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第9章:压强期末试题选编2020-2021学年湖南省各地八年级下学期物理(Word版含答案) | ![]() | |
格式 | docx | ||
文件大小 | 1.9M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人教版 | ||
科目 | 物理 | ||
更新时间 | 2022-02-26 22:35:19 |
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4.(2021·湖南祁阳·八年级期末)如图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茶壶
B.下水管存水弯
C.活塞式抽水机
D.锅炉水位计
15.(2021·湖南隆回·八年级期末)装有一定量的水的细玻璃管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取10N/kg,ρ水=1.0×103kg/m3,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 )
A.1.6×103 Pa B.2.0×103Pa C.1.6×104 Pa D.2.0×104Pa
16.(2021·湖南湘乡·八年级期末)通过实验第一次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托里拆利 C.帕斯卡 D.伽利略
17.(2021·湖南邵阳·八年级期末)最先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 )
A.奥斯特实验
B.牛顿第一定律
C.托里折利实验
D.马德堡半球实验
18.(2021·湖南祁阳·八年级期末)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A.用塑料管从瓶子中吸饮料
B.注射器吸药液
C.塑料挂衣钩帖在光滑的瓷砖面上
D.水从高处向低处流
19.(2021·湖南望城·八年级期末)下列现象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用高压锅煮饭 B.用塑料吸管吸饮料
C.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病人体内 D.用电吹风吹干湿头发
20.(2021·湖南桑植·八年级期末)下列有关对“大气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C.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帕
D.晴天、阴雨天等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
21.(2021·湖南新田·八年级期末)图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管里有少量空气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变长
B.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变长
C.换用粗玻璃管做实验,管内外水银柱高度差将减小
D.将此装置从地面移至山顶,玻璃管内的水银面会上升
22.(2021·湖南郴州·八年级期末)据报道,我国已制造出世界上快的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可达 380km/h。这种列车进站速度要比普通列车大一些。 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火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A.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小 B.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大
C.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大 D.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小
23.(2021·湖南赫山·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
A.图甲所示向两张纸中向吹气,纸张向中间靠拢
B.图乙所示用吸管吸饮料
C.图丙所示向B管吹气,A管中的水面上升
D.图丁所示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
24.(2021·湖南零陵·八年级期末)动车进站时,为了避免乘客被“吸”向动车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站台上都标有“安全黄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黄线以内,是因为动车进站时车厢附近
A.气流速度大,压强小 B.气流速度大,压强大
C.气流速度小,压强小 D.气流速度小,压强大
25.(2021·湖南绥宁·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将挂着类似飞机机翼模型的弹簧测力计放到电扇的正前方,则电扇转动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会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都有可能
二、多选题
26.(2021·湖南零陵·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汽车座椅安全带制作得很宽
B.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
C.挖掘机用宽大履带来支撑
D.铁轨下面铺放枕木
三、填空题
27.(2021·湖南临湘·八年级期末)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明礼同学用一水平力推F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上述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受到桌面的摩擦力______,木板对桌面的压强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8.(2021·湖南祁阳·八年级期末)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硬凳子上感到舒服,是因为人受到的压力_________,受力面积_________,压强________的缘故.(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9.(2021·湖南临澧·八年级期末)某滑冰运动员在冰冻的河面上滑冰时,突然发现冰面出现了裂纹,这个现象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该机智的运动员马上趴伏在冰面上爬回河岸去,他这样做利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
30.(2021·湖南长沙·八年级期末)2021年4月23日,一只成年野生东北虎闯入村庄,工作人员开车追踪时遭老虎袭击,车窗被老虎一掌拍碎。该汽车玻璃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1×107Pa,虎掌面积约为10cm2,老虎这一掌的力量至少为___________N。该东北虎体重约220kg,它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___________Pa
31.(2021·湖南醴陵·八年级期末)图钉尖端的面积是0.3mm2,钉帽的面积是1.5cm2,用9N的力垂直于墙壁按这只图钉,如图所示。试求:
(1)图钉帽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_N;墙壁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_N。
(2)图钉帽受到的压强和墙壁受到压强分别为多少Pa?( )
32.(2021·湖南隆回·八年级期末)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质量约为200kg,每只脚掌面积约为2×10-2m2,骆驼站立时对地面压强为___________Pa;骆驼脚掌约为马蹄掌的三倍,这样大的脚掌增大了脚掌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减小骆驼对地面的___________(g取10N/kg)。
33.(2021·湖南郴州·八年级期末)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水平桌面上,装有质量相等、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如图所示.桌面受到甲、乙两容器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F甲_____F乙,p1_____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4.(2021·湖南洪江·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液体对甲、乙两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______F乙,甲、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______p乙。(两空均选“>”“<”或“=”)。
35.(2021·湖南古丈·八年级期末)我国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拦河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_____;三峡大坝船闸是_____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它能让大型轮船在上下游之间顺利往返航行.
36.(2021·湖南双峰·八年级期末)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如图甲是生活中常见的茶壶,它是利用______的原理来工作的。在装修房屋时,如图乙所示,工人师傅常将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壁上不同的地方,并在水面对应的墙壁处做出标记,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处的高度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37.(2021·湖南怀化·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重为G1,内装有密度为ρ,重为G2的某种液体,深度为h,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静止,那么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_____,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_____.
38.(2021·湖南祁阳·八年级期末)如图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酒精、盐水,则_________烧杯内是酒精.三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______(填“相等”、“不相等”).
