10.关于单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摆球受到的回复力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当摆球运动到平衡位置时,合力为零
B.如果有两个大小相同的带孔塑料球和带孔铁球,任选一个即可
C.将单摆的摆角从4°改为2°,单摆的周期变小
D.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若摆长值忘记加摆球半径,则测量值偏小
11.马玲同学周末用单摆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将单摆固定好,用米尺测绳长,用游标卡尺测摆球直径,用秒表测出50个周期的时间然后算出周期T。改变摆长l,重复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后,在坐标纸上做出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像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误将绳长加摆球直径当成摆长
B.如果马玲同学把绳长当成了摆长(没加摆球半径),则用此图像算出的重力加速度偏小
C.如果马玲同学把绳长当成了摆长(没加摆球半径),则用此图像算出的重力加速度不受影响
D.图像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
12.有一星球其半径为地球半径的2倍,平均密度与地球相同,今把一台在地球表面走时准确的摆钟移到该星球表面,摆钟的秒针走一圈的实际时间变为
A.0.5min B.0.7min C.1.4min D.2min
13.如图所示为同一地点的两个单摆甲、乙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单摆的摆长不相等
B.甲摆的机械能比乙摆的大
C.在t=0.5s时有正向最大加速度的是乙摆
D.由图像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4.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 )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越大越好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
15.有两位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参观了位于哈尔滨市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上海市的“复旦大学”,他们各自利用那里实验室中的DIS系统探究了单摆周期T和摆长L的关系。然后通过微信交流实验数据,并用计算机绘制了如图甲所示的图像。另外,去“复旦大学”做研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他实验用的a、b两个摆球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复旦大学”的同学所测得的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B
B.甲图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对应所在位置的重力加速度的倒数
C.由乙图可知,a、b两摆球振动频率之比为3∶2
D.由乙图可知,时b球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二、填空题(共4题)
16.某同学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先用一个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该小球的直径为________mm。用秒表测得50个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秒表示数为__________s 。
17.某同学在家里测重力加速度。他找到细线和铁锁,制成一个单摆,如图所示。由于家里只有一根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的A点做了一个标记,使得悬点O到A点间的细线长度小于刻度尺量程。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O、A间细线长度以改变摆长。实验中,当O、A间细线的长度分别为l1、l2时,测得相应单摆的周期为T1、T2。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l1、l2、T1、T2表示)。
18.(1)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偏角小于50,但测出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偏大,可能原因是_____
A.振幅较小 B.测摆长时,只量出摆线的长度,没有从悬挂点量到摆球中心
C.数振动次数时,少计了一次 D.数振动次数时,多计了一次
(2)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应在______位置(填“最低点”或“最高点”)开始计时和结束计时.
19.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为了利用单摆较准确地测出重力加速度,可选用的器材为______。
A.2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木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B.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钢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C.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木球、秒表、50cm量程的刻度尺、铁架台
D.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钢球、大挂钟、米尺、铁架台
(2)用游标尺测量摆球的直径,读数为_________cm;把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测量摆线长99cm,通过计算得到摆长L=______。
(3)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n=1,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n=60时秒表读数为60.4s所示,该单摆的周期是T=_________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的数值后,画出T2-L图线如图丙,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A.gB.C.D.
(5)若实验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n-1)次全振动数为n次
(6)在(4)中,描点时若误将摆线长当作摆长,那么画出的直线将不通过原点,由图线斜率得到的重力加速度与原来相比,其大小______。
A.偏大B.偏小C.不变D.都有可能
三、综合题(共3题)
20.北京和广州的两位同学,分别探究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通过网络交流绘制了T2-l图像,如图(a)所示。
(1)北京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可能对应的图像是A和B中的哪一个?请说明理由。
(2)广州的同学还绘制了不同摆长的单摆的板动图像,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两单摆摆长之比为多少?
21.李磊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他测出摆线长度l=99cm,摆球直径d=2cm。摆动过程中,摆球完成20次全振动的时间为40s,偏离最低点的最大距离A=10cm。若整个摆动过程可视为简谐运动,规定从最低点向右摆动时为正方向。
(1)求李磊同学测出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从小球经过最低点向右摆动时开始计时,写出摆球的振动方程。
22.单摆是常见的一种简谐运动,如图所示。已知质量为m的摆球,摆长为l,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是t,请根据以上数据完成以下问题:
(1)画出摆角为θ时,小球的受力图,并求出此刻回复力的大小和方向(可在图中画出);
(2)当地重力加速度g是多大;
(3)很多同学认为直接测量一次全振动时间既简单又节省时间,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简要分析说明。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C
4.B
5.C
6.B
7.C
8.C
9.A
10.D
11.C
12.B
13.C
14.A
15.C
16. 29.8mm 99.8s
17.
18. D 最低点
19. B C B C
20.
(1)由单摆的周期公式
整理可得
由此图像可知
由于北京的重力加速度大于广州的重力加速度,则T2-l图像的斜率更小,所以B对应的是北京同学测得的结果;
(2)由单摆的板动图像可知,a和b 的周期之比为
由单摆的周期公式
解得
则摆长与周期的平方成正比,所以为
21.(1);(2)
22.
(1)摆角为θ时,小球的受力图如图
回复力为
回复力方向如图所示
(2)由题意可知,单摆的周期为
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可得
联立解得
(3)不同意,因为多次测量利用累计法可以减小测量误差。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