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类练&模考预测:8生物技术实践(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分类练&模考预测:8生物技术实践(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2-26 21:1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分类练+模考预测(明考向|强能力)
专题八 生物技术实践
题组一 高考分类练 明考向
类型1 翻阅教材,原味品高考非选择题
1.[2020·全国卷Ⅱ,37]研究人员从海底微生物中分离到一种在低温下有催化活性的α 淀粉酶A3,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以淀粉为底物测定A3酶活性时,既可检测淀粉的减少,检测应采用的试剂是      ,也可采用斐林试剂检测       的增加。
(2)在A3的分离过程中可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其纯度,通常会在凝胶中添加SDS,SDS的作用是          和          。
(3)本实验中,研究人员在确定A3的最适pH时使用了三种组分不同的缓冲系统,结果如图所示。某同学据图判断,缓冲系统的组分对酶活性有影响,其判断依据是                   。
(4)在制备A3的固定化酶时,一般不宜采用包埋法,原因是                   (答出1点即可)。
高考VS教材
[人教选修1]P66
[人教选修1]P50
2.[2020·全国卷Ⅲ,37节选]水果可以用来加工制作果汁、果酒和果醋等。回答下列问题:
(3)现有甲乙丙三种不同来源的果胶酶,某同学拟在果泥用量、温度、pH等所有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比较这三种酶的活性。通常,酶活性的高低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4)获得的果汁(如苹果汁)可以用来制作果酒或者果醋,制作果酒需要    菌,这一过程中也需要O2,O2的作用是                  。制作果醋需要醋酸菌,醋酸菌属于     (填“好氧”或“厌氧”)细菌。
高考VS教材
[人教选修1]P42
[人教选修1]P2
[人教选修1]P3
【借题发挥】理清教材,突破高考的瓶颈——长句描述类题型
问题1: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方法及适用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乙醇、丙酮不宜作胡萝卜素萃取剂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2 它山之石——亦可攻玉
3.[2021·浙江1月,节选]回答下列(一)小题:
(一)某环保公司从淤泥中分离到一种能高效降解富营养化污水污染物的细菌菌株,制备了固定化菌株。
(1)从淤泥中分离细菌时常用划线分离法或    法,两种方法均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    。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诱变、    和鉴定,从而获得能高效降解富营养化污水污染物的菌株。该菌株只能在添加了特定成分X的培养基上繁殖。
(2)固定化菌株的制备流程如下:①将菌株与该公司研制的特定介质结合;②用蒸馏水去除    ;③检验固定化菌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菌株与特定介质的结合不宜直接采用交联法和共价偶联法,可以采用的2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外,只提供固定化菌株有利于保护该公司的知识产权,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江苏卷]为了探索海藻酸钠固定化对绿球藻生长的影响,以及固定化藻对含Zn2+污水的净化作用,科研人员用筛选到的一株绿球藻进行实验,流程及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的海藻酸钠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l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洗去凝胶球上残余的CaCl2和其他污染物,并保持绿球藻活性,宜采用    洗涤。图1中1.0%海藻酸钠组培养24 h后,移去凝胶球,溶液呈绿色,原因是               。
(3)为探索固定化藻对含Zn2+污水的净化作用,应选用浓度为     海藻酸钠制备凝胶球。
(4)图2中空白凝胶球组Zn2+浓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图1和图2分析,固定化藻的实验组24~48 h间Zn2+浓度下降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96 h间Zn2+浓度下降速度较慢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南卷]生产果汁时,用果胶酶处理果泥可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某同学用三种不同的果胶酶进行三组实验,各组实验除酶的来源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测定各组的出汁量,据此计算各组果胶酶的活性的平均值并进行比较。这一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种新分离出来的果胶酶,为探究其最适温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试管16支,分别加入等量的果泥、果胶酶、缓冲液,混匀,平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0 ℃、5 ℃、10 ℃、40 ℃下保温相同时间,然后,测定各试管中的出汁量并计算各组出汁量平均值。该实验温度设置的不足之处有      和      。
