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地理试题(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地理试题(Word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2-26 17:2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
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1.5*40=60)
春节上映了一部中国科幻片《流浪地球》,讲述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人类暂时转入地下城生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完成1-2题。
1.《流浪地球》中导致人类决定飞离太阳系自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球表面温度太低
B.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将导致地球无法获得稳定的光照
C.地球由于人类无节制排放温室气体发生了极端天气,已不适应人类生存
D.没有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光照
2.在电影里有这么一个情节,地球大气被木星吸走一部分,并有可能地球撞向木星,除了这些危险,在靠近木星时以下哪个也是地球可能面临的( )
A.被小行星撞击
B.没有大气的消弱作用白天地表温度越来越低
C.遭遇变形金刚反派威震天的破坏
D.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夜晚地表温度越来越高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单位:千米)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B.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C.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D.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4.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A.莫霍面 B.岩石圈底部 C.海平面 D.软流层中部
下左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下右图为“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分布曲线图”。据图完成5-6题。
5.据右图可知此时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 )
A.从高纬向低纬递减 B.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C.从赤道向两侧对称递减 D.从甲处向高、低纬递减
6.据左图可知贵阳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低,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温度低 B.云层薄,大气透明度高
C.阴雨天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 D.纬度低,太阳高度角高
图中,甲图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运动情况。读图7-8题。
7.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 )
A.18时~次日7时 B.4时~当日14时
C.6时~当日18时 D.16时~次日8时
8.下图中对该环流的近地面状况示意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在不断地运动中,下图示意自然界中某地理事物的运动(循环)。据此完成9-10题。
9.若该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BC位于近地面,则( )
A.B处气温低于C处 B.B处多为阴雨天气
C.D处气压大于C处 D.与②相比,④受摩擦力影响更大
10.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B处为陆地,C处为海洋,则对四个环节叙述正确的是( )
A.环节①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B.环节②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
C.环节③为植物蒸腾作用 D.环节④强弱取决于人类活动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图一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图二为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二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 B.减少庭院昼夜温差
C.降低夜晚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D.增加房屋前后温差
12.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以下设计合理的( )
A.利用卫生间做进风口 B.减少东西向墙面的长度
C.房屋的朝向为东西向 D.在前后居室间墙上设窗
读国家海洋局海温预报图,回答13-14题。
13.海水温度取决于( )
A.陆上径流量的大小 B.附近洋流性质
C.热量收支状况 D.海陆轮廓形状
14.图示海域温度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
A.由南向北递减 B.由东向西递减
C.由西向东递减 D.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海水温度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性质(暖流和寒流)的影响。读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完成15-17题。
