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口迁移、分布与合理容量》检测题
一、单选题
加拿大主要为英法移民后裔。人口不足3.8千万,人均GDP超过4万美元。2019年人口增长达1.5%,其中自然增长不足15%。北部的雷索卢特是因纽特人的居住点,约500余人。如今生活中用上了雪上汽车、沙发、电视等现代用具,生活方式也已靠工资、救济金生活。下图示意加拿大人口密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9年,加拿大净移民人口约( )
A.50万 B.60万 C.70万 D.80万
2.加拿大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是( )
①资源贫乏②经济落后③环境恶劣④人口总量少⑤人口观念⑥环境人口容量高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③⑤⑥
3.因纽特人的生活方式改变,使雷索卢特( )
A.消费水平提高,人口容量减小 B.生活步入现代化,人口容量降低
C.对外联系增强,人口容量增加 D.海冰面积增加,人口容量增加
近年来,中国人口收缩现象己经进一步显现,并且快速漫延的趋势。下图为1990-2015年甲、乙、丙、丁四县市人口收缩影响因素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负值表示该因素的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绝对值表示其低于平均值的标准数
4.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四县市中人口收缩程度最轻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针对不同地区差异,能够有效减缓人口收缩且合理的措施是( )
A.沿海地区加快产业升级。发展高科技
B.矿产枯竭地区实施产业转型。发展新型经济
C.边远地区大幅提高生育补贴,提高生育率
D.生态脆弱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高人口就业率
家住四川贫困山区某市郊的小杨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将自家3亩耕地流转后就外出打工了。某公司在该村流转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乡村旅游综合体(下图),因距主城区不到4公里,配套设施齐全,旅游项目众多,周末游客络绎不绝。小杨夫妇的父母在家也搞起了农家乐。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年家庭收入增加,已达小康水平。据报道,该市其他区县类似的乡村旅游综合体还有几处,这对于乡村振兴有积极的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不属于当地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原因是( )
A.当地就业机会少 B.农业收入较低 C.打工收入较多 D.土地流转补贴高
7.该村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可能导致( )
A.子女教育问题 B.市区房价降低 C.农田大量荒芜 D.生态环境恶化
8.相对于其他几处乡村旅游综合体,该村的最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
A.距市区近 B.旅游项目多 C.生态环境好 D.交通便利
随着国家对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截至2018年12月,全国已有520多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农产品加工、观光农业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农民工返乡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从城市到乡村 B.从内陆到沿海 C.从北方到南方 D.从山区到平原
10.农民工返乡对乡村的影响正确的是( )
A.解决污染问题 B.扩大城乡差距 C.带动经济发展 D.减少地域联系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2000年-2019年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以及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和城镇化率的变化情况。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老龄化程度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甲行政区城市化水平高,出生率高 B.甲行政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条件好
C.乙行政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迁出多 D.乙行政区常住人口基数小,新生儿数量少
12.甲与乙两个省级行政区最有可能是( )
A.山东与浙江 B.广东与重庆 C.辽宁与西藏 D.四川与上海
近年来,全国流动人口的回流现象逐渐显现。回流人口具有一定的年龄和空间差异,我国中部地区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下图为2016年流动人口回流意愿与年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有关各年龄段流动人口回流意愿及主要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75~79岁回流意愿高,落叶归根思想 B.30~34岁回流意愿低,受教育水平低
C.55~59岁回流意愿高,体力限制 D.15~19岁回流意愿高,亲情目的
14.下列关于中西部地区流动人口回流产生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产业转型 B.消除贫困差距 C.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D.改善当地环境质量
15.针对人口回流现象,流入地政府应( )
A.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扩大农业用地的比重
C.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D.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
世界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不均衡性,形成了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目前全世界大约3/4的人口分布在5%的陆地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地区中,属于人口分布稠密区的是( )
A.非洲地区 B.东亚地区 C.西亚地区 D.南极地区
17.在世界上,人口稀疏区往往(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深居内陆、气候湿润 C.气候恶劣、远离海洋 D.靠近沿海、土壤肥沃
18.在热带多雨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不是平原,而是高原和山地。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土壤 D.气候
19.我国人口分布可以分为东南和西北疏密悬殊的两部分,东南半壁人口稠密,西北半壁人口稀疏,此界线是( )
A.漠河---腾冲线 B.秦岭--淮河一线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黑河--腾冲线
20.下图为2020年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以下关于该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B.人口迁入,该市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
C.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族际通婚是指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相互联姻,族际通婚率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人口范围内,所有族际婚姻占婚姻总数的比值,是反映各民族族际通婚程度的最主要的指标。族际通婚程度取决于各民族人口杂居程度和民族关系和谐程度两个因素。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显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率比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体的族际通婚率高出了4.12个百分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有利于提高各民族人口杂居程度的是( )
A.增强各族宗教信仰 B.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C.提升各族教育水平 D.减少生育政策限制
22.族际通婚率上升有利于( )
①促进民族之间的团结奋斗
②增进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
③推动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
④降低各族人口的杂居程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率较高的原因主要是该人群( )
A.以中年人为主 B.男性比例较高 C.从事工业为主 D.接触范围更广
读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占洲总面积及总人口的比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
A.大洋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欧洲
25.图示信息显示,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是( )
A.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 B.集中于中低纬度地区
C.集中于沿海地区 D.集中于交通便利地区
二、综合题
26.利用地理统计图可以使枯燥的数据变得直观、生动,便于分析和比较各种地理事物“量”的变化和相互关系。读“人口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1中第____阶段和第____阶段人口增长速度均十分缓慢。
(2)从人口增长特征看,图2中B国处于图1中第____阶段,其基本特征为____;A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型。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起正式开始,采用入户方式调查人口基本项目。左图为“五普城乡人口结构图”,右图为“六普城乡人口结构图”。
(1)对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描述第六次人口普查15-49岁年龄段城乡人口结构发生的显著变化及原因。
(2)分析我国西北部地广人稀的现状短时期不能改变的原因。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湖南省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0593113人,乡村人口减少9849011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5.46个百分点。2020年底,全省常住人口是6644.49万,户籍人口7300.11万,湖南总人口净流出650多万。人口流出地除了本省长沙外,主要是广东、浙江、上海等地。
材料二 湖南2020年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0.2﹕38.1﹕51.7。
(1)简要分析湖南省城镇人口比重提高较快的原因。
(2)简要分析导致湖南省人口迁出的原因有哪些?为减缓人口外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据材料二数据,将其产业数据标注在下图中。
参考答案
1.A 2.B 3.C 4.D 5.B 6.D 7.A 8.A 9.A 10.C 11.C 12.B 13.C 14.A 15.D 16.B 17.C 18.D 19.D 20.B 21.C 22.A 23.D 24.A 25.C
26.
(1) 一 四
(2) 四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
27.
(1)变化: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15-49岁年龄段城市人口比重超过乡村。原因:城市化
(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环境承载力弱;西北地区经济落后,就业机会少,人口少;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对外联系不便;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的情况及经济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短时间内不能改变,所以我国西北部地广人稀的现状短时期不能改变。
28.(1)工业化发展较快、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快,吸引大量劳动力进城;农业机械化进步解放大量劳动力;城乡经济差异吸引农村人口进城。
(2)经济发展慢,经济收入低,就业机会少;人口多,就业压力大;距离东部、南部经济发达地区近。措施:吸引产业转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出台政策,吸引人口迁入或不在大量外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