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一节对酸碱的初步认识分层作业基础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章第一节对酸碱的初步认识分层作业基础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26 22:4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对酸碱的初步认识第十一章酸与碱分层作业基础练习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下表为部分体液的pH范围。根据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体液 尿液 胆汁 血液 胰液 其他
pH 4.70~8.4 7.10~7.3 7.35~7.4 7.50~8.0 …
A.人体的尿液一定呈酸性
B.胰液的碱性一定比碱性尿液的碱性弱
C.可得出“消化液都是呈碱性”的结论
D.pH试纸不能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2.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溶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  )
A.硫酸 B.硝酸
C.pH为5的溶液 D.烧碱溶液
3.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无色溶液后放在烧杯上方,片刻后小花变成红色(如图),则烧杯中溶液可能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浓氨水 D.浓氢氧化钠溶液
4.最接近中性的洗涤剂是(  )
A.洁厕剂:pH=1.0 B.洗发露:pH=7.6
C.洗衣液:pH=10.5 D.漂白液:pH=13.4
5.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是(  )
A.氯化钠溶液 B.盐酸
C.氯化铵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6.农作物一般适宜在接近中性(pH在6.5~7.5之间)的土壤中生长。而沿海地区土壤的pH在8左右,若用浇灌的方法来降低土壤的碱性,则土壤的pH的变化与浇灌的次数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的(  )
A. B.
C. D.
7.肉类的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如表,则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如何变化(  )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6
A.变强 B.变弱 C.不变 D.无法确定
8.某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柠檬汁2.0﹣2.4 B.番茄汁4.0﹣4.4
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
9.如图是我们常见水果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西瓜pH=5.8 B.芒果pH=3.5
C.菠萝pH=5.0 D. 葡萄pH=4.5
10.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pH,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近似pH如下:
液体 胃液 胰液 胆汁 血浆
pH 0.9﹣1.5 7.5﹣8.0 7.1﹣7.3 7.35﹣7.45
下列液体中,碱性最强的是(  )
A.胃液 B.胰液 C.胆汁 D.血浆
11.月季花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小亮同学给月季花施肥前,对下列肥料溶液的pH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
化肥名称 尿素 碳酸氢铵 硫酸钾 氨水
溶液的pH 7 8 5 11
你认为小亮最好应选用(  )
A.尿素 B.碳酸氢铵 C.硫酸钾 D.氨水
12.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食苹果
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强
C.鸡蛋清是碱性食物
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13.现有pH为5的溶液,欲使其pH变为9,则应加入(  )
A.水 B.pH为8的溶液
C.pH为9的溶液 D.pH为10的溶液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
(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   (填“酸性”或“碱性”);
(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    (填孔穴序号,下同);
(3)作为对照实验的孔穴是   。
15.在粗盐提纯过程中,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钠,需要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为了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现测得溶液的pH为10,为了将pH调节到7,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填物质名称).
16.某农场附近新建了一座燃煤火力发电厂后该农场的小麦产量急剧下降.经农场技术员测定:雨水pH约为4、土壤pH约为5.已知一些重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如表:
作物 ①水稻 ②小麦 ③玉米 ④油菜 ⑤马铃薯
pH 6~7 6.3~7.5 6~7 6~7 4.8~5.5
(1)据上表数据,你认为这种土壤最适合种植的作物是(填编号)   。
(2)继续种小麦,你认为最好选用以下(填编号)   试剂来改良土壤。
①工业盐酸
②熟石灰
③纯碱
(3)该厂的下列整治措施不妥的是   (填序号)。
A.废气循环利用
B.将废气点燃后排放
C.废水用碱中和后排放
D.改进工艺,减少废气废水的产生
17.剑蝴同学在实验室做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用试剂如图所示,实验后把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
(1)废液呈红色,说明废液显   性;
(2)写出废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   。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南方居民的主粮。水稻的稳产、增产是全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有力保障。
(1)水稻最适宜在pH为6~7的土壤中生长,若测得澄清液体的pH是4,应在该田的土壤中施加适量    来调节土壤的pH;
(2)二氧化碳作为气体肥料也能促进作物生长,但过多排放到空气中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进而可能导致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除二氧化碳外,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还有氟氯代烷、臭氧、甲烷等,其中甲烷的化学式为    。
19.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
(1)能闻到茶叶散发出的怡人香气的微观原因是    。
(2)茶杯中的滤网可将茶水与茶叶分离,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操作。
(3)陕西的富硒茶享誉全国,富硒茶中的“硒”指    (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4)茶树适合在弱酸性的土壤环境中生长,下列最适合茶树生长环境的pH范围是    (填字母)。
A.1~1.5
B.5~5.5
C.8~9.5
D.13~13.5
20.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精准实施近火捕获制动,中国的航天探测器首次到达火星!
