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
一、单选题
读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甲地盛行风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图示季节甲地的气候特征为( )
A.高温多雨 B.温和少雨 C.寒冷干燥 D.炎热干燥
雷暴天气是伴有雷击、闪电、暴雨、冰雹、大风的强对流天气,多发生在山区,强烈的垂直运动是其显著的环流特征。强雷暴过境时,湿冷空气下沉到地面并向四周流出,与低空气流交汇而形成阵风锋,图为2006~2015年北京市阵风锋生成方位及次数玫瑰图(黑色柱长代表阵风锋的数量,灰色柱长代表同方向上触发对流新生的阵风锋次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北京市的阵风锋( )
A.与雷暴出现地点相同 B.与雷暴出现时间相同
C.必会触发强对流天气 D.空间分布受地形影响
4.阵风锋在经过北京市地面时会造成( )
A.风速增大 B.湿度降低 C.气压降低 D.温度升高
2021年3月14-16日,一场大范围强沙尘暴影响我国,北方多地先后遭受严重影响。这是近10年来我国遇到的强度最大,影响最广的沙尘天气。下图示意2021年3月14日14时世界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局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乙处天气系统控制下( )
A.气流上升,利于扬尘 B.气流下沉,利于扬尘
C.气流上升,抑制扬尘 D.气流下沉,抑制扬尘
6.由图分析,此时沙尘暴强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处气压偏低 B.东南季风强盛 C.地形区域差异大 D.甲乙间气压差大
7.下图是非洲大陆某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下图为某日12时某区域海平面气压(hpa)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最符合图示时刻北京天气状况描述的是( )
A.春雨绵绵 B.烈日炎炎 C.秋高气爽 D.寒风凛冽
9.该日烟台出现了降水,其原因可能是( )
A.受台风影响 B.受反气旋控制 C.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 D.空气对流上升
10.读下列“四地气温和降水资料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
A.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长津湖是朝鲜半岛北部盖马高原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湖泊,属鸭绿江水系。湖面海拔为1060米,其东西两岸均为海拔1300多米的山地,森林茂密、地势险要、气候严寒。1950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鸭绿江,步行逆长津江而上,过狼林湖,抵达长津湖地区。在接近零下40 的严寒中,与美军展开了一场长达28天的大战,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读长津湖周边区域示意图(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长津湖与我国北京的地理纬度大致相当,但冬季气温却比北京低得多。原因是( )
①处于冷空气南下通道上,降温快
②昼长短,获得太阳辐射量太少
③海拔高,蓄热能力弱
④距海近,气候呈海洋性,热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体感温度是指人体所感受到的冷暖程度转换成同等的温度。此次战役过程中,战士们的体感温度比实际温度还要低10 C~20 C,是因为( )
A.风大,散热快 B.降水少,空气干燥 C.树木茂盛,遮挡阳光 D.海拔高,气压低
甲图是我国锋面雨带的形成原理图,乙图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的某月平均位置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3.据材料推测,乙图所示月份最有可能是( )
A.4月 B.5月 C.6月 D.8月
14.若乙图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的7月平均位置图,则该年我国可能出现( )
A.南涝北旱 B.北涝南旱 C.南北皆涝 D.南北皆旱
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气压带影响地区温和多雨
B.丙气压带影响地区寒冷干燥
C.B风带与乙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D.A风带与乙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季风气候
16.下列天气现象的成因与甲地气流运动相类似的是( )
A.合肥夏季的雷阵雨 B.江淮地区的梅雨 C.我国冬季的寒潮 D.北方冬春的沙尘暴
如图为沿39.5°纬线某区域地形剖面图,该区域主要分属两个国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沿39.5°纬线图示区域内甲乙两地之间的气候类型有( )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18.与甲地相比,乙地( )
A.白昼时间较长 B.气温年较差更大 C.年均降水量少 D.河流结冰期长
19.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距海远近 C.洋流性质 D.地形坡向
读“中纬度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为(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1.图中终年受西风控制形成且终年湿润的气候类型是( )
A.A B.B C.C D.D
22.下列关于D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成因是受高气压的控制,气流下沉 B.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少雨
C.降水稀少是因为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 D.该种气候典型的分布国家是地中海沿岸
2021年6月,因罕见的¨高温穹顶”现象,加拿大西部和美国西北地区遭遇炼狱式的高温灾难。正常年份,“高温穹顶”现象主要影响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32°N~42°N)。下图示意“高温穹顶”现象的形成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与此次加拿大西部和美国西北地区“高温穹顶”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
A.蒙古高压 B.极地高气压带 C.亚速尔高压 D.副热带高气压带
24.此次高温灾难可能造成( )
①水稻减产②供电压力增大③森林大火④全球气候变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是位于同一半球的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地区年降水量返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若曲线②所示地区位于北半球,则曲线①所示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6.若曲线①表示上海,则曲线②所示地区的气候资料与下图最相符的是( )
