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各课习题课件(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各课习题课件(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7 21:06:57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23 太空一日
1
2
3
4
(1)疲惫  羸 (2)zhù  qìng (3)帐蓬 帐篷
C
C
D
新知积累·基础练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0
11
12
13
语言建构·能力练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8
9
6
7
5
14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紧绷(bēng) 概率 五脏六腑(fǔ) 黑嶂区
B.负荷(hè) 摩擦 忧心忡忡(zhǒng) 确凿
C.红晕(yùn) 瞬间 屏息凝神(bǐng) 释然
D.燕山(yàn) 舷窗 惊心动魄(pò) 叮瞩
·
·
·
·
·
·
·
·
【点拨】A.“嶂”应写为“障”;B.“忡”应读“chōng”;D.“燕”应读“yān”,“瞩”应写为“嘱”。
C
2.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钟南山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他始终和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紧紧连在一起。
B.使用公筷公勺成为潮流,备受市民推崇,这种“新食尚”不言而喻地成为时下餐桌文化。
C.嫦娥五号返回器以“太空打水漂”的方式成功着陆,这惊心动魄的900秒,堪称奇迹。
····
····
····
【点拨】不言而喻:不用说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用来形容饮食风尚不恰当。
【点拨】 B
D.沉静的心灵比暴烈的心灵要伟大得多,汪曾祺文如其人,他的文字自然隽永,耐人寻味。
····
3. 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顺着景山后街往鼓楼走,有一条慈慧胡同,胡同里的9号是朱光潜的家。20世纪30年代中期,每个月总有一天,总有一群新诗人齐聚于此,只为一件事:读诗!大家发挥各自特长,尝试以各种语言或各种形式进行诵读:俞平伯尝试填词唱曲似的吟唱,朱佩弦使用中国语体朗诵;擅法文的、德文的、英文的用不同语种操练。最有趣的是,朱光潜、俞平伯、林徽因还试着分别用安徽腔、浙江土腔和福建土腔来读诗。
根据上下文关联看,画线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改正。
应改为“尝试以各种形式或各种语言进行诵读”。
4.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四个小标题,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叙述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
B.课文一共描述了作者遇到的五次意外,第三次意外是出现神秘的敲击声。
C.本文语言准确,科学性与人文性巧妙结合,叙事的同时,又用准确严谨的语言向读者普及了航天知识。
D.“回来后我才知道,飞船的舷窗外做了一层防烧涂层,是这个涂层烧裂了,而不是玻璃窗本身出现问题。”这句话属于倒叙,交代裂纹出现的原因,给读者释疑,让读者清楚明白。
【点拨】这句话是对情节的补充,属于补叙。
【点拨】 D
5. 【训练点:小标题式结构】全文运用了四个小标题连缀成篇,用这种形式有什么好处?
一、语文要素训练
这种形式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读者迅速了解全文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6. ★【训练点:关键词语的表达效果】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去。“几乎”表示“我”很痛苦,但还能承受,去掉后就变成了“无法承受”,不符合实际,因此不能删去,这个词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
(2)我认为也许是灰尘,高空可能并不那么纯净,会有一些杂质,也可能是太空垃圾。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些什么。(“也许”“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
··
··
不能删去。“也许”“可能”表推测,表明“我”认为在太空中看到的物体是灰尘或太空垃圾只是一种猜测,体现了“我”作为航天员科学、严谨的态度。
7. 阅读选文,将飞船落地的过程补充完整。
逐渐进入稠密大气层—飞出黑障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船落地
二、精段品读
阅读课文第四部分“归途如此惊心动魄”,回答问题。
抛伞
缓冲发动机点火
8. “其实最折磨人的就是这段过程了”中的“这段过程”具体指什么?
指抛伞的过程。
9. 选文末尾非常详细地记录了飞船落地的时间,有什么意义?
这个时间具有纪念意义,因为这不仅是作者人生经历中的一个重要时间点,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重要时间点。
10. 选文反映出作者的哪些品质?
