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马说》(2课时)(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3《马说》(2课时)(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7 08:46:22

文档简介

在“起承转合”中体会“韩如潮”的情感宣泄
《马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说”的文体知识和“起承转合”的行文结构。
2.认识“千里马”的譬喻,理解托物寓意的用法。
3.学习“韩如潮”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情感。
二、教学时长:2课时
三、预习准备(作为预习资料提前发给学生)
(一)注意以下字的读音,读清课文。
1.祗、骈、槽、枥读音参见课下注释。
2.食(shí/sì)
会意字。字从人,从良。“良”意为“拖尾到底”,引申为“从生到死”。“人”与“良”联合起来表示“维持人一生的东西”。本义:粮。后引申为人“吃”东西、供养人的食物、土地等;再引申为饲养或供养给鬼神,后另作“饲”。
一食食不饱shí意为“吃”
食马者sì同“饲”
3.粟 sù栗lì

会意。象草木果实下垂。后隶变为“西”。本义:粟子,谷子。今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叫“小米”。一种粗糙、抗旱、但不耐霜冻的一年生禾草,具有粗而重的长穗状花序,可作谷物、干草和饲料。后作粮食的统称。

会意。甲骨文象结了果实的栗树形。本义:木名。果实也称栗,可食。作动词用时,有恐惧之意,如“战栗”。
4.尽粟一石dàn
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因古时1石约等于1担(即10斗),因此在民间“石”又可俗读为dàn。《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记汉一两为15.6g,一斤即249.6g,一石一百二十斤29952g约合29.95kg。因此汉代一石约59.9斤。
康熙字典和老版新华字典解释是:一石等于50千克。现在河南某地区和浙江部分地区依然把50千克的粮食,称之为一石粮食。
5.才美不外见xiàn同“现”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义:看见,看到。因“目”与“人”相联系,又有“引人注目”之意。“见”也是“现”的古字。《广雅》:见,示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见”作“现”解,突出客体事物的自然存在,而非主观人为极力观察,符合陶渊明崇尚自然本意。
(二)把握节奏,读顺句读。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三)结合注释,读懂文意。
1.重要文言实词:故、是、策
(1)故:同义词(故曰:“教学相长也”)
(2)是马也。是:
从日从正。会意。太阳在上,手在中间,脚在下面。表示太阳直射,时至夏至,人们手脚并用进入夏季农忙。造字本义:夏至,太阳当头,适宜农务。在古汉语中,时日恰当为“是”;相互抵制为“非”。《说文解字》:是,正也。又《康熙字典》“博雅”篇:是,此也。
是为“此、这”应是引申义。如“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等。
(3)策之不以其道。策:
执策而临之。策:
形声。从竹,朿(cì)声。“朿”,指带有芒刺的植物,作“策”的声符,同时兼表字义。本义:竹制的马鞭(头上有尖刺)。可活用为动词。
2.重要文言虚词:呜呼、也
(1)“呜呼”有以下四种含义,细读课文,文中的“呜呼”是什么意思?
A.叹词,表示悲伤。如“呜呼,亦可悲也。”
B.叹词,表示赞美或慨叹。如“呜呼孝廉谁可比!”
C.旧时祭文中常用“呜呼”,后因以借指死亡。如“就是不一命呜呼,也会半死。”
D.象声词。多用作哭声或鸟鸣声。如“众鸟千百为羣,甚会呜呼啁哳”
(2)“也”字通常是用在句中或者句末的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句中停顿;用在句尾,可以表示判断、肯定、疑问、感叹、强调的语气。仔细品读下面几句,说说各表达了什么语气。
不以千里称也。(判断、强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强调)
是马也(句中停顿)
安求其能千里也?(疑问)
其真不知马也!(感叹、强调)
3.本文运用了多种句式,如否定句、倒装句、反问句,请试着翻译这几个句子。
(1)否定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倒装句: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反问句:安求其能千里也?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形象生动叙“马”。
1.默读。课前,同学们预习了《马说》,作者在文中向我们介绍了马的哪些遭遇呢?请大家边默读边勾画。
解析:不被认作千里马,惨死:“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被认作千里马,挨饿:“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不被认作千里马,孤独:“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追问。马的这些遭遇,都是由哪些人造成的?文中刻画了他们什么形象?