39.(2021·湖南龙山·八年级期末)一瓶500mL的矿泉水,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若塑料瓶的质量为50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则桌面对瓶的支持力为_____N,把水倒满一个高10cm的纸杯,杯底受到的水的压强为_____pa(g=10N/kg)
40.(2021·湖南临湘·八年级期末)如图是中国“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临床试验志愿者注射疫苗的情景,注射疫苗用的注射器吸取药液时,是利用_______把药吸取上来的;注射器的针头做的很尖,是为了增大使用时的______,以便容易刺入人体。
41.(2021·湖南·张家界市民族中学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
(1)甲实验表明:物体具有__________;
(2)乙实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
(3)丙实验表明: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__有关;
(4)丁图可间接说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____;
(5)戊图中自动喂水器主要利用了______________原理;
(6)己图是著名的____________实验。
42.(2021·湖南·衡阳市华新实验中学八年级期末)小明将自制气压计从一楼拿到六楼,如下图所示,观察到玻璃管内的水柱逐渐升高,这表明:随着高度的逐渐增加,大气压逐渐______;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随着气压的减小而______。
43.(2021·湖南·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第一中学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自制的“蜡烛抽水机”的实验装置;他将一支塑料软管弯成∩形,一端插入左边的杯中,另一端插入右边杯的水中,点燃左边杯中的蜡烛后,用硬纸片封住左边杯口(纸片与杯口涂有凡士林);一段时间后,右边杯中的水会被“抽”到左边杯中;你认为他的方案 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______。
44.(2021·湖南宁远·八年级期末)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______,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东西,锅内水的沸点 ______100℃(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45.(2021·湖南零陵·八年级期末)如图是测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此实验最早是由意大利科学家 ______完成的,此装置处于海拔高度越高的地方,玻璃管内外的水银柱高度差越小,是因为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______(选“增大”或“减小”)。
46.(2021·湖南岳阳·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将一个杯子装满水,并用一张纸片盖住杯口,快速倒置,发现纸片并未掉下来,该现象能说明______的存在;水平缓慢移动该倒置的水杯,若以该纸片为参照物,杯子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47.(2021·湖南祁阳·八年级期末)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1m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上候车,这是因为列车驶过时,其两侧空气流动速度___,气压___,人靠近时容易被压向列车而发生危险.
48.(2021·湖南邵阳·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飞机前进时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比下方气流的速度要大,从而使得机翼下方空气的压强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上方空气的压强,空气对机翼产生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的作用力。
49.(2021·湖南雨花·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关于压强的三个实验情境:
(1)甲图实验中,通过观察按压笔尖笔尾两手指的凹陷程度,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有关;
(2)乙图实验中,玻璃管倾斜时,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变化情况是_______;
(3)丙图实验中,向玻璃管中吹风,由于 U 形管 A、B两管上方空气流速不同,______管中的液面将上升。
50.(2021·湖南岳阳·八年级期末)为了解决“H”形地下通道中过道的通风问题,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图中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当有风沿箭头方向从外面吹向地下通道时,墙面有凸出部分通道的空气压强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过道中的空气流动方向是________(选填“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
51.(2021·湖南鹤城·八年级期末)如图,汽车“漂移”是一项高难度汽车表演。当汽车在水平地面上疾驶时,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若此时突然刹车且同时转动方向盘,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改变了汽车的________,由于汽车具有________仍继续向原来方向运动,导致汽车急转弯发生“漂移”。
四、实验题
52.(2021·湖南道县·八年级期末)大家都知道坐沙发比坐板凳舒服,小浑为了验证其中的道理,做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将妈妈新买的四块相同的香皂,一块平放、一块立放、两块叠放在相同的海绵上(如图所示):
(1)实验中,他通过观察 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如果他想验证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他应该选择 ______两图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
(3)如果他想验证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应选择 ______两图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53.(2021·湖南·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第一中学八年级期末)小明同学利用砝码、小桌、海绵等实验器材,做“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实验,如图甲所示;
(1)保持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不变,改变小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小明发现接触面积越大;小桌陷入海绵越浅,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有关;
(2)保持小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不变,改变小桌对海绵的压力,小明发现压力越大,小桌陷入海绵越深,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有关;
(3)实验过程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______表现出来的;
(4)小明将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乙所示,设图(甲)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p甲,图(乙)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乙,则p甲______p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4.(2021·湖南临澧·八年级期末)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如图所示,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 两幅图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丙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55.(2021·湖南绥宁·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_____(项写正确选项前字母)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3)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
(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56.(2021·湖南赫山·八年级期末)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操作过程如下。
(1)实验中液体压强是用U形管两侧液面____ 来表示的,这种方法叫_____法;
(2)通过比较___两个图,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通过比较D、E两个图,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的关系;
(4)通过比较A、B、C三个图,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在相同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
57.(2021·湖南怀化·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的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水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本实验中U形管能否视为连通器______(填“是”或“否”);
(2)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
(3)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______;
(4)最后可得到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______和______。
58.(2021·湖南会同·八年级期末)小花利用标有最大刻度值4.5mL的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实验步骤如下:
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绳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拉注射器,如图甲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1N;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刻度尺、细绳、橡皮帽、水和______;
(2)此注射器活塞横截面积是______cm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强是______Pa,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花又用塑料吸盘挂钩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如图乙。她将吸盘紧紧压在厚玻璃上,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然后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地拉塑料吸盘直至使其脱离玻璃,读出拉开瞬间的拉力为F,算出大气压的值为______(用字母表示)。她发现测出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
(4)小花与同学们分析实验时,发现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______。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9.(2021·湖南·教研室八年级期末)小文用矿泉水瓶做实验:
(1)如图(a)所示,他用水平力推动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他用相同的水平力推瓶盖时,瓶子翻了,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______有关;
(2)他将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竖直放在海绵上,如图(b)所示,是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的关系;
(3)他在空矿泉水瓶中装入少量热水,迅速倒出,再马上盖上瓶盖看到瓶子变瘪了,如图(c)所示,验证的是 ______ 的存在;
(4)他用手握住瓶子使瓶身竖直在空中静止不动,瓶子受到的摩擦力方竖直向______(填“上”或“下”);增大手对瓶子的握力,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
60.(2021·湖南邵阳·八年级期末)2017年朱日和军事演习中的各种新武器、新装备,展示了我国人民军队的高科技成果.其中的某型号的两栖步兵战车如图所示,战车质量为22t,履带着地总面积为4m2.(g=10N/kg,ρ水=1.0×103kg/m3)
(1)该战车的重力为多少?
