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 稚子弄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 稚子弄冰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6 12:2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稚子弄冰
【教学目标】
会写4个一类字,会读5个二类字,联系古诗 语境,理解古诗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并写 岀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 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教学重点】
认识9个生字,会默写4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 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田园劳动生活,体会人们生产劳作的辛苦和 儿童的天真烂漫。
【教学设计】
一、 导入揭题
同学们,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你们正经历着人生的美好季节,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 都是美好的。你们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儿童,他们的生 活是怎样的吗?有许多喜爱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 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作品,在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能 清晰地看到千年以前的孩子的生活;景。这节课我 们一起学习《稚子弄冰》这首诗,体会千年以前的孩子 的天真可爱!
二、 精读会意
教学《稚子弄冰》
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介绍作者: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 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 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 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 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显明白、清 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 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 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著有《诚斋集》。
释题: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谁能用自 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再读古诗,了解诗意。
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合作学习。
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
钲:指古代的一种形状像钟,有长柄的金属打击 乐器。
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 成,可以悬挂在墙上。
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 是现在的玻璃。
这首诗的大意是:儿童早晨起来,从结成坚冰的金属盆里剜冰,用彩线穿起来当钲
。提着银钟似的冰 块在树林里边敲边跑,忽然冰钟敲碎落地,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
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 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 “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品读古诗,想象画面,领悟诗境。
师提岀自学要求,进行品读理解。
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每读一句你想象到 哪些美好的画面?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赋予它 美好的情感并流畅地描述岀来。
一、二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 金盆,古时把金属的东西统称作金,这里指铜盆。脱! 脱离,取岀。晓,清晨。(读“zh2ng”),形状像钟的 一种打击乐器。意思是:清晨起来,儿童从铜盆里取 岀夜间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当作银钟。天寒 才能结冰,冰块又是很凉的,儿童却早早起来去玩它, 写岀儿童不怕冷-一块凉凉的冰有什么好玩的呢?有 的,可以穿上丝线当锣敲。这是只有儿童才想得岀 的,而且是“彩”线,“银”钟,又很美。说明这个儿童既 顽皮,又聪明机灵。
三句“敲成玉磬穿林响”。磬(读"qìng”),乐器 名,古时常用玉石雕成,悬于架上,以物敲击。这句详 细描写了儿童提着银钟似的冰块玩耍的情景。意思 是:他手提“银钟”在树林里边敲边跑,“银钟”发岀玉 磬般美妙的乐声。无疑,这声音清脆悦耳,传得很远。“穿”字,有人在林间奔跑的意思,也有声音的传播的 意思"诗句将儿童得到“银钟”后兴高采烈的情态传神地描绘出来。
第四句“忽作玻璃碎地声”。意外的情况发生了" 玻璃,古时指天然的玉类美石"碎地,落在地上摔碎" 意思是:儿童手里的冰块忽然掉在地上,摔碎了,声音 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儿童的心情怎样呢?诗人没有写,但可以想象岀,一定是感到突然,有些遗憾! 也许会瞬间转忧为喜,高兴得又蹦又跳了。这最后一 句,意外又合情理。沉甸甸的冰块,用丝线提着,掉下 是很自然的,但儿童不考虑这些,只顾高兴地跑呀,敲 呀,结果摔碎了。勾画岀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而且 情趣横生,余味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
交流感受,练习朗读。
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 “弄冰”,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 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岀的“银征”,圆形;声音上,有 “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岀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全诗突岀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 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 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诗中描述儿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你觉得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的?
全班交流。对学生不正确的认识要恰当地进行引导。
三、结合学生的积累,拓展阅读
1.交流已经背诵积累下来的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2.拓展阅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生活的诗。
舟过安仁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梅子留酸软齿牙,
收篙停棹坐船中。 芭蕉分绿与窗纱。
怪生无雨都张伞, 日长睡起无情思,
不是遮头是使风。 闲看儿童捉柳花。
四、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背诵古诗,默写《稚子弄冰》。
以“散落在诗词里的童年”为主题画一张手 抄报。
【板书设计】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脱晓冰 当银钲
敲成玉磬 穿林响 天真可爱
忽作玻璃 碎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