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化学肥料第十二章盐分层作业巩固练习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荔枝裂果原因之一是缺少钾元素。下列肥料可作钾肥的是( )
A.CO(NH2)2 B.NH4H2PO4 C.K2CO3 D.Ca3(PO4)2
2.(NH4)2SO4是一种化肥,其水溶液的pH<7.下列有关该化肥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是一种复合肥料
B.其含氮量低于尿素的含氮量
C.长期施用会使土壤酸化
D.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3.“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
A.NH4NO3 B.NH4H2PO4 C.CO(NH2)2 D.KHCO3
4.学校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则应施用( )
A.(NH4)2CO3 B.KNO3 C.K2SO4 D.Ca3(PO4)2
5.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
A.K2SO4 B.NH4NO3 C.CO(NH2)2 D.Ca(H2PO4)2
6.下列实验或生产、生活现象用化学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或现象 解释
A 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的新鲜鸡蛋上下浮沉且不断冒气泡 蛋壳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随着二氧化碳的生成和逸散,鸡蛋不断上浮和下沉
B 面粉中加入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的发酵粉,使做成的馒头、面包疏松多孔 发酵粉与面粉、水混合后,发酵粉中的碳酸氢钠与有机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 从外观上即可区别磷矿粉与其他化肥 磷矿粉为黑色,其他化肥大多数为白色
D 实验室中含有盐酸的废水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中 下水道一般是铁制管道,铁能与盐酸反应,下水道会被腐蚀
A.A B.B C.C D.D
7.小明外出游玩,发现路边的小麦叶子发黄、有倒伏现象,他建议田主应该施用一种复合肥,这种复合肥料是( )
A.CO(NH2)2 B.KCl C.KNO3 D.NH4HCO3
8.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B.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蓝色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把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研磨,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9.缺磷会造成水稻植株矮小,根系不发达,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 )
A.NH4Cl B.KNO3 C.Ca(H2PO4)2 D.K2CO3
10.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对几种化肥进行简易鉴别:
取少量固体分别进行实验,如表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① 实验②
A 观察固体颜色 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B 观察固体颜色 加入Ba(NO3)2溶液中
C 加入足量水中 加入AgNO3溶液中
D 加入足量水中 加入Ba(OH)2溶液中
A.A B.B C.C D.D
11.小滨给校园里枝叶稀疏、叶色发黄的植物施用尿素[CO(NH2)2],尿素是一种( )
A.氮肥 B.复合肥 C.磷肥 D.钾肥
12.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B.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
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D.氯化钾(KCl)和磷酸氢二铵[(NH4)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13.某果农发现其种植的橘树生长迟缓,叶色淡黄,经技术人员诊断,必须追加相应的复合肥料,你认为应选用的复合肥料是( )
A.NH4H2PO4 B.NH4NO3 C.CO(NH2)2 D.K2SO4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四大发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1)提取和加工植物纤维是传统造纸的重要环节,现代造纸为了满足特殊需求常加入蚕丝等物质,蚕丝属于 (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
(2)指南针的前身司南,是最早利用磁石的磁性指向器,磁石的主要成分是铁的某种黑色氧化物 (填化学式).
(3)火药的发明促进了工业和经济的进步,黑火药发生剧烈燃烧反应的原理是2KNO3+S+3CK2S+X↑+3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 .
