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下图为影响我国的某种自然灾害路径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路径图示意的自然灾害为( )
A.寒潮 B.海啸 C.台风 D.沙尘暴
2.应对该自然灾害,合理的做法包括( )
A.及时收听查阅相关预警信息 B.停靠在岸的船只尽快驶向外海
C.到海拔较高处搭建临时住所 D.迅速跑到室外空旷地带躲避
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斜线区域示意的气候类型,其特点为( )
A.全年高温 B.全年温和
C.夏季多雨 D.全年少雨
4.影响该区域气候类型形成的风带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风向为西南风 B.由较低纬吹向较高纬
C.温和湿润 D.由陆地吹向海洋
读(下图)某年12月8日某时局部等压线分布图(L线为冷锋锋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此时气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郑州的气压高于北京 B.武汉的气压低于上海
C.华北平原的气压高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D.渤海海域的气压普遍低于长江下游地区
6.下列关于图中各地天气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郑州即将出现阴雨 B.南昌即将转晴 C.上海正出现雨雪 D.武汉即将出现降温
读2018年10月9日某时东亚地区海平面气压图及台风康妮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与图中M、N、P、Q四地天气状况相符的是( )
A.M、N风向相同 B.N、P两地多阴雨 C.M、P两地晴朗 D.P、Q两地多暴雨
8.符合自P至Q天气系统剖面图的是( )
A. B.
C. D.
飞机飞过暖锋前缘晴朗的天空时,其排出的水汽常凝结成白色云带。这种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人们常以此来预报暖锋的到来。下图为某时刻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飞机尾部凝结的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强紫外线照射 B.处在逆温层之中
C.处在强烈对流中 D.受冷锋云系挤压
10.符合甲地沿某一方向沿剖面线天气系统分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箭头表示甲地风向及受力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1.表示摩擦力的箭头是( )
A.a B.b C.c D.d
12.乙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①顺时针②逆时针③上升④下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回南天”通常指每年入春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升的现象。“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春季最容易出现回南天的区域是( )
A.华北地区 B.江淮地区 C.长江流域 D.华南地区
14.可能加剧回南天的天气系统是( )
A.强台风 B.准静止锋 C.冷锋 D.高压系统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 )
A.甲地风力大于乙地 B.甲地天气晴朗 C.丁地骤降暴雨 D.乙地的风向为东南风
16.未来几天丙地( )
A.气温将升高 B.易出现雾霾天气 C.一定出现降水天气 D.可能出现寒潮天气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降水稀少,年均降水量不足100mm,主要集中在夏李,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下图示意1961~2005年冬季南大西洋海表温度与塔里木盆地夏季降水关系(0为距平平均值,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为正距平和负距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塔里木盆地夏季降水与冬季南大西洋海表温度关系最为密切的时间段是( )
A.1961~1970年 B.1970~1985年
C.1985~1995年 D.1990~2005年
18.导致塔里木盆地成为气候变化敏感区和脆弱区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形状况②人类活动③西风带和高原季风④地表植被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为某次台风的移动路径局部示意图,在台风中心位于图中M处时,台湾以东洋面出现9到13米的狂涛区,台湾海峡出现3到5米的大浪到巨浪区。完成下面小题。
19.台风中心过境台湾期间,高雄( )
A.气温先升高再降低 B.气压不断降低
C.风速变得越来越快 D.风向由西北风转西南风
20.台风导致不同海域出现不同级别海浪的根本原因是( )
A.近地面气压值的高低 B.下垫面摩擦力的大小
C.水平气压梯度的大小 D.海域深浅与面积大小
研究表明,雾日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和季节性特征。在相同的天气系统背景下,雾的形成主要受地理因素影响,雾的局地特征也随之改变。近年来,受某种原因的影响,吉林省雾天日数不断减少。下图示意1961~2010年吉林省年平均雾天日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影响吉林省年平均雾天日数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地形地势 B.距海远近 C.气候类型 D.自然带类型
22.推测吉林省平均雾天日数最多的时段为( )
A.2~3月 B.5~6月 C.8~9月 D.11~12月
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加坡的乙地工业园区大力发展炼油工业,出口石油制品,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略图,右图是左图中甲、丙两地不同月份降水量占全年比重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新加坡成为世界重要的石油加工贸易国的有利条件是( )
A.本国石油资源丰富 B.经济发达需求量大 C.位于原油运输航线 D.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24.甲、丙两地降雨较多三个月的成因中,不同点是( )
A.甲地西南风控制,丙地东南信风控制 B.甲地东北信风控制,丙地西北风控制
C.甲地西南风控制,丙地西北风控制 D.甲地东北信风控制,丙地东南信风控制
25.该区域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喷发对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
A.增加土壤有机质 B.扩大昼夜温差 C.污染灌溉水源 D.降低光合作用
二、综合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板块及边界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澳大利亚东北部某日某天气系统“内森”即将登陆。
材料三2018年11月19日在斐济附近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530千米。
(1)按照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来看,地震属于____灾害。斐济附近地震多发的原因是地处太平洋板块与____板块的____(填“生长”或“消亡”)边界。
(2)此次地震发生时,震源位于地球内部三大圈层的____层,其地震波在传向莫霍面过程中速度____(填“加快”或“减慢”)。
(3)从气流运动状况来看,“内森”属于____,其水平方向上气流呈____时针(填“顺”或“逆”)辐合。“内森”登陆过程属于水循环的____环节,其带来的降水天气,将导致登陆地区气温日较差____(填“增大”或“减小”)。
(4)目前,A岛屿所在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主要为____。
27.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例如,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C地属于____(填写气候类型名称),其气候特征是____。
(2)甲地为____(风带名称),在其影响下形成D是____(填写气候类型名称)。
(3)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____(气压中心名称),该气压中心切断了____气压带;7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____(气压中心名称),该气压中心切断了____气压带。
28.下图为2017年9月14日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A地的气压值范围,并用正确的符号标注A附近的锋面系统。
(2)判断B地所处的天气系统名称并说明理由;若该天气系统加强,可能引发哪种气象灾害及目前应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
(3)与C地相比,判断D地的风力大小,并简述判断理由。
(4)描述当锋面E移到甲地时,甲地的天气现象。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图)。
材料二:冬雨率: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百分比计算方法:冬季降水量/年降水总量。
(1)图中是____季(填“冬季”或“夏季”)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判断理由。____
(2)H地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说出夏季盛行风向,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3)比较P、Q两地冬雨率高低,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C 2.A 3.B 4.D 5.C 6.D 7.D 8.B 9.B 10.B 11.D 12.A 13.D 14.B 15.B 16.D 17.B 18.C 19.D 20.C 21.A 22.C 23.C 24.B 25.D
26.(1) 地质地貌 印度洋 消亡
(2) 地幔 减慢
(3) 气旋 顺 水汽输送 减小
(4)高-低-高
27.(1)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 盛行西风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3)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印度低压(亚洲低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
28.(1)1010~1015百帕。
(2)气旋(或:低压)。从图中可以看出风向(气流)从四周吹向中心(向中心辐合)。台风。台风预防主要从监测和预报、建沿海防护林、加固堤坝等方面进行。
(3)D地的风力大于C地。D地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
(4)锋面E过境时,甲地出现降温、雨雪、大风天气
29.(1) 冬季 M地为陆地出现高压中心,N地为海洋出现低压中心
(2)西南风形成过程: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
(3)Q地的冬雨率更高。因为P地更靠近西风带,受盛行西风影响时间更长,雨季时间更长,Q地为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冬雨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