(2)该战车在接受检阅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不计战车上人的质量)
(3)该战车具有水上打击目标和运送的功能,在一次水上演习中,战车排开水的体积为23m3,则战车受到水的浮力为多大?
(4)在这次水上演习中,战车某处在受到水的压强为1.5×104Pa,则该处的深度为多少?
61.(2021·湖南怀化·八年级期末)今年5月13日,小明参加了我市“环南湖健步行”活动,小明的质量为50 kg,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4 m2。求:
(1)小明所受的重力大小;
(2)小明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3)小明的体积(人的密度跟水的差不多,取小明的密度为1.0×103 kg/m3)。
62.(2021·湖南·衡阳市华新实验中学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一个重2N,底面积为的容器里装8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计容器厚度。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3)桌面受到的压强。
63.(2021·湖南零陵·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重为5N,底面积为200cm2的容器放在面积为0.8m2的水平桌面上;容器里装有4.5kg的水,水的深度为15cm(g取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64.(2021·湖南郴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2N,高9cm,底面积40cm2;杯内水重3N,水深7cm,(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水对杯底的压强;
(2)水对杯底的压力;
(3)水杯对桌面的压强。
65.(2021·湖南华容·八年级期末)如图,一个底面积为20cm2、重1.2N的薄壁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3.8N重的酒精,液面高15cm;求:(ρ酒精=0.8×103kg/m3)
(1)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
(2)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66.(2021·湖南鹤城·八年级期末)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kg的平底水桶,底面积为800cm2,水桶内水深30cm,这时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4000Pa。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来,如图乙所示,这时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刚好等于水对水桶底的压强。求:
(1)水桶内水的质量;
(2)小明对水桶的拉力F大小。(g取10N/kg)
67.(2021·湖南衡阳·八年级期末)一辆质量为6t的载货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求:
(1)汽车所受重力。
(2)若汽车的轮子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约为0.15m2,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68.(2021·湖南永定·八年级期末)底面积为的平底水桶,水桶内装有质量为36 kg、深30 cm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5000 Pa。当用竖直向上的力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来时(如图乙所示),此时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变为4000 Pa。求:(取10 N/kg)
(1)桶底受到水的压强;
(2)空水桶的重;
(3)拉力的大小。
69.(2021·湖南雨花·八年级期末)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底面积为200 cm2,未装水的质量为 0.2kg,容器盛水后水面的高度为15 cm,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1×103 Pa。已知ρ水=1.0×103 kg/m3,g 取10 N/kg,忽略容器壁的厚度,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容器中水受到的重力;
(3)根据计算判断,此容器的形状类似于图“甲”“乙”或“丙”中的哪一个
70.(2021·湖南宁远·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小倩同学提了11 kg的水给树苗浇水,已知桶自身质量为1 kg,桶的底面积是5×10-2 m2(桶的厚度不计),桶中水深h为20 cm,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0.8×10-3 m2。(取g=10 N/kg)求:
(1)水对桶底的压力和压强各是多大?
(2)提水时手受到的压强是多大?
71.(2021·湖南洪江·八年级期末)在寒冷的冬天,某封冻的江河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2×104Pa,在冰面上行驶的雪橇质量是200kg,它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是0.5m2(g=10N/kg)求:
(1)雪橇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雪橘对冰面的压强是多少?
(3)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雪橇上最多能装多少千克的物体?
72.(2021·湖南新田·八年级期末)中国深海载人探测器继“蛟龙号”、“深海勇士者号”后,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10900米。
(1)“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10900米深处时受到海水的压强;
(2)若“奋斗者号”上有一面积为100cm2的观测窗口,在10900米处探测中承受的压力是多少?
73.(2021·湖南·张家界市民族中学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铁桶重为20N,桶的底面积为0.1m2,往桶里倒入80N的水,水的深度为0.15m,平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台面上(g取10N/kg)。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
【详解】
把铁块和木块当成整体,整体重力为26N,所以整体对桌面压力26N,整体对桌面压力即木块对桌面压力,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C
【分析】
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详解】
A、书包背带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大型运输车装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图钉很尖锐,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
D、滑雪板的面积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分析】
【详解】
C.木板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它自身重力不变,所以,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它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故C正确;
AD.因木板在水平向右推力作用下匀速地向右运动,木板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小,受力面积变小,所以,由可知,木板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大,故AD错误;
B.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板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故选C。
4.D
【详解】
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切割之前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
即
由图可知
所以
由图知
在切割之前
所以由可知,切割之前甲、乙对地面的压力
因为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且,所以,切割之前
当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剩余的压力相同,即
则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
根据切去的质量得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C
【分析】
【详解】
人站在地面上时双脚着地,走路时单脚着地,与走路相比,站立在地面时,人的重力不变,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不变,但受力面积增大,由可知压强减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6.D
【分析】
【详解】
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人脚掌的总面积大约是0.05m2,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7.A
【分析】
由于乙管的倾斜,判断甲乙两试管中液体的体积的大小,再判断密度的大小,根据判断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
【详解】
由于甲试管是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液体相同深度,所以V乙>V甲,甲、乙两相同的试管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根据再根据,甲的密度大,甲乙两液面相同,深度相同,甲的压强大.
