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常识专项复习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辰纲,编队运送的成套寿礼。纲,宋代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
B.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的英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本文即选自其短篇小说集《项链》。
D.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参加乡试而中为举人。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鲁迅非常敬仰藤野先生,因为他毫无民族偏见。
B.著名的法国作家茨威格在参观了托尔斯泰的坟墓后,把其称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C.《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我国桥梁专家、教育家茅以昇,体裁是一篇说明文。
D.《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是南朝齐梁时的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背景、主体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B.《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魔”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诗集。文中作者用深情的笔触抒发了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D.“伤痕累累”“怒发冲冠”“形势逼人”“愚公移山”这四个短语的类型完全相同。
4.下面加点词是在不同场合运用的敬辞和谦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女的写作水平能有大幅的提高,全靠令尊大人的悉心指导。
B.9月20日是贵校五十年校庆,作为市长的我一定光临指导。
C.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我将不吝赐教。
D.听说你新买了房子,今天我有事走不开,改天我一定赏光拜访
5.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意思是:“朝”指早晨,这里指童年;“夕”指晚上,这里指老年。原来的意思是早晨开的花到晚上凋谢了去拾,这里指老年回忆童年的事。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C.《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一本回忆性散文体裁集,共10篇。最初在《莽原》杂记发表时,总题目中为《旧事重题》,1928年编集成书,改名为《朝花夕拾》。
D.《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一事,让我感到很快乐。
6.下列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B.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一文,赞美了母爱的艰辛和伟大,用平静内敛的文字抒发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也流露出自责和悔恨之情。
C.《再塑生命的人》中的莎莉文老师是一个颇为严厉的人,在她的严格要求下,海伦·凯勒从任性幼稚走向成熟优雅。
D.《陈太丘与友期行》塑造了陈元方这个明白事理,有礼有节,品行正直的“方正”少年形象。
7.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在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自由诗的特点非常明显,这表现在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长短错落的诗行、不求整齐划一的诗节等方面。
B.抗战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诗人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C.《镜子》是艾青的哲理小诗,通过镜像来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D.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的代表诗集有《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光的赞歌》等。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十二生肖中,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亥为猪。
B.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中,科举的正式考试有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会试考中后称为贡士,殿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
C.“未尝识书具”中的“书具”指的是文房四宝:纸、墨、笔、砚;“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指的是儒家经典著作:《易》《诗》《书》《礼》《春秋》。
D.文言文中的称谓丰富,有自称,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等。如“卿”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孤”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9.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作者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思想家,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有《陶隐居集》。
B.“一门父子三词客”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记承天寺夜游》写出了苏轼被贬黄州时旷达乐观的胸怀。
C.《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D.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等。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选自《呐喊》。
10.下列各项对诗词及相关知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由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来表现诗人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B.唐代诗人中,“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小李杜”是指李商隐、杜牧。
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在江南暮春时节,年老病衰的诗人竟又和故人重逢,表达出浓浓的喜悦之情。
D.《论语》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以“语录体”的方式,记录了孔子和他弟子们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是研究孔子的主要依据。
1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分别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主体、结语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B.律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或“长律”。
C.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D.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
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的作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作者回忆了母亲的主要事迹,表达了对母亲的赞颂、感谢与怀念。
C.《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茨威格。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D.《与朱元思书》的“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13.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作为一种新闻体裁,具有短小精悍、概括性强的特征,一般只选取重要的事实加以报道。
B.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C.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小说集《呐喊》。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律”指的是诗歌的声韵格律,包括限句、限字、限韵、平仄、对仗等方面。
14.下列选项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我带着十分的真诚来参加贵公司的招聘,希望我的到来能带给您惊喜,也希望您给于我磨炼自己的机会,让我能屈就于贵公司。
B.谷教授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和教育家,也是我的博士生导师。恰值谷老师90寿辰,作为他的高足,谨以此文表达我对老师深深的敬意。
C.去年春节,我拜访了您的父亲,令尊对当代文学作品的诸多高论,令人钦佩不已。
D.刚刚杨教授对于大气污染问题的演讲可谓真知灼见,现在该轮到小王谈谈他的拙见了。
15.【自强不息·生活的呈现】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励精图治、自力更生这几个成语都能体现“自强不息”精神。
B.卧薪尝胆、闻鸡起舞、断齑画粥、悬梁刺股都是与“自强不息”相关的历史故事。
C.上图是清华大学校训,其中“载”字与“风雪载途”的“载”意思相同。
D.上图作品采用隶书字体,方劲厚重,古拙雄浑,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话表现的坚毅厚重的内涵相切合。
1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状物,绘景写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如《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湖心亭看雪》等。
