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盐分层作业巩固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章盐分层作业巩固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26 23:1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盐分层作业巩固练习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铁、盐酸、石灰水、硫酸铜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有蓝色沉淀生成 B.无明显现象
C.溶液变为蓝色 D.有气泡产生
2.下列关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a2CO3溶液呈碱性 B.Na2CO3固体难溶于水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 D.NaHCO3可用于烘焙糕点
3.一烧杯中盛有10.6g碳酸钠粉末,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该反应中有关物质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①表示烧杯中碳酸钠的质量变化
B.曲线②表示烧杯中氯化钠的质量变化
C.曲线③表示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化
D.曲线④表示烧杯中水的质量变化
4.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C.最终瓶内压强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压强较大
D.其他条件相同时,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质量多
5.下列有关盐的用途中,叙述错误的是(  )
A.碳酸钙用作补钙剂
B.碳酸钠用于造纸、纺织
C.亚硝酸钠用于腌制咸菜
D.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6.人类常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所需要的物质。如图是Mg(OH)2、MgCl2、Mg(NO3)2三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加入氯化铜溶液或稀盐酸可实现①的转化
B.通过一步反应无法实现②的转化
C.通过加入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碱可实现③的转化
D.通过一步反应可实现Mg(NO3)2向MgCl2的转化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温度不变
B.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
C.熟石灰与氯化铵固体混合,研磨,有氨气产生
D.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呈红色
8.小陈在探究氯化钙的性质,进行图甲所示的实验。 试验后,他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实验仪器操作无误
B.图乙中d﹣m段反应过程中有沉淀产生
C.图乙中m﹣n段反应过程中有气泡产生
D.图乙中n点之后溶液中的溶质有Na2CO3和NaCl
9.下列常见盐的用途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添加大量的亚硝酸钠来保鲜食品
B.硝酸钾在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
C.农业上常用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氯化钠在生活中用作调味品
10.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将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中,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B.向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加入Fe(OH)2,溶液显红色
C.在Na2CO3、K2SO4、AgNO3溶液中分别滴加BaCl2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D.久置于空气中的熟石灰,加入稀盐酸会有气体放出
11.下列说法你不赞成的是(  )
A.膨化食品开封一段时间后不再松脆,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
B.铵态氮肥和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混合使用会降低其肥效
C.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时,泡沫多的是硬水
D.冬天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可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
12.“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  )
A.熟石灰 B.碳酸钾 C.生石灰 D.烧碱
13.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Cl﹣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A.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D.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小明周末放假回家告诉爸爸学习有关化肥的知识了,爸爸拿出家里的几种化肥分别是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决定考考他:
(1)各取上述四种化肥进行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出来的是    。
(2)给农作物施用碳酸氢铵后要立即盖上,其原因是    。
(3)小明告诉爸爸,除了上述化肥,还有一类化肥是复合肥,例如    (写一种)。
15.实验室有一瓶化肥的标签已脱落,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NH4HCO3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
(1)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产生,则该化肥不可能是   。
(2)另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该化肥不可能是   。
(3)在步骤(2)的试管中再滴入氯化钡溶液,若出现浑浊,则可知该化肥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农业上常用的化肥有CO( NH2)2、Ca3(PO4)2、K2SO4、KNO3、NH4H2PO4,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 NH4H2PO4 B. Ca3(PO4)2 C. CO( NH2)2 D.   
17.现有①硝酸钾②氯化钾③浓盐酸④浓硫酸⑤钨⑥铁,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填序号,下同);
(2)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小的是   ;
(3)熔点最高的金属是   .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某同学利用所学化肥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初步区分常见化肥碳酸氢铵、氯化铵、磷矿粉、硫酸钾.
(1)看外观,灰白色粉末的物质是   ,白色晶体是   .
(2)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无刺激性气味的是   .
(3)加熟石灰,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
19.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硝酸铵、硝酸钾、碳酸氢铵、氯化钾四种化肥进行了如图探究:
(1)其中所加试剂可能是:甲   (填俗名),乙   (填名称)、丙   (填化学式)。
(2)在四种样品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填化学式)。
20.化肥为保持粮食丰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常用化肥有:①尿素[CO(NH2)2]②硝酸钾KNO3③硝酸铵NH4NO3等,请回答:
(1)上述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填序号).
