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综合练习二
八年级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事物很多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读图1,完成1~2题。
1.甲图对应景观与其少数民族的匹配,正确的是
A.故宫一壮族
B.瑶古城一蒙古族
C.布达拉宫一藏族
D.平顶碉房一维吾尔族
2.乙图中汽车牌照的属地是
A.四川省 B.重庆市 C.云南省 D.云南省
图2为“2028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预测)”图,
读图完成3~4题。
3.预测2028年我国人口比重最大的年龄段是
A.5-9岁 B. 25-29
C.45-49岁 D.55-59岁
4.应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的社会问题,需要
A.增加就业机会 B.增建养老设施
C.扩大城市规模 D.完善产业结构
《中囯诗词大会》引发收视热潮,古诗词中也不乏描述
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读图3完成5~6题。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古人对西北地区
地理环境的生动写照,从地理角度看这句诗,其科学含义应该是
A.夏季风很难到达西北地区
B.西北地区春季很短
C.冬季风很难到达西北地区
D.西北地区春季无风
6.“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中描述的现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冬季风
图4是我国某地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所示的气象灾害是
A.寒潮 B.沙尘暴
C.春旱 D.洪涝
8.该象灾害最易发生的地区是
A.三江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华北平原
图5是北京市地形、水系图示意图,读图
成9~11题。
9.关于北京市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华北平原西北部
B.华北平原南部
C.华北平原东北部
D.华北平原东部
10.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北京的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图5
A.东北一西南 B.南北 C.西北一东南 D.东西
11.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A.政治中心 B.对外交流中心 C.经济中心 D.教育科研中心
东北地区沃野千里,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湿地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图6是东北地区略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甲地发展农业的土地优势是
A.黄土疏松 B.高原坦荡
C.黑土肥沃 D.地形崎岖
13.乙地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
A.沼泽湿地 B.河流源头
C.森林资源 D.耕地资源
14.大兴安岭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A.渔业 B.种植业
C.林业 D.畜牧业
图7是中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
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5~16题。
15.图中所示自然资源中,全部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水、林地、耕地 B.天然气、石油、煤炭
C.石油、煤炭、天然气 D.水、林地、天然气
16.该图反映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A.总量较少,人均占有量多 B.总量丰富
C.种类齐全,人均占有量多 D.人均占有量少
图8是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从图中可知我国的森林主要分布在
A.西北地区 B.东北和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华北和东北地区
18.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出发,图例④示意的地区最适宜发展
A.水田农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图9为我国风能资源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风能资源属于
①可再生能源 ②非可再生能源
③清洁能源 ④矿产能源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下列省份中位于风能丰富区的是
A.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图10是中国主要畜牧区和种植业区分布图,读图完成21~23。
21.图中A线是我国主要畜牧区和种植业区的分界线,下列等降水量线与A线接近的是
A. 200mm B. 400mm
C. 800mm D. 1600mm
22.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温度差异 B.东西温度差异
C.东西干湿差异 D.南北干湿差异
23.甲地所在地区的粮食作物生产熟制是
A.一年一熟 B.一年二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
2021年6月28日,中国疾控中心和国药集团联合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I/II期临床揭盲。同时,中国生物率先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新冠疫苗生产车间,量产后年产能达1亿剂。读图1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24~25题。
24.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生产属于
A.重工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轻工业 D.高新技术产业
25.一批新冠疫苗要从上海紧急调往广州,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A.水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
二、非选择题
26.图12示意某区等高线地形及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地形部位名称:甲是 ;乙是 。图示阴影区域的地形类型是 。
(2)C地海拔为200米,某日正午气温为30℃,此时理论上山顶丙的气温为 ℃。
(3)图中A村B村容易发展成城镇的是 ,请分析理由 。
(4)据图分析a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 。
27.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各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图13是我国地形略图及某区域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序号代表的地形区是:① 平原,② 山脉,③ 山脉,④ 盆地。
(2)图中甲、乙、丙三大高原中,地面崎岖不平,岩溶地形广布的是 ,丙所在地区的传统民居是 。
(3)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原则,你认为C地适宜发展的农业产业部门是 ,分析其主要成因 。
28.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不同,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图14是四
大地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①是 地区,④是 地区;①和④两区域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2)③和④区域的分界线是 ~ 一线,该线大致与1月平均气温 ℃等温线吻合。
(3)与①②④区域相比,③区域发展种植业最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③区域的作物熟制是 。
29.图15是我国2021年春耕春播示意图、图16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南部沿海地区春耕春播时间大约为 ,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春耕春播时间大约为 ,试概括我国2021年东部春耕春播先后顺序规律: ,影响我国东部春耕春播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A地的春耕春播时间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 (迟/早),主要影响因素是 。
(3)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的 地区,耕地类型,北方以 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为 。
30.读图17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的是我国水资源的 分布不均,主要是将 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 和 地区。
(2)中线工程从 水库引水,向北经 省的省会郑州,中线工程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的主要原因 。
(3)淮河是我国主要的地理分界线,从干湿状况来看,该河流以北的东部地区主要为 区。
31.图18是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图19是延安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本区域的南界大致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接近。C所的海域为 海,甲山脉是 ,该山脉也是第二级阶梯与第 级阶梯的分界线。
(2)A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 , 该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造成该生态问题的气候原因是 。
(3)B区域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业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两点,共2分)2021-2022学年综合练习二
八年级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B D B A B C D C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B C A C C D B B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B C A D B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26(8分)
(1)鞍部 山脊 盆地
(2)27.6
(3)A 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4)流量大、流速平缓、无结冰期等
27(8分)
(1)长江中下游 喜马拉雅 大兴安岭 柴达木
(2)乙 窑洞
(3)渔业 C地为水域(C地为河、湖)
28(8分)
(1)西北 北方 降水
(2)秦岭 淮河 0
(3)热量充足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29(9分)
(1)二月下旬 四月中下旬 春耕春播时间自南向北逐渐推迟 热量(气温)
(2)早 地形
(3)平原 旱地 小麦
30(8分)
(1)空间 长江 华北 西北
(2)丹江口 河南 地势南高北低
(3)半湿润区
31(9分)
(1)800 黄 太行山 三
(2)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3)节约用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跨流域调水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