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体味至爱亲情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
所需时间
课时(课上3课时,课下2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选题源自鲁人版的《必修三》的第一单元《至爱亲情》。亲情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时至今日,物欲横流也阻挡不了挚爱亲情。
本单元由李密的《陈情表》、贾平凹的《我不是个好儿子》组成,专题的划分是从文章所表达的感情以及如何表达这一感情而设计的,三个专题呈层进式展现。
李密的《陈情表》是传统的经典名篇,历来为人称道。作者在文中详尽而委婉地叙述了自己和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处境,申述了自己不能赴任的衷情。语气恳切,表情达意淋漓尽致。
贾平凹的《我不是个好儿子》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文章用平实的语言叙说了母亲的生活琐事,虽然没有什么强烈的抒情,但读来却能感受到作者的深情。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性的。借助网络平台、图书阅览,搜集李密和贾平凹的有关作品及其生平,另外还有类文诵读,文章评析,习作展示等。
预期成果:品味语言,感受亲情,培养朗诵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进行情感教育。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诵读文章,品味语言。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积累、梳理文中重要词语,准确翻译文言语句。
3.理清写作思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主题?。
二、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语言,感悟作者的情感,分析体会陈情的方式及作用。
2.学习用平实的语言,选择生活琐事来表达至爱亲情的写作手法。??
3.通过拓展延伸,联系现实生活,以诵读和写作的方式体味至爱亲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评价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倾向。
2.在品味、探究中体悟母爱的伟大,感悟亲情对自己人生的重要性。?
3.将课文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培养关爱亲情的思想意识。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4.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5.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一、深情诵读文本,积累基础知识。
二、“忠”“孝”是否两难全,走进文章的情感世界。
三、如何通过生活琐事来表情达意,写作拓展训练。
专题划分
专题一:积累 ( 1课时)
专题二:情感 ( 1课时)
专题三:写作 ( 1课时)
专题一
文本品读、梳理积累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文章是学习之根本。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熟读课文,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走进文本,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梳理和积累重要的语言知识,特别是其中的重点词语,掌握《陈情表》中的特殊句式,同时培养学生梳理积累语文知识的意识、能力和习惯。
学习本专题,遵照“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诵读。采用默读、朗读、背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加深以课文的理解。二、问题导学法。避开详细透彻的讲解,以简要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或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品味。
学习成果:积累文言字词,理解文章主旨。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诵读文章,品味语言。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积累、梳理文中重要词语,准确翻译文言语句。
3.理清写作思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主题?。
本专题问题设计
1、摘录《陈情表》《我不是个好儿子》中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解释它们在文中的意义。
2、找出《陈情表》中含有虚词“于”“以”的句子,理解这些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找出《陈情表》中的特殊句式,并结合以往所学归纳总结其规律。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亲情的文章、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通读文本 积累词语
问题:
1、诵读课文,理解大意。
2、摘录《陈情表》《我不是个好儿子》中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解释它们在文中的意义。
班级自由交流,师生互评,形成基本共识。
活动二:深入合作 探究规律
问题:
1、找出《陈情表》中含有虚词“于”“以”的句子,理解这些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找出《陈情表》中的特殊句式,并结合以往所学归纳总结其规律。
3、翻译重点语句
活动三:背诵《陈情表》
1、背诵比赛
2、名句默写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陈情表》《我不是个好儿子》的重点字词、句式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理解正确,找出规律,网络资源利用充分。
专题二
忠孝两难 至爱亲情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亲情是人类生命深处一首永恒的歌,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感人的亲情之歌能超越时空,激起我们强烈的共鸣,并让我们在共鸣中感受到至爱亲情的力量。自古忠孝两难全,李密该如何抉择?在现代社会功成名就的贾平凹却说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这究竟是为什么?
学习文学作品,注重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也是提高阅读鉴赏文学作品能力的重要方法。
学习成果:理解李密忠孝两难的处境,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尽孝。掌握抓住关键语句品读的方法,展示自己的思想评论文章及有关图文。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语言,感悟作者的情感,分析体会陈情的方式及作用。
2.理清写作思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主题?。
3.正确评价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倾向。
4.在品味、探究中体悟母爱的伟大,感悟亲情对自己人生的重要性?
本专题问题设计
1、《陈情表》中李密在表中陈说了怎样的情感?忠孝思想在古代社会中有哪些进步意义与局限性?
2、 《我不是个好儿子》中作者善于选取生活琐事来表现母亲对自己的爱,文中主要用哪些生活琐事来表现母亲的至爱?
3、如何理解贾平凹说“我不是个好儿子”?现代社会你如何尽孝?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亲情的文章、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诵读文本,读出情感,感知文意
1、诵读《陈情表》,通过小组交流明确:第一段陈家事,第二段陈仕事,第三段陈志陈理,第四段陈恩陈德。通过诵读各个文段,体会作者深沉而丰富的情感,特别是第三段。
2、诵读《我不是个好儿子》,作者为什么说“我不是个好儿子”?从中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活动二:合作讨论 深入探究
1、李密在应诏赴任和奉送祖母的两难中选择了后者。对于他的选择,我们该怎样看待?
2、贾平凹为什么说“我不是个好儿子”,他到底是不是一个好儿子?
活动三:你身边有哪些亲情故事?你如何做一个好儿子或好女儿?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文中是如何表情达意的?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理解到位,读出感情,探究深入,网络资源利用充分。
2.现代社会你如何尽孝?
