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谁什么?》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识读附点节奏。
2、能够用轻松自然、愉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这是什么》。
3、使用双响筒和碰铃为歌曲伴奏,寻找身边的打击乐器。
情感与态度:在体验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到时间的可贵,做到珍惜时间。
过程与方法:聆听体验音乐情绪,对比演唱歌曲旋律解决学生容易唱错的地方。
教学重点:能够用轻松自然、愉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这是什么》。
教学难点:附点节奏的正确演唱,以及一二乐句的音高区分。
解决办法:聆听对比演唱;手势辅助区分音高。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大声唱歌》律动。
1、同学们好,欢迎来到音乐课堂,让我们和音乐一起跳起来吧。全体起立,准备。(律动)
2、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谜语,请你来猜一猜。请听。(播放歌曲)------(谜底是钟表)--------钟表有时针分针秒针,请你来听听下面两条旋律中,找出秒针的声音和时针的声音。(对比一二乐句,重点区分音高)
3、请你把下面的三条旋律补充完整,就是将这三小节旋律填到对应的空白处补充乐句。第一句,注意听(老师唱旋律分别,找学生来补充填空,识读附点音符演唱稍长)。
4、(补充歌词附点)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墙上挂着的钟表,手上戴着的手表等等,那你知道这些钟表有什么作用呢?(生自由答,出示附点歌词作用)他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观察,这三个字的颜色是红色的,在演唱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呢,仔细听。(听,答唱的时间长点)这三个词在唱的时候稍微拉长一点(老师范唱附点节奏)上面对应的小点是附点音符,声音拉长一点,语气重一点,(范唱)(跟琴唱) (15;)
5、整篇。同学们,看来钟表的作用真不小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好听吧。(播放聆听老师做动作激发学生的兴趣)
A、 你们想不想动起来呢,好,请起立,站直,真好。(播放音乐师生作动作)
B、现在老师找几名同学到前边来带领大家表演。(播放师生动作)(5;)
6、打击乐伴奏。
A、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个好朋友,你听(老师敲击,生答双响筒)就是双响筒,我用双响筒来表现秒针的声音,(老师边唱边敲击滴答部分,生接唱当当当,前两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双手其实是个很好的乐器呢,你看,将你的右手握拳充当双响筒,左手伸出一根食指当小木棒,和老师一起为歌曲伴奏,看谁学得最像,最有节奏感,一会我就把双响筒给他使用。
准备(播放音乐,双响筒伴奏)
B、碰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