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化学与社会生活分层作业巩固练习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 B.碳 C.钾 D.钙
2.下列各组材料中,均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组是( )
A.玻璃、光导纤维、氮化硼陶瓷
B.光导纤维、合成纤维、混凝土
C.高压锅、聚乙烯、汽车轮胎
D.氧化铝陶瓷、硫化橡胶、不锈钢
3.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错误的是( )
A.缺铁会引起贫血
B.缺碘会引起龋齿
C.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
D.缺锌会引起发育停滞得侏儒症
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 )
A.碳 B.氢 C.氧 D.氮
5.下列物质材料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A.棉花 木材 大理石 B.木材 橡胶 塑料
C.羊毛 玻璃 不锈钢 D.塑料 陶瓷 合成纤维
6.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盐中加入碘酸钾可补充碘元素,预防甲状腺疾病
B.多喝牛奶可补充钙元素,预防骨质疏松
C.儿童缺锌会导致免疫力差,要多吃含锌的食物,越多越好
D.为预防缺铁性贫血,人们要吃些含铁丰富的食物
7.某衣服标签上标明:“面料成分:67%棉,33%涤纶”说明该衣服的面料( )
A.全面天然材料
B.全由人造材料制成
C.由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制成
D.无法判断
8.长期饮用奶制品,体内就不会缺钙.这里的“钙”是指( )
A.钙这种金属 B.钙原子 C.钙元素 D.钙分子
9.对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品,可用纸袋代替塑料袋
B.减少分类回收各种废弃塑料的程序
C.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D.在家中可重复使用塑料袋
10.以下有关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酶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
B.甲醛不会与蛋白质发生反应,因此用甲醛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可长久保存
C.蛋白质习惯上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D.动物毛发(人的头发等)和植物纤维(棉花等)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灼烧后都有烧焦羽毛气味
11.很多同学在饮食上都有偏食、挑食的倾向.医学专家建议青少年应该多吃绿色蔬菜、粗粮等食物以维持营养平衡.蔬菜中含有比较多的营养物质是( )
A.淀粉 B.维生素 C.油脂 D.蛋白质
12.食盐、食醋、纯碱均是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我能够完成的实验是(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②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③区分食盐和纯碱;④检验鸡蛋壳中是否含有碳酸钙。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④
13.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
A.蛋白质 B.维生素 C.无机物 D.水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制作咸味粽子的原料有:糯米、大枣、瘦肉、加碘食盐等。加碘食盐可以为人体补充的必需微量元素是 ,使用不锈钢锅将粽子煮熟,是利用了金属具有良好的 性,装粽子的食品包装袋使用的是 (填“热固性”或“热塑性”)塑料。
15.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蛋白质的是 (填字母)。
A.苹果
B.鲜牛奶
C.食用油
D.米饭
(2)良好的家居环境带来美好的生活。“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 。
16.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馒头是北方人经常食用的一种食物,它为人们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
(2)硬水常给生活和生产带来麻烦,长期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身体健康,生活中常用 检验软水和硬水。
(3)雾霾天气里人们常戴含活性炭滤层的口罩,是因为活性炭具有 。
(4)塑料是常用的生活用品。塑料垃圾随手乱扔,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1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家庭兴建沼气池。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蔬菜、粗粮中含有较多纤维素,有助于人体消化。纤维素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 。
(3)酒精灯着火可用湿抹布盖灭,其中的灭火原理是 。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食材。
表1鲜土豆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每100g)
蛋白质/g 脂肪/g 淀粉/g 钙/mg 磷/mg 维生素C/mg
1.5﹣2.3 0.4﹣0.94 17.5﹣28.0 11﹣60 15﹣68 20﹣40
土豆切开后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引起营养物质流失。用土豆片进行实验,测得其食用品质、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图:
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就算是把变绿、发芽的部位削掉,也不宜食用。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表1中新鲜土豆中营养物质含量很高的是 。
(2)由图1可知:60min内, (填序号,下同)。
A.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
B.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
C.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
(3)由图2可知:土豆片的淀粉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是 。
(4)变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 B.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
C.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变 D.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
19.“舌尖上的化学”.以下是厨房中一些实物图.
(1)牛肉富含的营养物质是 .
(2)碘盐中的“碘”是指 (填“元素”“原子”或“单质”).食用碘盐是为了预防 (填字母)疾病.
a.贫血 b.甲状腺肿大 c.夜盲症
(3)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填字母)
a.霉变大米蒸煮后食用 b.甲醛溶液浸泡虾仁防腐 c.适当使用食品添加剂
(4)净水机中使用活性炭来除去水中一些溶解的杂质,是因为活性炭具有 作用.
