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欢迎指导制作界首历史教研室王振栋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 本课主要讲述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他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长征为后人留下的长征精神,直到现在仍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因此,)(2)本课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素材。 一、说教材:二、说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资料,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将课外知识与课内知识有机结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发扬长征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八年级的学生对红军的长征应该说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同学对长征的了解是通过文学作品而缺乏对长征艰苦历程的完整学习,根据学生这一情况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1)教学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极其伟大意义2) 教学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三、说教法学法: 主要的教学设想是:
1. 教法(有三)1)、问题导学法——我使用这一教法的目的是力求使课堂教学实现由重“讲”到重“学”的转变;2)、探究讨论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放在过程中)3)、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目的是)突破重难点。 2、学法(有二)
(1)联系比较法 通过前后知识的
联系,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的能力
(2)小组讨论法 主要目的是培养
学生的探究精神四、说教学程序:教学过程我从四方面来说明:
导入新课,
学习新课,
思维拓展,
巩固练习。播放歌曲《长征·七律》1.情景导入(大约3分钟)2、 学习新课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A 阅读课文——自主学习、以学为主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结合地图自学教材。边掌握教材,边列出长征的路线,教师做随堂指导。B 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要求学生在初步掌握了长征概况后,针对阅读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疑问,提出问题,以纸条的形式,送递老师。
C 探究讨论——合作探究、竞争意识(2)、整体感知、建构体系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教师和学生一起做一个知识性的总结,
并进一步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A、读图添图——突破重点
对中央红军长征这一重点的解决,我采用读图填图的方法,
出示长征动态路线图,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
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直观、
立体、动态的概念并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B、比较分析——突破难点
对遵义会议这一难点的处理,我选用了对比分析和出示材料
的方法,
首先让学生对比遵义会议前后,
中央红军遭遇的结局的不同,得出结论。然后出示材料,
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分析,
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分析正确评价遵义会议,
理解遵义会议的意义。?陕甘宁将台堡会宁吴起镇松潘草地强渡乌江冲破四道封锁线突破湘江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遵义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5年1月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3、思维拓展。出示纪念长征的图片,提出问题,我设计的意图是贴近学生生活,点名纪念长征的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湘江战役,损失惨重强渡乌江 夺取遵义 召开会议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红军越过的夹金山打鼓雪山红军经过的水草地天险腊子口吴起镇旧址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会宁镇4、巩固练习课后实践:重走长征路
学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你了解到了发生在长征途中那么多著名战役和红军战士们的英雄事迹。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带游客走长征路,忆革命史。你准备怎样设计这条线路,重点应推出哪几个景点? 为什么?意义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沿途宣传了红军的政治主张,播撒革命火种陕北会师 1935年10月 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原因结果经过板书设计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