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唐诗三首(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唐诗三首(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7 09:24:11

内容文字预览

反常之中品人物 细微之处见圣心
——《石壕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
体会诗人情感,感悟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明确诗歌特色,感知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有这样三幅对联,都是在写杜甫,你能读出一个怎样的杜甫?
草堂传后世,
诗圣著千秋
世上疮痍,诗中哲圣。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学生思考)
我们能从字里行间能读到一个心忧天下、心念苍生的杜甫。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代表作之一《石壕吏》,由诗入情,深入品读杜甫的对天下苍生的深沉情感。
初读:辨音明意,走近石壕村
听范读,明音意
请大家先自读一遍诗歌,标注不会读的字音。
请大家听范读,并把你不认识的字标注读音,特别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逾(yú) 邺(yè) 戍(shù) 妪(yù) 咽(yè)
有几句诗中有一些不常见或者古今异义的字,你能根据以往所学或者诗歌具体情境猜测含义吗?
老翁逾墙走:逾:越过;翻过。走:跑,这里指逃跑。
吏呼一何怒: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3)妇啼一何苦:苦:凄苦
(4)老妪力虽衰:衰:弱
(5)如闻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我们可以大致用一句话归纳诗歌内容:诗人在战争时,途经石壕村,遇夜里差役抓人当兵。把这首诗划分成五个画面:差吏突袭、老翁逾墙、老妇哭诉、夜闻幽咽、天明独别。
再读:发现矛盾,情景再现
发现矛盾
1、梳理了大致的情节,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诗中有一些反常的地方?请思考。
明确:
反常一:一般的旅行者往往是未晚先投宿,而诗人却是“暮投”。
反常二:诗人投宿之所不是旅店,而是“石壕村”的一户“农家”。
反常三:诗人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征兵,而是突袭“捉人”。
反常四:突袭“捉人”不是在白天,而是在“黑夜。
反常五:老翁的表现——“逾墙走”与他的年龄不符。
反常六:在古代,无论白天还是夜间,一般都是男子应门见客,文中却是“老妇”出门看
从上述的反常中,你读出哪些信息?
明确:诗人旅途凄凉、官吏心狠手辣、乡村鸡犬不宁、百姓夜不能寐。
3、引入背景资料:
资料一:安史之乱: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之子)所占的邺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资料二:古代兵役制度:
《新唐书·兵志》的话:“开元旧例凡民二十为兵,六十而免。”
《旧唐书·食货志上》的记载:“二十为丁,六十为老。每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
明确:战乱背景下,四处征兵,尽管已经年老体衰,还是敌不过被征兵的命运。
(二)感受形象
1.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老妇人和她一家人的遭遇,你会用诗中的哪一个字?
明确:苦。
2、妇啼一何苦?老妇人有多少苦?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来试着表达:我的生活真是苦!你看……(引述诗句,表达感受)
预设:
(1)“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生离死别,家破人亡)
(2)“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辅助学生理解古代 ,以男人为壮劳力,是家庭的顶梁柱。)
(3)“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丧子、贫寒、年老、应征,痛苦无奈)(她本来可以不去,为何要去?)
明确:丧子之痛、贫寒之苦、用心良苦
3、再次朗读课文第二段,体验老妇人的苦情。
要求:理解体验老妇人的三苦——丧子之痛、贫寒之苦、用心良苦。读出苦的感受。
4、这首诗主要通过老妪的啼哭诉说表现这家人的苦,但是诗题为什么不叫做《石壕妪》呢?
明确:老妪的话句句都是差役逼出来的。明写老妪,却将差役的凶残暗藏在老妪的哭诉中,这正是作者的构思巧妙之处。
5、面对这样一个悲苦之人、困顿之家,文中的吏怎么样?
明确:怒!——吏呼一何怒!呼,吆喝,大声喊。怒,粗暴,凶横。
6、这个吏粗暴地吆喝了些什么?(发挥想象,进入情境)
预设:A.把你们的儿子叫出来,赶快上前线服兵役!
B.你们家还有什么人?都说出来!
C.好吧,快跟我走!
……
这三句话刚好和老妇的“苦”一一对应
7、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发挥想象,完成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8、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藏问于答、从答见问的例子并不罕见。例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明确:藏问于答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手法,也叫寓问于答,最通俗的解释应该是省去问话,问从答知。这是使诗歌语言简洁的一种表现手法,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三读:走近诗人,体会伟大襟怀
1、思考:投宿这样一个家庭,见了这样一件事情,听了这样一段话,我没有任何反应。有人说,杜甫既然是忧国忧民心系百姓的,为什么在石壕村投宿的那个夜晚、分别时的天明始终一言不发呢?