(1)探测器搭载的火星车采用钛合金、铝合金、复合记忆纤维等材料制造。为保证火星车在火星上着陆并正常工作,钛、铝合金应具有密度小、硬度    、耐腐蚀等优良性能。
(2)如图所示是火星大气成分的体积分数示意图。与空气的成分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O2的体积分数相同
B.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含有N2
C.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相同
D.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完全相同
(3)据报道,火星北极的土壤呈弱碱性。如果火星具备作物生长的条件,下表所列作物适宜在火星北极种植的有    (填序号)。
作物名称 ①草莓 ②棉花 ③萝卜 ④薄荷
适宜生长的pH 5.5~6.5 6.0~6.8 5.0~8.0 7.0~8.0
(4)火星上含有丰富的镁、锰等资源。科学家设想镁可作为未来火星上的燃料,因为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氧化镁和碳,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与镁的反应类似CO2与镁的反应,试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放热,   。
第一节对酸碱的初步认识第十一章酸与碱分层作业基础练习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下表为部分体液的pH范围。根据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体液 尿液 胆汁 血液 胰液 其他
pH 4.70~8.4 7.10~7.3 7.35~7.4 7.50~8.0 …
A.人体的尿液一定呈酸性
B.胰液的碱性一定比碱性尿液的碱性弱
C.可得出“消化液都是呈碱性”的结论
D.pH试纸不能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分析】A、根据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部分消化液不能说明全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pH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判断。
D、根据pH试纸测得的结果是整数判断。
【解答】解:A、人体的尿液 pH值范围为 4.70~8.4,有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碱性,还可能是中性,A不符合题意;
B、胰液pH值范围 7.50~8.0,而人体的尿液pH值范围为 4.70~8.4,尿液的碱性也有可能比胰液的碱性高,故B不符合题意;
C、胃液显酸性,故C不符合题意;
D、pH试纸是检验溶液酸碱度的,根据颜色的变化大致判断溶液酸碱度的某个范围,不能精确到小数位。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溶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  )
A.硫酸 B.硝酸
C.pH为5的溶液 D.烧碱溶液
【分析】向显酸性的溶液中加入显酸性的溶液时,溶液的pH可能不变、变大或变小;向显酸性的溶液中加入显碱性的溶液时,溶液的pH一定升高。
【解答】解:A、pH为5的溶液显酸性,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硫酸时,由于硫酸也显酸性,因此混合溶液的pH不一定增大,故错误。
B、pH为5的溶液显酸性,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硝酸时,由于硝酸也显酸性,因此混合溶液的pH不一定增大,故错误。
C、pH为5的溶液显酸性,向pH为5的酸性溶液中加入pH=5的溶液时,溶液的pH不变,故错误。
D、pH为5的溶液显酸性,向pH为5的酸性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时,由于烧碱溶液pH大于7,则混合液的pH一定升高,故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3.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无色溶液后放在烧杯上方,片刻后小花变成红色(如图),则烧杯中溶液可能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浓氨水 D.浓氢氧化钠溶液
【分析】根据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无色溶液后放在烧杯上方,片刻后小花变成红色,结合常见的酸碱指示剂,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无色溶液后放在烧杯上方,片刻后小花变成红色,无色酚酞溶液显无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故喷洒的是无色酚酞溶液;烧杯中的溶液应显碱性,且具有挥发性。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但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
B、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故选项错误。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不具有挥发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氨水具有挥发性、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最接近中性的洗涤剂是(  )
A.洁厕剂:pH=1.0 B.洗发露:pH=7.6
C.洗衣液:pH=10.5 D.漂白液:pH=13.4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解答】解:A、洁厕剂的pH等于1.0,酸性很强;
B、洗发露的pH等于7.6,接近中性;
C、洗衣液的pH等于10.5,碱性较强;
D、漂白液的pH等于13.4,碱性很强。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5.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是(  )
A.氯化钠溶液 B.盐酸
C.氯化铵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分析】根据已有的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错误;
B、盐酸呈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错误;
C、氯化铵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液的酸碱性与指示剂变色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6.农作物一般适宜在接近中性(pH在6.5~7.5之间)的土壤中生长。而沿海地区土壤的pH在8左右,若用浇灌的方法来降低土壤的碱性,则土壤的pH的变化与浇灌的次数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的(  )