故选A.
8.B
【分析】
先根据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利用密度公式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然后根据分析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
【详解】
因为液体的质量相同,并且V甲>V乙,则由可知,ρ甲<ρ乙;又因为高度相同,则根据公式可知,p甲<p乙。
故选B。
9.A
【详解】
AC.正立时水全部压在瓶底,而倒立时只有一小部分水压在了瓶盖上,由于水是一样多的,所以正立时水面底部的压力较大,故A正确,C错误;
BD.不管正立还是倒立,瓶子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而倒立时受力面积较小,所以倒立时对桌面的压强较大,故B、D错误;
应选A。
10.A
【分析】
【详解】
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满水放在水平地面,容器对地面压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
F1=F2
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是固体压强,根据可知,F相同,第一种情况的受力面积大于第二中情况的受力面积,故第一种情况的压强小,即
p1<p2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pS=ρghS
即甲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以容器底面积为底,与原容器中的液体深度为高的液柱的重力,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3大于液体的重力G;同理,乙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4小于液体的重力G,故有
F3>F4
根据液体内部的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相同,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同,即
p3=p4
综上,只有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1.B
【详解】
由图可知甲乙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相同,由于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将物体A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待静止后,液面高度不变;已知
ρ酒精<ρ水
则根据公式p=ρgh可知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
p水>p酒精
因甲乙容器中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即
G水=G酒精
将密度为ρ的物体A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因
ρ酒精<ρ<ρ水
所以待静止后,物体A会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下沉,所以,由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在甲容器中
GA=F浮水=G排水
在乙容器中
GA>F浮酒精=G排酒精
G排水>G排酒精
因容器的质量可忽略,则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F甲=GA+G水-G排水
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F乙=GA+G酒精-G排酒精
所以
F甲<F乙
故选B。
12.D
【详解】
①容器质量相等,容器内的液体质量也相等,所以总重相等,即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F甲=F乙,故①错误;
②液体的质量相等,由图知,乙容器越往上,口径越大,所以乙中液体体积大,根据可知,乙的密度小,故ρ甲>ρ乙,故②错误;
③因为ρ甲>ρ乙,且液面相平,根据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甲>p乙,故③正确;
④总重相等,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根据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故④正确;
故选D.
点睛:关键是判断出两液体密度大小的关系,根据图可知,乙液体体积大,而两液体质量相等,所以根据密度公式可判断密度大小,再判断其它就没有难度了.
13.A
【分析】
【详解】
A、B两点压强相等,由图可知,hA>hB,根据p=ρgh可得,ρA<ρB,A、B两点距离杯底高度相同,则B点到杯底的压强大于A点到杯底的压强,则从液面到杯底的液体压强p甲
故选A。
14.C
【分析】
【详解】
A.茶壶的壶嘴与壶身底部相通,上端开口,壶嘴和壶身在同一高度,倒满水后,液面相平,利用了连通器,故A不符合题意;
B.下水管成U形,水不流动时,U形管里的水相平,可以防止下水道里的气味散发出来,利用了连通器,故B不符合题意;
C.抽水机抽水,通过活塞上移使活塞下方的桶内气压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利用的是大气压,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故C符合题意;
D.锅炉水位计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A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玻璃管底部所成的深度为16cm,所以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
故选A。
16.B
【详解】
A. 牛顿研究了牛顿第一定律.不符合题意.
B. 托里拆利准确测量大气压的值.符合题意.
C. 帕斯卡研究了液体压强问题.不符合题意.
D. 伽利略研究了单摆实验,在牛顿第一定律上也有重大的贡献.不符合题意.
17.D
【分析】
1654年时,当时的马德堡市长奥托 格里克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雷根斯堡(今德国雷根斯堡)进行的一项科学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此实验也因为格里克的职衔而被称为“马德堡半球”实验.
【详解】
托里拆利实验和马德堡半球实验是与大气压强有关的两个著名实验,它们的分别是一个是准确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一个则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奥斯特实验验证的是电流的磁效应,牛顿第一定律讲述的是力和运动的关系,所以,奥斯特实验和牛顿第一定律都与大气压强无关,故选D.
18.D
【分析】
大气压的存在能够解释很多现象,这些现象有一个共性:通过某种方法,使设备的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种现象.
【详解】
A. 用力一吸气,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腔内.故A利用了大气压.
B. 医生给注射器内吸药液时用到了大气压,故B利用了大气压.
C. 一压吸盘,排出了吸盘内的空气,当吸盘要恢复原状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紧地压在墙面上.故C利用了大气压.
D. 水从高处向低处流,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和大气压没有关系.
故选D.