(3)某同学取5组试管(A~E)分别加入等量的同种果泥,在A、B、C、D 4个实验组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缓冲液和不同量的同种果胶酶,然后,补充蒸馏水使4组试管内液体体积相同;E组加入蒸馏水使试管中液体体积与实验组相同。将5组试管置于适宜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后,测定各组的出汁量。通过A~D组实验可比较不同实验组出汁量的差异。本实验中,若要检测加入酶的量等于0而其他条件均与实验组相同时的出汁量,E组设计    (填“能”或“不能”)达到目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揭秘]
本考点在教材中占篇幅很小,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课题呈现,但近年高考也有涉及,主要考查点集中于针对不同材料的植物芳香油提取技术、方法,尤其对胡萝卜素提取、分离考查更多,备考时宜将各类提取技术方法作横向对比。
[命题趋势]
预计2022年高考可能会通过生产实践情境或者最新研究成果考查酶的应用或蛋白质的分离技术,体现高考对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要求。会对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进行考查,但对能力的要求并不高,难度变化不大,重在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识记。结合其他专题知识,以多种形式来考查知识的应用能力。
题组二 模考预测练 强能力
预测一 酶相关知识的综合考查
1.[2021·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三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假期对市场上各种加酶洗衣粉进行了研究: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显著的酶是             ,温度、酸碱度和        都会通过影响      而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2)下表为某加酶洗衣粉包装袋上的产品说明,结合“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相关知识,你认为提出①的原因:              。
(3)他们在清洗衣物上的污渍时,将含蛋白酶洗衣粉和脂肪酶洗衣粉混合后并没有达到1+1>2的效果,请解释该用法失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的纯棉衣物沾染了墨水等污渍,对比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发现相差无几,其原因是            ,与传统的加磷洗衣粉相比,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水软化剂如            的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2021·吉林省吉林市高三调研]草莓纯果汁保留了水果的大部分营养成分,能助消化润肠道,口感甜美、消暑降温,所以备受人们喜爱。但是传统方法制得的果汁易产生浑浊、沉淀等现象,影响产品的质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胶是植物    以及胞间层的主要成分,不溶于水,是果汁浑浊原因之一。工业化生产果汁时,添加果胶酶可以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      ,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果胶酶本质上是    (一种酶或一类酶)。
(2)植物、霉菌、细菌和酵母菌等都能产生果胶酶,其中    发酵生产的果胶酶是食品加工中使用量最大的酶制剂。
(3)温度和pH等条件会影响酶的活性。为探究45 ℃时果胶酶的活性,在混合前,需对装有果胶酶和草莓原汁的试管分别进行       处理。
(4)如图是利用配制好的固定浓度的果胶酶,以蒸馏水作为参照,测定不同酶液用量下草莓原汁的澄清度(精密仪器检测,用透光率衡量)。据图分析,在果汁生产中,果胶酶的使用剂量为0.015 mL·kg-1比较适宜,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你已经探究了果胶酶的最适温度(45 ℃),还想进一步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此时实验的自变量是        。
预测二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3.[2021·吉林高三模拟]植物芳香油被誉为“液体黄金”,是世界香料工业不可取代的原料,提高其提取效率有很高的经济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压榨和    等。提取玫瑰精油时要求不含有任何添加剂或化学原料,其提取方法主要是    ,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提取时玫瑰花瓣与清水的质量比一般为    ,经上述方法提取后可收集到乳白色的乳浊液,应向乳浊液加入    使其分层。分离出油层后,一般可加入一些    ,以吸收油层中的水分。
(3)获取橘皮精油时,若直接压榨新鲜橘皮,出油率较低。为提高出油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提取的橘皮精油需要在黑暗条件下保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1·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一模]大高良姜是一种常见的中药,为研究其不同器官中活性成分的抗氧化能力(抗氧化能力与自由基的清除率呈正相关)。某研究小组先从材料干粉中经乙醇回流提取得到粗品,低温除去乙醇,再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获得活性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干燥时,为防止活性成分分解,实验操作中应注意控制      和      。
