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27 08:37:40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1949
新民主主义国家
延迟符号
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12月,毛泽东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改
一化
新知导入
第5课三大改造
学习目标:
1. 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等基本史实.
2. 了解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3. 通过学习三大改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歌曲:社会主义好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1952年,翻身农民庆祝土地改革胜利完成。
一开始农民很高兴
后来却觉得很费力
土改完成后,农民遇到了缺乏生产工具、资金、水利和遭遇自然灾害等困难;更别说承担生、老、病、死等大型支出,甚至有的贫困农民不得不卖掉自己分到不久的土地。
土改农民分得了土地
集体生产促发展——农业合作化
材料一: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教材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加入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进一步提高生产力,使农民走上集体化,改善农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解决农业和工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分析土地改革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什么问题?土地实行由“分”到“合”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新知讲解
1、农业改造的必要性
一五计划实施后,工业发展需要增加粮食
和原料供应补给城市。
现实困难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生产工具严重不足;
资金短缺,难以抵御自然灾害;
土地买卖现象严重
工业化需求
一. 农业合作化
视频:农业合作化运动
三大改造
农民个体经济分散、落后,很难发展
大生产,农产品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1. 背景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 时间
1953—1956年底
3. 形式
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4. 目的
5. 步骤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农民踊跃报名参加初级农业合作社
成立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报名参加合作社
农业三大改造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6. 改造结果
个体经济(私有制)→集体经济(公有制)
材料: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第二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合作社农民
一起劳动
兴修水利
大型耕作工具
01
农业互助组
02
初级农业合作社
03
高级农业合作社
农业生产合作社
的优越性
典型示范到逐步推广
自愿互利的原则
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合作化
参加合作社农户 占全国农 民总数(%) 参加高级 生产合作社 占全国农
户总数(%)
1.18亿户 96.3 1.0742亿户 87.8
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毛泽东亲自主持编写了怎样办合作社的书,这使得农业合作化进入了高潮。到了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合作社,并完成了从初级社到高级社的过渡,这比毛泽东的计划早三年。
农业合作化实现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毛泽东报喜
三大改造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公元1663年,张小泉剪刀始创于杭州,它靠磨工精细、刃口锋利等十大特点称雄制剪业;当历史的时针指在1953年时,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了,原先的小作坊全部统一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制剪生产合作社,1956年张小泉剪刀厂诞生了。
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 形式
2. 改造结果
个体经济(私有制)→集体经济(公有制)
1956年底参加手工业合作组织的人数已占全国手工业从业人数的91.7%,基本上完成了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但在合作化过程中,存在要求过急、集中过多的缺点
2. 阅读找出我国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方式和结果。
“1956年底,全国组织起来的手工业合作社(组),经过调整为9.91万个,社(组)员达到509.1万人,占全部手工业从业人员的92%。” 1956年产值比1955年增长15.61%,其中集体手工业产值比1955年增长2.68倍。”——《我国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情况》
北京王麻子剪刀
杭州张小泉剪刀
(1)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一些私营工商业主采取不法手段牟取暴利,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1.改造背景
苏联对封建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没收
我国对封建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的政策:没收
怎么办?
如何对待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三大改造
国家
工人
发展工商业、解放生产力,向工业化迈进
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
改造原因
苏联对封建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没收
我国对封建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的政策:没收
然而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却是:社会主义改造
视频:公私合营
(1)时间 1954年起
(2)方式 公私合营
(3)创举 赎买政策
(4)结果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原因目的时间、方式、创举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原因目的: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用不法手段扰乱经济秩序。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954-1956)
赎买政策
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1966年9月,定额年限期满,公私合营企业最后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赎买政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
红色资本家,是他一生的关键词。
荣毅仁在1954年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这一举动为上海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起了积极带头作用,“红色资本家”的称呼由此而来。
毛泽东在荣毅仁陪同下参观上海中新纺织厂
荣毅仁,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1957年曾被陈毅副总理誉为“红色资本家”。
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
1986年底,被美国《幸福》半月刊评为世界50名知名企业家之一,是建国后国内企业家跻身世界知名企业家行列第一人。
2000年荣毅仁及他的家族获美国《福布斯》选为中国50富豪之一。(排名第一)。
广州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
上海举行欢庆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集会和游行
各界庆祝三大改造完成
哈尔滨市庆祝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说一说:曾参加过公私合营的民族品牌
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实行公私合营的新厂牌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泽东送喜报
1956年北京人民庆祝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结果
资本家的身份:
剥削者
与国家合作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或管理者
消灭了资产阶级
三大改造的完成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①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改造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
“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工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造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长期遗留了一些问题,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
三大改造的局限性:
材料:合作化运动,对各地政府来说都是政治任务,务必要完成,由于发展速度过猛,不少地方出现了违反自愿原则的现象,由于侵犯了富裕中农的实际利益,引起了他们很大的抵触情绪。
三大改造
1953-1956
本课小结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农业
合作化
合作化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课堂练习
1.随着工业化起步,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迈开了步子,这次改造的主要行业有( )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官僚资本 ⑤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①②③
②③④
③④⑤
D. ①③④
A
2、1956年中国很多农村的农民群情振奋, 他们正在积极申请加入什么组织 ( )
A.农业生产互助小组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B
3.同仁堂是驰名中外的商标品牌。如果你要考察当年有关其公私合营的概况,你必须查阅哪一阶段的历史资料( )
A.1953—1956年 B.1956—1966年
C.1949—1953年 D.1945—1949年
A
4、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
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
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
“和平方法”指的是( )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赎买政策 D.无偿没收
C
5.下列哪一项属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
A.公私合营
B.没收官僚资本
C.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加入合作社
D.对民族资本实行赎买政策
6.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新中国的成立 D.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D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