评价量规: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展板展示。
评价指标:态度端正,方法合理。????? 团队合作,交流融洽。????? 筛选分析,整合到位。????? 观点明确,表述严谨。
专题三
如何通过生活琐事来表情达意,写作拓展训练。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生活中许多爱的密码,是用细节来解读的。人生中真挚的亲情,更需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写作是表情达意最好的途径,以“亲情”为话题来进行写作拓展,重点学习通过细节和生活琐事来传递情感的写法。学生总结文章内容并谈谈自己的学有所悟,以求学生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概括能力并让学生真诚地为亲人奉上自己真诚的回报。
学习成果:用生活琐事和细节来撰写表现亲情的文章并展示,陶冶学生的情操。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能掌握用生活琐事和细节来撰写文章的方法,陶冶学生的情操。
本专题问题设计
1、生活琐事和传神的细节描写是如何表现其思想感情的?
2、生活中经历的许多事情会随着时间而淡忘,可深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亲情却不会随着时间风化。回想生活当中你所经历的或者是听说过哪些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
3、以“亲情”为话题来写一篇文章,侧重生活琐事和细节描写。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亲情的纸质书籍、文章,个人生活阅历。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再读文本,完成表格
《陈情表》
《我不是个好儿子》
作者
李密
贾平凹
文体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陈情表》
散文
思想
内容
关爱
平凡的小事,伟大的母亲,惭愧内疚的情感。
素材
提取
孝、感恩、
亲情
平凡之中见伟大,质朴之中显深情。适宜论证“小”和“大”“亲情”方面的话题。
本
单
元
高
考
设
题
1、名句默写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08年江西卷)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07年湖南卷)
2、相关的文言知识能力潜移。虚词,实记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历年考试均有涉及。例如:
除著作郎,不就。(08年全国卷Ⅱ)
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部侍郎.(08年安徽卷)
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诺驰诣行在所。(08年海南卷)
3、"亲情"类语言表达题。如08年广东卷"情深"。
4、"亲情"作文素材,为"我"所用。
5、"亲情"类作文。
活动二:选取素材 侧重细节
1.亲情语段
简简单单,亲情只是一个由几根树枝搭起的小巢。但我更小,可以一下子轻快地钻进去,里面有一碗水,凉凉的,甜甜的,滋润我干渴的灵魂:里面有一袋米,鼓鼓的,香香的,填饱我无止尽的欲望:里面有一张床,软软的,暖暖的,抚慰我莫名的忧伤:里面还有一盆花,一幅画,一首诗,缀着些叮咛,嵌着些嘱托……这就是亲情,一个小小的巢,使我不断地长大。
面对失败和挫折,亲情是一剂良药,填补你那失落的心,然后重整旗鼓,这是一种勇气:面对误解和仇恨,亲情是一杯凉水,浇灭你那心头的火,然后坦然面对,这是一种达观:面对赞扬和奉承,亲情是一把锥子,刺破你那虚无的梦,然后不断进取,这是一种警示:面对烦恼和忧愁,亲情是一阵轻风,吹去你那杂乱的思绪,然后平和释然,这是一种境界。
亲情是一般涓涓的细流,给心田带来甜甜的滋润:亲情是一缕柔柔的阳光,让冰冻的
心灵无声溶化:亲情是一个静静的港湾,让远航的疲惫烟消云散。亲情是父母额上增多的白发,是父母眼中无限的关怀和盼望,亲情是黑暗中的一束灯光,给你无可替代的家的感觉与温馨。是的,世间最美的感情便是人间的亲情。
2.亲情诗歌
外婆做的棕子
外婆亲手做成的粽子,
穿越千里,
落在我的餐桌上:
一缕清香罗
弥漫着亲情。
我打开粽子
看见熟番的米粒上,
闪动着亲人的企盼:
一般心酸,直呛心里。我大口嚼着粽子,
两行热泪,
烫伤了一双手……
3、亲情故事
用爱心唤醒英雄的妻子罗映珍——2007感动中国人物
故事:罗映珍的丈夫罗金勇是云南省永德县公安局民警。2005年10月1日,罗金勇与妻子罗映珍回家探望父母,途中罗金勇临危不惧与3名毒贩进行了殊死搏斗,因寡不敌众身受重伤,成了"植物人"。从那以后,罗映珍肩负起了照顾丈夫v的责任,不离不弃,并含泪写下了600多篇爱的日记,用日记呼唤着丈夫意识深处的觉醒。
颁奖辞:把爱人从沉睡中唤醒,是生命的奇迹,还是心灵的力量?她用一个传统中国女人最补素的方法诠释了对爱人不离不弃的忠贞。甜蜜是爱情的标尺,艰难才能映照爱情到珍贵。
4.亲情名言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高尔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5.亲情歌曲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儿,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你身在那他乡中,有人在牵挂,你回到那家要边,有人沏热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她掉眼泪,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管多少人,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母亲》
小组合作,集中展示
活动三:以“亲情”为话题来写一篇文章,侧重生活琐事和细节描写。
这个话题最忌通篇平板单调的叙述所谓亲情故事。要使语言富有形象性,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文章中学会运用描写这种表达方式,要学会综合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来写人记事,传情达意。特别是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不仅能充实内容,而且还能像精彩的特写镜头一样,真切,细致,生动。适当的环境描写除能渲染气氛,为故事展开作铺垫外,还会增加考场作文的文采。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陈情表》和《我不是个好儿子》表现手法的掌握及运用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理解正确,学以致用,参与积极。
2.亲情习作
评价量表:学生自评、互评,师评
评价指标:能够熟练运用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文章情感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