(2)硝酸铵溶解于水后溶液温度明显   (填“升高”或“降低”)
第十二章盐分层作业巩固练习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铁、盐酸、石灰水、硫酸铜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有蓝色沉淀生成 B.无明显现象
C.溶液变为蓝色 D.有气泡产生
【分析】A、根据中和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无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钙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会产生蓝色沉淀,故选项错误。
C、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选错误。
D、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有气泡产生,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借助图示的形式考查了常见酸碱盐之间反应的现象,掌握酸碱盐之间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下列关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a2CO3溶液呈碱性 B.Na2CO3固体难溶于水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 D.NaHCO3可用于烘焙糕点
【分析】根据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俗称、溶解性、化学性质、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Na2CO3溶液呈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Na2CO3固体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故选项说法正确。
D、NaHCO3可用于烘焙糕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俗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女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一烧杯中盛有10.6g碳酸钠粉末,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该反应中有关物质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①表示烧杯中碳酸钠的质量变化
B.曲线②表示烧杯中氯化钠的质量变化
C.曲线③表示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化
D.曲线④表示烧杯中水的质量变化
【分析】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解答】解:A、碳酸钠是反应物,不断滴加稀盐酸,碳酸钠会反应完,最终质量为0,故A说法正确;
B、Na2CO3+2HCl=2NaCl+H2O+CO2↑,通过计算可知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17:44,即生成的氯化钠更多,故B说法正确;
C、由B可知,二氧化碳的更少,故C说法正确;
D、盐酸中也含有水,所以水的质量会一直变多,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方程式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4.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C.最终瓶内压强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压强较大
D.其他条件相同时,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质量多
【分析】A、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相同时间内气压大,进行分析判断。
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c所需的时间短,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最终曲线①、②的气压相等,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相同时间内气压大,说明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曲线①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c所需的时间短,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即相同气压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更快,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图示可知,最终曲线①、②的气压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酸钙粉末与块状碳酸钙的质量相同,其他条件相同时,碳酸钙粉末与块状碳酸钙产生的CO2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理解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图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下列有关盐的用途中,叙述错误的是(  )
A.碳酸钙用作补钙剂
B.碳酸钠用于造纸、纺织
C.亚硝酸钠用于腌制咸菜
D.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盐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碳酸钙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被人体吸收的氯化钙,达到补钙的目的,选项说法正确;
B.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造纸、纺织等,选项说法正确;
C.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于腌制咸菜,选项说法错误;
D.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所以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人类常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所需要的物质。如图是Mg(OH)2、MgCl2、Mg(NO3)2三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加入氯化铜溶液或稀盐酸可实现①的转化
B.通过一步反应无法实现②的转化
C.通过加入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碱可实现③的转化
D.通过一步反应可实现Mg(NO3)2向MgCl2的转化
【分析】A、根据氢氧化镁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氧化镁难溶于水,不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氯化镁溶液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镁,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②的转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硝酸镁与可溶性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通过加入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碱可实现③的转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Mg(NO3)2转化为MgCl2,假设能行,对应的生成物是氯化镁和硝酸盐,氯化镁和硝酸盐均易溶于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和碱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温度不变
B.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
C.熟石灰与氯化铵固体混合,研磨,有氨气产生
D.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呈红色
【分析】A、根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于水温度降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会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
C、熟石灰与氯化铵固体混合,研磨,有氨气产生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呈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物质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8.小陈在探究氯化钙的性质,进行图甲所示的实验。 试验后,他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实验仪器操作无误
B.图乙中d﹣m段反应过程中有沉淀产生
C.图乙中m﹣n段反应过程中有气泡产生
D.图乙中n点之后溶液中的溶质有Na2CO3和NaCl
【分析】根据稀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结合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溶液pH 的变化图,d﹣m pH增大,发生的是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d﹣m 段反应过程中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溶液pH 的变化图,m﹣n pH不变,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过程中没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D、图乙中n 点之后溶液中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溶质有 Na2CO3和 NaCl,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中溶液pH的变化、熟练掌握盐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下列常见盐的用途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添加大量的亚硝酸钠来保鲜食品
B.硝酸钾在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
C.农业上常用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氯化钠在生活中用作调味品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可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解答】解:A、食物中添加少量的亚硝酸钠可以起到保鲜作用,但大量添加会危害身体健康,故说法错误;
B、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在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故说法正确;
C、农业上常用硫酸铜各熟石灰配制波尔多液,故说法正确。
D、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剂,食盐可用于调味和腌渍蔬菜、鱼、肉等,故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物质的用途,是中考的重要内容,需同学们掌握。