20.化学与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请你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锈的铁钉可用稀硫酸除去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能够防止人体骨质疏松疏松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3)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是 (填俗名)。
(4)将一块布料点燃,观察到燃烧比较缓慢。有特殊气味,则该布料是 (填“纯棉”“涤纶”“蚕丝”)。
(5)2019年底京张高铁将正式通车。大大方便了我市市民出行。高铁的车身采用铝合金材料,下列不属于该合金性质的是 。
A.硬度大B.密度大C.耐腐蚀
第十二章化学与社会生活分层作业巩固练习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 B.碳 C.钾 D.钙
【分析】根据人体中含量占前五位的元素是氧、碳、氢、氮、钙,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人体中含量占前五位的元素是氧、碳、氢、氮、钙,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A、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不是氧元素,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不是碳元素,故选项错误。
C、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不是钾元素,故选项错误。
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人体中含量占前五位的元素(氧、氧、氢、氮、钙)、元素的分类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下列各组材料中,均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组是( )
A.玻璃、光导纤维、氮化硼陶瓷
B.光导纤维、合成纤维、混凝土
C.高压锅、聚乙烯、汽车轮胎
D.氧化铝陶瓷、硫化橡胶、不锈钢
【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玻璃、光导纤维、氮化硼陶瓷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正确;
B、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错误;
C、高压锅使用金属材料制成的,聚乙烯属于合成材料,轮胎使用橡胶制成的,错误;
D、橡胶属于合成材料,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材料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3.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错误的是( )
A.缺铁会引起贫血
B.缺碘会引起龋齿
C.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
D.缺锌会引起发育停滞得侏儒症
【分析】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非常重大。根据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缺乏症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缺铁会引起贫血。故A正确;
B、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故B错误;
C、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缺钙易患佝偻病或发生骨质疏松。故C正确;
D、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要正确认识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对于人体必需的元素,也注意要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 )
A.碳 B.氢 C.氧 D.氮
【分析】从人体中各元素的含量去分析解答。
【解答】解:人体中含有65%的氧元素、18%的碳元素、10%的氢元素及其他元素等,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
故选:C。
【点评】记忆人体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可这样记忆:羊(氧)探(碳)亲(氢)。
5.下列物质材料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A.棉花 木材 大理石 B.木材 橡胶 塑料
C.羊毛 玻璃 不锈钢 D.塑料 陶瓷 合成纤维
【分析】天然材料是自然界原有的或经人工培植的植物上、人工饲养的动物上直接取得的材料;可根据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等的分类依据、产品名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棉花、木材、大理石均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正确。
B、橡胶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木材、天然橡胶属于天然材料;合成橡胶、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
C、羊毛属于天然材料;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D、塑料、合成纤属于合成材料;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的特点、区别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盐中加入碘酸钾可补充碘元素,预防甲状腺疾病
B.多喝牛奶可补充钙元素,预防骨质疏松
C.儿童缺锌会导致免疫力差,要多吃含锌的食物,越多越好
D.为预防缺铁性贫血,人们要吃些含铁丰富的食物
【分析】根据人体内碘、钙、锌、铁等化学元素的生理作用、缺乏症状以及常见的食品中含有的元素分析判断。
【解答】解: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食盐中加入碘酸钾可补充碘元素,预防甲状腺疾病。故A说法正确;
B、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人体缺钙,幼儿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牛奶中含有丰富钙元素。所以,多喝牛奶可补充钙元素,预防骨质疏松。故B说法正确;
C、儿童缺锌会导致免疫力差,对于人体的必需元素,要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身体健康。故C说法不正确;
D、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缺乏会患贫血。所以,为预防缺铁性贫血,人们要吃些含铁丰富的食物。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呵护生命,保障健康,是人类不懈追求的永恒主题,营养素及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也是中考历年不变的热点。
7.某衣服标签上标明:“面料成分:67%棉,33%涤纶”说明该衣服的面料( )
A.全面天然材料
B.全由人造材料制成
C.由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制成
D.无法判断
【分析】分析衣服的标签部分可知面料中的棉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涤纶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面料中的棉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涤纶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A、该面料既有天然材料棉又有合成材料涤纶,故A错误;
B、该面料既有天然材料棉又有人工合成材料涤纶,故B错误;
C、该面料既有天然材料棉又有人工合成材料涤纶,故C正确;
D、该面料中含有天然材料棉和合成材料涤纶,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选项中的叙述,然后结合标签和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8.长期饮用奶制品,体内就不会缺钙.这里的“钙”是指( )
A.钙这种金属 B.钙原子 C.钙元素 D.钙分子
【分析】根据奶制品和人体中钙的存在形式判断.