19.B
【详解】
A.用高压锅煮饭,是利用了液面上方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的原理,并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
B.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故B符合题意;
C.把药液注入病人体内,是靠活塞推进产生的压强,不是利用大气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用电吹风机吹干湿头发,是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头发上水分的蒸发,不是利用大气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B
【分析】
【详解】
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大气压是由空气重力产生的,离地面越高,空气越少,重力越小,大气压越小,故B错误,符合题意;
C.1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为1.01×105Pa,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大气压值不但和海拔高度有关,还和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晴天的气压比阴天高,冬天的气压比夏天的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B
【分析】
【详解】
A.玻璃管内无空气时,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强。玻璃管里有少量空气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空气压强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强,因此玻璃管里有少量空气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变短,故A错误;
B.外界大气压不变,玻璃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不变,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变长,故B正确;
C.外界大气压不变,玻璃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不变,与玻璃管粗细无关,故C错误;
D.将此装置从地面移至山顶,外界大气压变小,玻璃管内的水银面会下降,故D错误。
故选B。
22.A
【详解】
人离高速列车比较近时,高速列车的速度很大,人和高速列车的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很大,压强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人受到外侧压强大于人内侧受到的压强,人在较大的压强差作用下很容易被压向列车,发生交通事故。
故选A。
23.B
【详解】
A.图甲所示向两张纸中向吹气,两张纸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两张纸外侧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从而产生向内的压强差,纸张向中间靠拢,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饮料压入口中,这是利用大所压强的原理,故B符合题意;
C.图丙所示向B管吹气,A管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大,从而使管内的气压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将液体往上压,故C不符合题意;
D.在机翼的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大小,压强小;机翼的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使飞机获得升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4.A
【详解】
当火车驶过站台时会带动周围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从而造成人周围空气流速不同,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道,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出现危险,故A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题的思路是先确定哪里的流体流速大,压强小及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会产生的现象.
25.A
【详解】
机翼模型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无风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机翼模型的重力;因为机翼模型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当电风扇吹风时,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比下方路程长,流速大,压强小,机翼模型在压强差下产生向上的升力;因为机翼模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机翼模型的重力减去它受到向上的升力,所以机翼模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减小了,小于机翼模型的重力,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故A正确,BCD错误.
26.ACD
【详解】
A.汽车座椅安全带制作得很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符合题意;
B.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挖掘机用宽大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符合题意;
D.铁轨下面铺放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符合题意。
故选ACD。
27. 不变 变大
【详解】
[1]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接触面没变,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也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
[2]木板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木板的重力,大小不变,而木板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小,根据可知,木板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28. 不变 变大 变小
【详解】
人对座位的压力大小等于本身重力,故压力相同,坐沙发身体被包围的面积大,压强就小.
29. 形状 见详解
【分析】
【详解】
[1]滑冰运动员在冰冻的河面上滑冰时,对冰面有向下的压力,突然发现冰面出现了裂纹,这个现象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该机智的运动员马上趴伏在冰面上爬回河岸去,他这样做利用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30. 1×104 5.5×105
【分析】
【详解】
[1]老虎这一掌的力量至少为
F最大=p最大S=1×107Pa×10×10-4m2=1×104N
[2]东北虎的重力
G=mg=220kg×10N/kg=2200N
东北虎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
F=G=2200N
站立时地面的受力面积
S′=4S=4×10×10-4m2=40×10-4m2
东北虎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31. 9 9 和
【分析】
【详解】
(1)[1][2]用9N的力垂直于墙壁按这只图钉,则图钉帽受到的压力为9N,由于图钉帽垂直于墙壁,则图钉帽对墙壁的压力也为9N。
(2)[3]钉帽的面积是S帽=1.5cm2=1.5×10-4m2,图钉尖端的面积是S尖=0.3mm2=3×10-7m2,则图钉帽受到的压强和墙壁受到压强分别是
32. 压强
【分析】
【详解】
[1]骆驼对地面的压力
骆驼站立时对地面压强
[2] 骆驼脚掌约为马蹄掌的三倍,这样大的脚掌,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了脚掌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减小骆驼对地面的压强。
33. 等于 小于
【详解】
因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桌面所受圆台形容器的压力等于圆台形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因为液体与圆台形容器的质量都相同,所以总重力相同,即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同,故F甲 =F乙;根据题意知道,液体的深度相同,由图知道,甲容器内部液体的体积大于乙容器内部液体的体积,由ρ=m/V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由p=ρgh知道,因为甲的密度小,所以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即p1 <p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密度公式及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应用和分析,是一道综合题,难度不大.
34. > <
【分析】
【详解】
[1]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液体的重力是相同的;甲的形状是上窄下宽,则甲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要大于液体的重力;乙的形状是下窄上宽,则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要小于液体的重力,故。
[2]液体的重力相同,两容器的重力相同,则甲、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同,因,所以根据可知,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5. 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连通器
【分析】
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连通器原理作答。
【详解】
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故为了防止大坝被水压冲毁,拦河大坝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三峡大坝的船闸由上下两个阀门组成一个闸室,当上游阀门打开时,闸室与上游通过阀门组成连通器,使闸室内的水位与上游水位相平;故船闸的原理即为连通器的原理,即三峡大坝的船闸是连通器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
故答案为: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连通器.
【点睛】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熟记液体压强的特点和了解船闸的通行原理.