15.关于图示区域海水水温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纬度水温西高东低 B.高纬度海区海水普遍结冰
C.西部水温温差大于东部 D.由南向北递减变化均匀
16.造成甲、乙两个海区海水温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性质 D.盛行风向
17.造成甲、丙两个海区海水温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性质 D.盛行风向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图。据此完成18-20题。
18.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丘陵和平原 B.高原和山地
C.平原和盆地 D.丘陵和高原
19.观察图中地貌时( )
A.陡崖处可看到区域全貌 B.应选择②地进行观察
C.应先观察海岸和陡崖 D.可确定丙、丁两地为山谷
20.与乙地相比,甲地( )
①海拔高 ②坡度大 ③海拔低 ④坡度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某地理兴趣小组从甲村出发,沿图中虚线线路进行地貌考察,最后到达乙村。读图,完成21-22题。
21.该地理兴趣小组重点考察的微观地貌不包括( )
A.河谷 B.陡崖 C.山脊 D.鞍部
22.考察途中,在丙地( )
A.能同时观察到甲、乙两村 B.能看到甲村,无法看到乙村
C.能看到乙村,无法看到甲村 D.两村都无法看到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读下图完成23-25题。
23.图示最高处与乙村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
A.600m B.900m C.1000m D.1200m
24.下列地点位于①处视野范围的是( )
A.③镇,乙村 B.Ⅰ山山顶,②镇
C.④镇,Ⅱ山山顶 D.甲村,Ⅰ山山顶
25.为了将⑤的铁矿运到③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开路线合理的是( )
A.M线 B.N线 C.P线 D.Q线
2021年东北某地9万多平方米黑土被盗挖。要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数百年时间。抚州的王先生热爱阳台种植花草,看到盗采黑土新闻后,不再网购黑土。他根据网上的配方(鸡粪:牛粪:草炭:蛭石:河沙=3:3:1:1:2)自行配置营养土。下图为黑土盗挖现场照片。据此完成26-27题。
26.黑土多被用于育秧苗、花草种植、城市绿化等,除了黑土富含有机质,还因为( )
①获取容易 ②管理成本低
③土质疏松 ④来自寒地害虫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7.配置营养土配方中有蛭石和河沙,其主要作用是( )
A.提供矿物质 B.增大温差 C.固定并通气 D.提供无机盐
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称为土壤容重。黄土区严重的流水侵蚀导致土壤养分的大量流失,土壤物理性质严重退化,主要表现在土壤容重的增加。下表示意晋西黄土退耕区三种植被类型及旱作耕地的土壤容重分布情况。据此完成28-29题。
土层深度/cm 土壤容重/(g·cm-3)
自然恢复阔叶林 人工混交林 人工纯林 旱作耕地
0—10 0.78 1.13 1.17 1.23
10—20 0.79 1.18 1.20 1.35
20—40 0.87 1.19 1.23 1.45
40—60 0.93 1.23 1.25 1.47
60—80 1.15 1.24 1.28 1.30
80—100 1.24 1.27 1.30 1.33
据表可知( )
A.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增大
B.人为耕作活动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
C.自然恢复阔叶林水土保持效果最好
D.土层越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容重差值越大
29.能减小当地耕地土壤容重的合理措施是( )
A.施用化肥 B.增施有机肥 C.掺熟石灰 D.压实保墒
读“某地成土母质分布剖面示意图”,完成30-32题。
30.据图推断( )
A.残积物来自风化基岩①的风化物质
B.坡积物是风化基岩②风化而成
C.洪积物来自风化基岩②的风化
D.风化基岩②的颗粒比洪积物小
31.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成土母质决定了( )
A.岩石的风化产物的成分
B.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
C.土壤颗粒物的大小
D.土壤腐殖质含量的多少
32.甲、乙、丙、丁中土壤发育程度最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南方某山区经历暴雨,下图为该地暴雨前后一周地形对比图,据此完成33-34题。
33.该地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
A.山洪爆发 B.地震 C.滑坡 D.泥石流
34.该地质灾害发生后,最需要紧急撤离的居民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据印度尼西亚救灾署报告,截至2019年3月18日,印度尼西亚巴布亚首府查雅布拉的洪水已经造成79人死亡。读图,完成35-36题。
35.查雅布拉发生洪水的主要原因是( )
A.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B.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强度大
C.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D.河流密布,汇水面积大
36.近年来,印度尼西亚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 )
A.植被破坏严重 B.大量围湖造田
C.防灾意识不强 D.城市建设加快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完成37-39题。