临危不惧、沉着冷静、严谨。
11.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在国外引起了广泛反响,海外对此纷纷予以祝贺、赞叹。
B.祝融号火星车将在天问一号着陆一周后驶出着陆平台,开启中国首次火星巡视之旅。
三、拓展阅读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93-94页第11-14题。
C.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行和着陆火星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完全独立自主地完成相关工作。
D.祝融号在火星上应对复杂的路况时,需要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先行进行模拟行驶试验。
【点拨】 C
12. 材料二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①列举“9分钟”“0米/小时”以及“约2万千米/小时”,准确具体,科学严谨。②强调天问一号需要在短时间内急剧降速,突出了天问一号本领强。
13. 为什么说人类目前“移民火星”不具备可能性?请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
①火星环境恶劣,氧气少.昼夜温差大,且改造难度大,目前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②人类目前探测火星的水平不高,对火星的了解不够充分。
14. 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说一说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具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①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为人类探索火星作出重要贡献。②促进世界各国在火星探索领域的合作交流。③推动多项技术的融合以及新型材料的研发。④有助于搞清一些重大科学问题,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地球。(共25张PPT)
22 伟大的悲剧
1
2
3
4
(1)疲惫  羸 (2)zhù  qìng (3)帐蓬 帐篷
C
C
D
新知积累·基础练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0
11
12
13
语言建构·能力练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8
9
综合实践·素养练
6
7
5
1. (荣德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现在只有三个pí bèi(   )、léi(  )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
【乙】天气变得愈来愈可怕,每到一个贮(  )藏点,迎接他们的是新的绝望,好像故意捉弄他们似的。
【丙】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使他们无法离开帐蓬。……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  ),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
(2)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3)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一个词有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疲惫  羸
zhù  qìng
帐蓬
帐篷
2.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只大螃蟹在沙滩上挥动着它钳子般的爪子,一副耀武扬威的样子。
B.他语无伦次地向周围的人说了他的遭遇。
C.假使我们不修这么多水利工程,遇到这样严重的水旱灾害,其后果是不可思议的。
D.南方的持续低温使得江南今年的春天姗姗来迟。
····
····
····
····
【点拨】C项中“不可思议”多指人或事物无法想象,难以理解,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点拨】 C
3. 下列对句子中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不足,二是方法不当。(分析:应删去“不足”“不当”)
B.“精准扶贫”“耀武扬威”“全民阅读”“亲近自然”(分析:这四个短语依次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C.驴友们半夜就登上了雷公山顶,不畏凉气袭人,目的是为了观赏到日出时的壮观景象。(分析:本句没有语病)
D.“微博”“凛冽”“唱响”(分析:这三个词语依次是名词、形容词、动词)
【点拨】C项句子有语病,句式杂糅,可删除“目的”或“为了”。
【点拨】 C
4.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他们鞋底下的白雪由软变硬,结成厚厚的冰凌,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钉上一样。
B.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无情的,千万年来积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灵似的召唤来寒冷、冰冻、飞雪、风暴。
C.(他们)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
D.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使他们无法离开帐篷。
D
5. 根据选段内容,说说斯科特的心灵“无比高尚”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精段品读
阅读课文“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回答问题。
①对祖国的热爱;②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③为事业勇于献身/面对死亡的勇气/超人的毅力;④对战友的关心。(答出三点即可)
6. 联系上下文,说说选段第1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
“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心中回忆(浮现)的再也无法拥有的美好的往事(他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
7. 选段后半部分为什么要写探险队为英雄们垒了石墓和国王为英雄下跪?
表明这些任务失败的英雄依然获得了国家和人民的敬重,侧面衬托了英雄们的崇高和伟大。
8. 通读全文,概括“我”南极行体验到的“不可言状的美”。
①南极美丽的自然春色。②南极富有生命力的动物。③自然万物的和谐共处。④船长对航海事业的执着与坚持。⑤阳光下冰块反射出的梦幻般的色彩。⑥远离喧嚣的静谧之美。
二、拓展阅读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90-91页第8-11题。
9.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红色苔藓的浓密,体现出红色苔藓给南极带来的亮色,突出了南极春天的勃勃生机。