资料三:杜甫官职
杜甫在前一年(公元758年)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时从洛阳回华州任所,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
注解:司功参军,官名。唐朝时掌管官员、考课、祭祀、礼乐、学校、选举、表疏、医筮、考课、丧葬等事。(权力很大的一个官)
明确:从国家层面来说,这是一次追求安定的正义之战。诗人作为唐朝官吏,支持朝廷平叛,希望取胜。但面对老妪一家的悲惨遭遇,深感同情却又不能相助。他就在这样的矛盾与纠结中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他一言不发,也许是兼有了无声的控诉、安慰与祝福吧。
2、带着刚才的阅读感受,再次跟随范读,轻声朗读古诗。
3、课后延伸:阅读杜甫的“三吏三别”中的其他诗歌,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共32张PPT)
白居易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4课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乱花渐欲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作者:白居易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卖炭翁》就是其一。
白居易从小勤奋好学,常常废寝忘食,日夜攻读,以致“口舌成疮,手肘成胝(读zhī支,老茧)”,十多岁就已经写出了不少好诗。他十六岁到长安,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几句诗,赢得国中名士顾况的赏识;他二十九岁(贞元十六年)中了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接着,又任左拾遗、左赞善大夫。后来,因上书请求皇帝辑捕惩办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隐居洛阳,七十五岁去世。
白居易的创作主张
1.白居易有进步的文学理论,他在《与元九书》这篇重要的文学论著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即主张文学要描写社会现实,反映时代生活。这对唐代的新乐府运动和晚唐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有过很大的影响,起过积极的作用,也是他的进步性和人民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2.他还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但他也说自己的创作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这是他的“为君”思想的表现。
读准字音
鬓 辗 辙
骑 敕 叱
将 系
chì
bìn

chì

zhé
niǎn
jiāng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一读,读准字音,整体感知
读诗歌思考
1.原作题下有小序——“苦宫市也”,读诗思考,你认为何为“宫市”?作者为何写这个小序?
2.请复述故事情节。
什么是“宫市”呢?
所谓“宫市”,就是宫廷派宦官到市上去购买物品,任意勒索、掠夺。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
烧炭——运炭——抢炭
卖炭翁
宫使
2.请复述故事情节。
本诗创作背景
当时,白居易在左拾遗任上,事皇帝左右,掌供奉讽谏,职责就是为皇帝提供社会政治失缺的事实,便于朝廷“拾遗补缺”,校正时弊。白氏忠于职守,采用民歌以陈时事,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阴暗面,目的在于引起人们的注意,纠正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些不正之风。
白居易在“宫市”最频繁、最放肆的元和初年,写了《卖炭翁》,更富有针对性和批判意义。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上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赦,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二读,释义
借助注释,说说红色词语的意思。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上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赦,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三读,赏析
找出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是:
可怜
批注这首诗歌,看看作者用了哪些手法,分别从哪些方面刻画卖炭翁的可怜的?
卖炭翁
[唐]白居易
1.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3.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5.夜来城上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6.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7.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8.手把文书口称赦,回车叱牛牵向北。 9.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10.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细读,批注
批注这首诗歌,看看作者用了哪些手法,分别从哪些方面刻画卖炭翁的可怜的?
伐薪烧炭南山中。
卖炭翁,
职业性质
工作地点
两鬓苍苍十指黑。
满面尘灰烟火色,
外 貌
颜 色
bìn
身上衣裳口中食。
卖炭得钱何所营?
自问
自答
最低生活水平
经营
心忧炭贱愿天寒。
可怜身上衣正单,
为什么“衣正单”,
还要“愿天寒”?
困苦处境
“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
矛盾心理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雪大,车重,路难走
zhé
niǎn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讨论:你认为老者“泥中歇”的时候在想什么?
留白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对比
牛困人饥
翩翩两骑
满面尘灰烟火色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动作描写:
形象逼真地写出了宫史们蛮横无理的强盗行径。

皇帝的命令
大声呵斥
chì
chì
宫使驱将惜不得
对比
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宫使赶着就要走,(老翁)舍不得也没有办法。心理描写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同“值”,
价钱、代价。
对比
一车炭,千余斤
半匹红纱一丈绫
“半匹”、“一丈”极言其少,与“千余斤”的炭形成强烈的反差。再说这些无用的纱、绫对卖炭翁来说,既不能充饥,又不能遮体。卖炭翁一年的辛苦就这样付诸东流,满怀的希望就这样成了泡影。
可怜
批注这首诗歌,看看作者用了哪些手法,分别从哪些方面刻画卖炭翁的人物形象?
职业、工作地点、外貌描写、设问、生活水平、矛盾心里、留白、四组对比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一诗节写卖炭翁老人的贫穷艰辛,后一诗节写宫使的公开掠夺,
在对比中揭露了宫市的黑暗,在对比中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主题)
(一)单纯的叙事线索
(二)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
(三)勾勒人物的简笔画
(四)鲜明的对比
(五)浑然天成的语言
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1+X阅读: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宫中)。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宦者)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街吏擒以闻。诏黔(贬斥)此宦者,而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
——韩愈《顺宗实录》
翻译:
曾经有个农民用驴驮了木柴到城里去卖,遇到太监,称是宫中所设的市肆要拿。只给他几尺绢,又要索取门户税,仍然强要用驴送到宫内。农民哭泣起来,把所有得到的绢给了太监,不肯接受。(太监)说:“我必须要用你的驴把柴送进去。”农民说:“我有父母妻子儿女,等着卖柴得到钱后才有饭吃。现在我把我的木柴给你,不拿钱币回去,你还不愿意,我只有去死罢了!”于是殴打太监。街使的属吏捉住他上报,德宗颁诏将宦官废免,赐给农夫十匹绢。然而,宫市并不因此而改变
推荐阅读:
作者:刘小川
作者:刘春
那么,当卖炭翁一车炭被抢,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时,又在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怎样过呢?
