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礼记》二则(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2《礼记》二则(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7 08:48:52

文档简介

《虽有嘉肴》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注释及运用文言文翻译方法,理解课文大意,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并背诵课文。
2.诵读课文,体味本文的韵律之美。抓住文中关键词,梳理文章思路。学习类比推理的说理艺术。
3.品味语言,辨析”教”与”学”的含义,结合自身体会,深刻理解文章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梳理文章思路,学习类比推理的说理艺术。
2.辨析”教”与”学”的含义,结合自身体会,深刻理解文章的道理。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1.反复诵读课文,找出疑难字词句,
2.搜集并了解《礼记》和《学记》的有关知识。
一、趣说“嘉肴”,入美味之境
同学们,我们来自五湖四海,齐聚于深圳,自己的家乡一定有很多地道与特别的美食,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二呢?
(学生介绍)
那同学说了那么多,我们一样都没有吃过,不知道它味道如何。可以用文中哪一句话来表达啊?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看看它要把我们带入一种怎样的境界?
二、初品“嘉肴”,感音韵之美
(一)一读感知
1.明确要求:读准字音、节奏,特别注意“兑(yuè)”“学(xiào)学(xué)半”这几个字的读音。
2.活动设计:学生先自由大声朗读、反复读;之后两两合作互读,你读我听,对比彼此读时不一样的地方;最后全体朗读。
3.教师点拨:首句,要注意读出各分句内部的层次感----转折和假设,两个结句要读出惋惜、遗憾的感情。第二句,“是故”后当作一顿,“学”“教”后亦当作一顿,“不足”“困”应重读,语速要渐缓,表现出一种沉重感。第三句,要在第二句的基础上有所奋起,语调要略微上扬,重读“自反”“自强”,表现出一种振奋感。第四句是全文的中心,是经过前文层层推导得出的结论,要读得语重心长。第五句,是从前代经典《尚书》中发现了上述观点的佐证,“其此之谓乎”要读出一种欣喜的感觉。此外,全文短短70字的篇幅内出现了五个“也”,起舒缓语气的作用,读来应有一种谆谆教诲之感。
(二)再读析义
1.明确要求:能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注意“虽”“困”“然后”的意思,以及“其此之谓乎”的文言句式。
2.活动设计:小组合作。小组按序展示疑问,其他组员答疑。在答疑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供支点,帮助学生探究。
三、再品“嘉肴”,辨文章之脉
刚才,我们初步感受了这篇课文的语言,现在我们通过析读来辨别这篇课文的行文脉络。同学们一边默读一边思考问题:课文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能否抓住文中一些关键词语来梳理?
1.活动设计: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找出关键词语后,进行讨论交流。
2.明确:(1)抓住“是故”与“故”这两个结论性的语言标志。
(2)文章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以“是故”第一次作结,说明学与教的重要性。“知不足”即“学”,学能“自反”,“知困”即“教”,教能“自强”,进而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对人的促进作用加以说明,最后以“故”归结,水到渠成地过渡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四、细品“嘉肴”,赏语言之妙
前面,我们从文章的角度剖析了课文的行文脉络,接下来我们从咀嚼语言的角度赏析课文的细部。现在,请看到以下句子,并思考问题:
(一)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这个句子可不可以不要?为什么?
1.活动设计: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2.教师点拨:联系以下句子得出共性
(1)《陋室铭》中开头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鱼我所欲也》中开头句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明确:文章第一句从“食嘉肴”写起,是为了引出“学至道”,从而引出“学”和“教”,这种写法叫做类比。
类比修辞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或道理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摹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
(二)文中的“弗”和“不”的意思基本一样,能把“弗”都改为“不”,或把“不”都改为“弗”吗?为什么?
1.活动设计:学生反复对比阅读,仔细揣摩。
2.明确:“弗”和“不”,意思基本一样,但是如果全部用“弗”或者“不”,就没有了韵律美,兼用两个词语,能够感受到本文语言的错综之美、交叉之美。
(三)“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联系自身体验,思考:学习之后知道哪些“不足”,教人之后知道哪些“困”?
如何“自反”与“自强”?