(2)根据该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可判断该活性成分具有                特点。在用上述方法进行提取时,提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             。
(3)细胞中存在多种自由基,下图为活性成分对其中一种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结果。
①据图分析,不同器官的活性成分在清除自由基时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要全面反映活性成分的抗氧化能力,还需进行补充实验,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此活性成分制成药物,有望通过清除人体细胞中的自由基,达成           目的。
5.研究发现橘皮精油和乳酸菌素(小分子蛋白质)均有抑菌作用,两者的提取及应用如图所示:
(1)橘皮易焦糊,宜采用    法提取橘皮精油,新鲜的橘皮要用    浸泡处理,该过程得到的糊状液体可通过    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
(2)培养基中的尿素可为乳酸菌A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泳法纯化乳酸菌素时,若分离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则其分子量越大,电泳速度    。
(3)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测定透明圈的    来比较橘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
(4)橘皮油也可用萃取法来提取,原因是                。分析下图,提高萃取效果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法提炼]
提取植物有效成分三种方法的把握
(1)蒸馏时若温度太高,时间太短,则产品品质较差,若提高产品品质,可适当延长蒸馏时间。
(2)橘皮压榨前,可在石灰水中浸泡10 h以上,既可防止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又不会在过滤时堵塞筛眼。
(3)萃取时一般来说原料颗粒小,萃取温度高,时间长,需提取的物质就能够充分溶解,萃取效果就好。
专题八 生物技术实践
题组一
1.解析:(1)α 淀粉酶A3可将淀粉水解为还原糖(葡萄糖、麦芽糖)。相同时间内,酶活性越高,淀粉的剩余量越少,淀粉的减少量越多,淀粉遇碘液变蓝色,所以可根据蓝色的深浅判断淀粉剩余量,进而推知酶活性强弱;酶活性越高,还原糖的生成量越多,还原糖和斐林试剂在50~65 ℃水浴条件下反应,可出现砖红色沉淀,所以也可根据砖红色深浅判断还原糖的生成量,进而推知酶活性强弱。(2)SDS能使蛋白质发生完全变性,由几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复合体在SDS的作用下会解聚成单条肽链,且SDS能与各种蛋白质形成蛋白质 SDS复合物,SDS所带负电荷的量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分子原有的电荷量,因而掩盖了不同种蛋白质间的电荷差别,使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3)由图可知,在pH为7.5时,Tris HCl缓冲系统中的α 淀粉酶A3活性比Na2HPO4-KH2PO4缓冲系统高;在pH为9.0时,Tris-HCl缓冲系统中的α 淀粉酶A3活性比Gly NaOH缓冲系统高。即在pH相同时,不同缓冲系统条件下所测得的相对酶活性不同,说明缓冲系统的组分对酶活性有影响。(4)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将酶分子或细胞相互结合,或将其结合到载体上)和物理吸附法。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这是因为细胞体积大,而酶分子很小;体积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体积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答案:(1)碘液 还原糖(或答:葡萄糖) (2)消除蛋白质所带净电荷对迁移率的影响 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3)在pH相同时,不同缓冲系统条件下所测得的相对酶活性不同 (4)酶分子体积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2.解析:(3)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消耗量或者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4)利用获得的果汁制作果酒时需要用酵母菌,果酒发酵前期需要O2,O2可促进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使酵母菌大量繁殖。制作果醋需要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其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答案:(3)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消耗量或者产物的增加量
(4)酵母 促进有氧呼吸,使酵母菌大量繁殖 好氧
【借题发挥】
问题1:答案:①蒸馏法:适于提取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②压榨法:可以解决原料易焦糊问题。