续写:
作业:
1.作文本:按以上提示续写400字以上小故事。
谢谢大家!《卖炭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白居易及其创作缘由,反复诵读诗歌,做到熟读成诵。
2.学习抓住关键句批注诗歌的方法以及本文对矛盾心理的描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3.续写故事练习,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二、课前预习
1.为下列字注音。
薪(xīn) 鬓(bìn) 碾(niǎn) 翩(piān) 叱(chì) 骑(jì)
2.借助注释,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伐薪、苍苍、何所营、忧、贱、辗、市、歇、翩翩、骑、黄衣使者白衫儿、把、赦、叱、牵向北、系、直。
三、教学过程
(一)触“怜翁”之韵
导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乱花渐欲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这些名句都出自白居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诗作《卖炭翁》。
1.介“怜翁”之衷
①介绍白居易及生平。(见文本解读部分)
②介绍白居易的创作主张。(见文本解读部分)
③本诗创作背景:(见文本解读部分)
尽量让学生自己说,教师适当补充。
2.感“怜翁”之情
(屏显)读诗歌思考:
①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遍。
②原作题下有小序——“苦宫市也”,读诗思考,你认为何为“宫市”?作者为何写这个小序?
(明确)所谓“宫市”,就是宫廷派宦官到市上去购买物品,任意勒索、掠夺。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
③请复述故事情节。
烧炭—————运炭————抢炭
卖炭翁 宫使
(二)析“怜翁”之法
1.批“怜翁”之处
(屏显)
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找出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②此句的关键词是:可怜
③批注这首诗歌,看看作者用了哪些手法,分别从哪些方面刻画卖炭翁的可怜的?
(小组交流批注,推荐优秀批注在班级展示)
批注提示:
A.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屏显)为什么“衣正单”,还要“愿天寒”?
明确:“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写出了卖炭翁的困苦处境和矛盾心理。
B.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屏显)讨论:你认为老者“泥中歇”的时候在想什么? (请学生补写留白)
C.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对比:牛困人饥————翩翩两骑;满面尘灰烟火色————黄衣使者白衫儿
D.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动作描写:形象逼真地写出了,宫史们蛮横无理的强盗行径。
E.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心理描写:宫使赶着就要走,(老翁)舍不得也没有办法。
F.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直”同“值”,价钱、代价
(2)“半匹”“一丈”极言其少,与“千余斤”的炭形成强烈的反差。再说这些无用的纱、绫对卖炭翁来说,既不能充饥,又不能遮体。运用对比手法写出卖炭翁一年的辛苦就这样付诸东流,满怀的希望就这样成了泡影。 )
2.悟“怜翁”之深
再读诗歌思考:
①全文分别从哪些方面表达对“卖炭翁”怜悯之情?请结合具体诗句说一说。
明确:
卖炭翁之老——两边苍苍是指黑
卖炭翁之穷——身上衣裳口中食
卖炭翁之苦——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之痛——宫使驱将惜不得
②作者怜悯的只是卖炭翁一个人的悲惨命运吗?
明确:不是,还怜悯像卖炭翁一样的穷苦劳动人民,他们和卖炭翁一样在“宫市”的欺诈交易中艰难地维持着生计,面对“宫市”的无情掠夺他们也只能默默忍受。
③除了怜悯,你还能从诗中读出什么情感?
明确:恨。
④怜与恨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明确:对比手法
卖炭翁 宫使
牛困人饥———————翩翩两骑
满面尘灰烟火色————黄衣使者白衫儿
宫使驱将惜不得————手把文书口称敕
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绡一丈绫
怜 恨
⑤在怜与恨中反映本诗怎样的主题?
明确:通过记叙卖炭翁的遭遇,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及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拓“怜翁”之系
1.续写古诗(300字)
当卖炭翁一车炭被抢,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时,又在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怎样过呢?
2.完成1+X拓展阅读:《石壕吏》杜甫《顺宗实录》韩愈。写600字读后感。
1.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宫中)。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宦者)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街吏擒以闻。诏黔(贬斥)此宦者,而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
——韩愈《顺宗实录》
(四)板书设计: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 宫使
牛困人饥—————————————翩翩两骑
满面尘灰烟火色——————————黄衣使者白衫儿
宫使驱将惜不得——————————手把文书口称敕
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绡一丈绫
怜 恨
对比
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共16张PPT)
石壕吏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哲圣。
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
*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初读:辨音明意,走近石壕村
*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逾: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
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苦:凄苦
衰:弱
泣:有泪无声
咽:哭声哽塞低沉
差吏突袭
老翁逾墙
老妇哭诉
夜闻幽咽
天明独别
逾(yú)
邺(yè)
戍(shù)
妪(yù)
咽(yè)
*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梳理了大致的情节,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诗中有一些反常的地方?请思考。
反常一:一般的旅行者往往是未晚先投宿,而诗人却是“暮投”。
反常二:诗人投宿之所不是旅店,而是“石壕村”的一户“农家”。
反常三:诗人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征兵,而是突袭“捉人”。
反常四:突袭“捉人”不是在白天,而是在“黑夜”。
反常五:老翁的表现——“逾墙走”与他的年龄不符。
反常六:在古代,无论白天还是夜间,一般都是男子应门见客,文中却是“老妇”出门看。
*
再读:发现矛盾,情景再现
安史之乱: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之子)所占的邺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古代兵役制度:
《新唐书·兵志》的话:“开元旧例凡民二十为兵,六十而免。”
《旧唐书·食货志上》的记载:“二十为丁,六十为老。每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
*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老妇人和她一家人的遭遇,你会用诗中的哪一个字?
