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小事中的大品格
叶圣陶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人。
中小学母语课程通用名称“语文”一词的命名者之一。
他的一生都与中国语文教育事业紧密联系。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优秀的出版家,教育和发掘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和编辑,如巴金、戴望舒等。
参与编写第一套初中语文教材
1932年
主编《开明国语课本》
(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材)
1912年
开始从事教育实践与研究
1923年
张中行
张中行(1909-2006),河北省香河县人。著名学者、散文家、语文教育家。
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张中行
季羡林
金克木
未名湖畔三雅士
叶圣陶与张中行:亦师亦友
张中行和叶圣陶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很多年的交往。
叶圣陶任命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时,聘请张中行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张中行以在北京多年、普通话好的优势,在工作之余协助叶圣陶先生编辑多种语文读物。
1988年2月,叶圣陶先生辞世,3个月后,作者写下这篇文章,表达对叶圣陶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辨音识字
2、商酌(zhuó):商量斟酌
3、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1、修润:修改润色
4、譬(pì)如:比如
5、付之一笑:一笑了之,表示不介意,不计较。
6、鞠躬尽瘁: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形容人的伟大。
7、妥帖(tiē):稳妥得当
8、累赘(léi zhuì):(事物)多余、麻烦;(文字)不简洁。
帖
服帖
请帖
碑帖
tiē
tiě
tiè
(服从、妥当)
(通知、纸片)
(临摹的样本)
“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多读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
——叶圣陶
略读
不在只言片语上纠缠,不追求对所有的枝节都理解,快速确定范围,有选择性地阅读
略读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写作对象
尊敬
泛指零星、片段的事情
体裁:写人叙事的散文
阅读重点:事件+人物特点+作者情感
略读信息梳理
①这篇散文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的事
②文章中,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请简要概括。
③作者在文中提到叶圣陶先生提倡的“写话”主张是:
略读信息梳理
①这篇散文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方面的事
待人厚
律己严
⑥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
略读信息梳理
②文章中,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请简要概括。
细描标点
(3)
修润文章
(3)
恭送客人
(4)
真诚复信
(5)
力求
写文如话
(6)
重视
文风简洁
(7)
统一
用语体例
(做与作)
(8)
待人厚
严谨认真
诚恳谦逊
一丝不苟
以身作则
律己严
略读信息梳理
③作者在文中提到叶圣陶先生提倡的“写话”主张是:
作文用语鲜明简洁、平易自然
思考
本文具有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写话”风格吗?
请尝试举例说明。
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繁碎一词,既写出鞭炮连续不断,节奏快的特点,也写出作者的心情,听到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消息是在除夕夜,于是传达喜气的声音也成了惊扰,感到纷乱。
对于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作者感到非常悲痛,而先生逝世的时间又是除夕这个特殊的日子,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
着重提出叶圣陶先生的逝世时间,表明作者内心的思念情感。
怀念、悲痛之情蕴藏在字里行间
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
伏案执笔:趴在桌子上写文章。
叶老的品格蕴藏在字里行间
改
待人厚?
提示:所“描”之物有什么特点?他是在什么地方描的?这件事本来应该是谁做的?是不是非做不可?
叶老的“描标点”精神
严谨认真、力求完美、不草率了事的做事态度
尊重关爱后辈、待人宽厚谦和的为人品格
小事中见大品格
君子之风
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请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
什么是评价性的句子?
A组:选自杨振宁《邓稼先》
①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②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B组:选择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①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②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3、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感动。
4、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6、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厚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
7、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8、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行里,重视语文,努力追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8、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找出与评价性语句对应所记叙的事,说说这些评价性句子的作用。
评价性语句 对应记叙的事情 作用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1、送别客人一定礼数周到
2、探访先生不遇,先生给我回信。
承上启下,概括了叶圣陶先生宽厚待人体现在日常交往中。他在细节上这样谦卑,实在不易,是后辈学习的楷模,表达了作者的敬重之情。
以上说的是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严。
主张写作语言要明白如话
承上启下,说明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以身作则的品质,表达了我的赞美之情。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行里,重视语文,努力追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方面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作者举例了叶圣陶将“做”与“作”的明确分工。
高度赞扬了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方面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品质。
叙议结合
关系
1、议论与叙述要一致
议来自叙
叙支撑议
2、篇幅上:以叙为主,议为辅
结构上:过渡、总结、总起
使结构更清晰
内容上:点明人物品质特点、
蕴含作者的赞美之情
升华主题、画龙点睛
事件
分析、评价
小贴士
1、选材可以从细微处入手,平凡的细碎的日常中,藏有诗意的生活。
2、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可以插入写议论性文字,不宜太长,重在精辟。
课堂小结
悲哀
(1)
敬仰
(2-8)
缅怀
(9)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总写品德
(2)
待人厚
(3-5)
律己严
(6-8)
细描标点
工作
修润文章
生活
恭送客人
真诚复信
工作
统一用语体例
力求写文如话
重视文风简洁
宽厚
谦和
仁义
仁厚
重视语文
以身作则
鞠躬尽瘁
人之师表
以小见大,叙议结合
语言平易朴素,内涵深厚
微写作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没有精细的描写和专门的抒情笔墨,而是以叙事为主,兼以少许议论。读过之后,请你运用叙议结合的写法,写一个人物,表现他的特点吧。(200字左右)
叙议结合,写出人物风貌
微写作
年过半百的卢阿姨身上有一股活到老、学到老,遇到难题必须弄懂的劲儿,这种精神让周围的同事对她刮目相看。(议论)卢阿姨退休后应聘了社区网络管理员,但采集的信息要录入电脑,而卢阿姨一点儿基础都没有,于是周围的同事成了她的老师;从最基础的拼音打字开始,到熟练操作网络化管理系统,只用了半年时间,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虽然工资不多,但我学到了新的知识,我感到很充实、很幸福。”(记叙)是的,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只要肯用功夫就没有学不成的东西。(议论)
作业
1、完成全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2、阅读吕叔湘的《怀念圣陶先生》。
△想一想:文中写了哪些事?从中你还看出了叶圣陶先生哪些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