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课内+课外阅读拓展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课内+课外阅读拓展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6 14:2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课内+课外阅读拓展练
班级: 姓名: 练习时间: .
一、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用“//”将这段话分为两层,划分的依据是(   )(3分)
A.先总体写除夕的特点,再具体叙述除夕的活动。
B.先说在家的人如何过除夕,再说在外边做事的人回家吃团圆饭。
2.填空。(3分)
这段话从视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全方位地描写了除夕之夜的热闹:“到处是酒肉的香味”是从_______的角度描写的;“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是从_______的角度描写的;“鞭炮声日夜不绝”是从_______的角度描写的。
3.这段话具体介绍了除夕的哪些活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真有意思!古人也有描写中国传统佳节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选段一】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
【选段二】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选段一着力描写灯的________多、________多,为的是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在这两个选段中,作者写了元宵节的哪些风俗习惯 其中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选段一中加点的词语都有“全部”的意思,这样写既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形式,又使文章更有文采和趣味。 ( )
(2)选段一将元宵节与大年初一作对比,目的是突出元宵节隆重、体面和美丽的特点。( )
(3)从选段二中的“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可以看出,作者十分喜爱北京的元宵节,读这句话时要表现出愉悦、幸福。 ( )
三、文言文阅读。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主人怪问衡 ( ) (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1)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3.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何以战 D.必以分人
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凿壁借光,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满天风筝自在飞
天一放暖,花儿就开了。花越开越多,春就越来越近了。
田里的花儿铺天盖地,姹紫嫣红。此时天上也开始开花了,越来越多,开满了天空,是风筝。很久以前,我就认为风筝是天空开出的花。那时的我还很小。很小的我经常跟着二爷爷玩,二爷爷喜欢放风筝。那时,二爷爷六十多岁了。但他和我们小孩儿一样,玩得很开心。
冬天里,雪花绽放的时候,二爷爷就开始扎风筝了。二爷爷不扎青蛙、龙、蜈蚣之类的风筝,不是不会扎,二爷爷说,他不喜欢这文静的天上飘着这么张牙舞爪的东西,不美。二爷爷喜欢扎花,二爷爷扎的花风筝特别俊,二爷爷最爱扎的是梅花。放的时候,二爷爷一手牵好几个。只要迎风一跑,一松线,风筝就全飞上了天空。最多的时候二爷爷一手放过十个风筝,线都有条不紊,从不纠缠,旁人都想跟他学这一手,可总也学不会。
二爷爷的风筝在天空开花的时候,所有的风筝都自叹弗如了,二爷爷的周围就聚了一堆人,一堆人就都把脸开成向日葵,仰望着天空中的风筝。大的花,小的花,忽上忽下,漂亮极了。
暮色西沉,该收风筝了,二爷爷就松开手指,手中的风筝就飞走了,只一会儿,就飘得很高,很远……二爷爷看着风筝说:“走吧,你们都走吧!”之后,就长叹一口气,如释重负。二爷爷扎了一辈子风筝,放了一辈子风筝,最后一个也没留下。
村里好多人都纳闷,问他:怎么不留一只呢?他只笑笑,从不说什么。后来我长大了,渐渐地明白了:那是因为二爷爷把风筝都交给了天空,把他们各自的“线儿”都还给了风筝自己,风筝才会自由自在地飞,无拘无束地绽放芬芳。
(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
如释重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短文第1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
A.描写春天的美景,点明放风筝的季节。
B.描写春天充满生机的景色,让放风筝更富有诗情画意。
C.这一段话与放风筝没有关系,可以删去。
3.请在短文中找出与结尾“后来我长大了,渐渐地明白了”相照应的句子,用“ ”画出来。(2分)