37.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易受到泥石流威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8.该地区泥石流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 )
A.地势低洼多河流 B.黑土疏松多沟壑
C.降水持续多暴雨 D.山高谷深多植被
39.该地区自然灾害的关联性可表现为 ( )
A.暴雨—泥石流—堰塞湖—洪水 B.地震—暴雨—泥石流—洪水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洪水—滑坡、泥石流—地震
40.在长白山火山口被冰雪掩埋或储有积水的情况下,一旦发生火山喷发可能会导致冰雪融化或积水溢出而形成泥石流。如果出现上述情况,结合下图中该区域信息判断,最容易发生火山泥石流的地点是上图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40分)
41.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对图中④环节强弱影响较大的大气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4分)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通过“截留加补偿”的方式共同完成的。结合图上信息解释“截留”和“补偿”的含义。(4分)
(3)新疆地区昼夜温差较大,当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著名谚语,据图分析新疆昼夜温差大的原因。(4分)
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海洋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资源。雷州半岛处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半岛的西南部的苞西盐场为广东省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之一。6-9月为该盐场晒盐的黄金季节,此时盛行偏南风。下图为雷州半岛及其周边海域近海表层8月盐度分布示意图(%)。
海水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涨潮时,海水会沿河道自河口向上游上溯,致使海水倒灌入河,江河水变咸。当河水中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就成为咸潮。
(1)A、B两处海区盐度较低的为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3分)
(2)珠江口咸潮多发的季节为________,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3分)
(3)除海盐资源外,海洋也蕴藏着巨大的能源,请列举三例人类已开发利用的海洋能源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请分析苞西盐场有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4分)
43.下图为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分布示意图,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分析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原因。(4分)
(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比较甲、乙洪积扇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3)判断甲洪积扇生长速度最快的季节并分析原因。(5分)
【参考答案】
1.D 2.A
【解析】1.据材料“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可知,人类人类决定飞离太阳系自救的最主要因素是太阳急速衰老,导致地球无法获得稳定的光照,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没有安全的宇宙环境,D正确。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将导致地球无法获得稳定的光照,地球表面温度太低,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不全面,AB错误。地球由于人类无节制排放温室气体发生了极端天气,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故选D。
2.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小行星带,地球靠近木星时,可能会被小行星撞击,A正确。地球大气被木星吸走一部分,大气的削弱作用仍然存在,且没有大气的消弱作用白天地表温度越来越高,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夜晚地表温度越来越低,BD错误。变形金刚是科幻电影中的,不是真实的,C错误。故选A。
3.B 4.A
【解析】3.从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等值线分布分析,等值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同一经度区南北变化小,CD项错误。数值自东向西逐渐增大,所以表示地壳厚度自东向西逐渐增大,B正确,A错误,故选B。
4.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与岩石圈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是莫霍面,因此地壳厚度为0干米的地方就是莫霍界面。A正确,海平面作为海拔高度的起始点,岩石圈底部为岩石圈的起始点,软流层中部处于地幔中,BCD错误,故选A。
5.D 6.C
【解析】5.根据右图可以看出此时甲地的太阳辐射最多,由甲地往低纬度和高纬度方向太阳辐射量都减少,故D正确,ABC错误。
6.贵州的温度高低与太阳辐射多少关系不大,A错误;