活动设计:学生联系自身的学习体验,想象还原,思考自己的“不足”与“困”,并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不足”指的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察觉到学识浅陋的地方,学问上的迷茫处,知识掌握上的薄弱点。“困”指的是教别人时察觉到自己专业知识的局限,知识面的狭隘等。“自反”是能够自我反省,“自强”是要能够找到自我勉励解“困”的途径,要多学习,要丰富自己的知识,甚至不耻下问,弥补自身的“不足”
趁势拓展:《学记》中关于学习的名句
①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②要广泛交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2.《虽有嘉肴》这篇 70 字的短文,竟然有四处“然后”,令人匪夷所思。那么作者不厌其烦,重复使用“然后”的目的到底何在?
(1)活动设计:学生细细品味四处“然后”,并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2)明确:重复四处“然后”,旨在强调。强调“学之后”的“知不足”而后“自反”,“教之后”的“知困”而后“自强”,着重在强调“学”和“教”的重要性,“学”和“教”都是促进自我成长,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意义—---“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五、深品“嘉肴”,究文化之源
刚才,我们通过前面句子的玩味,弄清楚了“教”和“学”的关系,现在我给大家展示这两个字的甲骨文图形,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加深对“教学相长”和“学学半”这两句话的理解。
(一)展示“教”和“学”的甲骨文图形
(二)明确:甲骨文的“教” =爻(算筹)+子(孩童)+攴(手持鞭子、棍杖),表示体罚学子。造字本义:用体罚手段训导孩子作算术。
“教”字在古代写作“敎”,是一个由“”和“攴”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教”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也”,将“教”中的左半部分“ ”解释为“放也,从子爻声”,清代段玉裁在《说文注》中将其解释为“放,逐也,仿相似也”。 “爻”字从本义上是“交”、“合”的意思,而由交、合也可引申出“仿效”的意思,即所谓效仿、模仿就是使自身的行为与某种作为样板的行为相合。如《广雅·释诂》: “爻,效也。”由此可见,不管从“爻 ”的字义还是从“”的字义,我们都可看出古代的“教”与“仿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敎”字的右半部为“攴”,为一个象形字,《说文》,“攴,小击也”,按照其甲骨文的图形,后世一般将其理解为“手持棍棒”。那么由“”和“攴”组成的“敎”字,就蕴含有一种“受指导而仿效”的意味,“教”所指的只是学习主体的一种学习方式、路径而已。
“学”这一图形是由双手、爻和房屋的的象形符号构成。双手数爻指的是用算筹学习数学或《易学》,房屋的象形符号表示学习的场所。
六、回品“嘉肴”,悟善道之至
回顾这堂课,我们感受到了“嘉肴”韵之美、脉之畅、言之妙、源之深。咀嚼细品,方知其味美;深入体悟,方知其道至:教是教中学道,学是学中学道,“教”和“学”都是为了提高自己,促进自己。
七、作业布置
1.背诵本文。
2.搜集《学记》中其他跟学习有关的名句。
八、板书设计
虽有嘉肴
嘉肴 旨 学 知不足 自反
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相长
至道 善 教 知困 自强《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反复朗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掌握相关文言词语,翻译并背诵课文。
2、对文章进行多种方式朗读,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在批注和赏析中,品味本文。
3、在诵读中,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了解古代名家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并为此所做的努力。并且通过与现实社会的对比,感悟今天的美好生活,启发学生思考,唤醒善良的本性,以构建和谐的社会家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有一个著名的“天下为公”的题词,这一社会理念是从哪儿来的呢?我们刚刚学过《桃花源记》,桃花源里那个美、乐、奇的世界大家还记得吧,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富足、文明的美好社会中,人们安居乐业,和睦相处,诚信相待。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其实早在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给出了答案,他称之为“大同”社会。那么,大同社会究竟是怎样的?今天,让我们走进《大道之行也》,共同找一找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吧。
二、课文学习
(一)读,初见“大同”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断句
1、学生朗读课文,同桌相互听读,注意断句和节拍;指正错误读音(各1遍)。
★课文有一些字的读音需要注意:
① 选贤与(jǔ)能 (通“举”,选拔)
② 讲信和睦(mù) (和睦)
③ 幼有所长(zhǎng) (成长)
④ 矜(guān)、寡、孤、独、废弃者(通“鳏”,老而丧妻的人)
⑤ 男有分(fèn)
⑥ 货恶(wù)其弃于地也
