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第六章功和能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强化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第六章功和能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强化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26 20:3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功和能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已知斜面高为h,斜面长为s,且s=3h,物体所受重力为G,斜面的机械效率为50%,若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分别用F和f表示,则(  )
A.F= f= B.F= f= C.F= f= D.F= f=
2.如图所示,体能测试中小明用2000N的力掷出的实心球运动的情景,已知从b到d的水平距离为7.5m,c为实心球的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实心球做功15000J
B.实心球在c点处于平衡状态
C.不计空气阻力,实心球从b到d过程中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D.从a到d的过程中实心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
3.如图,小球先以速度v竖直向上抛出,后以速度v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斜面足够长),两次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则h1和h2的关系是(不计空气阻力)(  )
A.h1>h2 B.h1

4.杂技演员在表演“水流星”节目,演员将一根细绳系着盛水的杯子,让杯子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水不从杯里洒出, 甚至当杯子运动到最高点时,已经杯口朝下,水也不会从杯子里洒出来。则在演员停止用力转绳时,下列关于其中的一只杯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平衡力作用 B.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C.机械能不变 D.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5.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重为G的钩码挂在铁质杠杆A点上,弹簧测力计作用于C点,现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拉力为,杠杆的机械效率为,不计摩擦,则(  )
A.仅将测力计移到B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机械效率为η2,则
B.仅将钩码移到B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机械效率为η2,则
C.仅将测力计移到B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拉力为F2,则
D.仅将钩码移到B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拉力为,则
6.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重力为2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提升0.1m,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1.2N,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拉力的功率是0.48W
B.动滑轮重力是0.8N
C.拉力做的有用功是0.2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3.3%
7.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于竖直墙壁,另一端与一木块连接在一起,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外力作用下,木块将弹簧压缩了一段距离后静止于A点,如图所示。现撤去外力,木块向右运动,当它运动到O点时弹簧恰好恢复原长。在此过程中(  )
A.木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木块的速度一直在增大
C.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弹簧减小的弹性势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D.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
9.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F2,P1>P2 B.F1>F2,P1>P2 C.F110.完全相同的A和B两物体,在相同的力F作用下分别沿粗糙地面和不计摩擦的光滑冰面移动了相同的距离s。如图,力F对A、B两物体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下列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W1W2 C.P1P2
11.网球落到水平地面后又会跳起来。如图是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记录一只网球落地后运动过程的照片,照片中位置1、位置2高度相等,位置3高于位置1和2。则(  )
①该网球在位置1、2和3的动能越来越小
②该网球在位置1、2和3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
③该网球在位置1、2和3的机械能越来越小
④该网球在位置1、2的机械能相等,在位置3的机械能最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④
二、填空题
12.如图所示,滑轮______(选填“A”或“B”)可以看作是等臂杠杆,使用它的好处是可以______;若搬运工人用B滑轮在20s内将重为180N的重物匀速提升6m,所用拉力为100N,则拉力的功率为______W,B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13.如图所示,是两个工人分别用滑轮按甲、乙两种方式把质量相同的两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两种方式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且G沙子>G滑轮。使用甲图中的滑轮的目的是______;使用乙图中滑轮的好处是可以______,机械效率更高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
14.如图所示,一滑轮下端悬吊一个重60N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在2s内上升了4m(不计滑轮、绳的重力和摩擦),则拉力F所做的功W=______J。
15.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卫星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请回答:
(1)卫星运行过程中______守恒;
(2)当卫星运动到远地点时,______最大,______最小(选填“势能”或“动能”);
(3)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它的势能______、动能______,速度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16.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在匀速提升150N重物时,机械效率为60%,物体上升的速度为10cm/s,绳端拉力F为_______N,拉力功率为________W,如果提升物体质量增加,那么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17.如图所示,为两个光滑的圆弧槽和一段粗糙的水平面相连接的装置。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左侧圆弧槽A点由静止释放,最高到达右侧圆弧槽B点处,然后再次滑下,最高到达左侧圆弧槽C点处。其中A、B两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分别为H、h。(忽略空气阻力)