36. 连通器 相同
【分析】
【详解】
[1]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茶壶的壶嘴和壶身就是连通器。
[2]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开口,底部连通,所以它是连通器。连通器里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处液面相平,所以工人师傅在水面对应的墙壁处做出标记,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处的高度相同。
37. ρgh
【详解】
液体的密度为ρ,深度为h,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ρgh;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1+G2,
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38. 丙 相等
【详解】
第一空.由题知,三种液体的质量相等,,由 可知:
所以,丙烧杯内是酒精;
第二空.因为甲、乙、丙是相同的烧杯,是圆柱形容器,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
因为三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所以,三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由题知,三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根据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39. 5.5 1000(或1×103)
【分析】
【详解】
[1]矿泉水瓶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说明它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是相等的;一瓶水的总重力等于水的重力加上空瓶子的重力,即
G=G水+G瓶=ρ水V水g+m瓶g=1.0×103kg/m3×500×10 6m3×10N/kg+0.05kg×10N/kg=5.5N
桌面对瓶的支持力
F=G=5.5N
[2]水倒满一个高10cm的纸杯,杯底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p=ρ液gh=1.0×103kg/m3×10N/kg×0.1m=1.0×103Pa
40. 大气压 压强
【分析】
【详解】
[1]注射器吸取药液时,针筒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则利用大气压可将药吸取上来。
[2]注射器针头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积以增大压强,以便于容易刺入人体。
41. 惯性 方向 深度 降低 连通器 托里拆利
【分析】
【详解】
(1)[1]甲实验中,将纸片弹出,鸡蛋杯中,是因为鸡蛋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不会随着纸片飞出。
(2)[2]图乙中,用力向上拉弹簧,弹簧会伸长,用力向下压弹簧,弹簧会缩短,这是由于力的方向不同,弹簧的形变也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3]图丙中,同一容器距液面深度不同的点,液体喷出的距离不同,这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
(4)[4]图丁中,由下至上各位置的高度是增加的,而煮沸水的温度不同,而水的沸点随大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所以这说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5)[5]图戊中,自动喂水器两边的液面总相同,这是因为喂水器是一个连通器,在液体静止时,两边的液面总相平。
(6)[6]图已是测量大气压的托里拆利实验。
42. 减小 降低
【分析】
【详解】
[1]小明将自制气压计从一楼拿到六楼,如图所示,观察到玻璃管内的水柱逐渐升高,而容器内的空气压强是不变的,容器内空气对水面的压强,大小等于容器内水面上方玻璃管内的水柱产生的压强和外界大气压强之和,水柱逐渐升高即水柱产生的压强在变大,则外界大气压强在变小,高度在逐渐增加,这表明:随着高度的逐渐增加,大气压逐渐减小。
[2]大气压与液体沸点的关系是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随着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而升高,减小而降低。
43. 可行 点燃左边杯中的蜡烛后,左边杯内的大气压会减小,而右边杯中的大气压不变,右边杯中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会流入左边杯中
【分析】
【详解】
[1][2]点燃左边杯中的蜡烛后,蜡烛燃烧会消耗左边杯中的氧气,用硬纸片封住左边杯口,这样左边杯内的大气压会减小,而右边杯中的大气压不变,右边杯中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会流入左边杯中,即被“抽”到左边杯中,故此方法可行。
44. 减少 低于
【分析】
【详解】
[1]大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2]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食物,由于高山海拔高,气压低,液体沸点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所以锅内水的沸点低于100℃。
45. 托里拆利 减小
【分析】
【详解】
[1]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最早测得大气压的值,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是1.013×105Pa。
[2] 玻璃管中高出水银槽中水银面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此装置处于海拔高度越高的地方,玻璃管内外的水银柱高度差越小,是因为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46. 大气压 静止
【分析】
【详解】
[1]图中用一张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杯口,将杯子倒置过来,水和纸片都不下落,该现象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若以纸片为参照物,杯子相对于纸片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故杯子是静止的。
47. 快 小
【详解】
人离火车太近,火车开动时,使人和火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快,压强变小,离站台远的地方气体相对流速较慢,压强较大,人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强大的气流压向列车,从而造成危险.
48. 大于 向上
【详解】
[1][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由于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大,所以上方空气的压强小,下方空气的压强大,那么在上下压强差的作用下,就使空气对机翼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
49. 受力面积 不变 A
【详解】
(1)[1]甲图中,两手指间的笔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则两手指对笔的压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根据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则笔对两个手指的压力大小也相等,但由于笔尖的受力面积小,笔尖端的手指凹陷更深,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2)[2]乙图中,当玻璃管倾斜时,由于外界大气压不变,能支撑的水银柱高度不变,所以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变。
(3)[3]丙图中,向玻璃管中吹风,由于A管上方的玻璃管比B管上方细,相同流量的风通过时,则A管上方的流速会大于B管上方的流速。由于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所以A管上方的气压会小于B管上方的气压,则U形管中的液体将由B压向A,故A管中的液面将上升。
50. 较小 由左向右
【分析】
【详解】
[1][2]过道右端的通风道有凸起,所以相同时间风经过过道右端的通风道时的路程长,则风速较快,所以过道右端的空气压强小于左端的空气压强,所以空气会从过道的左端流向右端,过道中有风通过。
51. 不是 运动状态 惯性
【分析】
【详解】
[1]当汽车在水平地面上疾驶时,车的上方流速大、压强小,底盘下流速大、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升力,即此时汽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由于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所以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2]突然刹车且同时转动方向盘,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改变了汽车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即改变了汽车的运动状态。
[3]刹车后,车因为自身惯性的作用会继续向原来方向运动,导致汽车急转弯发生“漂移”。
52. 海绵的凹陷深度 甲、乙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甲、丙
【分析】
【详解】
(1)[1]海绵是比较容易发生形变的,根据转换法,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2][3]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要想验证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压力不变,只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故他应该选择甲、乙两图进行比较;乙中受力面积小,压力作用效果明显,得到的结论是: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4]要想验证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不变,只改变压力的大小,他应选择甲、丙两图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53. 受力面积大小 压力大小 海绵形变程度 等于
【分析】
【详解】
(1)[1]由题意可知,保持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不变,改变小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小明发现接触面积越大,小桌陷入海绵越浅,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2)[2]由题意可知,保持小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不变,改变小桌对海绵的压力,小明发现压力越大,小桌陷入海绵越深,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3)[3]在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形变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这是转换法的运用。
(4)[4]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图中虽然接触面不同,但压力和受力面积均不变,所以产生的压强相等。
54. 凹陷程度 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分析】
(1)本实验采用了转换法,即通过泡沫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实验同时应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
【详解】
(1)实验时小明是通过观察泡沫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转换法;甲乙两图中,受力面积相同,乙图上面增加钩码,所以压力更大,泡沫的凹陷程度更明显,故得出的结论是: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实验中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压力大小改变了,所以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55. 高度差 B 相等 变大
【详解】
解:(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调节压强计时,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选B;
(3)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在相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金属盒的朝向不同,而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相等,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控制了深度不变,把水换成盐水,液体密度变大,液体压强变大,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变大.