A. B.
C. D.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下图是美国赏秋时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甲、乙两地同纬度,但甲地的入秋时间与乙地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洋流因素 C.地形因素 D.海陆位置
28.当图中P地入秋后两个月左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非南部炎热干燥 B.亚马孙平原落叶纷纷
C.西西伯利亚平原麦浪滚滚 D.巴西高原的牧草发芽
下图是亚欧大陆中纬度四地气候类型月均降水量及气温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图示四地气候类型中我国缺失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0.四地气候类型成因中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填空题
31.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中___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___,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___(填“上升”或“下沉”)出现___天气。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___,①雨区在锋___(填“前”或“后”)。
(4)图中A、B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___,此时B城市刮____风。
32.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形成 _____气候。
33.读世界局部地区某时刻水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Q、R两地风力较小的是____地,判断理由____
(2)指出此时①②两地的风向。①____②____
(3)③④两地中,该日气温日较差大的是____
34.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中____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____。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____(填“上升”或“下沉”),出现____天气。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____。
(4)图中A、B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____,此时B城市刮____风。
三、综合题
35.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甲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乙图为某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读材料一,甲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_______半球。其中风带⑥的风向是________,材料二中D地的气候主要是受甲图中________气压带或________风带(填数码)的控制而形成的。
(2)材料一中,乙图所示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____,在材料二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_地。
(3)材料二中阴影部分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原因________。
(4)E处箭头代表风向,此时E地正值________季。分析此季节E地风向的形成原因________。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板块及边界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澳大利亚东北部某日某天气系统“内森”即将登陆。
材料三2018年11月19日在斐济附近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530千米。
(1)按照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来看,地震属于____灾害。斐济附近地震多发的原因是地处太平洋板块与____板块的____(填“生长”或“消亡”)边界。
(2)此次地震发生时,震源位于地球内部三大圈层的____层,其地震波在传向莫霍面过程中速度____(填“加快”或“减慢”)。
(3)从气流运动状况来看,“内森”属于____,其水平方向上气流呈____时针(填“顺”或“逆”)辐合。“内森”登陆过程属于水循环的____环节,其带来的降水天气,将导致登陆地区气温日较差____(填“增大”或“减小”)。
(4)目前,A岛屿所在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主要为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D
4.A
5.A
6.D
7.B
8.D
9.C
10.A
11.B
12.A
13.C
14.A
15.C
16.A
17.B
18.C
19.D
20.B
21.B
22.C
23.D
24.C
25.B
26.B
27.C
28.A
29.C
30.B
31.甲 反气旋 上升 阴雨 甲 ① 后 B 东南
32.地中海
33.
(1) R R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R位于陆地上,摩擦力更大
(2) 西北风 东北风
(3)④
34.甲 反气旋 上升 阴雨 甲 ① B 东南
35.
(1) 北 西南风 ② ⑤
(2)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3) 地中海气候 A处没有阻挡西风深入的高大地形;地中海深入大陆之间,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大陆内部;B处有高大的南北向沿海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的深入。
(4) 夏季 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南季风。
36.
(1) 地质地貌 印度洋 消亡
(2) 地幔 减慢
(3) 气旋 顺 水汽输送 减小
(4)高-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