解析:待马者。包括策马者、食马者、识马者。“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通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形象地刻画了待马者(策马者、食马者、识马者)不懂马的愚昧无知的形象。
3.朗读。作者对千里马、待马者有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哪些句子最能体现作者情感?
不以千里称也。(否定句,表达不满与同情)
安求其能千里也?(反问句,表达强烈的悲愤)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感叹、设问,表达讽刺与愤懑)
教师小结:对千里马的遭遇同情,对待马者的无知进行无情鞭挞讽刺。
请带着这样的情感自由朗读课文。
(二)起承转合议“马”。
1.交流。明明是能日行千里的名马,为什么待马者会不知马?为何待马者会如此对待?找出能解释原因的句子,交流看法。
解析:
文中能揭示原因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其真不知马也。”
最根本的原因是待马者不能像伯乐那样懂马。不遇伯乐的千里马,会遭遇悲惨经历:身份卑微,甚至被最低贱之人奴役;食养不足,能力无法体现:最后造成恶性循环。如图呈现:
2.追问。由此,作者认为,要让千里马不被埋没,就必须要有伯乐赏识,没有伯乐赏识,千里马也不被称为千里马。那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原文回答。(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探究。作者是如何论述这个观点的?
解析:
(1)起调,亮出观点:第一二句。
这两句是反推关系,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反过来讲,即便是常有千里马,但是伯乐很少,不经常遇到,千里马会怎么样呢?被埋没,相当于没有千里马。
第二句为了从反面推论伯乐重要性,引出下文的内容。
(2)承接,反论观点:
“故虽有名马”句以及第二段。
阐述不遇伯乐的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身份卑微,甚至被最低贱之人奴役;食养不足,能力无法体现。
(3)转变,变化深入:
第三段“策之”句、“执策”句。叙述视角发生转变,由前文的千里马转到待马者。着重刻画待马者如何对待千里马,同时又呼应前文,引出后文。
(4)合尾,得出结论:待马者“真不知马也”。
照应推论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指出知马的伯乐不常有。因为伯乐不常有,所以导致大量千里马被埋没,也就相当于没有千里马,以此来证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4.朗读并背诵。尝试“起承转合”的行文结构辅助背诵。
第二课时
(一)言语如潮诉“马”。
1.析题。本文题目为“马说”,是什么意思?
解析:“说”是古代一种以“议论兼记叙”为表达方式的文体,又叫“杂说”“说体文”。本文课题“马说”,即是对千里马的形象进行记叙、议论。
2.激疑。《马说》依次记叙了“惨死”的千里马、“挨饿”的千里马、“孤独”的千里马,作者为何不把最严重的“惨死”千里马形象放在最后来谈?
解析:千里马“惨死”最触目惊心,最容易激起读者的情感波澜,给人一种无法辩驳的气势。
3.回忆。我们曾经学过另一篇说体文——周敦颐的《爱莲说》,作者是如何阐述“莲花”形象的?
解析:由陶渊明独爱菊、李唐之后世人盛爱牡丹引出“予独爱莲花”,然后阐释莲花的美好品质,接着又从菊的隐喻、牡丹的隐喻逐步谈到莲花的隐喻,最后再感叹陶渊明之爱菊、我之爱莲者稀少,而爱牡丹者众多,表达自己对高尚情操的自持,对尘世俗人的不屑与无奈。
4.比较。与周敦颐相比,韩愈的表达有什么不同之处?
