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课题2 溶解度
第2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
学习目标
1、了解溶解度含义,初步学习绘制溶解度曲线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2、了解影响溶解度的主要外界因素。
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在一定的温度下,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固体物质溶解度概念中的四个要素:
(1)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内因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外因就是温度,如果温度改变,则固体溶解度也会改变。因此,只有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才有意义。
(2)标准:在100克溶剂里,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剂量成正比,为了便于比较,需要等量溶剂100克。
(3)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4)单位:溶解度指的是所溶解的固体质量的质量单位,为克。
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1)、内因:溶质的性质和溶剂的性质。
(2)、外因:温度:有三种情况:
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课堂练习:判断正误
1、20gA物质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配成饱和溶液,A的溶解度是20g。( )
2、20℃ ,20gA物质溶解在水中配成饱和溶液, 20℃ 时A的溶解度是20g。( )
3、20℃ ,20gA物质溶解在水中配成100g饱和溶液,则 20℃ 时A的溶解度是20g。( )
4、20℃ ,20gA物质溶解在100g水中配成饱和溶液,则 20℃ 时A的溶解度是20g。( )
√
×
×
×
二、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20 ℃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钙是难溶物质
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准确
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曲线法:直观
1、概念: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在坐标系上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的曲线。
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绘制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
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点: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如ab点表示,物质MN在t1℃时,溶解度分别为a克和b克。
曲线上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相等,如C点表示,物质MN在t2℃时溶解度相等,均为c克。
线:表示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趋势。如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面:曲线下面的点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如D点表示T踢摄氏度时N的不饱和溶液。
曲线上面的点表示溶液饱和且有未溶的物质。
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陡升型:曲面坡度比较陡,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2)、缓升型:曲线坡度比较平,如氯化钠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3)、下降型:曲线坡度下降。如氢氧化钙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时,可采用升温捷径的方法。
3、变化规律
4、应用
(1)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的判断,
(2)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
(3)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趋势的判断。
(4)四通过改变温度和增加溶质,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5)通过改变温度或增发溶剂,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或使溶质结晶析出,
(6)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通过改变温度或增发溶剂使溶质结晶析出,从而达到混合物分离、提纯的目的。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
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
有( )
A.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20℃时,把30g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课堂练习
ABD
五、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天气闷热时,鱼儿为什么总爱浮到水面上呼吸?
五、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1、概念: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一体积的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1)内因:气体和水的性质
(2)外因:温度和压强,当压强不变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当温度不变时,随着压强的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例如:在压强为101kPa、温度为0℃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氮气,则在0℃时氮气的溶解度就是0.024。
五、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思考1】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
课堂思考
1. 你设想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方法( )
A. 升温增压; B. 升温减压;
C. 降温增压; D. 降温减压。
2、下列几种物质中①硝酸钾、②熟石灰、③氧气、④二氧化碳,其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
课堂练习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