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7 22:0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会抒情
一、文本研读:
写作有五种基本表达方式:描写、记叙、议论、抒情、说明。指导学生学会进行抒情,可帮助学生在描写生动的基础上,更好的将文章所要传达的主旨、情感,加以体现,并在行文推进过程中,使学生受到影响和教育。
二、创意说明:
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但,抽象的“情”要建立夯实在具体“形”的基础上,所以,衔接前面对描写具体指导,教师学会进一步,引导学生扣住习作练习,落实部编教材,结合不同景来抒情,从而,有效且高效完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三、活动组织:
1、导入语: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有情,才品味出酸甜苦辣,才能学会如何去爱,去感恩,去创造。文章有情,才能打动读者;让笔尖流淌真情实感,就需要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作文课——《学会抒情》。
2、抒情定义及作用
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抒情是和记叙、描写、议论、说明并列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如:“这片月季花真漂亮啊!”“浩瀚兮,,大海!”
记叙文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主题,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在记叙中恰当结合一些抒情,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不要任何“附着物”,让思想感情直截了当宣泄。写作中直接抒情的方法有两种:
①直抒胸臆(内心独白):人在情绪高涨或激愤的时候,将感情发泄出来。这种方法,就叫“直抒胸臆”。
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接表达了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
②变换人称:一般来说,文章人称应前后一致。但是,在感情激动到极点时,往往不自觉地突然转向所叙述的人、物。
如: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黄河颂》
——通过第二人称“你”,直抒胸臆,热情歌颂了黄河的源远流长,深厚的文化底蕴。
(2)小练笔:
把下面一段话,通过变换人称、直抒胸臆的方法,使其表达感情更强烈。
林中竹子高贵优雅,仿佛是一首无字的、奇妙的诗歌。
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成果:
哦,林中翠竹!一株是一种气质,一片是一种气势。凝望你,赞美你!
(3)小结:
直接抒情不讲含蓄委婉,而是思想感情的袒露;它直陈肺腑,发自内心。它或像潺潺溪水,沁人心田;或像高山大海,气势酣畅;或像火山喷发,撼人心魄。
(4)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例如《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一段文字里,作者写通过描写美丽热闹的春景,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
4、运用具体方法抒情,抒发内心情感。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我们看到一些景物,往往会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就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把感情融入所描写的景物中,情景交融,这是中国文学很传统的表现手法和突出的艺术特点。如: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作者通过描绘月落、乌啼、满天白霜、江边枫树、渔火、寒山寺等景物,,渲染出秋夜的幽寂清冷,借此表达了作者落榜后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2)寓情于物,咏物言志。
