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机械与人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练习(4)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D.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
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动重为70N的物体A,用10秒时间使物体A在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5m,所用拉力F为20N,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30N。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10m
B.克服摩擦做的有用功是150J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D.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0W
3.甲、乙两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
A.甲车的动能大于乙车的动能 B.甲、乙两车的重力势能相等
C.经过8秒,甲、乙两车相距10米 D.运动10米,甲车比乙车少用4秒
4.两个滑轮完全相同,分别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相同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两次绳端移动的速度相等
B.F甲所做的功小于F乙所做的功
C.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
D.甲装置的机械效率小于乙装置的机械效率
5.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
B.机器的功率越小,机械效率一定越低
C.功率不同的机器,做的功一定不相等
D.额外功与总功之比越小,机械效率一定越大
6.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省距离的是( )
A. 旗杆上的定滑轮 B. 夹东西的筷子
C. 开门的把手 D. 蜿蜒的盘山公路
7.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每个滑轮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所挂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高度。若G1=G2,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忽略绳重和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F1>F2 η1<η2 P1<P2 B.F1>F2 η1=η2 P1=P2
C.F1<F2 η1<η2 P1>P2 D.F1<F2 η1=η2 P1>P2
8.小宇用200N的力把重10N的足球踢出6m远,足球运动轨迹如图所示,A点为足球刚离开脚,B点为足球在空中运动的最高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宇对足球没有做功
B.足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一直保持不变
C.足球在B点时动能不为零
D.足球从A点运动到B点,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
9.如图是皮球落地后又弹起的示意图,A、C两点等高,分析可知,皮球( )
A.在B点时动能为零
B.在A、D两点动能可能相等
C.在C点的机械能与A点的机械能相等
D.在运动过程中,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0.在校运会中,小明参加了铅球比赛、如果他用200N的力,将重50N的铅球投到了10米远处,则下列关于他投球时做功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功200J B.做功500J C.没有做功 D.条件不足,无接计算
11.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起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若每个滑轮质量相同,对比两个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G甲=G乙则甲更省力,甲机械效率大 B.如G甲=G乙则乙更省力,甲机械效率大
C.如F甲=F乙则甲更省力,甲机械效率大 D.如F甲=F乙则乙更省力,乙机械效率大
二、填空题
12.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小明和几位同学准备做“估测上楼时的功率”的活动。用磅秤测得小明的质量是50kg,用 _____测得他从一楼登上三楼(每层楼高3m)用了20s的时间,则根据原理公式 _____可以算得小明登楼的功率是 _____W。(g取10N/kg)
13.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在匀速提升150N重物时,机械效率为60%,物体上升的速度为10cm/s,绳端拉力F为_______N,拉力功率为________W,如果提升物体质量增加,那么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14.如图所示,为一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在A端通过绳作用一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平衡,此时AB部分水平,此时F______(是/不是/不一定是)最小的拉力,保持重物静止不动。使绳绕A点从如图位置沿虚线CD顺时针转动时F______ (变大/变小/不变/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小后变大),F与其力臂的乘积______ (变大/变小/不变/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小后变大)
15.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2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1m,动滑轮重为40N,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的功率为_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若用该滑轮组提升150N的物体,则它的机械效率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钓鱼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休闲活动,如图是钓鱼示意图
(1)钓鱼时,若其他条件不变,鱼竿长度越长,手提鱼竿的力越______;
(2)钓鱼者将一条重为5牛的鱼从水面提高2米,再沿水平方向移动1米,在这一过程中,他克服鱼的重力做功为______焦。
1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匀质长直木板长度L为40cm,质量为2kg,它的右端与桌面相齐,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物重的0.2倍。若在木板左端用一水平推力F将其匀速推下桌子,水平推力至少要做功 ___________J。
18.如图甲,滑轮组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将重为120N的物体匀速提起,在4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3m,图乙是滑轮组工作时的拉力F与绳自由端移动距离s的关系图。
(1)计算物体上升的速度v=________m/s;
(2)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并计算出该物理量大小是___________;
(3)计算滑轮组提升该重物时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
三、作图题
19.如图甲所示为修剪树枝的剪刀,O为转动轴(支点)。请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l1,并在A点画出阻力F2的示意图。
20.如图所示的装置可改变照明灯的高度。轻质杠杆在力作用下可绕点转动,在图中画出杠杆所受阻力的示意图和动力臂。
21.按照下列要求完成作图:
(1)如图甲所示,用起子开启瓶盖,请画出动力的力臂和阻力的示意图。(_______)
(2)如图乙,O为杠杆ABO支点,请画出该杠杆的动力臂和所受阻力的示意图。(________)
(3)请在图丙中画出用羊角锤起钉时所用的最小力F。(要求保留作图痕迹)(________)
(4)请在图丁中画出最省力滑轮组绕线。(________)
四、实验题
22.同学们进行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探究,所用到的装置如图,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动滑轮重G动/N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2 1.5 0.1 1.2 0.3 55.6%
2 4 1.5 0.1 1.9 0.3
3 4 2 0.1 2.1 0.3 63.5%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_,第2次实验中的额外功______第1次实验中的额外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滑轮组机械效率主要还与______有关;
(4)实验中需多次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
A.使实验过程更加熟练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23.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某物理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hC的位置滚下(mA=mB<mC,hA=hC>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物理探究方法,回答:
(1)在图甲和图丙实验中,A球、C球刚滚到水平面时的速度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用来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我们应选择______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
(3)用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我们应选择______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
(4)小华同学通过比较图中B、C两球,得出“质量大的物体动能大”,小丽认为小华的这一比较过程存在错误,你知道错误是什么吗?______;
(5)实验中,小球碰撞木块后,小球和木块继续在水平木板上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设碰撞前一瞬间小球的动能为E,小球推动木块所做的功为W,则E______W(选填“<”、“>”或“=”);
(6)后来小勇将实验改装成用形状相同的塑料球和铁球(铁球质量大)将弹簧压缩到相同程度后再放手,如图丁所示,两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纸盒被推开的距离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五、计算题
24.如图所示,斜面高为2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25N的拉力F,将重为60N的木箱由斜面的底端以的速度匀速拉动,经过20s后到达顶端,求:
(1)拉力做的有用功。
(2)拉力做功的功率。
(3)斜面的机械效率。
25.如图所示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已知AB=1m,GA=12N,GB=8N,试求OA的长度;若将B端加4N的重物,欲使杠杆重新平衡,则支点O应怎样移动位置?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D
4.B
5.D
6.B
7.B
8.C
9.B
10.D
11.D
12.秒表 150
13.125 25 变大
14.不是 先变小后变大 不变
15.40 75% 变大
16.大 10
17.0.8
18.0.25 功 150J 80%
19.
20.
21.
22.匀速 70.2% 大于 动滑轮的重力 C
23.相等 甲、丙 甲、乙 没有控制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 不相同 相同
24.(1)120J;(2)7.5W;(3)80%
25.0.4m;右移0.1m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