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2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实现文学素养与实际训练并重,人文精神与时代精神交融?本单元依托人教版教材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读》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专题中的进行拓展研究,来学习体会鉴赏诗歌的手段。整个单元将分成二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走进作品,从识字、生活感受、创新理解三方面总结出鉴赏诗歌的艺术。专题二,走进诗人,知人论世。比较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望岳》和《登高》。 分组讨论交流:李白和杜甫处于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意境有什么差别?借助名家鉴赏,加深理解诗歌鉴赏。要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境界。并且把握诗人的人生和思想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的影响。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各诗作者的生平经历及以意逆志的手法。
2.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有关作品。
3.结合作者的经历学习“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借助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知人论世”开展研究性学习。
2.通过比较阅读,初步了解诗歌的鉴赏方法。
3.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体悟诗人情感,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2.通过经典诵读,激发自己对古典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2.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3.《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
4.中国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是使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血脉之根,而中国文学记载着久远而优秀的中国文化,唐诗的雍容华贵,宋词的典雅绮秀,都通过文学语言显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体现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一脉中国气派。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学,就是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使得它们与学生自己的文化保持着割不断的心理联系,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感情。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以意逆志从哪几个角度认知?
2.如何利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对诗歌进行准确鉴赏和体会诗情画意?
专题划分
专题1:以意逆志,多角度入手
专题2:知人论世,科学鉴赏
专题一
以意逆志,分角度入手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走进作品,借助以意逆志的手段,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深切体会其中包含的意蕴美和情感美。从识字、生活感受、创新理解三方面总结出鉴赏诗歌的艺术。赏析白居易《长恨歌》熟悉手法。深入学习讨论杜甫《蜀相》、陆游《书愤》、李白《越中览古》、鲍照《拟行路难》。初步能够理解诗歌鉴赏方法。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各诗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
2.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作品,。
3.通过比较阅读,初步了解诗的鉴赏方法。
4.深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大家阅读的几首诗题材上和写法上有哪些共同特点?
2.鲍照是怎样将满腹悲愁表达出来的?
3.杜甫游览诸葛祠之际,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样的变化?
4.诗歌抒发的感慨有哪些,从哪几个角度鉴赏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读》、《唐诗鉴赏辞典》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印发诗词讲义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一、让学生反复诵读印发资料中的几首诗歌,总结出它们在题材上和写法上的共同特点。
二、大家一起诵读《拟行路难》这首诗。引导学生请思考诗人的悲愁具体指什么? 诗人是怎样将满腹悲愁表达出来的? 从诗句当中去找。
三、探讨明确鉴赏方法——抓住物象的关系;
四、走进诗人:通过对杜甫《属相》探讨明确鉴赏方法——以意逆志,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五、走进哲思:《月中览古》的学习,并交流其它怀古诗中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
六、从字词、生活感受、创新理解三方面总结以意逆志的鉴赏手法。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
2.展示自己的独到观点,很有启发意义。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专题二
走进诗人,知人论世,科学鉴赏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知人论世,借助名家鉴赏,加深理解诗歌鉴赏。学习李清照《一剪梅》、阮籍《咏怀八十二首》等诗歌。教师提供材料,加以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要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境界。并且把握诗人的人生和思想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的影响。它体现了一种精神的高度:开阔的视野所带来的一种心灵的丰富。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学习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手法。
2.理解诗人的生平是变化的,思想也是和时代密切相连的。
3.通过经典诵读,激发自己对古典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
4.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本专题问题设计
1.请诵读李清照《一剪梅》、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2.分组讨论李清照、阮籍、杜甫是在什么情境下写的这些诗歌,诗歌意象的含义?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一、请诵读李清照《一剪梅》、阮籍《咏怀八十二首》杜甫《蜀相》。
二、分组讨论:知人论世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鉴赏有什么影响?
三、班内交流,师生总结。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背诵诗词;
2.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
3.加强诗歌鉴赏的方法学习,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