【解答】解:在奶制品中或在人体内,钙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的,这里的钙是指盐中含有的钙元素。
故选:C。
【点评】“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对营养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考查也就成了热点之一,特别是它们的分类、存在形式、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9.对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品,可用纸袋代替塑料袋
B.减少分类回收各种废弃塑料的程序
C.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D.在家中可重复使用塑料袋
【分析】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
【解答】解:A、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减少使用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A做法正确;
B、减少分类回收各种废弃塑料的程序,与减少白色污染没有关系,故B的做法错误;
C、可降解塑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纤维素、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稳定性下降,较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的塑料。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C做法正确;
D、重复使用塑料袋,增加塑料制品的利用率,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D的做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10.以下有关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酶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
B.甲醛不会与蛋白质发生反应,因此用甲醛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可长久保存
C.蛋白质习惯上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D.动物毛发(人的头发等)和植物纤维(棉花等)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灼烧后都有烧焦羽毛气味
【分析】根据蛋白质的性能、组成分析判断;了解甲醛的性能、作用;区别动物毛发和植物纤维的方法.
【解答】解:
A、酶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能催化生物体内的反应。故A正确;
B、甲醛可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变状,抑制一切细胞机能,可杀菌防腐;故B不正确;
C、蛋白质主要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不是碳水化合物;故C不正确;
D、植物纤维(棉花等)的成分不是蛋白质,灼烧后有烧纸气味非烧焦羽毛的气味;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评】“关注生命,呵护健康”是人类不断探求的永恒主题,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间的相关问题,既是社会热点,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1.很多同学在饮食上都有偏食、挑食的倾向.医学专家建议青少年应该多吃绿色蔬菜、粗粮等食物以维持营养平衡.蔬菜中含有比较多的营养物质是( )
A.淀粉 B.维生素 C.油脂 D.蛋白质
【分析】A、根据淀粉的主要食物来源判断;
B、根据维生素的主要食物来源判断;
C、根据油脂的主要食物来源判断;
D、根据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判断.
【解答】解:A、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和块茎中,所以错误;
B、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所以正确;
C、油脂分动物脂肪和植物油,前者存在于动物体内,后者在花生、芝麻等的种子中较多,所以错误;
D、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肌肉、奶类、蛋类、豆制品中,所以错误。
故选:B。
【点评】“保持健康生活”是当代入关注的热点之一,所以六类营养素与人体健康间的关系也是化学考查的重点,学习时要注意它们的生理作用,缺乏症,主要食物来源等内容.
12.食盐、食醋、纯碱均是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我能够完成的实验是(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②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③区分食盐和纯碱;④检验鸡蛋壳中是否含有碳酸钙。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了食盐、食醋、纯碱等家庭厨房中的常用物质,食盐和纯碱属于盐;食醋属于有机酸,也具有酸的通性。检验自来水中的氯离子需要有银离子的溶液;鉴别食盐和纯碱用厨房中的食醋即可;探究鸡蛋壳是否含碳酸盐也可以用厨房中的食醋;除热水瓶中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也可以用食醋除去。
【解答】解:①检验自来水中的氯离子,需要硝酸银溶液,因此本小实验不能成功;
②除热水瓶中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但是可以用食醋除去;
③鉴别食盐和纯碱,可以用厨房中的食醋,一个有气泡冒出,一个无变化。
④探究鸡蛋壳是否含碳酸钙,也可以用厨房中的食醋,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因此②③④能成功,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酸碱盐的应用,酸碱盐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因此掌握好酸碱盐的性质,用途也就会迎刃而解。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3.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
A.蛋白质 B.维生素 C.无机物 D.水
【分析】水是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维生素和无机盐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平衡,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解答】解: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蛋白质。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制作咸味粽子的原料有:糯米、大枣、瘦肉、加碘食盐等。加碘食盐可以为人体补充的必需微量元素是 碘 ,使用不锈钢锅将粽子煮熟,是利用了金属具有良好的 导热 性,装粽子的食品包装袋使用的是 热塑性 (填“热固性”或“热塑性”)塑料。
【分析】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金属的用途,具有热塑性的塑料具有链状结构,加热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可以反复进行;热固性具有网状结构,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加碘食盐可以为人体补充的必需微量元素是碘。
使用不锈钢锅将粽子煮熟,是利用了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装粽子的食品包装袋使用的塑料,加热时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是热塑性塑料。
故答案为:
碘;导热;热塑性。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热塑性和热固性的区别、金属的物理性质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蛋白质的是 B (填字母)。
A.苹果
B.鲜牛奶
C.食用油
D.米饭
(2)良好的家居环境带来美好的生活。“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 隔绝氧气 。
【分析】(1)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2)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A、苹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B、鲜牛奶中富含蛋白质,能提供大量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C、食用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D、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2)“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故答案为:
(1)B;
(2)隔绝氧气。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灭火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馒头是北方人经常食用的一种食物,它为人们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糖类 。