2、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教师做朗读指导(用时3分钟)
如:“故人不独亲其亲”中,“故”,它是表示停顿的,“所以”的意思,这里有一个小的停顿。“人”是使动者,统领以下两句,也有一个小的停顿。所以这一句应这样读:“故/人/不独亲其亲”;“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个“者”也是表示停顿,也要停顿一下。读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货”和“力”也是应该强调的,所以“货”和“力”后面要有小的停顿。“是故”表示承上总结的,也要停顿,“是故/谋/闭而不兴”;下一行的“故”也是一样,“故/外户而不闭”。
3、齐读课文一遍,教师再指导是否存在问题
(二)译,相识“大同”
1、借助课下注释,按照类型梳理、归纳本课的重点字、词;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实词。同时把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标示下来。
(1)先由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其他同学帮助解答,教师点拨。
(2)师生共同按类型梳理出重点字词,由学生完成解释,教师补充明确。
⑴通假字
①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
⑵古今异义
①大道之行也。大道:古,政治上的最高境界;今,宽阔的路。
②男有分,女有归。归:古,女子出嫁;今,返回,回来。
③盗窃乱贼而不作。乱:古,造反;今,杂乱,捣乱等。 贼:古,害人;今,小偷,窃贼。
⑶一词多义
①不独亲其亲。前一个“亲”用作动词(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亲,引申为“奉养”;后一个“亲”是名词,“父母”。
②不独子其子。第一个“子”是用作动词(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子,引申为“抚育”,后一个子是“子女”的意思。
③闭:谋闭而不兴;闭,杜绝。外户而不闭;闭,用门闩插门。
⑷词类活用
①选贤与能。贤、能: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
②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亲、子:名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亲,引申为奉养;以……为子,引申为抚养。
③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老、壮、幼: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老年人,壮年人,幼童。
⑸重点实、虚词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道,理想,王道;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行,施行,推行;为,是。
②男有分,女有归。分,职分,指职业、职守;归,女子出嫁。
③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兴,发生;作,兴起。
④是谓大同。谓。动词,叫做。
2、尝试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由1-2名同学完成翻译,其他同学指正,最后教师补充明确。
(2)多媒体给出参考译文,学生再次通译课文
(三)第三环节:析,走进“大同”
1、分析文意
(1)找出“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2)用自己的话概括《礼记》中“大同”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相对应的原文是什么?
明确: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同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第一,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对应的原文: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第二,人人都能安居乐业(对应的原文:男有分,女有归。);第三,物尽其用,人尽其力(对应的原文: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2、分析结构
(1)请同学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抓关键句梳理全文结构。
(2)试分析全文的结构有何特点?
明确:第一层(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第二层(第二至三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即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第三层(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大同社会的社会风貌。总分总的结构,因果式呼应结构(是先抛出观点,再从三个层面展开分析)。
3、分析句式
(1)分析本文在句式上有何特点?
(2)例如“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去掉一句行不行?这种一分为三的言语表现智慧,其他文本中有呈现吗?
明确:
(1)举例:
《诗经》(强烈表达思念之情);《木兰诗》(对木兰归来的激动和喜悦之情);《邹忌讽齐王纳谏》(三问三答,三赏赐)……古典白话小说中也有精彩的“三”的艺术,例如:《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2)美在哪里?