妇啼一何苦?老妇人有多少苦?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来试着表达:
我的生活真是苦!你看……(引述诗句,表达感受)
丧子之痛、贫寒之苦、用心良苦

*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面对这样一个悲苦之人、困顿之家,文中的吏怎么样?
怒!
这个吏粗暴地吆喝了些什么?请你想象。
*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
   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
   阳役,犹得备晨炊。
*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藏问于答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手法,也叫寓问于答,最通俗的解释应该是省去问话,问从答知。这是使诗歌语言简洁的一种表现手法,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
杜甫面对老妇人一家的苦难,没有出来义正辞严的阻止,是否是个冷漠无情之人
不是,这恰好反映了诗人矛盾而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又反映了人民的苦难。既是对统治者严厉的斥责、控诉,也是对老百姓的同情,还是对人民慨然赴国难这种精神的褒扬。
*
三读:走近诗人,体会伟大襟怀
思考:投宿这样一个家庭,见了这样一件事情,听了这样一段话,我没有任何反应。有人说,杜甫既然是忧国忧民心系百姓的,为什么在石壕村投宿的那个夜晚、分别时的天明始终一言不发呢?
资料:杜甫官职
杜甫在前一年(公元758年)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时从洛阳回华州任所,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
注解:司功参军,官名。唐朝时掌管官员、考课、祭祀、礼乐、学校、选举、表疏、医筮、考课、丧葬等事。(权力很大的一个官)
1.下面对于《石壕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只是客观叙事,并无感情/态度的直接表露。
B.诗歌中既有对人民的同情,又有对战争的控诉,还表现思想上的矛盾
C.诗人明写差役,暗写老妇,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
D.本诗直接讲述底层劳动人民的故事,诗人自己也是故事的主角。
诗人是事件的旁观者。
D
2.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有吏夜捉人”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
B.“捉人”表明官府“提人”之事时常发生,百姓白天躲藏或者微信扫一扫反抗,无法“捉”到。
C.这首诗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县吏一直在那里洗耳恭听。
D.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
C诗人略去官吏的逼问,同时,官吏也并不是“洗耳恭听”。
C
3.下面对《石壕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故事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且颇为紧张。
B.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人物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之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
C.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典雅华丽,用典巧妙恰当,一唱三叹,高低抑扬,达到沉郁顿挫的效果。
D.诗人用巧妙的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注于容观的叙述中,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
C老妇人的语言并不是典雅华丽的,也并没有用典。
C
课后延伸:
阅读杜甫的“三吏三别”中的其他诗歌,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预习任务单
预习要求:
1.认真阅读“杜甫生平资料”,并将你对他的认识写下来,只言片语也可以。
时期1 个人经历 国家朝廷大事件 代表名作
读书漫游 712—745 35岁以前 712出生河南巩县,诗书传统的仕宦家庭,13世祖是晋名将杜预。 唐玄宗在位
祖父杜审言是初唐大诗人、唐诗三百首有他的诗歌。
父亲杜闲是平庸的胥吏。
7岁开始写诗,远大的理想,当大官,当宰相“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19岁开始漫游,寻访古迹拜访名人。此时自己年轻、父亲为官、盛唐,故也“裘马轻狂”豪放情绪。
735年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没考中,不在意,没放在心上。
744年杜甫漫游冀鲁豫,在洛阳遇到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到高适,三人同游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济南,分手后又相遇于山东东部,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 《望岳》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2.根据课本注释预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读2遍。
时期2 个人经历 国家朝廷大事件 代表名作
固守长安 745—755 35岁—44岁 746年来到长安,希望得到一个官职,长安被阴谋和恐怖的空气笼罩着,充满矛盾的心理,即羡慕自由,又想当官。
747年参加制举,无奈奸相李林甫上奏“野林无遗贤(有才能的人都受到重用)”,使得所有士子全军尽没,无一人及第。
751年三大礼赋,短暂的幸运,“送隶有司,参列选序”,唐玄宗在751年正月8日至10日接连举行了三个盛典。杜甫借此机会写成了三篇《大礼赋》,得到唐玄宗的赏识,但也只获得“送隶有司,参列选序”(备案候选官员的机会)。
没有一定的寓所,居住的多半是客舍;没钱充当陪客,采药种药换钱。
751年以后在长安城南一带,两个儿子出生,一家来到长安,物价飞涨,没钱,不到一年,送妻寄居,后来未满周岁的儿子饿死。 《兵车行》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 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宋人评价:“所谓忧在天下,而不为一己失得也”。)