解析:
周敦颐无论是呈现“莲花”形象,还是表达自己的气节,都显得不急不缓,含蓄内敛。
而韩愈在《马说》开篇便先声夺人,指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紧接着又以排山倒海之势,依次呈现千里马的“惨死”“挨饿”“孤独”遭遇,进而又以极尽辛辣之态嘲讽待马者的愚昧无知。可谓气势磅礴,汪洋恣肆。无怪乎苏洵赞其文章“如长江大河,浑灏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而南宋的李涂在《文章精义》中则用“韩如潮”来精辟评价韩愈的文章。
5.交流。“韩如潮”意思是说韩愈的文章如潮水一般浩荡奔腾、波澜起伏。小组交流,《马说》除了在内容上体现“韩如潮”的特点,在语言形式方面如何体现这个特点呢?
示例:“策之”句连续三个句子句式相近,构成排比,气势浩荡,呈现“韩如潮”的语言特点。
学生交流分享。
教师小结:韩愈擅长交错运用各种富有表现力的句式,来构成浩荡奔腾、波澜起伏的气势。如“故虽有名马”句,排偶句式与散句结合,文气流荡,疏密有致。第二段长句、短句交错使用,参差变化,起起伏伏。文末感叹、反问、强调三句式叠加,情感发挥到极致,可谓潮水最后冲击海岸,掀起万丈浪涛,气势磅礴。
6.诵读。读出“韩如潮”的起伏变化,磅礴气势。
(二)怀才不遇托“马”。
1.思考。阅读《汗明见春申君》,想想韩愈只是为了说“千里马”吗?如果不是,文中的“千里马”“伯乐”“策马者”“食马者”“识马者”分别代表什么?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汗明拜见楚相春申君,等候了三个月,才见了面。双方谈完,春申君很高兴。汗明想再继续谈,春申君说:“我已经了解先生了,先生请休息吧。”汗明很感不安地说:“我想问问您,但又怕自己固执不通。您和尧比,不知谁更圣明一些?”春申说:“先生错了,我怎么配与尧比呢?”汗明说:“您看我和舜比,怎么样?”春申君说:“先生就是舜啊!”汗明说:“不对,请让我把话说完。您的圣明实在不如尧,我的贤能也不如舜。以贤能的舜去侍奉圣明的尧,经过三年才彼此了解。现在您一下子就了解我了,这说明您比尧还圣明,而我比舜还贤能。”春申君说:“您说得好。”于是,请门吏把汗明先生的名字登记在宾客簿上,每隔五天春申君就接见他一次。
汗明对春申君说:“您听说过千里马?千里马成年了,驾着盐车上太行山,后蹄伸得很直,前膝弯得很曲,尾巴夹在两股之间,气喘嘘嘘,浑身流汗,车到半坡前,无论怎么用劲也不能前进一步。这时正好遇到伯乐,他赶快下车,抚着马背,为它难过得流了眼泪,他解下麻衣,给千里马罩上。这是千里马向前低下头,喷着气,抬起头,大叫一声,声音直冲云霄,好象金,石发出的声音,这是为什么?因为千里马知道伯乐很赏识它。现在,我没有出息,困厄在底层,处在穷乡僻壤,地位低下,长期如此,您难道就不想推荐我,让我能够借您的助力,施展我的抱负,在魏国崭露头角吗?”
解析:不是。这是一种托物寓意的写法。
托物寓意:是一种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它借客观事物或景物来抒述主观的情思,蕴含文题的主旨,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
千里马寓指人才,伯乐寓指识得人才的统治者。
策马者寓指人才的使用者,食马者寓指人才的培养者,识马者寓指选拔人才者。
2.作者想要借“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表明自己什么样的人才观点呢?
