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6 15:2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备课教案
课题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时 两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认识“域、惯”等12个字,会写“真理、领域”等20个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说出自己受到的启发。 3.能概括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能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 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重点:1.能概括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能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2.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难点:能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图片
主备课人 徐文祥 复备人
教学过程 改进方案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伟大的成就吗?今天我们学习15课,一起了解科学家探究科学的故事。 2.板书课题 3.质疑:看到此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预设1:“真理”指什么?“一百个问号”是什么意思?“一百个”真的是具体数量吗? 预设2:真理一定会“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吗? 预设3:是不是所有真理都要“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呢? 带真问题一起学习课文,边读边思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生字词语。 生字:诞 澡 械 授 涡 逆 纬 砂 庚 域 锲 2.指导书写,提示易错:“诞”的右边是“延”不是“廷”;“庚”注意与“康”区别。提示“惯”“搜”字右半部。 3. 检查朗读(抽读、举手读),指导把人名、地名读正确,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预设:课文的题目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结合理解课题实质含义后,引导学习第二段,用这一段中的话说说课文题目的意思,进一步明确课文的主要观点。 四、理清脉络 1默读思考: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 2.引导概括三个事例 (1)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石蕊试纸; (2)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3)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 3.再次阅读,想想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为什么这么分? 第一段(1-2)提出论点;第二段(3-8)事例论证;第三段(9-10)总结全文。 4.学习第一段: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怎么提出来的? 开门见山,明确指出。“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肯定其正确性、普遍性。 五、作业 思考:作者在事例中是如何一步步有层次论证本文观点的。找出来和第二段中关键词相照应的地方。 第二课时 回顾、复习导入
说说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又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的? 细读事例,了解事例是怎样印证观点的 1.默读3—5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列举这三个事例?每个事例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介绍的?(边读边思考,做好批注) 2.交流 (1)引导学生思考:这三个事例能证明课文的观点吗?交流三个事例的相同点。 (科学家发现的过程是相同的:科学家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提出问题,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问题,得到结论。) 板书: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 取得成果 (2)了解每个事例的介绍顺序 小结:科学家们探索路径是基本相同的,现在请小组合作,借助表格把他们的探索过程补充完整。 事例现象问题发明或发现事例一事例二事例三
(1)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2)汇报交流。 3.追问: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顺序来介绍三个事例?这样的叙述顺序与课文主要观点的表述方式有什么相似之处? (两者的表述方式一致,都是先写“细微的 、司空见惯的”现象,再写由现象中发现的问题,最后写相关的发现或发明,即所谓的“真理”。) 三、感悟精神 1.对比三位科学家,从他们发现真理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这些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共同特点?
(叙述顺序上的共同之处:先写“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再写由现象中发现问题,最后写相关的发现或发明即所谓的“真理”。) 2.综观三个事例,三位科学家能够取得这样令人瞩目的成果,原因是什么呢 能否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呢? (见微知著、善于发文并不断探索,独立思考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3.小结:这三个事例不正印证了作者提出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吗? 4.体会标点符号表述的好处。 把“?”拉直变成“!”的真正意思是什么?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有什么好处? ?代表发现问题,不断追问 !代表发现真理,把?拉直成!就是科学家发现问题后,经过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取得成果,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概括凝练、生动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小结:科学家们凭着他们善于发现、独立思考、勇于探索、锲而不舍,对科学无限热爱的精神战胜了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次次困难,才找到了真理,这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四、总结事例 1.默读6、7自然段,思考与事例和观点有什么关系? 2.交流 (1)“这样的事例”指的是怎样的事例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例? (2)交流:找到真理需要哪些条件? (3)第6自然段用概括性的表述印证了开头提出的观点,并对全文做了总结,为什么还要写第7自然段? 3.拓展阅读
生活中寻找真理的人有很多,他们探究真理的过程总能给我们以启迪。请同学们读读“阅读链接”,想一想:詹天佑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解决的?他和课文中的三位科学家有没有相同点? 五、拓展运用,迁移写法 1.回顾篇章结构: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提示:在证明观点时要通过列举事例来证明。 2.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明确事例,紧扣观点,突出重点)。 3.交流评价。 六、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再用三个确凿事例具体说明自己的观点,最后引用名言重生论点,使人信服。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锲而不舍,才能将偶然的机遇变成切切实实的真理。
板 书 设 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司空见惯 ? ! 发现真理 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 不断探索 独立思考 锲而不舍
教 学 反 思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的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