首先是哲学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齐物论》:“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 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 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 《礼记·曲礼下》:“为人臣之礼不显谏, 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可见“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很丰富的哲学意味,符合古人的审美习惯。
其次是音乐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曾有这样的话。亚里士多德谈的虽然是戏剧 ,但同样也适用于其他文学体裁 。这种结构模式,在长度上,它既不太长,又不太短,正好“可以让记忆力把它作为整体来掌握”。“一唱三叹”通过重复而少变化的咏唱 , 容易产生反复回环的音乐美的艺术效果。
最后是情感美。文人们通过回环往复式的反复咏唱,或强化主题, 或深化感情、或层层递进, 无不与诗人“情绪的抑扬顿挫”息息相关。同时, 也促使读者一步步与之产生共鸣,随着诗人“情绪的抑扬顿挫”而产生自己情绪的起伏变化,最后当抒情主人公和读者的感情融合达到最高潮时恰到好处的结束, 使读者产生审美的满足。
(四)第四环节:联,感悟“大同”
1、想象画面
本文构想了“大同”社会的种种风貌,你对课文中那句话印象最深?请大家放飞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具体的画面,将这种情景具体化。
2、背景补充,激发学生的思维。
明确:补充“尧舜禅位”和“舜举八元八恺”两个历史故事,孔子正是从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这两件事中提炼出了“天下为公”的观念,又从“舜举八元八恺”一事中提炼出“选贤举能”的观念,指出了社会管理者产生的途径。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闻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它源于“五帝之世”,又高于“五帝之世”。孔子将这个理想社会定名为“大同”也是有深意的。于是孔子进一步描绘了一幅幅“大同”社会的美好画面。
3、诵读课文,说一说历史上为了“大同”社会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人物故事。
明确:一部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歌颂奋斗的英雄史。具有“鸿鹄之志”的陈胜,第一个点燃了农民起义的烈火;汉高祖刘邦,第一个由平民百姓奋斗而成为帝王;“国父”孙中山“天下为公”;领袖毛泽东缔造新中国……他们为了求“大同”,追求政治上的最高理想,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4、拓展交流
全班交流讨论我们今天的社会有大同社会的部分特征吗?联系现实生活,查找资料说说我们如今仍然在为实现“大同”社会做哪些努力?
(五)布置作业
1、小练笔:联系生活实际,以“我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为题,用自己朴实的语言表述一下,你心中的理想社会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2、推荐阅读:梁衡《心中的桃花源》。
2(共42张PPT)
大道之行也
《礼记》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2课
“大同”社会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礼记》
第一篇章:读
初见“大同”
诵读全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断句。
2、大声诵读,注意断句和节拍;并标注有疑问的读音。
正音


guān
fèn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wéi

第二篇章:译
相识“大同”
疏字词
1、借助课下注释,按照类型梳理本课的重点字、词。
2、重点关注: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实词。
3、同时把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标示下来。
①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
通假字
古今异义
①大道之行也。 大道:古,政治上的最高境界;今,宽阔的路。
②男有分,女有归。归:古,女子出嫁;今,返回,回来。
③盗窃乱贼而不作。乱:古,造反;今,杂乱,捣乱等。
贼:古,害人;今,小偷,窃贼。
①亲
不独亲其亲:前一个“亲”用作动词(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亲,引申为“奉养”;后一个“亲”是名词,“父母”。
②子
不独子其子:第一个“子”是用作动词(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子,引申为“抚育”,后一个子是“子女”的意思。
③闭
谋闭而不兴:闭,杜绝。
外户而不闭:闭,用门闩插门。
一词多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
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
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 寡、 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公共的
同“举”,
推举
培养
以……为亲
父母
以……为子
子女
能够善终
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
同“鳏”,老而无妻
老而无夫
幼而无父
老而无子
有残疾而不能做事
职分
女子出嫁
重点实词虚词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奸诈之心
作乱害人的事
兴起
从外面把门带上
译文章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能的人,(人们)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够善终,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幼童能顺利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儿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赡养。男子要有职守,女子有归宿。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却并非自己想私藏。力气,憎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因此,奸邪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所以(家家户户)门从外面带上而不关闭。这就是理想社会。
第三篇章:析
走进“大同”
析文意
(1)找出“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2)用自己的话概括《礼记》中“大同”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相对应的原文是什么?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大同”社会的社会纲领
“大同”社会
的基本特征
析结构
1、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抓关键句梳理全文结构。
2、试分析全文的结构有何特点?
第一层(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第二至三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即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大同社会的社会风貌。
全文结构
因果式呼应结构
析句式
1、分析本文在句式上有何特点?
2、示例:“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去掉一句行不行?这种一分为三的言语表现智慧,其他文本中有呈现吗?
