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的意象

文档属性

名称 现代诗歌的意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3 18:3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现代诗歌的意象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
所需时间
课上3课时+课下6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鉴赏现当代诗歌知识储备。(1)主题:是指诗人通过丰富的乡下,用精粹的语言创造清新的意境,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社会生活深广的蕴涵,以及表现 作者的思想和感情。(2)意境:是指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境界,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它是诗歌感染人的魅力所在。它可以 启迪人们联想,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获得美的享受。(3)意象: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确切地说,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 眼里和心中的世界的。诗人总是戴着感情的有色眼镜看世界,那世界也便有了深浅不等的各种色彩。诗歌正是以不同的感彩感人的。而组成诗歌用以感人的基本 因素正是意象。(4)诗歌的抒情方式和表现技巧: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抒情、寓情于景等。 表现技巧有对比、夸张、衬托、反复、比喻、排比、象征、抑扬、虚实结合等。2、诗歌阅读方法。(1)掌握诗歌特点: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和谐的音乐 性;(2)了解时代背景、作者情况;(3)展开想象:诗歌的跳跃性要借助想象补充;(4)推敲词句:用词造句的凝练、准确、抒情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 (5)品味音韵:韵律美节奏美;(6)体会意象。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当代诗歌知识知识。
2.了解以意象来反映诗人 眼里和心中的世界的方法。
3.学会展开想象来鉴赏诗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分析概括主旨进而掌握阅读、分析文本的基本技能。
通过合作交流探究诗歌意象。
3. 在研究诗人人生经历对于笔下诗歌影响的过程中,掌握“知人论世”的评价方法。
4. 通过写诗歌鉴赏文章展示研究成果,提高鉴赏及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养成团体合作意识。
2. 学习诗人中发愤著书的精神,养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3.感受诗歌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民族精神。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行标准》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诗歌塑造形象的的方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学习中国当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进行口语交际,能在不同的场合,得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如何给当代诗歌分类?
2.诗人是怎样来塑造诗歌意象的?
3.怎样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和他笔下形象的关系?
专题划分
专题一:走进当代诗歌。
专题二:借助意象塑造诗歌形象的方法。
专题三:摇曳多姿自有情----诗人与他笔下的形象美。
专题一
走进当代诗歌。
所需课时
课上1课时+课下4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内容是在阅读《沁园春。长沙》《再别康桥》《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等作品的基础上,并积累整理现代诗歌知识。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阅读四首诗歌,积累诗歌的意象美。
2.通过对诗歌的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
本专题问题设计
1.怎样挖掘诗歌的意象美?
2. 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怎样体现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人教版第一册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关于诗歌的分类的文章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课下用四节课时间阅读四首诗歌,积累重要的诗歌知识,课前完成“诗歌知识积累达标检测”)
1.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每组选一位同学发言描述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位诗人。
2.老师组织讨论:什么是当代诗?你熟悉的诗歌有哪些?
(投影补充当代诗歌的相关知识)
3.诗人借助那些意象来抒发感情的。
4.思考:诗歌塑造形象的方法给了你什么启示?组内交流。
5.你认为什么样的性格更有利于人生事业的发展?请把你的观点和想法写在日志上。
8.课下思考:诗人是如何来塑造形象,凸现主题的?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知识总结全面、准确。
2.发言积极大胆,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通过阅读分析概括诗歌形象的塑造。
4.能客观评价诗人,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专题二
专题二:借助意象塑造诗歌形象的方法。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通过《沁园春。长沙》《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的阅读,研究探讨诗人笔下形象的刻画方法,着重从选材、细节描写与对照手法等角度去体会。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文章选材精当、剪裁合理的手法对于诗歌形象塑造的作用。
2.体会细节描写的准确及深刻内涵,能通过细节把握诗歌主题的特征。
本专题问题设计
1. 借助意象怎样塑造诗歌形象?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人教版《沁园春。长沙》《再别康桥》《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有关文章选材、对比手法与细节描写的知识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重点阅读《沁园春。长沙》
1.讨论:在写秋景的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思乡情怀?组长做好讨论记录,班内交流。
2.讨论:这书词中情景交融的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小组观点形成文字,班内投影展示交流。
活动二:鉴赏阅读
思考:
1.语言极富表现力,具体表现在那里?
学习活动三:重点阅读上阙
1.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有哪些?谈谈这些细节凸显了毛泽东的革命情怀?(用多媒体展示有代表性的细节,)
2.作业:给毛泽东写一篇小传。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发言积极,语言简洁具体。
2.会比较阅读,能从文章选材构思、细节描写中体会作者对于形象塑造的巧妙用心。
3.有一定鉴赏能力,能结合文章分析形象,并有理有据地表达个人的褒贬评价。
专题三
专题三:摇曳多姿自有情----诗人与他笔下的形象美。
所需课时
1课时+课下2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引领学生结合《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赏读,写一篇诗歌鉴赏的文章。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学会阅读鉴赏作品。
2.结合诗歌的意象塑造,指导学生知道学生阅读更多中外名诗,提高鉴赏力。
3.组织学生阅读,创作,或编写个人专辑。
本专题问题设计
读了《《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你感受如何?
意象美的表现?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诗人人格与风格》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预先用2节课的时间阅读艾青的生平与创作。
活动一:走近戴望舒 艾青
自由交流
1.读了《《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你对诗人有了那些了解?
2.诗人借助诗歌抒发了什么情感?
活动二:探讨式诗人经历与诗歌情感的内在联系 (小组探讨)
1.你认为诗人对笔下的人物与形象庆祝了什么感情?试着从文中找到你的依据。
活动三:面对磨难
思考:艾青对人生的么难事什么态度?对你有哪些启发?你应该如何看待人生的困境?请每位同学以日记的形式表述自己的观点。
作业: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谈谈当代诗歌中的意象赏析认识。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通过作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
2.能借助意象,赏析诗歌。
3.能立足文章、依据相关资料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4.能积极参与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