755年任命河西尉,不就。改就右卫率府胄[zhòu]曹参军(八品官职) “安史之乱”爆发
理想的落空﹑生活的潦倒却玉成了杜甫,使他对朝廷的腐朽﹑民生的苦难﹑世俗的炎凉有了深刻的认识
时期3 个人经历 国家朝廷大事件 代表名作
陷贼与为官时期 756—759 45岁—48岁 755离开长安,途中差点丧命。 唐玄宗往蜀,马嵬坡
被胡人捉住,押回长安。 唐肃宗即位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家人离散,困居长安,长安人民反击。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57到达凤翔,狼狈拜见唐肃宗,五月十六日任命为左拾遗(谏官)。 757安禄山被杀,唐肃宗回到凤翔
六月一日廷诤直谏,触犯龙颜,皇帝不喜欢,放假,闰八月初一让他回家探亲,在羌村。 《羌村三首》(其一)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写自己,也写所有处在战乱中的人,是对一个时代的投射 )
757年11月唐肃宗回长安,杜甫一家回长安,仍做左拾遗。
758年6月受案件牵连,任命华州参军,离开长安,再也没有回到长安。 “三吏”“三别” “三吏”简介:《新安吏》讲述了官府在河南新安地区征兵,征到一个孤儿,这个孩子没有家人照顾,小小的年龄又必须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前线打仗。杜甫很同情他,就鼓励了他一番。《潼关吏》是要告诫戍守长安东大门潼关的唐朝军队,不要犯哥舒翰的错误。《石壕吏》是流传很久的名篇,此时杜甫正好在洛阳西去华州的途中,他亲眼见到官吏半夜敲门抓人,家中仅剩老头翻墙逃跑,最终抓走以为老太太的故事。 “三别”同样记述了三个感人的故事。《新婚别)讲述一个新婚不久的妻子要送自己的丈夫上前线的情景,尽管非常舍不得丈夫离开自己,也担心丈夫会在战场上失去生命,但她最终还是鼓励丈夫说“与君水相望”,用坚贞不屈的爱情来坚定丈夫的斗志,足见当时女子的深明大义。《垂老别》讲述了一个家中没有孩子的老人,自己也被征兵作战。临上战场前跟自己的老太太告别的情景。《无家说》则讲述了刚刚从前线上溃退回到家的战士的故事:诗歌通过一个征夫的口吻,讲述了自己出发之前,既没人送别,也无家人可告别,反映了安史之乱使京兆人民家破人亡的悲哀。但即使如此,这位征夫对家依然有很深的眷念,只是战争使得征夫一次次出征,无法归家,连母亲去世也无法亲手埋葬。
759由于旱灾饥荒,安史之乱,皇帝排斥异己,政治上不得志,小小的官职,辞官。 《立秋后题》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 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 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 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一年内四次迁徙:华州—秦州—同谷—剑阁—成都。
如果说,杜甫早期代表作《望岳》象征着青年杜甫在漫游生活中对盛唐王朝的希望与热情,那么《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就是中年杜甫在长安十年困顿的求官生活中对盛唐王朝黑暗角落的深刻认识与揭露。“三吏三别”则是中晚年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切身感受与如实记录,是对盛唐王朝遭受巨大创伤的忠实记录。
时期4 个人经历 国家朝廷大事件 代表名作
漂泊西南 时期 759—770 48岁—58岁 759到成都,成都—梓州—成都。得到裴冕、高适、严武的照顾,浣花溪建杜甫草堂,草堂建好刚好50岁。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作诗两百多首,多是田园诗。 763安史之乱结束,唐代宗即位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节选)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课文)
严武为剑阁西川节度使,上奏杜甫为节度使署中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765严武暴病死去,杜甫再度漂泊,在夔州住两年,依附当地官员购买了大面积的果园和菜园,经济暂时较为宽裕。后因不喜当地恶习,沿江东下,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积蓄全部花光,生活困苦。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大历五年(770)病卒于潭州往岳阳的小舟上。(糖尿病、肺病、风湿病、风痹、疟疾等)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何以称“诗圣”
——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杜甫的长诗,并且是“歌行体”的诗歌,学生对这一体裁较为陌生,要介入“文体知识”,辅助学生认识。这首诗特点明显,句子以七言为主,间有二言和九言,句式灵活;用韵自由,随着韵脚的变化,所写内容或表达的意思就有所改变。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歌行体诗歌的节奏韵律,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感受到“歌行体”诗歌的魅力,为以后学习歌行体诗歌引路。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望岳》《春望》。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内容并不难,但学生无法体会诗歌最后一段中的呐喊,无法体会诗人忧国忧民之情怀,甚至会怀疑这是诗人虚情假意的做作之举,学生对“诗圣”杜甫的认识,一直都是落在会背诵几个概念化的词语如“沉郁顿挫”“现实主义”等,而没有真正去理解这一位用生命在书写的作家。学习《茅》时调动学生以前学过的杜甫诗歌的知识,补充相关的名句,让学生对杜甫其人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同时对《茅》的内容进行分析,结合时代背景及课外拓展资料,让学生对“诗圣”这一称号的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字正腔圆、流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了解“歌形体”诗词的特点并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理解和赏析。
3.通过辅助材料、合作探究的方式,认识杜甫的形象,深入认识“诗圣”之担当。
三、教学过程
预习要求:完成预习任务单
导入:同学们,猜一猜这个是什么字:
明确:聖—圣
聖,甲骨文像长着大耳的人,表示耳聪大慧者。中国远古祖先认识到,善听是内心宁静敏感者的超凡能力,能在自然环境中辨音识相者,是大觉悟的成道者。
“何谓圣人?”