解析:统治者应该尽心培养人才,着力选拔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机制。
3.交流。阅读以下材料,谈谈作者创作《马说》的缘由。
材料一:唐朝士子艰难的入仕之路
在唐朝,士子若要做官,先要通过礼部考试如进士科,还需通过吏部的铨选考试,其中最难的就是博学宏词科。此科要求考生既要博学,精通社会、百科知识,又要文词斐然。
如果不参加吏部考试,唐人士子也有其他路径做官,如立功边塞、干谒权贵、终南捷径等。“但现实情况是,欲立功边塞,往往‘大小百余战,封侯竟蹉跎’(陶翰<古塞下曲>);上书干谒,更是‘惜无金张援,十上空归来’(孟浩然<送丁大凤进士举呈张九龄>;走终南捷径,又为入仕心情迫切的士人所难以忍耐。”
材料二:韩愈生平经历
坎坷身世与刻苦求学
韩愈,字退之。幼年生世坎坷却天资聪颖,七岁开始读书,因生活颠沛流离,学习尤为刻苦。新、旧《唐书》说他“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endnoteRef:0] [0: ).]
蹉跎求仕与怀才不遇
韩愈十九岁便入长安,分别参加户部进士科、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前后七次,未能入选。期间,他“三次上书宰相,都未得一复;三次登门拜访,也被‘阍人所辞’,他失望了,只能怀着‘不遇时之叹’,东归河阳”[endnoteRef:1],投奔节度使做起了幕僚。 [1: ]
韩愈一生,从19岁开始考试,到49岁担任五品的中书舍人。仕宦三十年,浮浮沉沉。他曾在多篇文章反应“感士不遇”的思想。如他曾在《上宰相书》中抱怨现行科举制度根本不能选拔真正有用的人才。而《马说》就是他的一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作,大致创作于韩愈中青年仕途不顺之时。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长期以来韩愈怀才不遇,满腔忧愤无处宣泄,只得诉诸文字,不平则鸣。为自己才华无处施展鸣不平,也为天下所有被埋没的人才鸣不平。
4.诵读。明确:《马说》的气势磅礴源于韩愈满腔忧愤郁结,一旦动笔,情感如决堤之水,喷涌而出,学生要读出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对统治者不识人才的痛斥。
五、教师总结
本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将千里马比作人才,将伯乐比作识别人才的统治者,讽刺了如食马者一般不识人才的愚昧无知的统治者,表达了先有伯乐,然后才有人才的观点,寄寓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的痛斥,并期望统治者应该尽心培养人才,着力选拔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机制。
六、作业
《马说》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千里马”的形象,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感和重视人才的观念,鞭辟入里。古往今来,还有哪些托物寓意的文章?
请列举一例,要注明通过描述什么形象,表达了何种意义。
七、板书设计
(
惨死
挨饿
孤独
不遇伯乐乐
食养不足
身份不认
千里不能
)(共24张PPT)
马说
韩愈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3课
第二课时
环节一
言语如潮诉“马”
从“说”的文体角度,体会韩愈语言特点
本文题目为“马说”,是什么意思?
“说”是古代一种以“议论兼记叙”为表达方式的文体,又叫“杂说”“说体文”。本文课题“马说”,即是对千里马的形象进行记叙、议论。
《马说》依次记叙了“惨死”的千里马、“挨饿”的千里马、“孤独”的千里马,作者为何不按照严重程度逐渐加强的顺序来安排内容呢?
千里马“惨死”最触目惊心,最容易激起读者的情感波澜,给人一种无法辩驳的气势。
说体文:周敦颐的《爱莲说》,作者是如何阐述“莲花”形象的?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由他人引出自己
阐释莲花美好品质
从菊、牡丹的隐喻到莲花隐喻
感叹爱菊、莲之稀少,表达高尚情操
与周敦颐相比,韩愈的表达有什么不同之处?
先声夺人,提出观点
由远而近,引出自己
不紧不慢,阐释品质
排山倒海,控诉遭遇
极尽辛辣,讽刺愚昧
语气和缓,表达节操
如长江大河,浑灏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苏洵
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文章精义》李涂(南宋)
“韩如潮”意思是说韩愈的文章如潮水一般浩荡奔腾、波澜起伏。
再读课文,《马说》除了在说理方面体现“韩如潮”的特点,在语言形式方面如何体现这个特点呢?