③萃取法:提取易溶于有机溶剂的芳香油。
问题2:答案:萃取胡萝卜素有机溶剂必备如下特点:
具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故宜选石油醚(其沸点较高)作提取剂,而丙酮、乙醇为水溶性溶剂,不宜作萃取剂。
3.解析:(一)(1)分离细菌时,常用划线分离法或涂布分离法,两种方法均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单菌落。要获得目的菌株,即能高效降解富营养化污水污染物的菌株,需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诱变、筛选和鉴定。(2)分析题意可知,固定化菌株的制备流程为:①将菌株与该公司研制的特定介质结合;②用蒸馏水去除未固定的游离细菌,以筛选出固定好的菌株;③检验固定化菌株的降解富营养化污水污染物的能力。固定化的方法有吸附法、共价偶联法、交联法和包埋法等,由“菌株与特定介质的结合不宜直接采用交联法和共价偶联法”可知,可采用的2种方法是包埋法和吸附法。(3)由“该菌株只能在添加了特定成分X的培养基上繁殖”可推测,特定介质能为菌株繁殖提供成分X,故对外只提供固定化菌株,而不提供固定化方法即可保障菌株的繁殖和应用,从而有利于保护该公司的知识产权。
答案:(一)(1)涂布分离 单菌落 筛选 (2)未固定的细菌 降解富营养化污水污染物的能力 包埋法和吸附法 (3)特定介质能为菌株繁殖提供X
4.解析:(1)实验中的海藻酸钠是包埋剂,作用是包埋绿球藻,而CaCl2是凝固剂,作用是与海藻酸钠反应形成凝胶球。(2)为洗去凝胶球上残余的CaCl2和其他污染物,并保持绿球藻活性,宜采用培养液(生理盐水)来洗涤,因为培养液(生理盐水)的浓度与绿球藻的细胞液浓度相接近。图1中1.0%海藻酸钠组培养24 h后,移去凝胶球,由于海藻酸钠浓度过低,使形成的凝胶球孔径过大,固定下来的绿球藻数量少,结果使溶液呈绿色。(3)分析图1可知,当海藻酸钠浓度为2.0%的时候,绿球藻数量比其他浓度时要多,所以要探索固定化藻对含Zn2+污水的净化作用,宜选用浓度为2.0%的海藻酸钠制备凝胶球。(4)分析图2可知,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空白凝胶球组Zn2+浓度下降,Zn2+浓度下降的原因是凝胶吸附Zn2+;图1中海藻酸钠浓度为2.0%时,24~48 h间绿球藻生长(增殖)速度快,使固定化藻的实验组在24~48 h间Zn2+浓度下降速度较快;当海藻酸钠浓度为2.0%时,72~96 h间绿球藻生长(增殖)速度减慢,再加上培养液中Zn2+浓度较低,导致72~96 h间Zn2+浓度下降速度较慢。
答案:(1)包埋绿球藻(包埋剂) 与海藻酸钠反应形成凝胶球(凝固剂) (2)培养液(生理盐水) 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凝胶球孔径过大) (3)2.0% (4)凝胶吸附Zn2+ 绿球藻生长(增殖)速度快 绿球藻生长(增殖)速度减慢,溶液中Zn2+浓度较低
5.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用三种不同的果胶酶进行三组实验,各组实验除酶的来源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据此计算各组果胶的活性的平均值并进行比较,说明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果胶酶的来源,因变量是果胶酶的活性,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来源果胶酶的活性。(2)根据实验设计可知,该实验是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所以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果胶酶的活性,用出汁量进行衡量,出汁量越多则果胶酶活性越高。该实验方案中,温度应该在常温范围内设置系列温度梯度且梯度差值相等,所以4组的温度应分别设置为15 ℃、20 ℃、25 ℃、30 ℃;另外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保证酶促反应只能在设定的温度下进行,同一实验组的反应温度只能是一个,所以实验操作应该是将各组盛有果胶酶的试管与盛有果泥的试管分别在设定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后再将两支试管混合,才能保证实验在设定的温度下进行。(3)根据题意,若要检测加入酶的量等于0而其他条件均与实验组相同时的出汁量,则实验的自变量是果胶酶的量,因变量是出汁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根据实验设置,E组应加入缓冲液而不是蒸馏水,才符合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
答案:(1)探究不同来源果胶酶的活性 (2)温度范围设置不合适 温度梯度设置不合理(或各组的酶促反应受两个不同温度影响) (3)不能 E组加入蒸馏水而不是缓冲液违背了单一变量原则
题组二
1.解析:(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显著的酶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都会通过影响酶活性而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2)温水洗涤,切忌用70 ℃以上的热水的原因是温度过高会使酶失去活性。(3)脂肪酶本身是蛋白质,蛋白酶将(部分)脂肪酶分解,造成含蛋白酶洗衣粉和脂肪酶洗衣粉混合后并没有达到1+1>2的效果。(4)某同学的纯棉衣物沾染了墨水等污渍,对比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发现相差无几,其原因是加酶洗衣粉中没有分解墨水中固体颗粒的酶,与传统的加磷洗衣粉相比,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水软化剂如三聚磷酸钠的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1)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表面活性剂 酶活性 (2)高温会导致酶失活(酶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3)蛋白酶将脂肪酶(部分)分解 (4)加酶洗衣粉中没有分解墨水中固体颗粒的酶 三聚磷酸钠
