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运动和力专题训练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运动和力专题训练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26 20:1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 专题训练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1.某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粗糖程度不同的长木板甲和乙、滑块(质量已知)、破码、测力计。
实验步骤:①将滑块放在水平长木板甲上进行实验,通过改变滑块上砝码的个数改变滑块的压力;记录多组滑动摩擦力F及压力FN的大小;作出摩擦力F随压力FN变化的图象,如图象中甲所示;
②换用木板乙重复上述实验,作出摩擦力F随压力FN变化的图象,如图象中乙所示。
(1)如下图所示,______(选填“A”或“B”)操作更便于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A.弹簧测力计固定,水平拉木板    B.木板固定,水平匀速拉滑块
(2)由图象可知:①在接触面一定的情况下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______比;②长木板______(选填“甲”或“乙”)的接触面更粗糙。
2.如图,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甲          乙        丙
(1)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   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运动(选填“匀速”或“加速”)。
(2)由甲和乙实验可知,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   。
(3)由   和丙实验可知,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A,使它沿水平方向做______运动,可得出木块A与接触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在图甲中,若拉力变为1.8N,则木块A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N;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有关;
(3)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4.如图所示,是小张设计“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 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三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大的是 (选填“甲”“乙”或“丙”).
(3)比较 (选填“甲、乙”“甲、丙”或“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4)如图丁所示,是小张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对实验的完成效果较好.实验时,小张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5.某物理实验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
(1)实验中木块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第一张图和___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第一张图和第三张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发现,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
运用控制变量法得出,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6.小王同学用下列器材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一块,质景相等的木块和铝块各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只。如图所示,4次实验中他都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慢拉动物块,使其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N。
(2)分析___两次实验,可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图乙与图丁中铝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___。(选填“相等”、“不相等”或“不确定”)
7.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A,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___N。
(2)比较___两图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比较甲、丁两图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4)本实验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选填“等效替代法”或“控制变量法”)。
8.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吴有如下猜想:
A.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为此,小吴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在实验过程中,需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做_____________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_____________拉力大小(填“>”、“=”或“<”)
(2)由图甲和图乙比较,可验证猜想_____________(填“A”或“B”)正确。并可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乙和图丙比较,可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
9.如图甲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所用的长木板,一面比较光滑,另一面比较粗糙.同学们根据猜想进行了实验,得出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长木板表面 木块放置方式 拉动木块的个数 弹簧测力计示数/N
① 较粗糙 平放 1 1.5
② 较粗糙 平放 2 3.0
③ 较光滑 平放 2 1.6
④ 较光滑 竖放 2 1.6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2)由实验序号____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和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3)由实验序号②③可得到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____有关.
(4)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用如图乙所示的方式测量滑动摩擦力发现效果更好.图乙实验中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5)根据你在本实验中的收获,请写出一种避免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出现打滑现象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____.
10.小君同学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__的原理,可知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小君分析甲和乙,发现F1小于F2,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__有关
(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应比较________两图。
(4)小君在本次实验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和转换法。
11.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___,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拉力的大小。
(2)比较1、2两次实验,得出结论:___。
(3)比较___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刚开始小英做第1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的摩擦力为___N。
(5)小芳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___,大小为___N.这样改进的好处是___。
(6)小芳在作图丁实验时,拉动木板没有及时停下来,当木块有七分之一滑出木板表面的时候,摩擦力大小为___N。
12.小明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选取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的接触面上,其中甲、乙两图的接触面是相同的木板,丙图的接触面是棉布。
(1)实验中小明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接触面上做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知识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如果小明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想糙程度的关系,他应选择________两图进行实验
(3)小明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有关。他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乙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他比较乙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可靠吗?说明理由。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正 甲
2.(1)匀速 (2)大 (3)甲
3.匀速直线 1.2N 粗糙程度 正压力
4.(1)水平 (2)丙 (3)甲、乙 (4) 不一定
5.(1)等于 (2)乙 (3)大
6.(1)3.2 (2)甲丙 (3)相等
7.(1)2 (2)乙丙 (3)不能 (4)控制变量法
8.(1)匀速直线 = (2)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当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控制变量法
9.(1)二力平衡 (2)①② (3)粗糙程度 (4)不一定 (5)及时清雪 换防滑轮胎 安装防滑链 在路面上铺草垫等
10.(1)二力平衡 (2)粗糙程度 (3)乙丙 (4)控制变量法
11.(1)匀速直线 等于 (2)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越来越大,摩擦力越大 (3)2、3 (4)3 (5)水平向右 2.8 不需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 (6)2.8
12.(1)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2)甲,丙 (3)不可靠;没有控制两次实验压力大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