示例:
“策之”句连续三个句子句式相近,构成排比,气势浩荡,呈现“韩如潮”的语言特点。
小结:韩愈擅长交错运用各种富有表现力的句式,来构成浩荡奔腾、波澜起伏的气势。
如:
“故虽有名马”句,排偶句式与散句结合,文气流荡,疏密有致。
第二段长句、短句交错使用,参差变化,起起伏伏。
文末感叹、反问、强调三句式叠加,情感发挥到极致,可谓潮水最后冲击海岸,掀起万丈浪涛,气势磅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环节二
怀才不遇托“马”
明确千里马譬喻
理解作者创作缘由
阅读《汗明见春申君》,
想想韩愈只是为了说“千里马”吗?
如果不是,文中的“千里马”“伯乐”“策马者”“食马者”“识马者”分别代表什么?
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汗明拜见楚相春申君,等候了三个月,才见了面。双方谈完,春申君很高兴。汗明想再继续谈,春申君说:“我已经了解先生了,先生请休息吧。”汗明很感不安地说:“我想问问您,但又怕自己固执不通。您和尧比,不知谁更圣明一些?”春申说:“先生错了,我怎么配与尧比呢?”汗明说:“您看我和舜比,怎么样?”春申君说:“先生就是舜啊!”
汗明说:“不对,请让我把话说完。您的圣明实在不如尧,我的贤能也不如舜。以贤能的舜去侍奉圣明的尧,经过三年才彼此了解。现在您一下子就了解我了,这说明您比尧还圣明,而我比舜还贤能。”春申君说:“您说得好。”于是,请门吏把汗明先生的名字登记在宾客簿上,每隔五天春申君就接见他一次。
汗明对春申君说:“您听说过千里马?千里马成年了,驾着盐车上太行山,后蹄伸得很直,前膝弯得很曲,尾巴夹在两股之间,气喘嘘嘘,浑身流汗,车到半坡前,无论怎么用劲也不能前进一步。这时正好遇到伯乐,他赶快下车,抚着马背,为它难过得流了眼泪,他解下麻衣,给千里马罩上。这时千里马向前低下头,喷着气,抬起头,大叫一声,声音直冲云霄,好象金石发出的声音,这是为什么?因为千里马知道伯乐很赏识它。
现在,我没有出息,困厄在底层,处在穷乡僻壤,地位低下,长期如此,您难道就不想推荐我,让我能够借您的助力,施展我的抱负,在魏国崭露头角吗?”
文中并不是为了写千里马而写《马说》,一定有他要表达的深意。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一种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它借客观事物或景物来抒述主观的情思,蕴含文题的主旨,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
托物寓意
千里马
伯乐
策马者
食马者
识马者
人才
识得人才的统治者
人才的使用者
人才的培养者
人才的选拔者
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人才观点?
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人才观点?
统治者应该尽心培养人才,着力选拔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机制。
阅读以下材料,谈谈作者创作《马说》的缘由。
材料一:唐朝士子艰难的入仕之路
在唐朝,士子若要做官,先要通过礼部考试如进士科,还需通过吏部的铨选考试,其中最难的就是博学宏词科。此科要求考生既要博学,精通社会、百科知识,又要文词斐然。
如果不参加吏部考试,唐人士子也有其他路径做官,如立功边塞、干谒权贵、终南捷径等。“但现实情况是,欲立功边塞,往往‘大小百余战,封侯竟蹉跎’(陶翰<古塞下曲>);上书干谒,更是‘惜无金张援,十上空归来’(孟浩然<送丁大凤进士举呈张九龄>;走终南捷径,又为入仕心情迫切的士人所难以忍耐。”
材料二:韩愈生平经历
坎坷身世与刻苦求学
韩愈,字退之。幼年生世坎坷却天资聪颖,七岁开始读书,因生活颠沛流离,学习尤为刻苦。新、旧《唐书》说他“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
蹉跎求仕与怀才不遇
韩愈十九岁便入长安,分别参加户部进士科、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前后七次,未能入选。期间,他“三次上书宰相,都未得一复;三次登门拜访,也被‘阍人所辞’,他失望了,只能怀着‘不遇时之叹’,东归河阳”,投奔节度使做起了幕僚。
韩愈一生,从19岁开始考试,到49岁担任五品的中书舍人。仕宦三十年,浮浮沉沉。他曾在多篇文章反应“感士不遇”的思想。如他曾在《上宰相书》中抱怨现行科举制度根本不能选拔真正有用的人才。而《马说》就是他的一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作,大致创作于韩愈中青年仕途不顺之时。
长期以来韩愈怀才不遇,满腔忧愤无处宣泄,只得诉诸文字,不平则鸣。为自己才华无处施展鸣不平,也为天下所有被埋没的人才鸣不平。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本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将千里马比作人才,将伯乐比作识别人才的统治者,讽刺了如食马者一般不识人才的愚昧无知的统治者,表达了先有伯乐,然后才有人才的观点,寄寓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的痛斥。