【点睛】
液体压强跟密度深度都有关系
56. 高度差 转换法 B、D 液体密度 相等
【详解】
(1)[1][2]用手按压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会发现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也会越大,故液体压强可以用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这种实验的方法为“转换法”。
(2)[3]要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由控制变量法可知,需保证液体的密度以及金属盒的朝向完全相同,根据图中情境,应选择B、D两图进行对比。
(3)[4] D、E两图中,金属盒的朝向以及所处深度完全相同,但液体密度不等,故比较D、E两个图,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4)[5] A、B、C三图中,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相同,它说明同种液体在相同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57. 高度差 不漏气 否 相等 高度差变大 液体深度 液体密度
【分析】
【详解】
(1)[1]当把压强计放入液体中时,金属盒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增大,推动管中的气体向右侧移动,U型管中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的压强越大。
[2]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橡胶管密封性良好,装置不漏气。
[3]底部连通,上端开口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至少有两个开口;U形管的上端有一个不是开口的,故不是连通器;
(2)[4]乙图、丙图和丁图橡皮膜在相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橡皮膜的朝向不同,压强计是U形管中水面的高度差相等,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5]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是控制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观察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变大。
(4)[6][7]由以上实验步骤可知: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深度和液体密度。
58. 弹簧测力计 0.75 1.08×105 偏大 偏小 空气没有排尽 A
【分析】
【详解】
(1)[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需要测量大气压力,还需要用到弹簧测力计。
(2)[2]此注射器活塞横截面积
[3]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8.1N,这就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大气压强
[4]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拉力变大,横截面积不变,可知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3)[5]大气压的值为
[6][7]发现测出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偏小,可能是吸盘与玻璃板之间有空气没有排尽。
(4)[8]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会使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符合题意;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会导致拉力变大,测量大气压值大于真实值,不符合题意;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拉力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故压强也可能偏大或偏小,不符合题意;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会使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9. 作用点 受力面积 大气压 上 不变
【分析】
【详解】
(1)[1]由图(a)可知,用相同的力推瓶子的不同部位时,瓶子的运动状态不同,故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2)[2]由图(b)可知,矿泉水瓶对海绵的压力相同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不同,而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故是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3)[3]将热水倒出后,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向外排出,此时盖上瓶盖,瓶内的大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瓶子被压瘪,故验证的是大气压的存在。
(4)[4]此时瓶子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手的摩擦力,瓶子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故瓶子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上。
[5]当增大手对瓶子的握力时,瓶子在竖直方向仍受力平衡,且瓶子的重力不变,故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将不变。
60.(1)2.2×105N;(2)5.5×104Pa;(3)2.3×105N;(4)1.5m
【分析】
(1)由G=mg计算该战车的重力;
(2)根据战车质量和履带着地总面积(地面受力面积),利用重力公式和压强公式计算战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根据战车排开水的体积和水的密度,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战车受到水的浮力;
(4)根据战车在某处受到水的压强,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所处的深度.