15.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
(1)能源化学﹣﹣使用新能源的汽车可节约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 。
(2)农业化学﹣﹣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尿素【CO(NH2)2】属于氮肥,其主要功效是 。
A.壮叶 B.壮果 C.壮茎
(3)医药化学﹣﹣有些胃药中含有氢氧化铝,当胃酸过多时,服用该药片后,在胃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材料化学﹣﹣目前,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增加。下列各种不同制品,属于用复合材料制成的有 。
A.碳纤维制成的网球拍 B.不锈钢医疗器械
C.玻璃钢头盔 D.飞船返回舱外壳的部件。
16.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田头草席是用柔韧的草茎编织而成的席子,草茎是 材料(填“天然”、“合成”)
(2)固村三甲酒酒香浓郁从微观粒子角度解释三甲酒酒香浓郁的原因
(3)通心白莲淀粉、蛋白质、钙、磷、铁和维生素B1、B2等含量丰富,其中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 可以预防贫血的元素是
(4)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填序号)
A.霉变大米淘净后继续食用以节约粮食 B.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C.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叶 D.推广使用中国制造的铁锅炒菜。
17.2015年8月12日晚上,天津滨海新区第五大街与跃进路交叉口的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在仓库内的危险品主要是三大类,一是具氧化性物质,有硝酸铵、硝酸钾;二是易燃物体,主要是金属钠和金属镁;三是剧毒物质,以氰化钠为主。
(1)题中涉及到的物质中可做复合肥的是 (填化学式)。
(2)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燃烧造成的,关于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就会发生燃烧
②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③沙土扑灭金属燃烧的原理是使可燃物隔绝空气
④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阅读下面科普短文,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碳酸氢铵(化学式为NH4HCO3)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就能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分解产物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因为草木灰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不能和碳酸氢铵混合使用,在密闭的大棚内放置碳酸氢铵和稀盐酸,两者反应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而生成的氯化铵又可以作为氮肥再次使用.
(1)植物叶色淡黄,生长不茂盛, (填“需要”或“不需要”)使用碳酸氢铵.
(2)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 (写一条即可).
(3)碳酸氢铵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下列关于使用碳酸氢铵的说法中,正确到是 .
A、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受潮时易分解
B、碳酸氢铵在保存时,应该注意防潮防晒
C、碳酸氢铵分解生成的氨气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
19.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1)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分开来的是 .
(2)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 .
(3)再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 .
由此可知,在使用该类铵态氮肥时,要避免与 (填“碱”或“酸”)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
有同学提出,氯化铵、硫酸钾也可用下列某种物质进行区分,你认为可行的是 (填序号).
A、稀盐酸 B、硝酸银溶液 C、酚酞溶液 D、硝酸钡溶液.
20.为了保护青山绿水,今年政府出台新政策规定:不允许化肥产量增加,有不良商贩乘机生产假冒化肥.据媒体报道:常德某厂家将海盐(主要成分是NaCl)与KCl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当复合肥卖给农民.
(1)该厂家制得的“复合肥”是否为真正的复合肥 (填“是”或“否”).
(2)国家控制化肥生产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过度使用化肥,实现绿色增产.过度使用化肥的后果有:① ,② .
第三节化学肥料第十二章盐分层作业巩固练习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荔枝裂果原因之一是缺少钾元素。下列肥料可作钾肥的是( )
A.CO(NH2)2 B.NH4H2PO4 C.K2CO3 D.Ca3(PO4)2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错误。
B、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B错误。
C、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C正确。
D、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NH4)2SO4是一种化肥,其水溶液的pH<7.下列有关该化肥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是一种复合肥料
B.其含氮量低于尿素的含氮量
C.长期施用会使土壤酸化
D.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解答】解:A. 该化肥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氮元素,是一种氮肥,错误;
B.(NH4)2SO4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2%,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7%,含氮量低于尿素[CO(NH2)2],正确;
C.由于其水溶液的pH<7,长期施用会使土壤酸化,正确;
D.铵盐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氨气,使铵盐的肥效降低,故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铵盐的化学性质、化肥的分类和题中信息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
A.NH4NO3 B.NH4H2PO4 C.CO(NH2)2 D.KHCO3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错。
B、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B错。
C、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C错。
D、KH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4.学校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则应施用( )
A.(NH4)2CO3 B.KNO3 C.K2SO4 D.Ca3(PO4)2
【分析】根据复合肥的定义考虑本题:化学式中含有营养元素N、P、K中的任何两种,或三种的叫复合肥。
【解答】解:根据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说明必须施用含有N、K元素的复合肥,
A、(NH4)2CO3中只有营养元素氮属于氮肥,故A错误;
B、KNO3中含有N、K元素属于复合肥,故B正确;
C、K2SO4中只含有营养元素钾,属于钾肥,故C错误;
D、Ca3(PO4)2中只有营养元素磷,属于磷肥,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常识,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各种肥料的判断方法,了解了生活中的常见肥料种类,题目较简单。
5.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
A.K2SO4 B.NH4NO3 C.CO(NH2)2 D.Ca(H2PO4)2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A正确;
B、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错误;
C、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C错误;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化肥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化肥进行正确的分类。
6.下列实验或生产、生活现象用化学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或现象 解释
