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 21*我不能失信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荣耀(yào) 庆贺(hè) 盼望( pàn)
B.叠花篮(dié) 道歉(qiàn) 教书(jiāo)
C.漂亮(liang) 扑空(pū) 解释(shì)
D.约好了(yuē) 教小珍(jiào) 高兴(xìng)
2.下面对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人影给溪水染绿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在溪水中的倒影被溪水染上了淡淡的绿色,说明春天的溪水是绿色的。
B.“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这句话说明雨后的蘑菇长得非常快。
C.“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两句话让我感受到了宋庆龄身上信守承诺的品质。
3.下列词语和其它三组不是一类的一组是( )
A.一诺千金 一言九鼎 B.驷马难追 言而有信
C.诚至金开 言信行果 D.一丝不苟 一如既往
4.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扇动翅膀 优秀的顾客 B.钻入水中 时髦的发式
C.吹肥皂泡 尖尖的嘴巴 D.改善错误 无声地散裂
5.下列句子和其它三组不是一类的一组是( )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言必信,行必果。
C.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D.人心齐,泰山移。
二、填空题
6.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 )的嘴巴 ( )的眼睛 ( )的曲子
( )地说 ( )地问 ( )地笑
7.理清脉络。
1.通过读课文,我知道课文题目中的“我”指的是________,课文写的是一个星期天,宋庆龄打算去伯伯家玩,突然想到________要在那个上午到她家学叠________,而最终放弃去伯伯家玩的打算,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宋庆龄是一个________的人。
2.文中写道“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妈妈“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照样子,围绕一个意思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写句子。
1.我变成了一棵树。(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仿写句子)
连……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发挥想象写句子。
例:躺在岸边,让河水冲洗头发,头发就在水里轻轻地荡来荡去,好像海带一样。
天上飘着一朵朵白云,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 ),改天再教她叠花篮,好不好?”妈妈在一旁说。
“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 )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地说。
10.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文段中的括号里。(道歉 歉意)
11.文段中画“ ”句子中的“这件事”是指__________。
12.从宋庆龄坚持留下来等小珍的举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宋庆龄是个_______的人。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10金。围观的人都不相信,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终于有人站出来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50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新法很快就在秦国推广开来。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13.下列选项中,作为短文的题目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商鞅变法 B.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C.立木为信
14.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字音。
字音是小学比较基础的知识点。同学们要想做好此类题目,最重要的是拼音知识要过关,平时要多听、多读、多写。拼音知识扎实了,同学们做此类题的正确率会更高。
D.教小珍(jiāo)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了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指的是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有时又要说出句子的深层含义。表层意思就是指根据字面所表达的,深层意思是指句子所包含的感情,观点,议论或主旨等。理解句子首先要读懂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
A.句子出自《童年的水墨画》,“人影给溪水染绿了。”这个句子的“给”就是“被”的意思。句子是说人在溪水中的倒影被溪水染上了淡淡的绿色,说明了春天的溪水是绿色的。说法正确。
B.句子出自《童年的水墨画》,“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只看见一个个戴着像蘑菇一样的斗笠的孩子们。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句话把“斗笠”比作“蘑菇”。并没有说蘑菇长势的快慢问题。说法错误。
C.句子出自《我不能失信》,意思是说明宋庆龄等了小珍很长时间,小珍没有来,但宋庆龄不后悔,因为她信守了诺言。赞美了宋庆龄守信用的品质,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D
【解析】
【详解】
ABC三项都是说明诚信的词语,都是褒义词。D项中,“一丝不苟”和“一如既往”都是形容做事的词语。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给词语进行合理搭配的能力,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动词+名词”、“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进行合理的搭配,完成后再读读是否合适。
A、B、C正确。
D有误,“改善错误”搭配不当,应为“改正错误”。
5.D
【解析】
【详解】
ABC三项都是说明诚信的句子;D项是说明团结的句子。
6. 尖尖 红红 动听 心疼 奇怪 痴痴
【解析】
略
7. 宋庆龄 小珍 花篮 守信 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做人要守信,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
【解析】
略
8. 难道世界上还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吗? 商场上人真多,挤了一层又一层的人,还围在一起看表演。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题考查陈述句转为反问句的能力。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否定词或肯定词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本题中将“再没有”改为“还有”,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2.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清楚即可。
仿写时可围绕一个主题,用两个动作来表达,并添加修饰语形容动作。
9. 在梦中的我变成了一棵高大的树。 今天不知道怎么的,老师一连提了好几个问题都回答不上。 棉花糖一样。
【解析】
略
10.歉意 道歉
11.教小珍叠花篮
12.守信用
【解析】
10.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在识记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11.通过阅读原文我们知道,“这件事”指的是宋庆龄教小珍叠花篮的事。
1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文中提取信息。
我们可以从以下句子找到答案:“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地说。
13.C
1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一个人只有守信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从而为自己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解析】
【分析】
13.
本题考查给短文拟定题目的能力。给文章拟定题目有如下方法:①根据主要内容概括出题目;②根据文章中心提炼出题目;③利用相关的物或景作题目;④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也可作题目。阅读短文并分析三个选项后,可以确定用第一种方法或第二种方法来命题。A项与短文内容不符;B项没有体现商鞅立木的意义;C项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体现了文章的中心,因此选C项。
14.
本题考查归纳主旨的能力。短文告诉我们,商鞅信守承诺,获得了百姓的信任。由此可知,诚信是故事的要义,所以围绕着“诚信”来谈明白的道理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