《诗经·国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三”的艺术和智慧
《木兰诗》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邹忌讽齐王纳谏》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三”的艺术和智慧
“三”的艺术和智慧
《西游记》
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三入无底洞……
《水浒传》
三打祝家庄、三山聚义打青州、三拳打死镇关西
《红楼梦》
刘姥姥三进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林黛玉三进荣国府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
《庄子·齐物论》:“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 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 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
《礼记·曲礼下》:“为人臣之礼不显谏, 三谏而不听则
逃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
哲学美
亚里士多德《诗学》:
“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或是任何由各部分组成的整体,如果要显得美,就不仅要在各部分的安排上见出一种秩序, 而且还须有一定的体积大小,因为美就在于体积大小和秩序。一个太小的动物不能美, 因为小到无须转睛去看时, 就无法把它看清楚;一个太大的东西, 例如一千里长的动物, 也不能美,因为一眼看不到边, 就看不出它的统一和完整。同理, 戏剧的情节也应有一定的长度,最好是可以让记忆力把它作为整体来掌握。”
音乐美
一唱三叹
文人们通过回环往复式的反复咏唱,或强化主题, 或深化感情、或层层递进, 无不与诗人“情绪的抑扬顿挫”息息相关。同时, 也促使读者一步步与之产生共鸣,随着诗人“情绪的抑扬顿挫”而产生自己情绪的起伏变化,最后当抒情主人公和读者的感情融合达到最高潮时恰到好处的结束, 使读者产生审美的满足。
情感美
第四篇章:品
感悟“大同”
想象画面
本文构想了“大同”社会的种种风貌,你对课文中那句话印象最深?请放飞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具体的画面,将这种情景具体化。
示范一
这个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包括权力公有和财物公有,而首先是权力的公有。权力公有的口号是“天下为公”,具体措施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管理社会的是被选举出来的贤能,而选举贤能的权力在于“天下”,也就是全社会的民众,所以说权力公有。其所以要明确权力公有,是人们从实践中认识到权力可以改变一切,也可以攫取一切。只有取消权力的个人垄断,才能保证社会的其他方面不受垄断;只有坚持权力的公有,才能保证社会其他方面的公有。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刻画一个生动的大同社会,这是一个充满温情的社会,由于财产公有,人人劳动,人人平等,政治民主,也没有商品交换,因而这个社会的成员心地纯洁善良,团结有爱,诚实无欺。他们和睦生活在一个大集体之中。人们不只是尊重自己的老人,而且是尊重所有的老人,像疼爱自己的儿女一样疼爱所有的孩子。这就使他们的爱成为无私无伪的博爱。正是有了博爱的基础,有了人人劳动的前提,大同社会的每个人都有得到社会供养和照顾的权利。
示范二
思考
(1)大同社会实现了吗?联系现实社会来具体分析。
(2)“大同社会” 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情怀?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闻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它源于“五帝之世”,又高于“五帝之世”。孔子将这个理想社会定名为“大同”也是有深意的。于是孔子进一步描绘了一幅幅“大同”社会的美好画面。
孔子的情怀
本文主旨是阐明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了这番言论。用现实社会跟理想社会中的“大同”社会做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代的将是“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本文即是对“大同”社会的特征的介绍和描述,也通过现实社会与“大同”社会的对比,表达强烈的愿望和改变社会的迫切需求。
孔子的情怀
联故事
根据以上对大同社会特征的探讨,说一说历史上为了“大同”社会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人物故事。
“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
——洪秀全
洪秀全领导了近代史
上最大的农民起义。
康有为的大同梦
  康有为的《大同书》,力主“以新知益旧学”的他,用一个19世纪末先知先觉者全部的想象力描绘了一个中国的“大同梦”。
  今欲致大同,必去人之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之业,必归之公(财产公有,按劳分配,人人劳动,人人平等)。去级界平民族,去家界为天民,去种界同人类,破国界合大地(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天下大同)。
民族、民生、民权
——孙中山
马克思
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提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的理想的社会形式。
中国共产党章规定:党的最终目标,是实行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认为资本主义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概念。
毛泽东