10. 谈谈你对第⑦段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①大自然的万物是自由的,我们要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②大自然的万物是平等的,我们要尊重自然万物。
11. 文章第⑨段为什么要详细描写船长的家庭情况?请简要阐述你的理解。
为了说明船长一家对航海事业的传承以及船长对下一代的影响,表现船长一家对航海事业的热爱。表达了“我”对船长的敬佩,从人文方面体现南极之美。
12. 班级准备开展以“探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图主要内容。
示例:我国在南极建造了四座科考站;泰山站和昆仑站是夏天用站,长城站和中山站是常年用站。
(2)学校团委准备在暑假举办夏令营活动,现招募志愿者前往体验。挑战地有荒山、荒漠、荒岛,只许带少量的食品和生活必需品。请你结合上述条件,写一个“招募启事”。
示例: 招募启事
为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探险精神,学校决定在暑假举办夏令营活动,现招募志愿者前往体验。
活动地点:荒山、荒漠、荒岛
报名条件:本校男女学生均可报名
招募要求:能吃苦,敢于冒险,能够忍受饥饿
报名处:学校团委办公室
报名截止时间:6月15日
××学校团委
2022年6月6日
13. ★本文的细节描写令人难忘。比如,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千克的珍贵岩石样品;又如奥茨、斯科特死亡前的情景,都令人极为感动。请你也运用细节描写来写一个片段。(200字左右)
片段练笔
思路点拨:好的细节描写可以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处一隅而观全局”的奇妙作用。写好细节,一要精雕细刻。细节就好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只有“细”,才能传达出人物的神韵。二要细致观察事物。要使描写生动形象,我们就要对事物进行非常细致的观察。三要精心锤炼字词。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字词,力求一字传神。四要善于“浓妆淡抹”,描写要恰到好处。无论是写景
还是写人,都得“相宜”。该浓则浓,该淡则淡;浓有浓的情致,淡有淡的韵味,两者各有所长,各尽其妙。另外,所写细节要力求真实,要有典型性,要能引起读者共鸣,要能表现人物的特征。
例文:机会来了,我蹑手蹑脚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苍蝇。我盯着苍蝇,心想:“死苍蝇,我还以为是什么强大的物种呢,就你这么一个小破东西,也敢打扰本姑娘做作业!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我来送你一程吧。”我气冲冲地拿起苍蝇拍,小心翼翼地举高,用力地拍了下去。啪!我以为苍蝇被拍死了,就高兴地拿开了苍蝇拍。谁知,苍蝇居然逃走了。我一阵冷笑,心想:“小东西,还和我玩起了捉迷藏,上次是我放过你,这次可没那么简单了。”我又举起了苍蝇拍,开始了第二次战斗。(共16张PPT)
24 带上她的眼睛
1
2
3
4
C
B
(1)采集 (2)丰富 (3)寂寞 (4)不期而至
C
新知积累·基础练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6
5
D
D
语言建构·能力练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8
9
7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点缀(zhuì)  闷热(mēn)  大屏幕(píng)
B.闲暇(xiá) 凸现(tū) 控制舱(cāng)
C.合拢(lǒng) 吟唱(yíng) 孤零零(líng)
D.蔚蓝(wèi) 迟钝(dùn) 吐鲁番(fān)
·
·
·
·
·
·
·
·
【点拨】“吟”应读yín。
C
·
·
·
·
2. 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我睡眼朦胧中很不情愿地起了床,到外面后发现月亮真的刚升起来,月光下的草原也在沉睡。
B.他不在,我心有灵犀地知道他在哪儿,就飞跑到存放眼睛的那个小房间。
C.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瞬间:50米超近距离手机拍慑画面来了。
D.不管走到天崖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点拨】A项“朦胧”应为“蒙眬”;C项“拍慑”应为“拍摄”;D项“天崖海角”应为“天涯海角”。
【点拨】 B
3. 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它还能通过__________(采集 收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
(2)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________(丰富 丰满)到不正常的程度。
(3)宇宙航行是__________(寂寞 冷漠)的,但宇航员们能看到无限的太空和壮丽的星群。
采集
丰富
寂寞
(4)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____________(如期而至 不期而至)。
不期而至
4.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热,热得像……地狱。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
B.直到一个小时后我回去躺到床上,她还在哼着《月光》,那轻柔的旋律一直在我的梦中飘荡着。
C.“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D.看不到日出了,好想看草原的日出……听,这是今天的第一声鸟叫,雨中也有鸟呢!
【点拨】冒号应改为逗号。
【点拨】 C
5. 下列对汉语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贵阳市正式开通全国首条青少年禁毒教育热线。”句中加点的词依次是动词和名词。
B.“干得很好”“丝绸之路”“登顶珠峰”依次是补充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C.“贵州平塘‘天眼’位居‘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榜首”中加点的部分是定语。
··
··
··········
··
D.“‘天舟一号’只送货,不载人,被形象地称为‘太空快递员’。”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点拨】把“天舟一号”称为“太空快递员”,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点拨】 D
6. 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幻而又充满魅力的想象天地。
B.本文想象奇特、构思巧妙,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C.本文开头运用设置悬念的写法,“眼睛”还能被人带走?这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D.本文多处埋下伏笔,最后谜底的揭示过于突兀,使行文上略显混乱。
D
看到的景物 细沙平原 漂亮的岩石 海藻地
景物的特征 (1) 岩石上的花草、胚芽、贝壳、珊瑚虫被折射光一照,犹如调色板。 (2)
7. 仔细阅读选文,结合相关内容概括景物特征。
沙地平滑,没有褶皱,犹如反光镜。
海藻生命力旺盛,密实柔软,连成一片绿廊。
8. 第⑥段说“我们已经下到水下100米深处”,“我却没有感到有巨大压力”,原因是什么?