借物寓情,是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咏物寓情的关键在于“寓”。它的特点是,只描写物象,不直接抒情,作者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对物象的具体描绘之中,通过比喻、拟人、象征等方式,委婉曲折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荷叶咏》这个片断。“……这时,一阵微风吹来,一池的荷叶荡漾着,荷叶上的颗颗“珍珠”倾入河中。忽又想想,如果把这满池的荷叶统统去掉,那又是怎样的呢?一根根光秃秃的茎儿立在水面上,茎儿顶上只剩荷花。此时的荷花,即使开得再艳,人们还会去赞赏它吗 哦,我明白了,荷花失去了荷叶的陪衬,就变得如此平庸,如此单调。荷花是美的,但荷叶也是美的一部分呀。……”小作者从荷花的美丽想到荷叶的不可或缺;从描写荷叶外形、质地到赞颂荷叶的精神,娓娓道来,重点突出,给人启示。在行文过程中,小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丰富的词汇,把文章主题刻画得丰厚圆润,颇见小作者文字功底之深厚。一篇优秀的状物作文,立意要深刻,描写要细致,言之有物,这样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3)融情于事,借事抒情。
融情于事,指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从对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这种渗透着感情的叙述,读者品味起来就会觉得更真实可亲。
如朱自清《背影》,写父亲与儿子分别时买橘子的那一段叙述文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段叙述文字,朴实无华,把慈父的爱子之情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4)小结
细化景、事、物,做到“一花一木,一点一滴,一枝一叶总关情”;议论点睛,让情感深邃无底,让情感站得起来。
四、习作赏析
请同学们对孙涵的习作《这不是一件小事》,小组合作,分析这篇文章在抒情方面的妙处。
这不是一件小事
孙涵
花被摘掉了,茎独自流着血流着泪。
我在家里种了很多花花草草,石竹花一丛丛,二月兰一簇簇,美人蕉一团团,月见草一朵朵,那都是我前年,去年,今年把它们从一颗颗黑得发亮的小种子,养护成一丛丛、一簇簇、一团团、一朵朵花,就像是对弟弟妹妹一样精心照料的结果,成长着,为我带来惊喜。
今年我却对它们充满了担忧。
二月末,二月兰终于慢吞吞的吐出花苞来,半天才憋出第一朵花,淡紫色的花瓣垂下来,像一只展翅欲飞的蝶儿,像古代娇弱的女子,身姿袅娜。我看到它,开心极了,心想:这花一定是见我要去上学了,专门开过我看的哩!过了一会儿,我再来看时,它却消失不见了,只留下花茎独自流着血,流着泪。是谁干的!我生气极了。这时,忽见一个外地小女孩头上插着花,神色惊慌地从墙角闪过,我很想上去骂她一顿,但又于心不忍,心想:这么小的孩子会懂什么?只摘一朵花有什么关系?小事小事。我只得把气咽了回去。
又是一个周末,我回家,去看二月兰时,却发现它仍是光秃秃的,并且更羸弱了,花苞都没之前多,也没什么精神。我才后悔,如果我知道会是这样,一定要把她骂个狗血淋头。“谁家的破小孩这么没教养。”我只能抱怨,我在花盆边的电线杆上贴了4个大字“禁止摘花”并嘱咐爷爷奶奶:“看见谁摘花就骂他,赶不走,拿竹竿打他!”我咬牙切齿,美女樱也开花了,但也被摘了,好在美女樱被放的高一点点,大的小孩够不着,只被摘了一簇,但我仍不放心,在花盆上也贴了告示。
这次回去真是把我气炸了,中午刚下车,我还看到开花的月见草,一顿晚饭后,又不见了,只有一群小孩在玩耍。其中一个小孩手里握着那朵花。我暴跳如雷,气势汹汹的瞪着那群小屁孩,爸爸拉住我:“一点点的小事有什么气的……”
小事?小事吗?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花,他们一掐就化为乌有了,我甘心吗?“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善吗?花的生命就不值得珍惜吗?别人的劳动成果就不值得被尊重吗?没有教养的人不应该被谴责吗?自己的利益被损坏不可以勃然大怒吗?
我用联合国6大工作语言都写了一遍“禁止摘花”并画了一个人拿着屠刀追杀摘花者(吓吓他们,我也不敢也不想这么干),贴在电线杆上。
花被摘掉了,茎独自流着血,流着泪,直到鲜血枯竭,泪水干涸,枯黄无力的倒下去了。
教师点评:这篇习作以优美诗意的语言,道出了这不是一件小事的来龙去脉:文章通过我对孩子们摘我的花很生气这件事,进行了描写和反思,尤其是行文中,根据事件的推进,小作者的心情是不断的变化,让内心的情真正做到了合理而自然的抒发。
五、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写作中如何抒情。知道了抒情的方式包括两种: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还总结出直接抒情的方法有:直抒胸臆、变换人称。总结出间接抒情的方法有:融情于景、融情于物、融情于事。
六、作业布置
题目:开在心中的花朵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②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真题解说:
本文题“开在心中的花朵”中的“花朵”,并非指自然界中某些植物的花朵,而是使用的比喻义,比喻美好的人和事,是一种被喻化了的精神。所以,本题的写作必须扣住“花朵”的精神意义加以演绎。既然是“花朵”,一定是美好的、积极向上的,让自己深深感动、有所触动的。所以,所选的题材必须具有积极意义。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