B.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描绘了北国雪景,歌咏了祖国壮丽的河山,纵论历代英雄人物并借此抒发诗人的伟大抱负。
C.诗人艾青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充满“土地的忧郁”,表现的是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和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
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1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古诗中有不少词语具有比喻义,如“长歌怀采微”中的“采薇”比喻隐居不仕,“征蓬出汉塞”中的“征蓬”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B.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个韵,限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首句可押可不押。般说来,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同,上下句中平仄相对。
C.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断。如《”飞天"凌空一跳水 姑娘昌伟夺魁记》是一则消息。
D.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18.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说法判断不正确的项是( )
A.《朝花夕拾》发表时题目是《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
B.《藤野先生》中揭露了“爱国青年”丑恶,也写出自己弃医从文经历。
C.《五猖会》中,表现了孩子在父母不顾及自己的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D.《二十四孝图》引发读者对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孝道”的批判。
1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的作者是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马致远。“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词的题目。
B.刘湛秋的《雨的四季》描写了四季的雨景和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C.《荷叶·母亲》这篇散 文诗运用象征手法,以“荷叶”象征母亲的厚愛,抒发了女儿对母亲的深厚依恋之情,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令郎”令爱”是敬称对方的儿子与女儿,“家兄”“舍弟”是谦称自己的哥哥和弟弟。
20.下列关于文化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呐喊》。
B.《红星照耀中国》属于纪实作品,作者是在实地采访、现场考察、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加以文学笔法的辅助讲述故事,塑造人物。
C.《野望》是典型的五言绝句。其颔联和颈联是对仗句,“晖、归、薇”都是韵脚。
D.“这橘子酸得我的牙都快掉了”“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三句分别运用了超前夸张、缩小夸张、夸大夸张。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常识专项复习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辰纲,编队运送的成套寿礼。纲,宋代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
B.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的英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本文即选自其短篇小说集《项链》。
D.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参加乡试而中为举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C:莫泊桑是法国作家。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鲁迅非常敬仰藤野先生,因为他毫无民族偏见。
B.著名的法国作家茨威格在参观了托尔斯泰的坟墓后,把其称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C.《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我国桥梁专家、教育家茅以昇,体裁是一篇说明文。
D.《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是南朝齐梁时的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项“ 法国作家 ”错误,应当为:奥地利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背景、主体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B.《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魔”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诗集。文中作者用深情的笔触抒发了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D.“伤痕累累”“怒发冲冠”“形势逼人”“愚公移山”这四个短语的类型完全相同。
【答案】D
【解析】A 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B王维有“诗佛”之称。C《朝花夕拾》是散文集,不是散文诗集。
4.下面加点词是在不同场合运用的敬辞和谦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女的写作水平能有大幅的提高,全靠令尊大人的悉心指导。
B.9月20日是贵校五十年校庆,作为市长的我一定光临指导。
C.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我将不吝赐教。
D.听说你新买了房子,今天我有事走不开,改天我一定赏光拜访
【答案】A
【解析】A正确。B“光临”是敬词,用于“我”到某地不恰当。C“赐教”是敬词,用于“我”教别人不恰当。D“赏光”是敬词,用于“我”到别人家里不恰当。
5.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意思是:“朝”指早晨,这里指童年;“夕”指晚上,这里指老年。原来的意思是早晨开的花到晚上凋谢了去拾,这里指老年回忆童年的事。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C.《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一本回忆性散文体裁集,共10篇。最初在《莽原》杂记发表时,总题目中为《旧事重题》,1928年编集成书,改名为《朝花夕拾》。
D.《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一事,让我感到很快乐。
【答案】D
【解析】 《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一事,让我感到很扫兴。
6.下列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B.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一文,赞美了母爱的艰辛和伟大,用平静内敛的文字抒发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也流露出自责和悔恨之情。
C.《再塑生命的人》中的莎莉文老师是一个颇为严厉的人,在她的严格要求下,海伦·凯勒从任性幼稚走向成熟优雅。
D.《陈太丘与友期行》塑造了陈元方这个明白事理,有礼有节,品行正直的“方正”少年形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项“ 莎莉文老师是一个颇为严厉的人”有误,应当为“温和、宽容的人”。
7.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在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自由诗的特点非常明显,这表现在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长短错落的诗行、不求整齐划一的诗节等方面。
B.抗战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诗人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C.《镜子》是艾青的哲理小诗,通过镜像来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D.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的代表诗集有《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光的赞歌》等。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BC三项正确;D、《光的赞歌》是艾青的作品。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十二生肖中,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亥为猪。
B.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中,科举的正式考试有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会试考中后称为贡士,殿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
C.“未尝识书具”中的“书具”指的是文房四宝:纸、墨、笔、砚;“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指的是儒家经典著作:《易》《诗》《书》《礼》《春秋》。
D.文言文中的称谓丰富,有自称,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等。如“卿”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孤”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D项有误,“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 卿 ” 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
9.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作者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思想家,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有《陶隐居集》。
