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机械与人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机械与人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26 10:5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章机械与人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练习(9)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天平 B.理发剪刀
C.钢丝钳 D.瓶盖起子
2.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对载人飞船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能量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大,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大
B.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C.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D.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3.如图所示,轻质直杆OA可绕O点转动,直杆下端挂一重物G。现用一个始终跟直杆垂直的力F将直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动到图示虚线位置,在转动过程中这个直杆(  )
A.始终是省力杠杆
B.始终是费力杠杆
C.先是省力杠杆,后是费力杠杆
D.先是费力杠杆,后是省力杠杆
4.如图所示是我国选手李娜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中力战群雄、获得冠军的场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网球下落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B.网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C.网球飞来撞击球拍的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D.网球落下撞击地面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5.如图所示,物体A通过动滑轮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8N,若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和摩擦力均不计,那么物体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以及2s内F的功率分别为(  )
A.16N,16W B.16N,32W C.8N,16W D.8N,32W
6.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由同种材料制成,粗糙程度均匀,在它上面放着质量为的木块,将木块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的钩码相连。木块在平行于台面的轻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钩码触地后立即静止,木块继续滑动一段距离停在台面上。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取10N/kg)( )
A.木块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与钩码的机械能总量不变
B.木块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C.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的动能越来越小
D.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拉力对物体做功
7.如图甲所示是火箭携带卫星加速上升的情景。如图乙所示是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示意图,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其携带的卫星是运动的
B.图乙人造地球卫星运行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C.图甲、图乙中卫星运动的机械能都不变
D.图乙中人造地球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动能减小
8.一名游客蹦极时下落过程的v-t图像(忽略空气阻力)如图所示。已知t1时刻,弹性绳处于自然伸直状态;t3时刻,游客达到最低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t3时间段内,人的动能一直在增大
B.在 t1~t3时间段内,弹性绳弹性势能逐渐增大
C.在t2~t3时间段内,重力不做功
D.在t2时,弹性绳弹性势能最大
9.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物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的拉力与物体重力是平衡力 B.物体升高的距离等于滑轮左侧绳子减小的长度
C.人的拉力做的功等于克服滑轮重力做的功 D.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一定等于50%
10.如图所示是跳水运动员跳板跳水时的情景,从运动员向上跳起到向下落入水中,整个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  )
A.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增大,机械能不变
B.运动员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C.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机械能减小
D.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增大
11.将皮球从离地某一高度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它的频闪照片如图甲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A.皮球落地后第一次达到最高点P时,动能为0
B.如图乙所示,能反映皮球在空中的动能E随时间变化t的关系
C.若将皮球表面涂黑,则会在地面上A、B两点留下两个大小相等的黑色圆斑
D.皮球经过同一高度C、D两点时,动能相等
二、填空题
12.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一工人用200N的拉力,将一重为250N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用时6s,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W,克服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做的功为______J。
13.如图所示,把重力为1000牛的物体A匀速提升3米,不计滑轮自重和摩擦,则作用在细绳自由端的拉力F为__________牛,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___焦。若提升物体A所用时间为1分钟,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瓦。
14.如图,用一个动滑轮把重500 N的物体匀速提起2m时,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人对绳子的拉力为_____N,绳子自由端移动 ______m,动滑轮的挂钩受到的拉力为 _______N。
15.如图所示已知斜面长为8m,斜面高为4m。小南同学用绳子沿斜面将重为800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大小为600N,绳重不计。小兵对木箱做的有用功__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斜面对物体施加的摩擦力为______N。
16.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皮球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留下圆斑说明皮球下落到纸面上时发生了______,此时,能量的转化过程是______,分析图中两个圆斑大小,还能知道,球从较高处下落形成的圆斑是图中______(选填“A”或“B”),由此可间接知道: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有关。
17.墙体的竖直性是房屋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建造房屋时,建筑工人常常利用如图所示的铅垂线检测墙体是否竖直,这运用了重力的方向是______,图中所示的墙体向______(左/右)倾斜;如图跳水运动员站到踏板上,踏板发生了______形变,运动员走到踏板前端,踏板弯曲得更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压弯的跳板将运动员弹起来,说明踏板具有______。
三、作图题
18.如图为某杠杆示意图,O为杠杆的支点,请在图中作出力F的力臂L。
19.作出图中使杠杆AOB装置保持静止的最小动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20.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小球的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四分之一光滑图弧轨道,BC是粗糙的水平面,木块初始静止在B点,让小球从距水平面高h处由静止释放。小球刚好能沿着过A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然后与木块发生碰撞,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最终停下来。小球可认为是光滑的。如图乙所示。是实验过程中的三个步骤,其中小球质量m1<m2=m3,小球由静止释放的位置距水平面的高度h1=h2<h3。
(1)小球由静止释放到即将与木块碰撞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球的 ___________;
(2)通过观察 ___________来比较小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
(3)步骤一、步骤二中让不同小球从距水平面相同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 ___________。这样是为了探究小球的重力势能大小与 ___________关系。
21.“测算简单机械的效率”实验。
(1)下表是小明做“测算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记录数据:
斜面倾斜程度 小车重力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s/m 有用功W有/J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η
较慢 10 0.1 3 1 1 3 33%
较陡 10 0.2 4 1 2 ______ 50%
最陡 10 0.3 5 1 3 5 ______
①将表格中数据补充填写完整;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斜面,倾斜程度越高,拉同一个物体所用的拉力越______,机械效率越______;
(2)请您尝试做“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
①在图中用笔画线按最省力的方法组装好滑轮组______;
②设计一个记录此实验数据的表格______。
2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______。
(2)杠杆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杠杆B点挂3个相同的钩码,可在杠杆的D点挂______个相同的钩码,就可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杠杆平衡后,将B、D两处的钩码同时往О点移动一格,杠杆将 ______。(“向左倾斜”或“向右倾斜”或“仍然平衡”)
(3)保持B点钩码数量和力臂不变,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出多组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绘制了l1一F1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请推算当l1为0.5m时,F1为 ______N。
五、计算题
23.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物重G物的关系,改变G物,竖直向下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计算并绘出η与G物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若6s内将某重物匀速提升10cm,作用在细绳上的拉力为9N。此时拉力做的功和功率;
(2)此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力;
(3)当G物=9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4.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400N的物体向上匀速提起2m。所用拉力为250N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若用此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m,拉力在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功是多少?(不计绳重和摩擦力)(解答要求:要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要有数据代入和运算结果)
25.图甲是起重车吊臂上的滑轮组,在某次作业中将质量为1400kg的货物匀速提升,滑轮组上钢丝绳的拉力F为5000N,货物上升过程中的s~t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g取10N/kg)。
求:(1)动滑轮的重;
(2)拉力F的功率;
(3)提升货物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B
2.B
3.A
4.D
5.B
6.C
7.B
8.B
9.B
10.B
11.B
12. 100 100
13. 500 3000 50
14. 250 4 500
15. 3200 66.7% 200
16. 弹性形变 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B 高度
17. 竖直向下 左 弹性 作用点 弹性势能
18.
19.
20. 动能 木块被小球推动的距离 使小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质量
21. 4 60% 大 高
实验次数 重力G/N 提升高度h/m 拉力F/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m 有用功W有/J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η
1
2
3
22. 右 力臂 4 向左倾斜 0.6
23.(1)1.8J, 0.3W;(2)3N;(3)75%
24.(1)80%;(2)2000J
25.(1)1000N;(2)3.75×103W;(3)93.3%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