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曹刿论战》二课时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曹刿论战》二课时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7 09:33:02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曹刿论战
(一)
齐鲁长勺之战
(鲁国)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败了齐军,造成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
——毛泽东
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春秋》

关键词之:
战·书



战·文
战·事
战·书

《左传》简介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编年体断代史,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左传》长于记述战争,故有人称之为“相砍书”,作者真实地再现了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风貌,揭示了战争事件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其战争篇章皆具有雄伟而凝重的史诗感。
著作 体例 断限 选文
编年体 纪传体 国别体 通史 断代史 《左传》 √ √ 《曹刿论战》
《唐雎不辱使命》
《周亚夫军细柳》
《资治通鉴》 √ √
史传类文章与史书体例
《战国策》
《史记》
《孙权劝学》




战·文

战·文

一读:战争类史实
二读:对话式行文
三读:戏剧化结构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古代战争文化
征讨,攻打。《左传》:“凡师有钟鼓曰伐。”即正式的战争,应师出有名,大张旗鼓,以示自己的行动是公开的。
齐襄公荒淫暴虐,他的两个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怕遭牵累,都出奔他国。公子小白出奔莒国,公子纠出奔鲁国。
齐襄公被齐国大臣杀死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准备回国当国君。莒国和鲁国各自护送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回齐国。公子小白抢先到达齐国夺得君位,即齐桓公,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齐桓公当上国君后,以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为借口,于公元前684年进攻鲁国。鲁国被迫出兵抵御,战于鲁国长勺。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古代战争文化
古人在战争中击鼓表示进攻,鸣金表示收兵。《诗经·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古代战争文化
靡,倒下。古代以军旗或牙旗作为军队或主帅标志,起凝结军心、联络士兵的作用,旗倒意味着军队溃败。
古代战争文化
辙,车轮痕迹,前一辆战车压过一个印儿,后来的战车也尽量要压同样的印儿往前走。轼,车前横木,作战的时候可踩到这个杠子上往远处看。
初读感知文章大意:
讲述曹刿助鲁庄公率军,以弱胜强,打败来犯齐军的故事。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鄙 古义 今义
目光短浅 品质恶劣(卑鄙)
看不起(鄙视)
牺牲 古义 今义
祭祀用的牲畜 为正义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狱 古义 今义
诉讼案件 监狱
可以 古义 今义
可以凭借 能够或可能
加 古义 今义
虚夸, 数字相合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再 古义 今义
第二次 指又一次,表示重复。
再读明晰文章详略:
全文主要由曹刿与乡人、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构成。
文章重点不在战争场面的描写,而在对战争的“讨论”。
第一幕——_________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乡人:“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第二幕——_________战
(曹刿乃入见。)
曹刿:“何以战?”
鲁庄公:“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鲁庄公:“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鲁庄公:“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第三幕——________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曹刿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曹刿:“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曹刿:“未可。”
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可矣。”
(遂逐齐师。)
第四幕——_______战
(既克)
鲁庄公:何故?
曹刿:“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三读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以“战”字贯穿全文。
按照战争发展的时间顺序结构全文。
战·事

战争视角:迎战 —— 备战 —— 胜战 —— 评战
人物视角:请见 —— ____ —— ____ ——_______
问战
参战
论战
梳理故事情节,完成图表后根据小贴士复述课文。
复述故事要贴近原文,尽量用上原文的关键词句。
01
02
03
为了确保复述的完整性,可以简单记录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复述完一项勾画一项。
语言表达完整、信息陈述准确、逻辑思路清晰。
感谢观看
(未完待续)(共17张PPT)
曹刿论战
(二)

关键词之:
论·战争



论·人物
论·启示
论·战争

探究1:鲁国为什么能以弱胜强?
战前准备:
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重贵族
——重神灵
——重人民
×
×

小结1:天时不如地利,地理不如人和。以民为本,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重要战略。
探究1:鲁国为什么能以弱胜强?
临场指挥: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彼竭我盈,故克之。
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轻率
——冒进
——审时度势
——用兵谨慎
×
×


小结2:晓畅军事,沉着冷静,审时度势,谨慎用兵,是战争取胜的重要战术。
探究1:鲁国为什么能以弱胜强?
临场指挥: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彼竭我盈,故克之。
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轻率
——冒进
——审时度势
——用兵谨慎
×
×


小结2:晓畅军事,沉着冷静,审时度势,谨慎用兵,是战争取胜的重要战术。
探究2:详写论战,略写场面的原因?
作者的立场:民本思想——史学价值
人物的塑造:“远谋者”与“肉食者”——文学价值
论·人物

人物分析的方法:
1.抓住体现人物特征的典型细节。
2.掌握文章突出人物形象的手法。
3.思辨角度品味的立体的人物形象。
第三幕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曹刿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曹刿:“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曹刿:“未可。”
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可矣。”
(遂逐齐师。)
第四幕
(既克)
鲁庄公:何故?
曹刿:“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观察入微,机智谨慎
晓畅军事,知己知彼
细节读人物
第一幕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乡人(阻拦曹刿,不屑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 (________________):“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担忧而又坚定
戏剧冲突:又何间?
塑造手法:对比衬托
人物形象:
乡人:冷漠
曹刿:位卑不忘国忧、积极入世
请为剧本设计人物神态、动作、心理等,填在对应横线,并通过剧本分析人物形象。
手法读人物
第二幕
(曹刿乃入见。)
曹刿(叩首行礼,开门见山):“何以战?”
鲁庄公(大手一挥,自信满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____________________):“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鲁庄公(___________________):“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____________________):“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鲁庄公(_________________):“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___________________):“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摇摇头,不以为然
捋胡子,沉吟片刻
沉思更久
仍摇头,面带失望
欣喜,斩钉截铁地
戏剧冲突:何以战?
塑造手法:对比衬托
人物形象:
鲁庄公:见识短浅
曹刿:目光长远,识见卓越
手法读人物
正方:鲁庄公“鄙”
急躁:未能沉着应战。
谋略不足:不知以民为本,重贵族和神灵。
反方:鲁庄公不“鄙”
面对大国进犯不卑屈,敢于应战有魄力。
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刿得以参与论战。
面对曹刿的批评,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
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
亲临战场,甘当配角,让能人“掌旗”。
鲁庄公真的“鄙”吗?
思辨读人物
论·启示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我们从这篇文章中获得哪些启示?
1、位卑未敢忘忧国。
2、勇于毛遂自荐,承担责任。
3、做事情要一鼓作气。
4、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