材料1:《说文解字注》释“聖”:“聖从耳者,谓其耳顺”。《风俗通》曰:聖者,声也。言闻声以知情。”圣人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并且用自己的口与笔将这些声音中包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材料2:《抱朴子·内篇》:“世人以人所尤长,众所不及者,便谓之圣。”
(某些学问或者技巧方面的极大成者,如“书圣”“药圣”“画圣”“棋圣”“茶圣”等。)
“杜甫何以谓’诗圣’”?仅仅因为他的诗歌成就吗?带着问题,我们一起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初读辨体,读出一点歌行体的味道
要求:
1.进行自由诵读,思考一下,这首诗和我们学过的律诗和绝句有什么不同?
ppt显示: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明确:我们以前学诗一般都是四句或者八句,篇幅比较短,但是这一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比我们以往背的诗要长许多,24句。
在句式上,以七字句为主,偶见二字句、九字句。
在韵律上,不是一韵到底,由头到尾押ao、i、ie、e、an、u韵,基本每段一韵,换韵即换段,换韵即换义。
明确:这是一篇“歌”。
材料3:“歌”,能唱的诗。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诗的一种体裁,称为“歌行体”。这种古诗,讲究押韵,但用韵自由,随着韵脚的变化,所写内容或表达的意思就有所改变。朗朗上口,体现“歌”的特点;用长短句,顿挫相谐,有“行”的动感。
2.回顾我们所学过的古诗,思考一下这首诗该怎么划分节奏读起来比较有味道。二字句、七字句、九字句分别怎么读?
(1)七言句断句是“四三式”
(2)九言句断句是“四二三式”,但根据意思,“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二四三式”
(3)“呜呼!”相当于“唉”,表示强烈的叹息。
(4)连续用三个感叹号,表示强烈的表达,迫切的呼唤。
自有诵读,读出歌行体的参差错落的味道。
(二)再读明意,读出风雨飘摇的波折感
1.默读每一段诗歌,用每一段诗歌中的字组成四字短语概括诗词内容。
明确:秋风卷茅、群童抱茅、屋漏无眠、得厦庇士
2.试着给诗歌分层,理出诗歌的脉络。
明确:
引导第一组学生读“秋风卷茅”,第一二组读“群童抱茅”,第一二三组读“屋漏无眠”,全班一起读“得厦庇士”,随着人数的越来越多,声音越来越大。
读叙事的一二三段,引导学生读出一波三折,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层层递进的紧迫感,读出风雨飘摇的无奈与沉重。
读抒情的第四段,引导学生读出人生落魄处的杜甫的人生选择,读出这种士大夫之心的坚定和慷慨。
(三)细读悟情,读出忧国忧民的“诗圣”心
1.读“诗题”获信息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从眼睛看到了什么信息?)
一个事件定缘由:茅屋为秋风所破
一种环境定基调:秋风
一个句式表情感:“为……所……”被动
一个动词定状况:破
因为一个茅屋被风吹破而写一首“歌行体”诗歌,足见这个茅屋为作者所珍惜。阅读课前预习单,我们会知道,这个茅屋对杜甫来说,真的来之不易。
出示:
材料4:
杜甫出生于仕宦之家。杜甫年轻时“自比稷与契”。杜甫以参加科举考试和交游名人作为获得官职、实现理想的主要途径,但屡屡失败,直到44岁时才被任命为“胄曹参军”。
公元755年,杜甫45岁,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国家陷入动荡之中。
杜甫48岁时辞官。弃官后的杜甫带着全家四处投亲靠友。一年之内,三次迁徒,最终到达四川成都。迁徙途中,杜甫贫病交加,全家饥寒交迫。
公元761年的春天,在亲友的帮助下,50岁的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草堂。长期饱经饥饿、贫病、颠沛流离之苦的杜甫迎来了后半生中一段难得的安定宁静的生活,此时的他已白发苍苍,须拄杖而行。不料,苍天并不善待诗人。公元761年8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千古绝唱。
材料5:
草堂已不仅仅是一座茅屋,它是诗人生命的象征。所以,如王富仁先生所说,这个“人生之窝”具有自我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的性质。诗人捍卫它,如同捍卫自己摇摇欲坠的生命。
2.读“诗景”定基调
(诗景是背景,亦暗推故事的发展,饱含作者的情感)
问题:那几段写景?
明确:1和3
问题:在1和3段的______(用原文的字词)中,我听到了(看到了、感到了)风(雨/环境)的______,我猜想杜甫的心情是______。
明确:1段作者心情:急。3段:苦。
朗读时注意重读第一段“怒号”“卷”等动词。
第三段句子最多,全部都是七言句,读起来容易快。在一鼓作气中层层递进作者的窘迫,为下文的“何由彻”三个字做铺垫。请学生依次朗读,一一确定:“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话语气平静,语速正常。从“布衾多年冷似铁”到“雨脚如麻未断绝”越读越快,越读越重,读出一种欲哭的痛苦,特别是每一句的最后三个字要重读,分别是“冷似铁”“踏里裂”“无干处”“未断绝”。接着读“何由彻”两句可以慢下来,最后三个字,一字一顿,读出漫漫长夜的孤独彷徨。
3.读“人物”晓情怀
(人物是故事发展的主导力量,而人物在故事中的表现直接影响情感的表达)
问题1:写了哪些人?(我、群童、娇儿、寒士)
问题2:这些人之间什么关系?(填写下列表格)
人物 关系 共同点 “我”的反应 (用原文) “我”的情感
“我” 群童 ? 同是战乱受害者,平民百姓 ? ?