10.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将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中,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B.向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加入Fe(OH)2,溶液显红色
C.在Na2CO3、K2SO4、AgNO3溶液中分别滴加BaCl2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D.久置于空气中的熟石灰,加入稀盐酸会有气体放出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Fe(OH)2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空气中的熟石灰中含有碳酸钙,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将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中,不反应,没有白色沉淀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
B、Fe(OH)2难溶于水,向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加入Fe(OH)2,溶液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在Na2CO3、K2SO4、AgNO3溶液中分别滴加BaCl2溶液,分别生成碳酸钡沉淀、硫酸钡沉淀、氯化银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
D、空气中的熟石灰中含有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加入稀盐酸会有气体放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下列说法你不赞成的是(  )
A.膨化食品开封一段时间后不再松脆,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
B.铵态氮肥和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混合使用会降低其肥效
C.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时,泡沫多的是硬水
D.冬天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可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
【分析】A、根据膨化食品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进行解答;
B、根据肥料混合使用后肥效的变化进行解答;
C、根据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时,泡沫多的是软水进行解答;
D、根据水中加入乙二醇后凝固点的变化来解答。
【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水蒸气,膨化食品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开封一段时间后不再松脆,故A正确;
B、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生成氨气逸出,降低肥效,故B正确;
C、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时,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C错误;
D、因为水中加入乙二醇,可以使混合物的凝固点降低,冬天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可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能力。
12.“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  )
A.熟石灰 B.碳酸钾 C.生石灰 D.烧碱
【分析】根据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熟石灰是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正确。
C、生石灰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碱、盐、氧化物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Cl﹣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A.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D.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
【分析】根据FeCl3溶液中含有水分子、铁离子和氯离子三种粒子,要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与Cl﹣无关,可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排除两种离子中的一种而保留另一种,通过现象的分析获得结论.
【解答】解:A、加水稀释对溶液中的氯离子和铜离子都没有影响,只是使其浓度变小造成溶液黄色变浅,不能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与Cl﹣离子无关,只进行该实验无意义,故A错误;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把铁离子转化为沉淀而除去,但氯离子不变,而溶液黄色消失,证明氯化铁溶液显黄色与氯离子无关,只进行该实验有意义,故B正确;
C、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把氯离子转化为氯化银沉淀而除去,但铁离子不变,而溶液黄色未消失,证明氯化铁溶液显黄色与氯离子无关,只进行该实验有意义,故C正确;
D、FeCl3溶液中含有水分子、铁离子和氯离子三种粒子,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证明水分子、氯离子都不会对影响颜色产生影响,只进行该实验有意义,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控制变量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常用方法,通过控制变量对比的溶液中含有相同的离子的方法来探究离子对溶液性质的影响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小明周末放假回家告诉爸爸学习有关化肥的知识了,爸爸拿出家里的几种化肥分别是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决定考考他:
(1)各取上述四种化肥进行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出来的是  磷矿粉 。
(2)给农作物施用碳酸氢铵后要立即盖上,其原因是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 。
(3)小明告诉爸爸,除了上述化肥,还有一类化肥是复合肥,例如  硝酸钾 (写一种)。
【分析】(1)根据磷矿粉是灰白色的,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碳酸氢铵在受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3)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1)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从外观看均为白色晶体,只有磷矿粉是灰白色粉末,故从外观上磷矿粉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
(2)碳酸氢铵在受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故给农作物施用碳酸氢铵后要立即盖上;
(3)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答案为:
(1)磷矿粉;
(2)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
(3)硝酸钾。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磷矿粉颜色与其它化肥的不同、常见化肥的作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实验室有一瓶化肥的标签已脱落,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NH4HCO3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
(1)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产生,则该化肥不可能是 尿素 。
(2)另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该化肥不可能是 NH4HCO3 。
(3)在步骤(2)的试管中再滴入氯化钡溶液,若出现浑浊,则可知该化肥是 (NH4)2SO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2SO4+BaCl2═BaSO4↓+2NH4Cl 。
【分析】(1)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硫酸盐溶液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4Cl、(NH4)2SO4、NH4HCO3均属于铵态氮肥,尿素[CO(NH2)2]中不属于铵态氮肥,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产生,则该化肥不可能是尿素。
(2)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另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该化肥不可能是NH4HCO3。
(3)在步骤(2)的试管中再滴入氯化钡溶液,若出现浑浊,硫酸盐溶液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则则可知该化肥是(NH4)2SO4;硫酸铵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BaCl2═BaSO4↓+2NH4Cl。
故答案为:
(1)尿素;
(2)NH4HCO3;
(3)(NH4)2SO4,(NH4)2SO4+BaCl2═BaSO4↓+2NH4Cl。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铵态氮肥的化学性质、硫酸盐的检验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农业上常用的化肥有CO( NH2)2、Ca3(PO4)2、K2SO4、KNO3、NH4H2PO4,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 
A. NH4H2PO4 B. Ca3(PO4)2 C. CO( NH2)2 D. KNO3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A正确;
B、Ca3(PO4)2 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B错;
C、CO( 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C错;
D、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答案为:A;KNO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种或哪几种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17.现有①硝酸钾②氯化钾③浓盐酸④浓硫酸⑤钨⑥铁,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① (填序号,下同);
(2)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小的是 ③ ;
(3)熔点最高的金属是 ⑤ .