A. B.
C. D.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向酸性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pH升高,越来越接近7。
【解答】解:显碱性的土壤的pH大于7,引淡水冲洗过程中,溶液的pH降低,越来越接近7,而不可能小于7。
B图符合冲洗过程酸碱性变化情况。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7.肉类的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如表,则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如何变化(  )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6
A.变强 B.变弱 C.不变 D.无法确定
【分析】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解答】解: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pH逐渐升高,酸性逐渐变弱。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8.某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柠檬汁2.0﹣2.4 B.番茄汁4.0﹣4.4
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
【分析】pH越小,酸性越强。此题将酸碱性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化学知识与人的身体健康有关。
【解答】解: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且pH值越小酸性越强。
A、柠檬汁2.0﹣2.4,pH小于7,显酸性;
B、番茄汁4.0﹣4.4,pH小于7,显酸性;
C、牛奶6.3﹣6.6,pH小于7,显酸性;
D、鸡蛋清7.6﹣8.0pH大于7,显碱性;
柠檬汁、番茄汁、牛奶等物质的pH小于7,显酸性,其中柠檬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9.如图是我们常见水果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西瓜pH=5.8 B.芒果pH=3.5
C.菠萝pH=5.0 D. 葡萄pH=4.5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解答】解:A、西瓜pH=5.8,小于7,呈酸性;
B、芒果pH=3.5,小于7,呈酸性;
C、菠萝pH=5.0,小于7,呈酸;
D、葡萄pH=4.5,小于7,呈酸;
呈酸性的物质中,芒果的pH最小,故酸性最强;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0.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pH,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近似pH如下:
液体 胃液 胰液 胆汁 血浆
pH 0.9﹣1.5 7.5﹣8.0 7.1﹣7.3 7.35﹣7.45
下列液体中,碱性最强的是(  )
A.胃液 B.胰液 C.胆汁 D.血浆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显酸性。
B、胰液的pH为7.5﹣8.0,大于7,显碱性。
C、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显碱性。
D、血浆的pH为7.35﹣7.45,大于7,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胰液的pH最大,碱性最强。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1.月季花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小亮同学给月季花施肥前,对下列肥料溶液的pH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
化肥名称 尿素 碳酸氢铵 硫酸钾 氨水
溶液的pH 7 8 5 11
你认为小亮最好应选用(  )
A.尿素 B.碳酸氢铵 C.硫酸钾 D.氨水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月季花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酸性土壤的pH小于7,据此解答.
【解答】解:月季花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那么就应选用pH<7的肥料。
A、尿素的pH=7,呈中性,故A错误;
B、碳酸氢铵的pH=8,呈碱性,故B错误;
C、硫酸钾的pH=5,呈酸性,故C正确;
D、氨水的pH=11,呈碱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2.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食苹果
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强
C.鸡蛋清是碱性食物
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解答】解:A、因为苹果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食苹果;
B、苹果汁的pH小于葡萄汁的pH,酸性比葡萄汁强;
C、鸡蛋清是碱性食物;
D、葡萄汁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3.现有pH为5的溶液,欲使其pH变为9,则应加入(  )
A.水 B.pH为8的溶液
C.pH为9的溶液 D.pH为10的溶液
【分析】根据pH的含义和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分析.
