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为心声,词见其人——走近辛弃疾”

文档属性

名称 “言为心声,词见其人——走近辛弃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3 18:3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表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
“言为心声,词见其人——走近辛弃疾”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年级
所需时间
3课时(课下1课时+课上2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弃疾的词是宋词中不可忽视的一座高峰。由于他的出现,使豪放词作发扬光大,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辛弃疾如何锤炼了语言才会发出深沉悲壮的情怀,又运用了哪些典故含蓄寄托,使用了哪些抒情艺术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本单元将通过他的词作学习来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创作,理解辛弃疾的创作风格。
本单元分两个专题,专题一:走进辛弃疾的词作及创作风格;专题二: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本单元通过《水龙吟》《青玉案》《贺新郎》《破阵子》《西江月》《木兰花慢》等作品来了解辛弃疾的词作及创作风格,并以《水龙吟》为主体探讨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引领学生结合《破阵子》《西江月》进行拓展研究,进一步了解辛弃疾人生经历及词作风格,进而理解语抒情艺术、情感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领悟诗歌的实质。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2、了解词人辛弃疾及理解辛弃疾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3、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评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词作阅读和分析概括词作风格,进而掌握阅读、分析文本的基本技能。
2、通过合作交流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掌握表现技巧。
3、在研究辛弃疾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4. 通过论文写作展示研究成果,提高鉴赏及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养成团体合作意识。
2、学习辛弃疾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行标准》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与附录一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2、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了何种感情。
3、辛弃疾词作魅力在哪里?
专题划分
专题一:走进辛弃疾的词作及创作风格;
专题二: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专题一
走进辛弃疾的词作及创作风格
所需课时
1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内容是通过《水龙吟》《青玉案》《贺新郎》《破阵子》《西江月》《木兰花慢》等作品来了解辛弃疾的词作及创作风格,了解他的词作和创作风格。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阅读词作,理解作品思想内涵。
2.熟悉辛弃疾的人生和词作经历。
3.通过词作比较分析,总结辛弃疾的爱国情怀。
本专题问题设计
阅读作品,理解作品内容
梳理词人人生经历
你如何看待词人的情怀?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水龙吟》《破阵子》《西江月》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关于辛弃疾的文章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课下用两节课时间阅读六篇词作,疏通文意,课前完成导学案课前预习内容)
一、导语
在宋代词坛上,有两位著名词人让山东人引以为豪,一位是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济南人,另一位是伟大的爱国词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与苏轼并称的辛弃疾,历城人,辛弃疾的词虽也有风格婉约,寓意深曲的作品,但他的词向来被人们称为“英雄之词”。今天,就让我们来接触辛弃疾的词作,实际上,任何优秀的文字作品和人都是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优秀作品都是从作者生命的血液里边流出来的作品。我们就以“言为心声,词见其人——走近辛弃疾”为主题来探究他的作品。
二、熟悉学习目标
三、课堂学习
1.讨论:你了解的辛弃疾及其词作有多少?
(投影补充辛弃疾的相关知识)
2.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每组选一位同学发言描述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诗句。(小组内先有感情的朗读,再交流感受)
3.思考:辛弃疾的词作为何会产生这些情感?组内交流。
4. 每小组选取一篇词作讨论,把你的观点和想法写在日志上,最后由组长在班内发言展示。
(老师示范:辛弃疾的词不是用墨来写的,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听他的词清清楚楚地听到了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的表白。)
5、课下思考:辛弃疾的词作通过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的?
教学评价
1.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知识总结全面、准确。
2.发言积极大胆,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通过阅读分析理解词作的内容并把握词人的创作风格。
4.能从词人及词作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通过《水龙吟》的重点赏析,和《破阵子》《西江月》巩固练习,探讨词人通过哪些艺术手法来传达情感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借景抒情、细节描写、用典等艺术手法。
2.巩固练习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本专题问题设计
1.《水龙吟》运用了哪些技巧来表达情感的?
2.归纳手法的作用。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水龙吟》《破阵子》《西江月》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有关文章选材和鉴赏诗歌手法的知识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重点阅读《水龙吟》
1、品读作品,看一下,在那段曾经动荡不安却又充满无数英雄爱国豪情的历史岁月的站立的辛弃疾以及在那一句句词作是如何感到读者的。
2、交流心得:小组观点形成文字,班内投影展示交流。
活动二:巩固阅读《破阵子》《西江月》
学习活动:
个人诵读品味
赏析词作,写出关键词,以备小组内交流。
班级内交流,互相吸纳,老师点拨。
《非常学案》练习题巩固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发言积极,语言简洁具体。
2、有一定鉴赏能力,能结合词作分析,巩固练习独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