【分析】(1)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2)根据物质的挥发性考虑;(3)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
【解答】解:(1)①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
(2)③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液质量减少;
(3)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
故答案为:(1)①;(2)③;(3)⑤.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学肥料的判断方法,知道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熟悉金属之最.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某同学利用所学化肥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初步区分常见化肥碳酸氢铵、氯化铵、磷矿粉、硫酸钾.
(1)看外观,灰白色粉末的物质是 磷矿粉 ,白色晶体是 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钾 .
(2)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碳酸氢铵 ,无刺激性气味的是 氯化铵、硫酸钾 .
(3)加熟石灰,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氯化铵 .
【分析】磷矿粉呈现的是灰白色,而其它都是白色晶体;白色晶体中能够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碳酸氢铵,没有气味的是硫酸钾和氯化铵,而氯化铵能够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故可以据此来鉴别,完成解答.
【解答】解:(1)根据化肥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可知,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都是白色晶体,而磷矿粉为灰白色的粉末状固体;
(2)碳酸氢铵易分解而散发出刺激性气味,而氯化铵和硫酸钾没有刺激性气味;
(3)铵态氮肥能跟碱起反应而产生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所以氯化铵可以被鉴别出来,剩余的为硫酸钾;
故答案为:(1)磷矿粉;硫酸钾、碳酸氢铵、氯化铵;
(2)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钾;
(3)碳酸氢铵、氯化铵
【点评】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利用化肥的性质实现对化肥的简易鉴别,知道铵态氮肥可以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19.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硝酸铵、硝酸钾、碳酸氢铵、氯化钾四种化肥进行了如图探究:
(1)其中所加试剂可能是:甲 熟石灰 (填俗名),乙 稀盐酸 (填名称)、丙 AgNO3 (填化学式)。
(2)在四种样品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KNO3 (填化学式)。
【分析】(1)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碳酸氢铵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钾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进行分析解答。
(2)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1)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硝酸铵、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甲是熟石灰;碳酸氢铵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硝酸铵与稀盐酸不反应,故乙是稀盐酸。氯化钾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硝酸钾不能,故丙是氯化银溶液,其化学式为AgNO3。
(2)在四种样品中,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其化学式为:KNO3。
故答案为:
(1)熟石灰,稀盐酸;AgNO3;
(2)KNO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盐的化学性质、复合肥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化肥为保持粮食丰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常用化肥有:①尿素[CO(NH2)2]②硝酸钾KNO3③硝酸铵NH4NO3等,请回答:
(1)上述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②  (填序号).
(2)硝酸铵溶解于水后溶液温度明显 降低 (填“升高”或“降低”)
【分析】(1)氮、磷、钾三种元素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是复合肥;
(2)根据物质溶于水吸热和放热情况考虑.
【解答】解:(1)尿素[CO(NH2)2]只含有N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②硝酸钾KNO3中含有N、K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③硝酸铵NH4NO3只含有N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
(2)硝酸铵溶解于水后吸热,所以会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
故答案为:
(1)②;
(2)降低.
【点评】氮磷钾这三种元素中只含有氮元素的是氮肥;只含有钾元素的是钾肥,只含有磷元素的是磷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是复合肥.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