①防水服是橡胶的,能经受得住强大的压力,恍如一副既柔软又坚固的甲胄。
②上衣有铜片支撑,构成一个护胸甲,保护胸部免受海水的重压。
9. 请从加点词语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行到300英尺深处时,我仍然能见到阳光,但光已经很微弱了……
“仍然”表示情况持续不变,从侧面写出了海水清澈,表现了海底世界的奇妙。
··(共17张PPT)
25 活 板
1
2
3
4
zhī huò zhì yáng dǐ zhù zhān qì wèi cóng
(1)平民 (2)覆盖 (3)靠近 烘烤
(4)磨刀石 (5)如果只是
(6)准备(好了) (7)完成
(8)顷刻,随即 (9)标签 (10)擦拭
(1)已 以 板 版 (2)镕 熔
(1)①做 ②是 ③发明 ④刻 ⑤算是 ⑥被
(2)①用标签标出 ②标签
(3)①靠近 ②完成
新知积累·基础练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6
5
D
(1)存中 北宋 科学 政治 天文 地理 数学 物理 文学 史事 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2)《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语言建构·能力练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8
9
7
10
1. 给加点字注音。
松脂(  ) 蜡和(  )纸灰
置(  ) 铁板上 火炀(  )之
字平如砥(  ) 木格贮(  )之
兼与药相粘(  ) 用讫(  )
其印为(  )余群从(  )所得
·
·
·
·
·
·
zhī
·
·
·
·
huò
zhì
yáng

zhù
zhān

wèi
cóng
2. 解释下列加点词。
(1)有布衣毕昇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____________________
(3)持就火炀之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字平如砥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止印三二本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平民
覆盖
靠近 
烘烤
磨刀石
如果只是
(6)第二板已具__________________
(7)瞬息可就_________________
(8)旋刻之__________________
(9)每韵为一帖__________________
(10)以手拂之_________________
·
·
·
·
·
准备(好了) 
完成
顷刻,随即
标签
擦拭
3.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______”同“______”;
“______”同“______”。
(2)药稍镕
“______”同“______”。






4. 写出下面多义词在句中不同的意思。
(1)为:
①唐人尚未盛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皆为板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又为活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每字为一印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未为简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为余群从所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发明

算是

(2)帖:
①则以纸帖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韵为一帖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
①持就火炀之________________
②瞬息可就__________________
·
·
·
·
用标签标出
标签
靠近
完成
5. 下列各选项中词类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火烧令坚(名词作状语,表方式,用火)
B.则以纸帖之(名词用作动词,用标签标出)
C.再火令药镕(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
D.木格贮之(名词作动词,用木格)
·
·
·
··
D
6. 文学常识填空。
(1)沈括,字________,________(朝代)著名________家、________家。代表作有《梦溪笔谈》,其内容丰富,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个方面,是包容多种知识的笔记巨著。《梦溪笔谈》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存中
北宋
科学
政治
天文
地理
数学
物理
文学
史事
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2)“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句中的“五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五部经典。
《周易》
《尚书》
《诗经》
《礼记》
《春秋》
一、课文研读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98页第7-10题。
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火烧令坚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互用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则第二板已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其尾而锐其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成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使坚硬
交替,轮流
准备(好了)
指针尖很锋利
花纹
8.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
(2)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
刚开始制作时很大,但制成后却很小。
9. 甲段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请把空缺的三个步骤填在横线上。
设置铁板→__________→放置铁范→__________→__________→按平板面
纸灰冒之
密布字印
持就火炀
10. 对甲、乙两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段“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板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
B.乙段从多方面介绍针,生动展示了小小缝衣针上下穿梭,默默无闻为人们赶制衣裳的特点。
C.“铁范置铁板上”和“上饰帝王”中的“上”意思不相同;“不用,则以纸帖之”和“不用则藏”中的“不用”意思相同。
D.甲段语言平实,乙段语言华丽,但都充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乙段多用四字句式,因而科学严谨,表意清晰。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