娇儿 父子 陪我挨饿受冻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
寒士 ? 同是天涯沦落人,有抱负却贫寒 ? ?
注意:学生在填表过程中可能会误解杜甫很讨厌这些南村群童,那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我”对“寒士”的态度,与我没有关系的人,我尚且想庇护,更何况与我同受战乱之苦的孩童,所以此处用词有“夸大”之意。
问题3:请同学们揣测,“我”在叹息什么?慢慢长夜“我”在想什么?你能读出一个怎么样的诗人形象?感受到作者什么心情?
明确:
“自叹息”
一叹:苍老无力潦倒凄凉的自己;
二叹:“不为困穷宁有此”的群童;
三叹:“存者无消息,死者如尘泥”,倍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正如屈原在《离骚》中所写到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啊!
“自叹息”这三个字下得很重,无限内涵,此处可以通过拖音和停顿表达,要读得慢一点,低一点。
“难眠彻晓”:自从战乱以来,他经常失眠,不仅仅是颠沛流离,他还觉得愧对家人、担心百姓和国家。从“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里读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不安和忧国忧民。
明确:
人物 关系 共同点 “我”的行为 (用原文) “我”的情感
“我” 群童 群童“欺”我, 公然“盗”茅 同是战乱受害者,平民百姓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心痛、愤懑、无奈、体谅……
娇儿 父子 陪我挨饿受冻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愧疚、焦虑、孤独、担忧……
寒士 “无” 同是天涯沦落人,有抱负却贫寒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同情,发愿,执着追求,感情激昂……
注意:最后一段“千万间”“大庇”“俱欢颜”“安如山”这些词语均要重读,读出作者坚定和慷慨。最后一句话师生一起讨论,确定朗读的重读和语气。注意“死亦足”,应该读出自我牺牲和慷慨就义的大无畏精神。
(四)广读思辨,杜甫何以谓“诗圣”?
凄风冷雨,屋漏难眠,诗人都无处栖身,他却发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呐喊。他喊道:学生齐读第四段。
材料6:诗人白居易也曾这样写过:
《新制布裘》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温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白居易的妻子给他做了一件新的布裘,他穿上倍感舒适温暖才写下此诗,愿天下无寒人。这期间表达的情意,与杜甫有相似之处。
材料7:
或谓子美诗意宁苦身以利人,乐天诗意推身利以利人,二者较之,少陵为难。然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白氏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忧劳者易生于善虑,安乐者易(多)失于不思,乐天疑(宜)优。或人又谓白氏之官稍达而少陵尤卑,子美之语在前,而《长庆》在后。达者宜急,卑者可缓也。前者唱导,后者和之耳。同合而论,则老杜之心盖(差)贤矣。
——黄彻 《杜甫之仁心》
“温暖皆如我”就已经很难得了!可是杜甫却是“己未立而欲立人,己未达而欲达人”,他没有抱怨个人命运的悲苦。他心中牵挂忧虑的是天下苍生啊!只要能庇佑天下寒士,即使自己冻死也心甘情愿!这是何等壮烈何等博大的胸襟啊!
课前我们说过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圣人”。现在我们再看杜甫,才知道,世间对他有时极为残酷,但他却仍以火热的仁者情怀关爱世间,这就是杜甫之为“诗圣”之处,非常人所能及。 不管是他的写作,还是他的情怀,他都担得起“诗圣”这一美誉。
板书:
基础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录制朗诵音频。
2.背诵并准确默写诗歌。
拓展作业:
1.课后观看《百家讲坛之杜甫》或者看《康震讲杜甫》一书,然后将自己对杜甫的认识整理成一篇文章。(共17张PPT)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4课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课堂
导入
同学们,猜一猜这个是什么字?
聖—圣
聖的甲骨文,像长着大耳的人,表示耳聪大慧者。中国远古祖先认识到,善听是内心宁静敏感者的超凡能力,能在自然环境中辨音识相者,是大觉悟的成道者。
课堂
导入
材料1:《说文解字注》释“聖”:“聖从耳者,谓其耳顺”。
《风俗通》曰:聖者,声也。言闻声以知情。
圣人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并且用自己的口与笔将这些声音中包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材料2:《抱朴子·内篇》:“世人以人所尤长,众所不及者,便谓之圣。”
杜甫,何以称“诗圣”?
初读
辨体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唐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首诗和我们学过的律诗和绝句有什么不同?
篇幅上:较长,24句
韵律上:与律诗通篇押一韵不同,这首诗由前至后韵脚有ao、i、ie、e、an、u韵,基本每段一韵,换韵即换段
句式上:以七字句为主,偶见二字句、九字句
“歌”,能唱的诗。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诗的一种体裁,称为“歌行体”。这种古诗,讲究押韵,但用韵自由,随着韵脚的变化,所写内容或表达的意思就有所改变。朗朗上口,体现“歌”的特点;用长短句,顿挫相谐,有“行”的动感。
初读
辨体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唐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如何读出一点歌行体的味道?