【解答】解:pH为5的溶液呈酸性,欲使溶液的pH变大,也就是使酸性减弱或碱性增强,方法有多种:①加水稀释;②加入pH大于5的碱性溶液。
A、只使溶液的增大到无限接近于7,不能大于7,所以错误;
B、只能使溶液的在5~8之间,所以错误;
C、只能使溶液的保持在5~9之间,所以错误;
D、可以使溶液的保持在5~10之间,所以正确。
故选:D。
【点评】理解pH的含义,了解影响pH的变化的因素及影响的结果和程度,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
(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 碱性 (填“酸性”或“碱性”);
(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 2、5  (填孔穴序号,下同);
(3)作为对照实验的孔穴是 3 。
【分析】显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显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显中性溶液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
【解答】解:(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碱性。
故填:碱性。
(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2、5,这是因为稀盐酸、稀硫酸都是显酸性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故填:2、5。
(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3,这是因为水显中性,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
故填: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在粗盐提纯过程中,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钠,需要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为了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pH试纸 .现测得溶液的pH为10,为了将pH调节到7,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稀盐酸 (填物质名称).
【分析】根据酸碱度的测定方法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分析.
【解答】解: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用pH试纸测定;在粗盐纯化过程中,要调节溶液的酸碱性可以用中和法,可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
故答案为:pH试纸;稀盐酸.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6.某农场附近新建了一座燃煤火力发电厂后该农场的小麦产量急剧下降.经农场技术员测定:雨水pH约为4、土壤pH约为5.已知一些重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如表:
作物 ①水稻 ②小麦 ③玉米 ④油菜 ⑤马铃薯
pH 6~7 6.3~7.5 6~7 6~7 4.8~5.5
(1)据上表数据,你认为这种土壤最适合种植的作物是(填编号) ⑤ 。
(2)继续种小麦,你认为最好选用以下(填编号) ② 试剂来改良土壤。
①工业盐酸
②熟石灰
③纯碱
(3)该厂的下列整治措施不妥的是 B (填序号)。
A.废气循环利用
B.将废气点燃后排放
C.废水用碱中和后排放
D.改进工艺,减少废气废水的产生
【分析】(1)结合表中作物生长的酸碱度信息,根据本地土壤的酸碱性,判断当地适合种植的作物;
(2)根据土壤的酸碱性,选择恰当的物质改良土壤;
(3)根据防治酸雨的措施,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点燃后能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反应能生成硫酸,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土壤pH约为5,而马铃薯的生成所要求的土壤酸碱度为4.8~5.5;
故答案为:⑤;
(2)土壤pH约为5为酸性土壤,而小麦需要在土壤酸碱度为6.3~7.5的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所以需要改良酸性土壤为中性或接近中性;
故答案为:②;
(3)废气循环利用、废水用碱中和后排放、改进工艺,减少废气废水的产生等措施,均能减少污染,均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将废气点燃后排放,二氧化硫燃烧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反应能生成硫酸,仍然污染环境.故答案为:B.
【点评】溶液与pH的关系: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溶液的pH=7溶液呈中性.