若云层薄,大气透明度高,则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太阳辐射较强,与题不符合,B错误;阴雨天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则导致该地太阳辐射较弱,C正确;纬度低,太阳高度角高则太阳辐射量较多,与题不符合,D错误。
7.C 8.B
【解析】7.由图乙判断海风出现时陆地气温高于海上气温,陆地盛行上升气流,海面盛行下沉气流。图甲中曲线①气温日变化大,是陆地气温日变化;曲线②气温日变化小,是海上气温日变化;图甲中陆地气温高于海上气温的时间段是6时~当日18时。C正确。
8.该环流发生时陆地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海洋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②正确。环流发生时,陆地气温高,等温面上凸,海洋气温低,等温面下凹,③正确。故选B。
9.A 10.B
【解析】9.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若该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BC位于近地面,B处为下沉气流区,对应冷源,气温低;C处盛行上升气流,对应热源,故B处气温低于C处;C处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故多阴雨天气;D位于C的上空,大气密度小,故D处气压小于C处;与②相比,④位于高空,受摩擦力影响小。据此选A。
10.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B处为陆地,C处为海洋,则环节①为大气降水,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影响不大;环节②为地表径流,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环节③为海水蒸发;环节④为水汽输送,目前其强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据此选B。
11.D 12.D
【解析】11.读图可知,白天“穿堂风”由林木茂密一侧,穿过建筑物吹向石质地面的庭院,所以该民居设计考虑的“穿堂风”是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石质地面白天升温快,能够增加房屋前后温差,增强穿堂风风力。故选D。
12.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就必须在屋前屋后预留“穿堂风”经过的通道,如门窗、门洞、走廊等,使空气能够快速通过,便于“穿堂风”的形成;利用厨房、卫生间做进风口会带来污染,不利于人体健康;“穿堂风”与房屋朝向、墙面长度关系不大。故选D。
13.C 14.A
【解析】13.海水的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海水热量支出主要通过海水蒸发;海水温度取决于热量收支状况,陆上径流量的大小以及附近洋流性质和海陆轮廓形状也会影响海水的温度,但主要还是与海水的热量收支状况有关,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所以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图示海域位于北半球,根据图中海水温度进行判断,图中南部海水温度达到28℃左右,北部海区的水温为11、12℃左右,因此温度分布是由南向北递减,所以选A。
15.C 16.C 17.A
【解析】15.读图可知,同纬度海水温度西低东高,A错误。高纬度东部海区海水温度较高,不易结冰,B错误。西部海水等温线密集,东部稀疏,可知西部海水温差大于东部,C正确。由南向北海水温度递减变化西部大,东部小,D错误。故选C。
16.读图可知,甲海区水温低,乙海区水温高。甲海区受寒流影响,乙海区受暖流影响,故甲海区水温低于乙海区,C正确。甲乙两处的纬度相近,A错误。海陆位置、盛行风向不是主导因素,B、D错误。故选C。
17.读图可知,甲海区纬度高,水温低;丙海区纬度低,水温高,A正确。甲丙两处均位于大陆东岸,B错误。盛行风向、洋流性质不是主导因素,C、D错误。故选A。
18.A 19.D 20.B
【解析】18.结合图示等高线形态、数据及分布可以判断,该区域大多在500m以下,以丘陵、平原为主,A正确。山地、高原海拔都在500m以上,BD错误。盆地中间低四周高,图中没有盆地,C错误。故选A。
19.由所学知识可知,从陡崖处,看不到区域的西侧,A错误。在②地进行观察,看不到陡崖,B错误。观察图中地貌时,应先观察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及其弯曲方向以确定地貌类型,C错误。丙、丁两虚线处等高线都向高处弯曲,都为山谷,D正确。故选D。
20.由图示信息可知,甲地海拔300m,等高线稀疏,坡度小;乙地海拔200m,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所以①④正确,B正确。②、③错误,ACD错误。故选B。
21.C 22.C
【解析】21.读图可知,考察初始和结束的一段均沿河流前进,故考察了河谷地貌,A不合题意;图示区域西南部等高线重叠,为陡崖,位于考察路线上,B不合题意;考察路线上没有明显的山脊地貌,所以考察的微观地貌不包括山脊,C符合题意;图中丙处附近有一鞍部,位于考察路线上,D不合题意。故选C。
22.读图可知,甲村和丙地处在鞍部的两侧,受鞍部的阻挡,不能看到甲村,AB错误;乙村、丙地分别位于河谷的两侧,中间没有高地阻挡,能看到乙村,C正确,D错误。故选C。
23.B 24.D 25.B
【解析】23.据图分析:图中等高距为200米,Ⅰ山和Ⅱ山山顶不是最高处,图示最高处是①的左下方,其海拔高度在1000米-1200米之间;乙村有河流经过,位于山谷,海拔高度在200米-400米之间,所以图示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在600米-1000米之间,900米在此范围内,B正确。故选B。
24.连接图示①处与选项各地,①与②、③、④城镇之间经过Ⅰ山和Ⅱ山山顶或山脊,不能看到②、③、④城镇;①与乙村之间有山脊阻隔,不能看到;而只有①地与甲村和Ⅰ山山顶之间没有凸出的地形阻隔,能够看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5.N线距离较近,没有跨越等高线,公路沿线地势较平缓,为最佳公路路线,B项正确。与N线路相比,M线路运输距离太长,不合理;P线路不仅长,而且穿越等高线,起伏较大,不合理;Q线路穿越山脊,难度最大,不合理。ACD错误。故选B。