A 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的新鲜鸡蛋上下浮沉且不断冒气泡 蛋壳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随着二氧化碳的生成和逸散,鸡蛋不断上浮和下沉
B 面粉中加入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的发酵粉,使做成的馒头、面包疏松多孔 发酵粉与面粉、水混合后,发酵粉中的碳酸氢钠与有机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 从外观上即可区别磷矿粉与其他化肥 磷矿粉为黑色,其他化肥大多数为白色
D 实验室中含有盐酸的废水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中 下水道一般是铁制管道,铁能与盐酸反应,下水道会被腐蚀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分析回答;
B、根据碳酸氢钠的性质分析;
C、根据常见化肥的颜色分析;
D、根据酸的性质分析。
【解答】解:A、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玻璃杯中,鸡蛋的重力比受到的浮力大,下沉,随着蛋壳表面气泡增多,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浮力大于重力时上浮,到接近液面时部分气泡破裂,重力大于浮力又下沉,故正确;
B、发酵粉中的碳酸氢钠与有机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做成的馒头、面包疏松多孔,故正确;
C、磷矿粉是灰色的,而其它的都是白色的固体,故错误;
D、盐酸可以与铁反应,含有盐酸的废水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中,下水道会被腐蚀,同时会污染地下水,故正确;
故选:C。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
7.小明外出游玩,发现路边的小麦叶子发黄、有倒伏现象,他建议田主应该施用一种复合肥,这种复合肥料是( )
A.CO(NH2)2 B.KCl C.KNO3 D.NH4HCO3
【分析】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磷肥可以促进作物根系发达,还可以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农作物缺磷时,表现为生长迟缓,产量降低;钾肥能使农作物的茎秆粗壮,增强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
【解答】解:小麦叶子发黄、有倒伏现象,说明土壤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应施用含氮元素和钾元素的复合肥。
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错。
B、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B错。
C、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C正确。
D、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D错。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氮肥、磷肥、钾肥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B.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蓝色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把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研磨,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分析】A、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试液变成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将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会产生氨气,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9.缺磷会造成水稻植株矮小,根系不发达,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 )
A.NH4Cl B.KNO3 C.Ca(H2PO4)2 D.K2CO3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B、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错误。
C、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正确。
D、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对几种化肥进行简易鉴别:
取少量固体分别进行实验,如表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① 实验②
A 观察固体颜色 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B 观察固体颜色 加入Ba(NO3)2溶液中
C 加入足量水中 加入AgNO3溶液中
D 加入足量水中 加入Ba(OH)2溶液中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或颜色鉴别出磷矿粉,然后再根据氯化铵和硫酸钾的构成不同,利用离子的检验方法来进行分析鉴别。
【解答】解:A.磷矿粉是灰白色的,而氯化铵和硫酸钾是白色的,首先根据颜色鉴别出磷矿粉;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时会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硫酸钾与熟石灰不反应,所以可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鉴别开氯化铵和硫酸钾,方案合理;
B.磷矿粉是灰白色的,而氯化铵和硫酸钾是白色的,首先根据颜色鉴别出磷矿粉;氯化铵与硝酸钡溶液不反应,而硫酸钾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可用Ba(NO3)2溶液鉴别开氯化铵和硫酸钾,方案合理;
C.磷矿粉难溶于水,而氯化铵和硫酸钾都能溶于水;氯化铵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硫酸钾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银白色沉淀,现象相同,无法区分,方案不合理;
D.磷矿粉难溶于水,而氯化铵和硫酸钾都能溶于水;氯化铵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酸钾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方案合理。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肥的种类及性质,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及现象等,要熟练掌握。
11.小滨给校园里枝叶稀疏、叶色发黄的植物施用尿素[CO(NH2)2],尿素是一种( )
A.氮肥 B.复合肥 C.磷肥 D.钾肥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B.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
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D.氯化钾(KCl)和磷酸氢二铵[(NH4)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分析】A.根据化肥的作用来分析;
B.根据改良酸性土壤的方法来分析;
C.根据铵态氮肥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复合肥的概念来分析。
【解答】解:A.化肥能提供农作物需求量较大的营养元素,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故正确;
B.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故正确;
C.铵态氮肥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所以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故正确;
D.氯化钾属于钾肥,不是复合肥料,故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肥的种类和使用的注意事项等,要熟练掌握化肥的种类和铵态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项是解答本类题的关键。
13.某果农发现其种植的橘树生长迟缓,叶色淡黄,经技术人员诊断,必须追加相应的复合肥料,你认为应选用的复合肥料是( )
A.NH4H2PO4 B.NH4NO3 C.CO(NH2)2 D.K2SO4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正确;
B、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
C、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
D、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种或哪几种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四大发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1)提取和加工植物纤维是传统造纸的重要环节,现代造纸为了满足特殊需求常加入蚕丝等物质,蚕丝属于 天然纤维 (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
(2)指南针的前身司南,是最早利用磁石的磁性指向器,磁石的主要成分是铁的某种黑色氧化物 Fe3O4 (填化学式).