4.短文主要是从哪两个方面写二爷爷喜爱风筝的?请简要加以概括。(4分)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
5.二爷爷把风筝都交给了天空,一个也没留下。二爷爷为什么这么做?(可摘录原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中写到了各种不同的“花”:有“春天田里的花儿”,有“天空开出的花——风筝”,有“冬天里的雪花”,还有“仰望风筝的‘向日葵’”。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拓展阅读。
总有一扇门为你而开
①你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总有一扇门为你而开。
②当学业一团糟的时候,当生活举步维艰的时候,当失败接踵而至的时候,当烦恼挥之不去的时候,当苦痛无法排遣的时候,你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总有一扇门为你而开。只要你打开这扇门,(    )就会峰回路转,(    )就会柳暗花明,(    )就会悄然光顾,(    )就会一扫而光,苦痛就会烟消云散。
③也许这扇门正虚掩着,需要你赋予自己力量和胆魄,果敢地把它推开;也许这扇门与众不同,需要你赋予自己方法和技巧,换一种方式把它打开;也许这扇门正被烟笼雾锁,需要你赋予自己多一些时间和耐心,等到天朗气清后把它打开;也许这扇门已经被我们悄然错过,需要你赋予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清醒的感知力,果敢地走回头路,才能把它打开。
④一帆风顺的路途固然令人向往,但缺少了起伏与坎坷,这样的路底蕴不会厚重;直视无碍的景致固然一览无遗,但缺少了曲折与回环,这样的景致难以令人荡气回肠。所以,你没必要畏惧生活的艰险,也没必要害怕人生的失败,或许这就是生活对你的砥砺,或许这就是生活对你的锤炼,然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的,只要你不放弃自己,总有一扇成功的门为你而开,而过去的一切,在你跨过这扇门后,都会成为你精神背囊里最宝贵的财富。
⑤找到一个解题的角度,知识会为你打开一扇门;适时地拱让对手,谦逊会为你打开一扇门;结识一个知心朋友,友情会为你打开一扇门……一扇门后面就是一条路,这条路不仅可以愉悦你的心灵,也会最终引领你抵达生活的彼岸。
⑥没有雄鹰飞不过的高山,没有水手征服不了的江河。同样,生活中,也不会有你无法赢取的目标。实际上,从你开始追求理想的那一刻起,一扇门,就已经等在了你前行的路上。它不会背离你,也不会丢弃你,它坚贞不渝地等着你,只不过有时候,你需要多付出一些耐心和艰辛罢了。
⑦只要你对生活的希望没有泯灭,只要你的心门没有关上,这个世界上,总有一扇门会为你而开。
1.在第②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2.文中画“ ”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第⑤段画“——”的句子,写一个分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要你对生活的希望没有泯灭,只要你的心门没有关上,这个世界上,总有一扇门会为你而开。”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A 2.嗅觉 视觉 听觉
3.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4.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二、1.数量 种类 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2.作者写了元宵节时看花灯、放花炮和吃元宵这三种风俗习惯。其中详写了看花灯,略写了放花炮和吃元宵。这样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用看花灯这一元宵节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生动地展现了老北京春节独特的习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1)√ (2)× (3)√
三、1.(1)对……感到奇怪(2)得到
2. (1)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2)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3.D
4.凿开墙壁,借邻居家的灯光 勤学苦读
四、1.文中指二爷爷放走风筝后心情轻松愉快。
2.C
3.很久以前,我就认为风筝是天空开出的花。那时的我还很小。
4.(1)扎风筝 (2)放风筝
5.那是因为二爷爷把他们各自的“线儿”都还给了风筝自己,风筝才会自由自在地飞,无拘无束地绽放芬芳。
6.用花衬托人物,表现出二爷爷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还运用比喻,侧面表现出爷爷扎风筝、放风筝技艺的高超。
五、1. 示例:前路 生活 幸运 烦恼
2.排比。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增强语势。
3.示例:对别人施以援手,善良会为你打开一扇门。
4.示例:在逆境中,只要你不绝望,仍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走出困境,获得成功。
灭时,内心的伤心和失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