26.D 27.C
【解析】26.黑土富含有机质,土质疏松、透气,③正确;东北纬度较高,冬季寒冷,害虫无法越冬,土壤中害虫少,④正确;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其他地区需要时还需要网购,且东北地区禁止盗采黑土,获取不容易,①错误;管理成本主要与种植对象有关,②错误。故选D。
27.蛭石和河沙较鸡粪、牛粪、草炭密度大,重量大,在土壤中起固定作用,同时也起通气和透水的作用,C正确;蛭石和河沙在营养土中短时间内不会风化,不能提供无机盐和矿物质,A、D错误;阳台种植花草,室内温差较小,蛭石和河沙与鸡粪、牛粪、草炭混合后,对土壤温差的改变较小,B错误。故选C。
28.C 29.B
【解析】28.从表中看,自然恢复阔叶林土壤容重低,说明自然恢复阔叶林水土保持效果最好,C正确;旱作耕地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少,A错;人为耕作活动下的土壤容重大于自然状态的土壤容重,说明人为耕作活动降低了土壤养分,B错;土层越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容重差值越小,D错。所以本题选C。
29.由材料可知,当地耕地土壤容重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养分流失,减小当地耕地土壤容重的措施就是提高土壤养分和肥力,合理措施如增施有机肥,B正确;施用化肥易出现土壤板结,导致土壤容重增加,A错;掺熟石灰是改良酸性土壤环境的措施,压实保墒防止土壤水分蒸发的措施,不会增加土壤肥力,故CD两项错。所以本题选B。
30.A 31.B 32.D
【解析】30.从图中几种物质的位置关系推断,残积物是风化基岩①风化后的碎屑物质,A正确;坡积物是较高处岩石风化后沿斜坡向下移动,堆积在坡脚形成的,B错误;洪积物主要是山洪挟带的物质在山前地带堆积的砂粒、泥沙,其颗粒应该比风化基岩②的颗粒小,C、D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A。
31.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物,A错误;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B正确;影响土壤质地,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C错误;腐殖质属于土壤有机质,D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B。
32.图中甲、乙属于岩石风化后的碎屑物质,且受地形地势影响很难发育成肥沃的土壤,A、B错误;丙地地势平坦,物质颗粒较小,在其他因素的作用下易发育成深厚的土壤,C错误;而丁地为基岩,缺少成土母质,土壤发育程度最差,故选D。
33.C 34.C
【解析】33.山洪爆发不属于地质灾害,排除A;材料信息表明,该地发生的地质灾害出现在经历暴雨之后,因此该质灾害是地震的可能性较小,排除B;图中显示,该地质灾害在峡谷陡坡地区出现了堰塞体,此处又处于陡坡地带,因此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是滑坡,C符合题意;图中地质灾害引起的堰塞体两侧为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出现泥石流的可能性小,排除D。故选C。
34.根据前题分析可知,该地质灾害可能是滑坡,滑坡导致在峡谷处形成堰塞体,堰塞体之上形成了堰塞湖,由于堰塞体的阻挡,堰塞湖的水位会不断上升,由于堰塞体不稳定,在水压力作用下有可能会发生溃决现象,因此堰塞体下游的丙居民点处于危险之中,居民最需要紧急撤离,C符合题意;比较两幅可知,堰塞体左侧等高线疏密明显变化,因此滑坡应发生在此地,因此甲、乙、丁均不处于滑坡的威胁之下,甲、乙两地较高,也不处于溃决洪水威胁之下,图中显示,丁处海拔略高于堰塞体,因此受到堰塞湖上涨水位淹没的可能性不大,因此甲、乙、丁三处居民点不需要紧急撤离,排除ABD。故选C。
35.B 36.A
【解析】35.读图可知,查雅布拉地处赤道附近,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强度大,A项错误,B项正确;查雅布拉附近等高线密集,地形起伏大,易排水,C项错误;该岛屿河流短小,汇水面积小,D项错误。故选B。
36.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面积广大,受经济利益驱动,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造成洪涝灾害加剧,A项正确;印度尼西亚主领土主要为岛屿,岛屿地势起伏较大,湖泊较少,B错误;洪涝灾害发生频率与防灾意识关系不大,防灾意识主要是指对灾害的应对,C错误;城市建设加快对洪涝灾害发生频率上升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A。
37.A 38.C 39.A
【解析】37.泥石流多发生于地形陡峻、有丰富的松散物质和短时间有大量水流的地区,由图中等高线可知,①处为沟谷地带,且地形起伏较大,易发生泥石流,A正确。②地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不易受到泥石流威胁,B错误。③处地形平坦开阔,不易受到泥石流威胁,C错误。④地位于山顶,地势高,不易受到泥石流威胁,D错误。故选A。
38.泥石流多发的地形条件为地形坡度较大,A项错误;该地区位于南方,自然土壤为红壤,较粘重,B项错误;该地区位于南方,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是泥石流形成的气候条件,C项正确;植被多利于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D项错误。故选C。
39.没有信息反映该地区多地震,故和地震的关联不是图示区域最可能的关联性,BCD错误;该地区位于季风区,降水集中,多暴雨,且该地区位于山区,地形坡度大,容易引发泥石流,泥石流可能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堰塞湖积水过多,一旦决堤就可能形成山洪,A正确。故选A。
40.C