七言句:“四/三”
二字句——“呜呼!”:相当于“唉”,表示强烈的叹息。
九言句:“四/二/三”,但根据意思,“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应是“二四三式”。
感叹句“!”:结尾段连用三个感叹号,表示强烈的表达,迫切的呼唤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再读
明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唐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默读每一段诗歌,选取每一段诗歌中的字组成一个四字短语概括诗的内容。
秋风卷茅
屋漏无眠
群童盗茅
得厦庇士
细读
悟情
1、读“诗题”获信息
一个事件引发的写作缘由:茅屋为秋风所破
一种环境定下的情感基调:秋风
一个句式表达的被动情感:“为……所……”被动
一个动词传递的生活状况: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屋?何屋?茅屋
何来?来之不易
知人
论世
材料3:杜甫的“茅屋”
杜甫出生于仕宦之家。杜甫年轻时“自比稷与契”。杜甫以参加科举考试和交游名人作为获得官职、实现理想的主要途径,但屡屡失败,直到44岁时才被任命为“胄曹参军”。
公元755年,杜甫45岁,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国家陷入动荡之中。
杜甫48岁时辞官。弃官后的杜甫带着全家四处投亲靠友。一年之内,三次迁徒,最终到达四川成都。迁徙途中,杜甫贫病交加,全家饥寒交迫。
公元761年的春天,在亲友的帮助下,50岁的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草堂。长期饱经饥饿、贫病、颠沛流离之苦的杜甫迎来了后半生中一段难得的安定宁静的生活,此时的他已白发苍苍,须拄杖而行。不料,苍天并不善待诗人。公元761年8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千古绝唱。
细读
悟情
1、读“诗题”获信息
一个事件定缘由:茅屋为秋风所破
一种环境定基调:秋风
一个句式表情感:“为……所……”被动
一个动词定状况: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材料4:
浣花溪畔的草堂已不仅仅是一座茅屋,它是诗人生命的象征。所以,如王富仁先生所说,这个“人生之窝”具有自我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的性质。诗人捍卫它,如同捍卫自己摇摇欲坠的生命。
细读
悟情
2、读“诗景”定基调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唐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本诗哪几段写景?
试着找出来写景句。
第1段
第3段
批注:
在1/3段的 (用原文)这个词中,我听到了(看到了、感到了)风(雨/环境)的 ,我猜想杜甫的心情是 。
句句押韵,给人一种急促压迫感。
“怒号”“卷”“飞”“渡”“挂罥”“飘转”系列动词需重读,让人感受到狂风的威势。也应读出诗人目睹屋上茅草被狂风吹走的痛惜和焦虑。
全是七言句,一读起来会不自觉加速,也正是在这样的一鼓作气中,层层深入,读到作者的窘迫,写景句之后每一句的最后三个字,读起来都有欲哭之痛,“冷似铁”“踏里裂”“无干处”“未断绝”,慢慢读,重重读,每一个字都敲在心上。“何由彻”三个字,更需一字一顿,读出漫漫长夜的孤独彷徨。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细读
悟情
3、读“人物”晓情怀
人物 关系 共同点 “我”的反应 (用原文) “我”的情感
“我”
群童
娇儿
寒士
同是平民百姓,
战乱受害者
父子
陪我挨饿受冻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群童“欺”我,
公然“盗”茅
“无”
同是天涯沦落人,
有抱负却贫寒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仗自叹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愧疚、焦虑、孤独、担忧……
心痛、愤懑、无奈、体谅……
同情,发愿,执着追求,情绪激昂……
“自叹息”
一叹:苍老无力潦倒凄凉的自己;
二叹:“不为困穷宁有此”的群童;
三叹:“存者无消息,死者如尘泥”,倍受战乱之苦的百姓。
广读
思辨
杜甫,何以称“诗圣”?
《新制布裘》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温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或谓子美诗意宁苦身以利人,乐天诗意推身利以利人,二者较之,少陵为难。然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白氏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忧劳者易生于善虑,安乐者易(多)失于不思,乐天疑(宜)优。或人又谓白氏之官稍达而少陵尤卑,子美之语在前,而《长庆》在后。达者宜急,卑者可缓也。前者唱导,后者和之耳。同合而论,则老杜之心盖(差)贤矣。
——黄彻 《杜甫之仁心》
(唐)白居易
材料5:
材料6:
世间对他有时极为残酷,但他却仍以火热的仁者情怀关爱世间,这就是杜甫之为“诗圣”之处,非常人所能及。
不管是他的写作,还是他的情怀,他都担得起“诗圣”这一美誉。
品读
诗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唐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课后
任务
基础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录制朗诵音频。
2.背诵并准确默写诗歌。
拓展作业:
1.课后观看《百家讲坛之杜甫》或者看《康震讲杜甫》一书,然后将自己对杜甫的认识整理成一篇文章。
愿我们也能以关爱之心看天下
诗词
鉴赏
授课人:林昭敏
单位: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第二外国语学校
品读
诗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唐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