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9.1 压强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50N B.空气的密度大约为1.29×103kg/m3
C.一名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双脚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D.单个新冠病毒的质量约为5g
2.把一个重力为10N、底面积为10cm2的正方体甲,放在一个重力5N、边长为2cm的正方体乙的正上方,那么正方体乙受到甲的压力产生的压强是( )
A.2.5×104Pa B.1.5×104Pa
C.104Pa D.1Pa
3.如图所示,小长方体甲叠放在大长方体乙上且充分接触,它们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已知甲重,下表面的面积为;乙重,下表面的面积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压力就是甲受到的重力 B.乙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乙受到的重力
C.甲对乙的压强大小为 D.乙对桌面的压强大小为
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切去相同宽度,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关于甲、乙正方体切去部分质量m甲’和m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m甲’一定大于m乙’ B.m甲’一定等于m乙’ C.m甲’可能小于m乙’ D.m甲’可能不等于m乙’
5.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密度分别为甲、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部分,使剩余部分高度相同,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甲=F乙, 甲>乙 B.F甲C.F甲>F乙, 甲<乙 D.F甲>F乙, 甲>乙
6.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圆台形物体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它们分别在水平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和2v,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F1=F2 B.p1>p2,F1F2
7.甲、乙是重为10N和20N的两柱形物体,重叠并置于水平面上,当它们分别受到F1=5N和F2=8N的水平拉力时保持静止(如图a所示);当甲受到F3=15N的拉力时,甲乙一起以1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如图b所示);当把乙单独放在水平面上,用推力F4水平向右推乙,乙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c所示)。已知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200cm2、100c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5∶8 B.图a中乙对地面的摩擦力为13N,水平向右
C.图b中甲乙之间的摩擦力小于15N D.图c中F4的大小为10N
8.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4∶1 B.4∶3 C.1∶2 D.8∶1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则对地面压力较大的是______,密度较大的是______(均选填“甲”或“乙”);若将甲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则甲对地面的压强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0.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按甲和乙两种方式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在水平拉力F1和水平推力F2的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则F1______F2;图中,图甲、图乙对水平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则p1______p2(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1.如图所示,两长方体A和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受重力10牛,B受重力30牛,已知A对B的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3:2,则A与B的底面积之比为________,若把B放在A上,那么B对A的压强与A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
12.边长15cm的均匀正方体,重为90N,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如图甲所示,此时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Pa。若沿水平方向截下一部分a立放在水平桌面上,且使a对桌面压强为剩余部分b对桌面压强的1.5倍,如图乙所示,则剩余部分的高度为___________cm。
13.如图(a)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长方体甲、乙由同种材料制成,密度为5×103kg/m3,甲、乙的高度均为0.1m,甲的质量为5kg,乙的质量为20kg,则甲对水平面的压力为___________N,乙对水平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若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某一相同的厚度h,并将所截去的部分均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如图(b)所示,此时恰能使叠放后的物体丙、丁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图丙中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
1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是底面积为0.25m2、高2m的均匀柱状体,乙是边长为1m,密度为2103kg/m3的正方体,当沿水平方向截取不同高度的甲物体,并平稳地放在乙物体上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随截取的长度x的变化如图丙所示,甲物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图中p1:p2______。
三、作图题
15.物块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为30牛,请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对地面的压力F。
16.物体沿粗糙斜面下滑,请在图中画出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及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四、实验题
17.在学习压力压强时,对“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的判断,小明同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压力就是重力.”就此该校的物理兴趣小组做了相关的实验.他们用弹簧测力计测出3个材料相同、表面粗糙程度相同、重力不同的物体;在老师的帮助下,用专用的仪器测出这3个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产生的压力.并适当改变受力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如表一、二、三所示.
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中的数据可得: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__________ ;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中的数据可得:当同一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受力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物体产生的压力越小.即可知小明同学的想法是__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③又进一步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得:
(a)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中的数据可得: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__________;
(b)比较实验序号1、2、3和4、5、6和7、8、9中的数据可得:__________.