【详解】
(1)根据题意知道,该战车的重力是:G=mg=22×103 kg×10N/kg=2.2×105 N;
(2)当该战车在街上接受检阅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F=G=2.2×105 N,
战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3)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该战车受到水的浮力是:;
(4)由p=ρgh可知,战车在受到水的压强为1.5×104Pa时,所在处的深度是:.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重力公式、固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61.(1)500N;(2)1.25×104 Pa;(3)5×10–2 m3
【详解】
(1)小明所受的重力
G=mg=50kg×10N/kg=500N
(2)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小明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P=1.25×104Pa
(3)由ρ=mV可得,小明的体积
V=0.05m3
答:(1)小明所受的重力为500N;(2)小明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25×104Pa;(3)小明的体积为0.05m3。
【点睛】
(1)知道小明的质量,根据G=mg求出所受的重力;(2)小明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P求出对地面的压强;(3)知道小明的质量和小明的密度,根据ρ求出小明的体积。
62.(1)500Pa;(2)5N;(3)1000Pa
【分析】
【详解】
解:(1)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可得,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2)由
可得,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3)桌面受到的压力为
F=G水+G容器=8N+2N=10N
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可得,桌面受到的压强为
答:(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500Pa;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5N;
(3)桌面受到的压强为1000Pa。
63.(1)1500Pa;(2)30N;(3)2500Pa
【分析】
【详解】
解:(1)水的深度
h=15cm=0.15m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15m=1500Pa
(2)根据p=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pS=1500Pa×200×10﹣4m2=30N
(3)水的重力
G水=m水g=4.5kg×10N/kg=45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G总=G水+G容器=45N+5N=50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2500Pa
答:(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500Pa;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30N;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2500Pa。
64.(1)700Pa;(2)2.8N;(3)1250Pa
【分析】
【详解】
解:(1)杯内水对杯底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7×10-2m=700Pa
(2)由可得,水对杯底的压力
F=pS=700Pa×40×10-4m2=2.8N
(3)水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所以水杯对桌面的压力
Fˊ=G水+G杯=3N+2N=5N
水杯对桌面的压强
=1250Pa
答:(1)水对杯底的压强为700Pa;
(2)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8N;
(3)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250Pa。
65.(1)1200Pa;(2)2.4N;(3)2500Pa
【分析】
【详解】
解:(1)容器内酒精的深度
h=15cm=0.15m
杯底所受的压强
p=ρgh=0.8×103kg/m3×10N/kg×0.15m=1200Pa
(2)由 可得,容器底所受的压力
F=pS=1200Pa×20×10﹣4m2=2.4N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G酒精+G容=3.8N+1.2N=5N
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
答:(1)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200Pa;
(2)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为2.4N;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2500Pa。
66.(1)31kg;(2)80N
【分析】
【详解】
解:(1)由p=可得,地面受到水桶的压力大小
F=pS=4000Pa×800×10-4m2=320N
水和水桶的总重力为
G总=F=320N
水桶的重力
G桶= 1kg×10N/kg=10N
桶内水的重力
G水=G总-G桶=320N-10N=310N
水的质量为
(2)水对桶底的压强为
p1=ρgh=1.0×103kg/m3×10N/kg×0.3m=3×103Pa
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也为
p″=3000Pa
则此时桶对地面的压力
F″=p″S=3000Pa×800×10-4m2=240N
所以此时拉力
F拉=G总-F″=320N-240N=80N
答:(1)水桶内水的质量为31kg;
(2)小明对水桶的拉力F的大小为80N。
67.(1)6×104N;(2)4×105Pa
【分析】
【详解】
解:(1)已知质量为6t的载货汽车,汽车重力
G=mg=6000kg×10N/kg=6×104N
(2)因为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所以对地面的压力
F=G=6×104N
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答:(1)汽车所受重力是6×104N;
(2)汽车对地面的压强是4×105Pa。
68.(1);(2);(3)
【分析】
【详解】
(1)桶底受到水的压强
(2)图甲中,水桶对地面的压力
水的重力
水桶放在水平地面上,水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水桶和水的重力之和,所以,空水桶的重力
(3)图乙中水桶对地面的压力
则人对水桶的拉力
答:(1)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
(2)空水桶的重为。
(3)拉力的大小为。
69.(1)1.5×103 Pa;(2)2 kg;(3)容器的形状类似于甲
【分析】
【详解】
解:(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1水=ρ水gh=1.0×103 kg/m3×10 N/kg×0.15 m=1.5×103 Pa
(2)由得,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力
F2=p2S=1.1×103 Pa×200×10-4 m2=22 N
容器的重力
G容=m容g=0.2 kg×10 N/kg=2N
水的重力
G水=F2-G容=22 N-2 N=20N
(3)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1水=p1水S=1.5×103 Pa×200×10-4 m2=30 N
因为F1水> G水,所以容器的形状类似于甲。
答:(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5×103 Pa;
(2)容器中水受到的重力为20N;
(3)根据计算判断,此容器的形状类似于图甲。
70.(1)100N,2 000 Pa;(2)1.5×105 Pa
【分析】
【详解】
(1)桶内水深
h=20cm=0.2m
水对桶底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2m=2000Pa
水对桶底的压力
F=pS=2000Pa×5×10-2m2=100N
(2)水和桶的总重
G=(m水+m桶)g=(11kg1kg)×10N/kg=120N
手受到的拉力:F′=120N
手受到的压强
p′==1.5×105Pa
71.(1)2×103N;(2)4×103Pa;(3)800
【分析】
【详解】
(1)雪橇受到的重力为
G=mg=200kg×10N/kg=2×103N
(2)因为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所以雪橇对冰面的压力为
F=G=2×103N
雪橇对冰面的压强为
(3)冰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
F大=p大S=2×104Pa×0.5m2=1×104N
即雪橇与所载货物的总重力
G总=F大=1×104N
能载货物的重力为
G货=G总﹣G=1×104N﹣2×103N=8×103N
雪橇最多能装载货物的质量为
答:(1)雪橇受到的重力是2×103N;
(2)雪橘对冰面的压强是4×103Pa;
(3)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雪橇上最多能装800千克的物体。
72.(1)1.09×108Pa;(2)1.09×106N
【分析】
【详解】
解:(1)水下10900米的液体压强
p=ρgh=1×103kg/m3×10N/kg×10900m=1.09×108Pa
(2)观测窗口所受海水的压力为
F=pS=1.09×108Pa×100×10-4m2=1.09×106N
答:(1)“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10900米深处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是1.09×108Pa;
(2)若“奋斗者号”上有一面积为100cm2的观测窗口,在10900米处探测中承受的压力是1.09×106N。
73.(1)1500Pa;(2)150N;(3)1000Pa
【分析】
【详解】
解:(1)水对杯底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15m=1500Pa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F=pS=1500Pa×0.1m2=150N
(3)台面受到的压力
F′=G桶+G水=20N+80N=100N
台面受到的压强
答:(1)水对桶底的压强是1500Pa;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是150N;
(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是1000Pa。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