曾用“大同”来表述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毛泽东选集》第四卷“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重要思想和执政理念,并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他在相关论述中还提出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个范畴,这正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价值和实践方向,其中“求大同”可谓“中国梦”的最高目标。
“如今的时代极其需要这一理论,以增加社会的正能量。从现实意义上讲, 需要我们整个民族为之奋斗,而最关键的是要让我们在心田里播下慈悲的种子,以之为出发点,改变我们的整个民族, 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梁衡《心中的桃花源》
布置作业
1、观影:看看纪录片《天下为公——孙中山1911》,说说你感受到的孙中山先生的毕生追求。
2、推荐阅读:梁衡《心中的桃花源》。(共22张PPT)
虽有嘉肴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2课
走近作品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 儒 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 仪礼 》的文章选集,是一部 儒家 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 小戴礼记 》。与《 仪礼 》《 周礼 》合称“三礼”。 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 礼制、礼仪 , 解释仪礼 ,记录 孔子和弟子 等的问答,记述 修身做人的原则 。
教 学 目 标
1.能够借助注释及运用文言文翻译方法,理解课文大意,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并背诵课文。
2.反复朗读课文,体味本文的韵律之美。抓住文中关键词,梳理文章思路。学习类比推理的说理艺术。
3.品味语言,辨析”教”与”学”的含义,结合自身体会,深刻理解文章的道理。
教 学 重 难 点
1.梳理文章思路,学习类比推理的说理艺术。
2.辨析”教”与”学”的含义,结合自身体会,深刻理解文章的道理。
01
趣说“嘉肴”,入美味之境
02
初品“嘉肴”,感音韵之美
一读感知
虽有/嘉肴(yáo),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
故曰:教学/相长(zhǎng)也。
《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
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二读析义
虽有嘉肴
课文翻译
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
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尚书·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通过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
《兑命》曰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A.虽有至道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通假字
古今异义
知识巩固
C.教然后知困
古义:困惑
今义:困难
B.不能知其旨也
古义:味美
今义:意义
D.教学相长也
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
一词多义
知识巩固

学学半
同“敩”音xiào,教
学学半
学习

其此之谓乎
表推测。大概,恐怕
不知其旨也
它的
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理解
知道

不知其善也
文言句式
1.弗食,不知其旨也。(判断句)
2.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 “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
03
再品“嘉肴”,辨文章之脉
默读思考
刚才我们初步感受了这篇课文的语言,现在我们通过析读来辨别这篇课文的行文脉络。同学们一边默读一边思考问题:课文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能否抓住文中一些关键词语来梳理?
04
细品“嘉肴”,赏语言之妙
(一)“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这个句子可不可以不要?为什么?
明确:文章第一句从“食嘉肴”写起,是为了引出“学至道”,从而引出“学”和“教”,这种写法叫做类比。
类比说理,就是将两类或两个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得出有关结论的一种证明或说理的技巧。
合作探究
(二)文中的“弗”和“不”的意思基本一样,能把“弗”都改为“不”,或把“不”都改为“弗”吗?为什么?
明确:反复对比阅读,仔细揣摩,“弗”和“不”,意思基本一样,但是如果全部用“弗”或者“不”,就没有了韵律美,兼用两个词语,能够感受到本文语言的错综之美、交叉之美。
合作探究
(三)“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联系自身体验,想象思考:学习之后知道哪些“不足”,教人之后知道哪些“困”?如何“自反”与“自强”?
2、《虽有嘉肴》这篇 70 字的短文,竟然有四处“然后”,令人匪夷所思。那么作者不厌其烦,重复使用“然后”的目的到底何在?
明确:重复四处“然后”,旨在强调。强调“学之后”的“知不足”而后“自反”,“教之后”的“知困”而后“自强”,着重在强调“学”和“教”的重要性,“学”和“教”都是促进自我成长,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意义即“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合作探究
05
深品“嘉肴”,究文化之源
(教)
(学)
“教学相长”中的“教”与“学”指的是学生学习的两种路径和方式。都是为了提高自己,促进自己。
06
回品“嘉肴”,悟善道之至
课堂小结
回顾这堂课,我们感受到了“嘉肴”韵之美、脉之畅、言之妙、源之深。咀嚼细品,方知其味美;深入体悟,方知其道至:教是教中学道,学是学中学道,“教”和“学”都是为了提高自己,促进自己。
作业布置
1.背诵本文。
2.搜集《学记》中其他跟学习有关的名句。并且思考这些观点是否仍适用于今天?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