(1)物体从A点滑到B点时,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___________;
(2)C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为 _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小明分别使用甲、乙图中两种不同的机械将同一物体M匀速提升同样高度。测得两次拉力F甲、F乙和物体M所受的重力G如下表所示。当使用乙机械时,测得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M上升高度的2倍。
(1)从表中数据可知:甲机械__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不省力也不费力”),甲机械所做的有用功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机械所做的有用功:
(2)乙提升物体M时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F甲 F乙 GM
10N 5N 8N
19.如图甲和乙所示为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装置和实验操作;实验证明:使用定滑轮可以 ______;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分析可知 ______的机械效率较高。
20.如图所示,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500N的推力,将重为800N 的货物从A点匀速推至B点,已知AB长 3m,斜面高1.5m,则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是______N
三、实验题
21.在“探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明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5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4组数据,用二个动滑轮和二个定滑轮得第5组数据,测得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动滑轮 G动/N 物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动力F/N 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 0.5 1 0.1 0.7 0.3 47.6
2 0.5 1 0.2 0.7 0.6 47.6
3 0.5 2 0.1 1.1 0.3 60.6
4 0.5 4 0.1 2 0.3 ①
5 1 4 0.1 1.6 0.5 50
(1)请根据前四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______
(2)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在提升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小明发现弹簧测力计不太方便读数,于是小明在保持整个装置静止的状态时读出拉力的大小,此时的机械效率与拉动时的机械效率相比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应为_____%(保留一位小数),分析表中第3、4组数据,同一滑轮组,_____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4)有的同学认为:“机械越省力,它的机械效率越高”。你认为这句话是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你是用小明收集的数据中_____两组数据对比分析来判断的,从该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提升同一物体,_____。
22.小明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如下一个值得探究的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如图所示的装置,请你选择上述猜想中的一项,并解答下列问题:
(1)要用图中的器材完成你选择的探究,还要补充的器材是:______;
(2)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23.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改变斜面倾角(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和木块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沿斜而向上匀速拉动木块,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斜面倾角 斜面高度h/m 斜面长度s/m 木块重力G/N 沿斜面拉力F/N 机械效率η
1 30° 0.6 1.2 5.0 4.2 60%
2 30° 0.6 1.2 3.0 2.5
3 45° 0.8 1.2 3.0 2.8 71%
 
 
(1)试验中调整斜面的倾斜程度时,要使斜面倾角由30°变为45°应将垫块向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第2次试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
(3)第1、2次试验是为了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的关系:分析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在___________。
(4)如果对原实验装置做如图乙所示的改进,与原实验装置相比,用带滑轮的斜面做实验的好处是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4.在创建文明城市中,使用如图所示的新型清扫车对道路进行清洁工作。若该车质量为
,在某平直道路上匀速行驶100s,通过的路程为200m,清扫车在匀速工作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力的0.2倍,取。求:
(1)匀速行驶100s时牵引力做的功;
(2)匀速行驶时的功率。
25.如图所示,杠杆AB在竖直向下的拉力F作用下将一物体缓慢匀速提升,下表是提升物体时采集的信息:求:
OA/m OB/m 物重G/N A端上升的高度h/m B端下降的距离s/m 做的额外功W额外 /J
0.4 0.8 40 0.2 0.4 2
(1)有用功;
(2)拉力F的大小;
(3)杠杆的机械效率。
26.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如图所示,某车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在一次测试过程中,该车以额定功率在水平面上6分钟内匀速直线行驶了8千米。求:
(1)该车在这次测试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为多少焦?
(2)该车受到的水平阻力为多少牛?
车辆类型 电动车
电池类型 磷酸铁锂电池
续航里程 80千米
整车质量 1720千克
额定功率 100千瓦
27.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物重G物的关系,改变G物,竖直向下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计算并绘出η与G物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若6s内将某重物匀速提升10cm,作用在细绳上的拉力为9N。此时拉力做的功和功率;
(2)此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力;
(3)当G物=9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C
2.D
3.C
4.B
5.D
6.B
7.A
8.D
9.A
10.C
11.A
12. A 改变力的方向 60 90%
13. 改变力的方向 省力 甲
14.240
15. 机械能 势能 动能 增大 减小 减小
16. 125 25 变大
17.
18. 费力 等于 80%
19. 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甲
20.100
21.
匀速 偏大 66.7 被提升的物重 错误 4、5 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
22.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物体的重力 斜面的粗糙程度 斜面的长度
23. 左 60 物体重力
24.(1);(2)
25.(1)8J;(2)25N;(3)80%
26.(1);(2)
27.(1)1.8J, 0.3W;(2)3N;(3)75%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