阅读有关韩愈的文章,以“对话韩愈”为题,写一篇阅读感想。
谢谢聆听!(共19张PPT)
马说
韩愈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3课
学习目标
1.掌握“说”的文体知识和“起承转合”的行文结构。
2.认识“千里马”的譬喻,理解托物寓意的用法。
3.学习“韩如潮”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情感。
前提:
充分预习这篇课文,预习任务包括:扫清文章生字词、读准句读、结合注释读懂文意。
第一课时:形象生动叙“马”
起承转合议“马”
第二课时:言语如潮诉“马”
怀才不遇托“马”
预习提示
(一)注意以下字的读音,读清课文。
祗(zh ǐ )、骈(pi á n)、槽(c á o)、枥(l ì )、 食( shí )不饱 食( sì )马者 尽粟(s ù )
一石(d à n)、才美不外见(xi à n)
(二)把握节奏,读顺句读。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三)结合注释,读懂文意。
1.重要文言实词:故、是、策
2.重要文言虚词:呜呼、也
(1)“呜呼”有以下四种含义,细读课文,文中的“呜呼”是什么意思?
A.叹词,表示悲伤。如“呜呼,亦可悲也。”
B.叹词,表示赞美或慨叹。如“呜呼孝廉谁可比!”
C.旧时祭文中常用“呜呼”,后因以借指死亡。如“就是不一命呜呼,也会半死。”
D.象声词。多用作哭声或鸟鸣声。如“众鸟千百为羣,甚会呜呼啁哳[zhāo zhā]”
(2)“也”字通常是用在句中或者句末的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句中停顿;用在句尾,可以表示判断、肯定、疑问、感叹、强调的语气。仔细品读下面几句,说说各表达了什么语气。
不以千里称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
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不知马也!
3.本文运用了多种句式,比如 :
(1)否定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倒装句: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反问句:安求其能千里也?
第一课时
环节一:形象生动叙“马”
学习目标:
理解千里马遭遇
初步感受作者情感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作者在文中介绍了马的哪些遭遇呢?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惨死
挨饿
孤独
不被认作千里马
马的这些遭遇,都是由哪些人造成的?都是怎么造成的?
文中刻画了他们什么形象?
策马者:策之不以其道
食马者: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之不能尽其材
识马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待马者
其真不知马也!
愚昧无知的丑陋形象
作者对千里马、待马者,分别是什么情感态度呢?
不以千里称也。
安求其能千里也?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否定句,表达不满与同情
反问句,表达强烈的悲愤
感叹、设问,表达讽刺与愤懑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环节二
起承转合议“马”
学习目标:梳理文章脉络,掌握诗意结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找出文中能揭示待马者认不出名马的原因的句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待马者不是伯乐
只有伯乐才懂千里马
而伯乐不常有
根源就是:千里马不遇伯乐
千里不能
身份不认
食养不足
起调
亮出观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承接
反论观点: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变化深入: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转变
得出结论: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合尾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亮出观点
反论观点
变化深入
得出结论
作业:
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