2.解析:(1)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酯酶和果胶分解酶等,可将果胶分解为可溶性半乳糖醛酸。(2)根据生产特性等,霉菌发酵生产的果胶酶是食品加工中使用量最大的酶制剂。(3)要探究45 ℃时果胶酶的活性,则温度必须为无关变量,果胶酶和草莓原汁的试管的温度都必须在45 ℃,故要对其进行45 ℃(恒温水浴)保温。(4)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果胶会影响出汁率并使果汁混浊,故果汁澄清度越高,表明果胶含量越少。所以据图分析可知,果胶酶的使用剂量为0.015 mL·kg-1时,透光率较大,即果汁澄清度较好,并且酶用量也较小。(5)已知酶的最适温度,预探究酶的最适用量,则温度为无关变量,自变量为酶的不同用量。
答案:(1)细胞壁 半乳糖醛酸 一类酶 (2)霉菌 (3)45 ℃(恒温水浴)保温 (4)此时透光率较大(果汁澄清度高),(果胶)酶用量较小 (5)酶的不同用量
3.解析:(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压榨和萃取等;玫瑰精油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挥发性较强,适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提取;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离出油层和水层。(2)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时,玫瑰花瓣与清水的质量比为1∶4;经上述方法提取后可收集到乳白色的乳浊液,为了使其分层,应向乳浊液中加入NaCl;分离出油层后,为了吸收油层中的水分,一般加入无水Na2SO4。(3)由于新鲜橘皮中含有大量的果蜡、果胶、水分,直接压榨橘皮,会出现滑脱现象,导致出油率较低;提高出油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将橘皮干燥去水,并用石灰水浸泡。由于橘皮精油在光下易分解,所以应将提取的橘皮精油放在黑暗条件下保存。
答案:(1)萃取 水蒸气蒸馏法 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离出油层和水层 (2)1∶4 NaCl 无水Na2SO4 (3)将橘皮干燥去水,并用石灰水浸泡 橘皮精油在光下易分解
4.解析:(1)材料干燥时,为防止活性成分分解,实验操作中应注意控制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2)该活性成分的提取过程是先从材料干粉中经乙醇回流提取得到粗品,低温除去乙醇,再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获得活性成分,属于萃取的方法,说明该活性成分具有易溶于有机溶剂、化学成分稳定等特点。萃取法提取活性成分的提取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3)①由图可知,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活性成分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浓度相同时,根茎中的活性成分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更强。②细胞中存在多种自由基,图示为活性成分对其中一种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结果,所以若要全面反映活性成分的抗氧化能力,还需在上述实验浓度范围内,研究不同器官中的活性成分对其他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4)自由基可引起细胞衰老,若将此活性成分制成药物,有望通过清除人体细胞中的自由基,达成延缓细胞衰老的目的。
答案:(1)干燥温度 干燥时间
(2)易溶于有机溶剂、化学成分稳定 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3)①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活性成分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浓度相同时,根茎中的活性成分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更强 ②在上述实验浓度范围内,研究不同器官中的活性成分对其他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4)延缓细胞衰老
5.解析:(1)如果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芳香油,橘皮易发生焦糊现象,而且有效成分柠檬烯容易水解,因此一般采用压榨法提取。除去固体杂质的方法是采用过滤。(2)对于筛选菌种一般用固体选择培养基,通常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基灭菌通常用高压蒸汽灭菌,对于工作台通常用紫外线消毒。尿素分子含有C、H、O、N四种元素,故可为乳酸菌提供碳源和氮源。电荷相同的蛋白质,分子量越大,电泳速度越慢。(3)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测定透明圈的大小来比较橘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4)由于橘皮油可以溶解于有机溶剂,也可以用萃取法获得。
答案:(1)压榨 石灰水 过滤 (2)碳源和氮源 越慢 (3)大小
(4)橘皮油易溶于有机溶剂 适当延长萃取时间(萃取时间为1.5 h) 适当提高萃取温度(萃取温度为55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