17.剑蝴同学在实验室做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用试剂如图所示,实验后把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
(1)废液呈红色,说明废液显 酸 性;
(2)写出废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 CaCl2、NaCl、HCl 。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据此解答。
【解答】解:(1)滴入石蕊试液,废液呈红色,说明废液显酸性,故填:酸;
(2)盐酸能与氢氧化钙废液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由于溶液呈酸性,故还含有盐酸,故填:CaCl2、NaCl、HCl。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以及指示剂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南方居民的主粮。水稻的稳产、增产是全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有力保障。
(1)水稻最适宜在pH为6~7的土壤中生长,若测得澄清液体的pH是4,应在该田的土壤中施加适量  氢氧化钙(或熟石灰或消石灰) 来调节土壤的pH;
(2)二氧化碳作为气体肥料也能促进作物生长,但过多排放到空气中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进而可能导致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除二氧化碳外,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还有氟氯代烷、臭氧、甲烷等,其中甲烷的化学式为  CH4 。
【分析】(1)根据改良酸性土壤的方法来分析;
(2)根据甲烷的化学式来分析。
【解答】解:(1)氢氧化钙是一种碱,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测定某土壤浸出液的pH为4,显酸性,可施加氢氧化钙(或熟石灰或消石灰)来调节土壤的pH;故答案为:氢氧化钙(或熟石灰或消石灰);
(2)甲烷的化学式为CH4;故答案为:CH4。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良酸性土壤的方法以及甲烷的化学式的写法,难度不大。
19.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
(1)能闻到茶叶散发出的怡人香气的微观原因是  茶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茶香 。
(2)茶杯中的滤网可将茶水与茶叶分离,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过滤 操作。
(3)陕西的富硒茶享誉全国,富硒茶中的“硒”指  元素 (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4)茶树适合在弱酸性的土壤环境中生长,下列最适合茶树生长环境的pH范围是  B (填字母)。
A.1~1.5
B.5~5.5
C.8~9.5
D.13~13.5
【分析】(1)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
(2)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
(3)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来分析;
(4)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
【解答】解:(1)能闻到茶叶散发出的怡人香气,是因为茶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茶香;
(2)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茶水分离,利用的是过滤的原理;
(3)“富硒茶”中的“硒”不是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4)茶树适合在弱酸性的土壤环境中生长,所以茶树生长环境的pH应<7,并且接近7,故B合适。
故答案为:(1)茶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茶香;
(2)过滤;
(3)元素;
(4)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全,但难度不大,都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20.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精准实施近火捕获制动,中国的航天探测器首次到达火星!
(1)探测器搭载的火星车采用钛合金、铝合金、复合记忆纤维等材料制造。为保证火星车在火星上着陆并正常工作,钛、铝合金应具有密度小、硬度  大 、耐腐蚀等优良性能。
(2)如图所示是火星大气成分的体积分数示意图。与空气的成分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O2的体积分数相同
B.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含有N2
C.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相同
D.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完全相同
(3)据报道,火星北极的土壤呈弱碱性。如果火星具备作物生长的条件,下表所列作物适宜在火星北极种植的有  ③④ (填序号)。
作物名称 ①草莓 ②棉花 ③萝卜 ④薄荷
适宜生长的pH 5.5~6.5 6.0~6.8 5.0~8.0 7.0~8.0
(4)火星上含有丰富的镁、锰等资源。科学家设想镁可作为未来火星上的燃料,因为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氧化镁和碳,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O22MgO+C 。SO2与镁的反应类似CO2与镁的反应,试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放热, 生成黄色和白色固体 。
【分析】(1)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空气的组成情况与火星大气的组成情况来分析;
(3)根据农作物适宜生长的pH来分析;
(4)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1)探测器搭载的火星车采用钛合金、铝合金、复合记忆纤维等材料制造。为保证火星车在火星上着陆并正常工作,钛、铝合金应具有密度小、硬度大、耐腐蚀等优良性能;故填:大;
(2)A、由图示可知,火星的大气中不含O2,故A错误;
B、由图示可知,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含有N2,故B正确;
C、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较低,而火星的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最大,故C错误;
D、由图示可知,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不完全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3)火星北极的土壤呈弱碱性。pH大于7显碱性,由表格信息可知,萝卜和薄荷适宜在火星北极种植;故填:③④;
(4)镁和二氧化碳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SO2与镁的反应类似CO2与镁的反应,则在点燃的条件下,镁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硫,硫是一种黄色固体,氧化镁是一种白色固体,因此镁条在SO2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放热,生成黄色和白色固体;故填:2Mg+CO22MgO+C;生成黄色和白色固体。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掌握合金的性质、大气的组成、酸碱性与pH的关系、化学反应的原理等是解题的关键。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