【解析】根据题意,火山泥石流的发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天池积水因火山喷发而溢出,观察图中天池附近的河流分布特点可知,长白山天池为河流源头湖,而湖水溢出方向为甲、乙、丙三地,丁处不易发生火山泥石流,D错误;二是泥石流的发生还要求坡度较大的地形、地质条件破碎和地表植被覆盖率低等三个条件,而综合分析三地的相关条件可知,甲地地形坡度较小、植被覆盖度较高,岩石风化程度较弱,不易发生泥石流,A错误;乙地岩石的风化程度较低,植被覆盖程度较高,坡度小于丙地,不易发生泥石流,B错误;图中流经丙地的河流直接由天池流出,一旦湖水溢出,该河流应为湖水的主要下泄方向,水量大,且丙地区岩石的风化程度较高、植被覆盖率低、地形坡度大,最容易发生火山泥石流,C正确。故选C。
41.【答案】(1)二氧化碳 水汽(4分)
(2)“截留”指地面辐射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吸收,只有极少部分穿过大气到达宇宙空间;(2分)“补偿”指大气将部分热量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还给地面。(2分)
(3)新疆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白天气温高;(2分)晚上大气逆辐射作用微弱,保温效果差,气温低。(2分)
【解析】(1)读图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大气反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对大气逆辐射的影响较大。
(2)地面辐射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只有极少部分穿过大气到达宇宙空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长波辐射,其中大部分射向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所以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通过“截留加补偿”的方式共同完成的。
(3)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多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地面获得的能量多,地面辐射强,导致气温高;晚上大气逆辐射作用微弱,保温效果差,导致气温低,因此,昼夜温差大。
42.【答案】(1)B (1分) B处位于珠江入海口,陆地径流的汇入稀释海水盐分(2分)
(2)冬季 (1分) 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2分)
(3)石油 天然气 潮汐能 (3分)
(4)海水的盐度较大;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多;位于沿海地区,滩涂面积广,地形平坦。(4分)
【解析】本大题以雷州半岛及周边海域近海表层8月盐度分布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咸潮形成原因,海洋能源资源、盐场形成条件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素养。
(1)从图中看,A和B都位于沿海地区,B处有西江注入,A处没有河流注入,可推测出B处因有河流稀释作用,盐度较低。
(2)由材料“涨潮时,海水会沿河道自河口向上游上溯,致使海水倒灌入河,江河水变咸”可知,河流枯水期时,水量少,易出现咸潮。珠江口为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河流流量小,海水倒灌易出现咸潮。
(3)沿海大陆架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另外人们也开发利用了潮汐能。
(4)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可从气温、降水、地形等方面来回答。从图中看,苞西盐场位于沿海地区,海水盐度大,原料丰富;该盐场位于20°N附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从图中看,位于雷州半岛的西南,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晒盐;位于沿海地区,滩涂面积广,地形平坦,有利于晒盐。
43、【答案】(1)地势西高东低,沟谷众多,河流发育;(2分)山前为宁夏平原,地势平坦在河流流出山谷谷口处发育多个洪积扇。(2分)
(2)差异:甲洪积扇面积大,乙洪积扇面积小甲洪积扇堆积物颗粒小,乙堆积物颗粒大。(2分)原因:甲洪积扇上游河流主要流经低山区,落差小,流速慢,侵蚀能力弱,流程长,支流多,水量大,搬运物质多,颗粒小,搬运的距离远;(2分)乙洪积扇上游河流主要流经中高山区,落差大,流速快侵蚀能力强,搬运物质颗粒大,搬运距离近。(2分)
(3)夏季。(1分)原因:贺兰山东坡处于夏季风迎风坡,夏季降水多,补给量大;(2分)河流径流量大,侵蚀搬运能力强,洪积扇堆积物质多。(2分)
【解析】(1)读图可知,贺兰山东麓地势西高东低,沟谷众多,河流发育,河流自西向东流,在山前为宁夏平原,而洪积扇就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谷的谷口进入平原区后,因坡度骤降,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形成的多个扇形堆积体,使该地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
(2)河流流速越快、流程越短,携带的砾石在洪积扇处堆积越多。而河流流速主要受地势起伏大影响,读图,甲乙洪积扇的差异为甲洪积扇面积大,乙洪积扇面积小,甲洪积扇堆积物颗粒小,乙堆积物颗粒大。这主要是因为:甲地河流主要流经低山区,地势起伏小、落差小,流速慢,侵蚀能力弱,而且流程长,支流较多,使河流的水量大,搬运物质多且颗粒小,搬运的距离较远,所以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乙洪积扇上游河流主要流经中高山区,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流速快,侵蚀能力强,搬运物质颗粒大,搬运的距离较近,所以乙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大。
(3)甲洪积扇生长速度最快的季节是夏季。因贺兰山东坡处于夏季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夏季降水多,补给量大,河流水量大,侵蚀搬运能力强,洪积扇堆积物质多,洪积扇生长速度最快。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