(3)火药的发明促进了工业和经济的进步,黑火药发生剧烈燃烧反应的原理是2KNO3+S+3CK2S+X↑+3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 N2 .
【分析】(1)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2)根据矿石的成分来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进行判断.
【解答】解:(1)蚕丝属于天然纤维;故填:天然纤维;
(2)磁石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故填:Fe3O4;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元素种类及原子个数分别为 K,2;N,2;O,6;S,1; C,3;已知生成物中的元素种类及原子个位数分别为 K,2;O,6;S,1; C,3;比较可知X中只含有N元素,且原子个数为2,故化学式为N2;故填:N2.
【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5.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
(1)能源化学﹣﹣使用新能源的汽车可节约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 石油 。
(2)农业化学﹣﹣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尿素【CO(NH2)2】属于氮肥,其主要功效是 A 。
A.壮叶 B.壮果 C.壮茎
(3)医药化学﹣﹣有些胃药中含有氢氧化铝,当胃酸过多时,服用该药片后,在胃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Al(OH)3+3HCl═AlCl3+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材料化学﹣﹣目前,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增加。下列各种不同制品,属于用复合材料制成的有 ACD 。
A.碳纤维制成的网球拍 B.不锈钢医疗器械
C.玻璃钢头盔 D.飞船返回舱外壳的部件。
【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分类来分析;
(2)根据氮肥的作用来分析;
(3)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
(4)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解答】解:(1)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石油;故填:石油;
(2)尿素【CO(NH2)2】属于氮肥氮元素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故填:A;
(3)胃酸的成分是盐酸,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故填:Al(OH)3+3HCl═AlCl3+3H2O;
(4)A.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属于复合材料;
B.不锈钢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C.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D.飞船返回舱外壳是由多种材料复合而成的,属于复合材料。
故填:AC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石燃料的分类、化肥的作用、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以及材料的分类,难度不大。
16.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田头草席是用柔韧的草茎编织而成的席子,草茎是 天然 材料(填“天然”、“合成”)
(2)固村三甲酒酒香浓郁从微观粒子角度解释三甲酒酒香浓郁的原因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通心白莲淀粉、蛋白质、钙、磷、铁和维生素B1、B2等含量丰富,其中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 淀粉、蛋白质 可以预防贫血的元素是 铁
(4)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AC (填序号)
A.霉变大米淘净后继续食用以节约粮食 B.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C.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叶 D.推广使用中国制造的铁锅炒菜。
【分析】根据物质的类别、分子的基本性质、食物中的营养素以及化学与人体健康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草茎是植物生长产生的,属于天然材料,故填:天然;
(2)三甲酒酒香浓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填: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淀粉属于糖类能提供能量,蛋白质也能提供能量,铁元素能预防贫血,故填:淀粉、蛋白质;铁;
(4)A.霉变大米淘净后不能继续食用,错误;
B.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正确;
C.硫酸铜属于重金属盐,对人体蛋白质有破坏作用,不能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叶,错误;
D.推广使用中国制造的铁锅炒菜,能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正确。
故填:A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7.2015年8月12日晚上,天津滨海新区第五大街与跃进路交叉口的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在仓库内的危险品主要是三大类,一是具氧化性物质,有硝酸铵、硝酸钾;二是易燃物体,主要是金属钠和金属镁;三是剧毒物质,以氰化钠为主。
(1)题中涉及到的物质中可做复合肥的是 KNO3 (填化学式)。
(2)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燃烧造成的,关于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④ (填序号)。
①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就会发生燃烧
②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③沙土扑灭金属燃烧的原理是使可燃物隔绝空气
④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分析】(1)根据复合肥的概念来分析;
(2)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发生燃烧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要有可燃物;(2)要有氧气;(3)可燃物的温度必需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
【解答】解:(1)硝酸钾中含有农作物需求量较大的氮元素与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填:KNO3;
(2)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是若不与氧气接触就不会发生燃烧;燃烧一定属于化学变化;沙土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隔绝了氧气,达到了灭火的目的;只有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热量来不及散失,才可能会引发爆炸。
故填:①④。
故答案为:(1)KNO3 (2)①④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燃烧具备的基本条件,了解可燃物的状态等知识点,题型简单易懂,学生应一点就明,是常做的基础题之一。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阅读下面科普短文,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碳酸氢铵(化学式为NH4HCO3)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就能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分解产物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因为草木灰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不能和碳酸氢铵混合使用,在密闭的大棚内放置碳酸氢铵和稀盐酸,两者反应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而生成的氯化铵又可以作为氮肥再次使用.
