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点、线、面、体
教 学目 标 1、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概念,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2、通过学习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从不同角度体现事物之间联系的能力.3、通过联系现实世界中各种常见的几何体及情景,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 点 正确认识点、线、面、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从具体实物到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难 点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活动以及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方 法 观察法、操作、讨论法、多媒体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观察建筑物的形状,举出一些你所熟悉的立体图形. 观察、回答: 圆锥 球 长方体圆柱棱锥 通过实例,引出几何体,使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探索新知探索新知 二、学习点、线、面、体活动1 认识体、面、线、点 你知道这些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观察长方体模型,它由什么围成的?(学生出现思考困难时,教师通过几何画板进行演示回忆展开图)再观察三棱锥、圆柱、圆锥,回答上面问题.②想一想,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什么?再观察圆锥,它的侧面与底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③线与线相交的地方能得到什么?活动2 探究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1.①流星可以看作一个点,当看见流星陨落时形成了什么图形?笔尖在纸上运动时呢?②通过上述的运动得出什么结论?③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吗?2.①汽车雨刷可以看成是一条线,它在挡风玻璃上运动时有什么现象?(几何画板演示)②通过上面的现象得出什么结论?③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吗?3.①长方形纸片绕它的一边旋转,形成了什么图形 (几何画板演示)②通过对上面的现象的分析得出什么结论?③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吗? 观察上面几何体进行思考.回答:体是由面围成的,面有两种,平面和曲面; 观察课件,进行回答.回答:面与面相交形成线,线有直线和曲线; 回答: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及时归纳:体由面围成,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学生通过模型进行分析交流,形成统一意见.回答:点动成线畅所欲言利用笔或直尺进行演示体验观看后回答:线动成面畅所欲言利用手中模型进行演示分析观看后回答:面动成体及时归纳: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利用课件给出常见几何图形,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直观感受“图形”,丰富学生感性思维.通过观察、思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概念.借助模型,使学生积累一定的活动经验,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结论的能力.
通过认真观察和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和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通过点、线、面、体有关知识的学习,渗透运动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应用巩固 活动3 应用实践 解决问题1.练习(如图):(1)半圆绕轴旋转一周得到的是______________;(2)直角梯形绕轴旋转一周得到的是______________.(教师利用几何画板演示)2.将你手中的三角板绕着其中一边旋转一周得到什么几何体?你能用数学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吗?(教师利用几何画板演示)3.猜一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说的是什么自然现象?你能用数学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吗? 利用手中模型进行演示分析:(1)球;(2)圆台.学生利用学具操作,小组进行交流。学生形成统一意见谜底:下雨;解释:点动成线 运用新知,体验成功.通过小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结梳理 课堂小结: 圆锥、球、长方体、圆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也简称体.体是由面围成的,面有两种,平面和曲面;面与面相交形成线,线有直线和曲线;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培养学生善于小结的习惯及反思的意识.
布置作业 必做: 《导学》68页.选做: 课后收集能反映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的资料、图片及实物模型. 分层布置作业,巩固课堂学习,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板书设计 点、线、面、体一、认识体、面、线、点 二、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1、体由面围成, 1、点动成线,2、面与面相交成线, 2、线动成面,3、线与线相交成点. 3、面动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