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机械与人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练习(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体既有动能又有重力势能的是( )
A.停止在站台上的火车 B.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
C.在空中飞行的飞机 D.被拉开的弹弓
2.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起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若每个滑轮质量相同,对比两个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G甲=G乙则甲更省力,甲机械效率大 B.如G甲=G乙则乙更省力,甲机械效率大
C.如F甲=F乙则甲更省力,甲机械效率大 D.如F甲=F乙则乙更省力,乙机械效率大
3.频闪照片通常是研究物体运动的重要手段,一只掉在水平地面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而且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如图所示是小球弹跳过程的频闪照片,小球在1、2位置的高度一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最高点3时,动能为零
B.小球在1位置的重力势能比在2位置的大
C.小球在1、2位置的动能相同
D.小球在3位置的机械能比在2位置的大
4.如图,中学生小丽和爷爷同时从一楼出发,爬到约10m高的四楼,小丽用时50s,爷爷用时60s,爷爷质量比小丽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丽做的功约为500J
B.小丽做功的功率约为100W
C.小丽和爷爷爬相同的楼梯,两人做功相同
D.功和功率的大小关系都无法判断
5.若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那么( )
A.物体一定保持静止 B.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保持不变
C.物体的动能一定增大 D.物体的机械能可能发生变化
6.如图是一个小球自由下落过程的频闪照片(间隔时间相等)的一部分,物体由A点落下相继经过B、C两点,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功率P2,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W1>W2 P1<P2 B.W1<W2 P1>P2
C.W1>W2 P1>P2 D.W1<W2 P1<P2
7.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已知AB>AC,施加的力分别为F1、F2,拉力做的功为W1、W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匀速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 )
A.W1η2 B.W1=W2 η1<η2
C.W1=W2η1>η2 D.W1>W2η1<η2
9.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小车从粗糙斜面上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撞击静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不计空气阻力),将木块推出一段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动能的大小是通过小车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的
B.小车释放的高度与小车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无关
C.小车在斜面上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增加势能减小,机械能守恒
D.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够长,该实验装置仍能探究出小车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10.如图所示,物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 )
A.F2<F1<F3 B.F2<F1<F3
C.F1<F2<F3 D.F2<F3<F1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用20N水平方向拉力F把重100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水平匀速拉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摩擦力为48N,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___W。
12.一个50g的鸡蛋从2m高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鸡蛋的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___能,重力对鸡蛋所做的功为_______J。(g=10N/kg)
13.如图所示,沿斜面把质量为120 kg的物体匀速拉到最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500 N,斜面长3m、高1m。则其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物体所受摩擦力是___________N。(g取10N/kg)
14.为了探究小球静止在斜面上时,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用两个所受重力G不同的光滑小球甲、乙和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按图(a)、(b)进行实验,然后改变斜面与水平面的倾角继续实验,如图(c)、(d)所示。(G甲<G乙,θ1<θ2<θ3,F1<F2<F3<F4)
①由图(a)、(b)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光滑小球静止在斜面上时,______ ,F越大。
②由图8(b)、(c)、(d)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15.如图是使用手机和自拍杆进行自拍时的示意图,将自拍杆看作一个杠杆,O为支点。
(1)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______;
(2)若忽略自拍杆的重力,有同学说“在自拍时,手机的重力就是自拍杆这个杠杆受到的阻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______。简述你的理由:______。
16.2021年12月28日宁扬城际铁路正式开工,建成后将极大方便两市居民的出行。如图是某地下车站的设计方案图,与站台连接的轨道有一定坡度,从节能的角度分析,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列车无动力滑行进站时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储存起来,此过程中机械能总量______。
17.四川有许多盘山公路,司机经常要急打汽车方向盘让汽车保持在自己的行道线内。从简单机械的角度来看,盘山公路相当于 _____(杠杆/轮轴/斜面/滑轮),方向盘相当于 _____(杠杆/轮轴/斜面/滑轮)。司机开着汽车匀速爬上斜坡的过程中,汽车的机械能 _____(变大/变小/不变)。
三、作图题
18.(1)在力F1、F2的作用下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力F2的示意图以及力F1的力臂L1_______;
(2)如图所示是未装配好的滑轮组,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要求使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最省力______。
19.列车上出售食品的小推车,若货物均匀摆在车内,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E点,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画出售货员施加的最小的力F。
20.作出图中使杠杆AOB装置保持静止的最小动力的示意图。
21.如图是木棒撬石块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用小黑点标出支点,用符号O表示,并画出最小动力F。
四、实验题
2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杠杆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实验过程中,总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若每个钩码重0.5N,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____N;
(3)如图丙所示,当弹簧测力计由M位置倾斜至N位置时,要使拉力大小不变,杠杆继续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则应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悬挂的钩码总质量;
(4)如图丁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将上翘。
23.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序号 动滑轮重G动/N 物重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m 绳端受到的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 0.5 1 0.1 0.6 0.3 55.6
2 0.5 2 0.1 1.0 0.3 66.7
3 0.5 4 0.1 0.3
(1)实验中,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缓缓上升,在测量绳端所受的拉力时,弹簧测力计应______(选填“保持静止”或“匀速上升”);
(2)第三次实验时,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绳端受到的拉力为______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
①随着物重的增大,额外功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原因______;
②要提高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______的措施。
24.如图,用小球和木块来做"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___来比较动能大小,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_。
(2)比较图A、B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________的关系。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若在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发现木块运动到了长木板的末端之外,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5.如图所示,小明家在装修,为了帮爸爸把重力为1000N的木箱搬到1.5m高的卡车车厢里,他将一块5m长的木板搁在地面与车厢之间构成一个斜面,将木箱拉至斜面顶端,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求:
(1)小明所做的有用功;
(2)沿斜面方向的拉力;
(3)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26.一辆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的货车,货车(含驾驶员)空载时重为N,行驶时所受的阻力为车总重的0.05倍。求:
(1)货车空载行驶时所受的阻力;
(2)货车空载时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s内货车牵引力做的功;
(3)当货车装载N重的货物,以80kW的额定功率匀速行驶时,货车行驶的速度。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C
2.D
3.D
4.B
5.D
6.D
7.D
8.A
9.A
10.B
11.12
12. 动 1
13. 80% 100
14. 斜面与水平面的倾角相等时,小球所受重力G越大。 光滑小球静止在斜面上时,小球所受重力G相等时,斜面与水平面的倾角越大,F越大。
15. 不同意
16. 动 重力势 减少
17. 斜面 轮轴 变大
18.
19.
20.
21.
22. 是 左 便于测量力臂 0.6 减小 右
23. 匀速上升 1.8 74.1 变大 克服摩擦做功更多 增加提起的物重(减轻动滑轮重,或加强转动部分的润滑等)
24. 木块移动的距离 转换法 速度 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降低小球释放的高度
25.(1)1500J;(2)400N;(3)100N
26.(1)1.5×103N;(2)3×104J;(3)22.86m/s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