18.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海绵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下列实验中所用的研究方法与此相同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利用弹簧形变的程度来反映力的大小
B.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时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C.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假设小车运动时不受力做出科学推理
(2)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选择___________两图进行比较;
(3)甲、乙两图比较可以得到:受力面积一定吋,______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下列实例中,可用此结论解释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A.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毎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B.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
(4)小明同学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又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取走左边小物块,此时物体B剩余部分对海绵的压强与丁图相比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为了探究柱形物体对支持面产生的压力形变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猜想:可能与柱形的重力、形状、底面积大小有关.他们用底面积相同、重力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实验(如图16(a)所示),接着他们再把若干个相同的长方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实验(如图(b)所示),实验时他们测量了沙面下陷程度,并将有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实验序号 形状 压力(牛) 受力面积(厘米2) 下陷程度(毫米)
1 长方体 2 10 2
2 正方体 3 10 3
3 圆柱体 6 10 5
表二
实验序号 形状 压力(牛) 受力面积(厘米2) 下陷程度(毫米)
4 长方体 2 5 4
5 长方体 4 10 4
6 长方体 6 15 4
7 /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和2和3的数据及观察的现象,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初步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柱形物体对支持面压力越大,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越显著.理由:_____.
(2)进一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和5和6数据及观察的现象可得到结论:_____,柱形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形变效果相同.
(3)小明同学发现以上6次实验还不能探究柱形物体对支持面压力的形变效果与形状有无关系,他应该选择其他物体再次进行实验,请把该物体符合要求的各项数据填写在序号7中._____
(4)从上列表格中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小组同学总结归纳得出:若要比较柱形物体对支持面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显著程度,可以观察比较_____以及计算_____所受的压力大小进行判断.
五、综合题
20.如图所示,银川滨河黄河大桥全长6587米。设计时速每小时80公里,该桥最大跨度为218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多塔连跨钢混折叠合梁自锚式悬索桥。
(1)小明坐在一辆小汽车的前排副驾座位上通过大桥,此时所选的参照物是自己,则他感觉大桥的斜拉塔将___________。若该小汽车5分钟通过大桥,请通过计算说明该车通过滨河大桥时是否超速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点)
(2)根据大桥设计,过桥车辆对桥面的压强一般应控制在8×105Pa以下,有一辆质量为2000千克的6轮轻型货车,如果每个车轮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为150cm2。请你计算允许该货车通过滨河大桥载货的最大质量是多少千克___________?(g=10N/kg)
2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大小均为p .甲的质量为5千克,边长为0.1米.乙的边长为0.05米.求:
(1)甲的密度ρ甲____.
(2)甲对地面的压力F甲和压强p ____.
(3)若将甲、乙中的一个物体叠放到另一个物体上表面的中央后,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p′,则跟原先甲对地面的压强p相比,小华同学在下表中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设想.
(a)请你判断,设想Ⅰ是_______的,设想Ⅱ是_____的,设想Ⅲ是_____的.(均选填“可能”或“不可能”)
(b)请选择一个可能的设想,计算出相应的压强p′____.
【参考答案】
1.C 2.A 3.D 4.A 5.C 6.A 7.D 8.A
9. 甲 乙 不变
10. 等于 大于
11. 1:6 3:4
12. 4000 10
13. 50 5×103 12500
14. 2103 4:5
15.
16.
17. 物体产生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1、4、7或2、5、8或3、6、9 错误 物体产生的压力大小与物体重力大小的比值相同 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受力面和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物体产生的压力大小与物体重力大小的比值越小.
18. 凹陷程度 A 甲、丙 压力 A 不变
19. 不能 没有控制好柱体的形状相同 当柱体的形状相同,且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相同时
沙面的下陷深度 单位面积
20. 向他跑来 没有超速 5200kg
21. 5×103kg/m3 49;4.9×103Pa 不可能 可能 可能 6125Pa;2.45×104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