B.“一门父子三词客”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记承天寺夜游》写出了苏轼被贬黄州时旷达乐观的胸怀。
C.《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D.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等。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选自《呐喊》。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判断。D:《藤野先生》是鲁迅小说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于《朝花夕拾》而不是小说集《呐喊》。
10.下列各项对诗词及相关知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由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来表现诗人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B.唐代诗人中,“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小李杜”是指李商隐、杜牧。
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在江南暮春时节,年老病衰的诗人竟又和故人重逢,表达出浓浓的喜悦之情。
D.《论语》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以“语录体”的方式,记录了孔子和他弟子们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是研究孔子的主要依据。
【答案】C
【解析】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在江南暮春时节,一位老歌唱家与一位老诗人在飘流颠沛中重逢了,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了时代沧桑的一幅典型画图,表达了出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表达出浓浓的喜悦之情”不当。
1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分别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主体、结语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B.律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或“长律”。
C.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D.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和判断。A:有误。“其中标题、主体、结语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有误,应为: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的作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作者回忆了母亲的主要事迹,表达了对母亲的赞颂、感谢与怀念。
C.《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茨威格。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D.《与朱元思书》的“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和辨析。C:有误。“作者是英国作家茨威格”表示有误。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
13.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作为一种新闻体裁,具有短小精悍、概括性强的特征,一般只选取重要的事实加以报道。
B.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C.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小说集《呐喊》。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律”指的是诗歌的声韵格律,包括限句、限字、限韵、平仄、对仗等方面。
【答案】C
【解析】C.鲁迅的《藤野先生》是回忆性散文,选自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14.下列选项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我带着十分的真诚来参加贵公司的招聘,希望我的到来能带给您惊喜,也希望您给于我磨炼自己的机会,让我能屈就于贵公司。
B.谷教授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和教育家,也是我的博士生导师。恰值谷老师90寿辰,作为他的高足,谨以此文表达我对老师深深的敬意。
C.去年春节,我拜访了您的父亲,令尊对当代文学作品的诸多高论,令人钦佩不已。
D.刚刚杨教授对于大气污染问题的演讲可谓真知灼见,现在该轮到小王谈谈他的拙见了。
【答案】C
【解析】
A.“屈就”是敬词,意思是让别人待在某地或处于某个职位是浪费了人才,不能用作谦辞,自称屈就什么什么地方。可将“屈就”改为“受聘”。
B.“高足”是对别人弟子敬词,不能自称为“高足”,可改为“学生”。
C.“令尊”指别人的父亲,使用正确。
D.“拙见”是自称,不能用指别人,可改为“意见”“看法”等等。
15.【自强不息·生活的呈现】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励精图治、自力更生这几个成语都能体现“自强不息”精神。
B.卧薪尝胆、闻鸡起舞、断齑画粥、悬梁刺股都是与“自强不息”相关的历史故事。
C.上图是清华大学校训,其中“载”字与“风雪载途”的“载”意思相同。
D.上图作品采用隶书字体,方劲厚重,古拙雄浑,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话表现的坚毅厚重的内涵相切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释义。B.“厚德载物”中“载”的意思是承载、承受。 “风雪载途”的“载”意思是充满的意思。
1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状物,绘景写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如《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湖心亭看雪》等。
B.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描绘了北国雪景,歌咏了祖国壮丽的河山,纵论历代英雄人物并借此抒发诗人的伟大抱负。
C.诗人艾青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充满“土地的忧郁”,表现的是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和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
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A.有误,《湖心亭看雪》不是这种文体。
BDC.正确;
1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古诗中有不少词语具有比喻义,如“长歌怀采微”中的“采薇”比喻隐居不仕,“征蓬出汉塞”中的“征蓬”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B.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个韵,限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首句可押可不押。般说来,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同,上下句中平仄相对。
C.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断。如《”飞天"凌空一跳水 姑娘昌伟夺魁记》是一则消息。
D.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答案】C
【解析】《“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一篇新闻特写。
18.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说法判断不正确的项是( )
A.《朝花夕拾》发表时题目是《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
B.《藤野先生》中揭露了“爱国青年”丑恶,也写出自己弃医从文经历。
C.《五猖会》中,表现了孩子在父母不顾及自己的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D.《二十四孝图》引发读者对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孝道”的批判。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项“ 写出自己弃医从文经历 ”错误,应为“写出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
1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的作者是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马致远。“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词的题目。
B.刘湛秋的《雨的四季》描写了四季的雨景和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C.《荷叶·母亲》这篇散 文诗运用象征手法,以“荷叶”象征母亲的厚愛,抒发了女儿对母亲的深厚依恋之情,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令郎”令爱”是敬称对方的儿子与女儿,“家兄”“舍弟”是谦称自己的哥哥和弟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
A.有误,“天净沙”是曲牌名。
BCD.正确;
20.下列关于文化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呐喊》。
B.《红星照耀中国》属于纪实作品,作者是在实地采访、现场考察、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加以文学笔法的辅助讲述故事,塑造人物。
C.《野望》是典型的五言绝句。其颔联和颈联是对仗句,“晖、归、薇”都是韵脚。
D.“这橘子酸得我的牙都快掉了”“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三句分别运用了超前夸张、缩小夸张、夸大夸张。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A.有误,《藤野先生》节选自《朝花夕拾》。
B.正确;
C.有误,《野望》是典型的五言律诗;
D.有误,“这橘子酸得我的牙都快掉了”“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三句分别运用了夸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