(1)植物叶色淡黄,生长不茂盛, 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使用碳酸氢铵.
(2)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 易溶于水 (写一条即可).
(3)碳酸氢铵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HCO3+HCl═NH4Cl+H2O+CO2↑ .
(4)下列关于使用碳酸氢铵的说法中,正确到是 AB .
A、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受潮时易分解
B、碳酸氢铵在保存时,应该注意防潮防晒
C、碳酸氢铵分解生成的氨气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
【分析】(1)植物叶色淡黄,生长不茂盛,需要使用氮肥.
(2)根据物理性质的概念进行分析.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4)根据题中信息结合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进行分析.
【解答】解:(1)植物叶色淡黄,生长不茂盛,需要使用氮肥,碳酸氢铵属于氮肥,故填:需要.
(2)白色晶体,易溶于水都属于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故填:易溶于水.
(3)盐酸与碳酸氢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HCl═NH4Cl+H2O+CO2↑.
故填:NH4HCO3+HCl═NH4Cl+H2O+CO2↑.
(4)A、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受潮时易分解,故正确;
B、受潮时在常温下就能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因此碳酸氢铵在保存时,应该注意防潮防晒,故正确;
C、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故错误.
故选AB.
【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
19.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1)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分开来的是 磷矿粉 .
(2)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 碳酸氢铵 .
(3)再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 氯化铵 .
由此可知,在使用该类铵态氮肥时,要避免与 碱 (填“碱”或“酸”)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
有同学提出,氯化铵、硫酸钾也可用下列某种物质进行区分,你认为可行的是 D (填序号).
A、稀盐酸 B、硝酸银溶液 C、酚酞溶液 D、硝酸钡溶液.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碱性物质与铵态氮肥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碳酸氢铵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据此解答.
【解答】解:(1)磷矿粉是灰白色的,其余是白色的,故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分开来的是磷矿粉,故填:磷矿粉.
(2)碳酸氢铵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碳酸氢铵,故填:碳酸氢铵.
(3)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氨气,故取剩余的固体,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氯化铵,故填:氯化铵.
因此在使用该类铵态氮肥时,要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故填:碱.
硝酸钡与氯化铵不反应,与硫酸钾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可以使用硝酸钡鉴别氯化铵和硫酸钾,故填: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
20.为了保护青山绿水,今年政府出台新政策规定:不允许化肥产量增加,有不良商贩乘机生产假冒化肥.据媒体报道:常德某厂家将海盐(主要成分是NaCl)与KCl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当复合肥卖给农民.
(1)该厂家制得的“复合肥”是否为真正的复合肥 否 (填“是”或“否”).
(2)国家控制化肥生产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过度使用化肥,实现绿色增产.过度使用化肥的后果有:① 土壤污染(或板结) ,② 水体富营养化 .
【分析】(1)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据此分析;
(2)本题为开放性的问题,可以从对土壤、水、人体健康等方面回答.
【解答】解:(1)海盐(主要成分是NaCl)与KCl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其中只含有钾一种营养元素,因此不是复合肥;故填:否;
(2)过量使用化肥会污染土壤,使水富营养化等,因此要合理使用化肥;故填:土壤污染(或板结)、水体富营养化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及使用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难度不大.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