(2)硬水常给生活和生产带来麻烦,长期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身体健康,生活中常用 肥皂水 检验软水和硬水。
(3)雾霾天气里人们常戴含活性炭滤层的口罩,是因为活性炭具有 吸附性 。
(4)塑料是常用的生活用品。塑料垃圾随手乱扔,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白色污染 。
【分析】(1)根据馒头中富含糖类进行解答;
(2)根据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检验软水和硬水进行解答;
(3)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解答;
(4)根据塑料制品不易降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进行解答。
【解答】解:(1)馒头中富含糖类,所以它为人们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糖类;故填:糖类;
(2)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检验软水和硬水,其中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填:肥皂水;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雾霾天气里人们常戴含活性炭滤层的口罩;
(4)塑料制品不易降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所以塑料垃圾随手乱扔,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白色污染。故填:白色污染。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解答本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家庭兴建沼气池。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
(2)蔬菜、粗粮中含有较多纤维素,有助于人体消化。纤维素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 糖类 。
(3)酒精灯着火可用湿抹布盖灭,其中的灭火原理是 隔绝氧气 。
【分析】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纤维素的类别以及灭火的原理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沼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填:CH4+2O2CO2+2H2O。
(2)纤维素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糖类,故填:糖类。
(3)酒精灯着火可用湿抹布盖灭,蕴含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故填:隔绝氧气。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食材。
表1鲜土豆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每100g)
蛋白质/g 脂肪/g 淀粉/g 钙/mg 磷/mg 维生素C/mg
1.5﹣2.3 0.4﹣0.94 17.5﹣28.0 11﹣60 15﹣68 20﹣40
土豆切开后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引起营养物质流失。用土豆片进行实验,测得其食用品质、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图:
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就算是把变绿、发芽的部位削掉,也不宜食用。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表1中新鲜土豆中营养物质含量很高的是 淀粉(或糖类) 。
(2)由图1可知:60min内, ABC (填序号,下同)。
A.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
B.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
C.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
(3)由图2可知:土豆片的淀粉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是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研究范围内,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
(4)变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 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
A.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 B.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
C.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变 D.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
【分析】(1)根据表1中的成分和含量进行分析;
(2)根据图一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图2二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表1中可知:鲜土豆中营养物质含量最高的是淀粉(或糖类);
(2)A.由图一中的信息可知,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故A正确;
B.由图一中的信息可知,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故B正确;
C.由图一中的信息可知,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故C正确;
(3)由图二提供的信息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研究范围内,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4)由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
(5)A.由题干“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可知,A正确;
B.由图2可知,土豆中淀粉的含量最高,B错误;
C.由题干“土豆切开后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引起营养物质流失。”可知,C正确;
D.由题干“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可知,D正确。
故答案为:
(1)淀粉(或糖类);
(2)ABC;
(3)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研究范围内,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4)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
(5)ACD。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
19.“舌尖上的化学”.以下是厨房中一些实物图.
(1)牛肉富含的营养物质是 蛋白质 .
(2)碘盐中的“碘”是指 元素 (填“元素”“原子”或“单质”).食用碘盐是为了预防 b (填字母)疾病.
a.贫血 b.甲状腺肿大 c.夜盲症
(3)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c .(填字母)
a.霉变大米蒸煮后食用 b.甲醛溶液浸泡虾仁防腐 c.适当使用食品添加剂
(4)净水机中使用活性炭来除去水中一些溶解的杂质,是因为活性炭具有 吸附 作用.
【分析】(1)根据常见的食品中含有的营养素分析;
(2)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根据碘元素的生理功能与缺乏症进行分析;
(3)a、根据霉变的食物中含有毒的黄曲霉素分析判断;
b、根据甲醛能够破坏人体中的蛋白质进行分析;
c、根据食品添加剂的作用进行分析;
(4)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进行分析.
【解答】解:(1)在牛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2)加碘盐中的“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缺碘易得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
(3)a、霉变的食物中含有毒的黄曲霉素,黄曲霉素十分耐热,蒸煮不能将其破坏,所以不能食用,故a错误;
b、甲醛有毒,对人体有害,食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会影响人体健康,故b错误;
c、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所以合理使用有助于改善食品品质、丰富食品营养成,故c正确;
(4)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与异味;
故答案为:(1)蛋白质;(2)元素;b;(3)c; (4)吸附.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
20.化学与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请你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锈的铁钉可用稀硫酸除去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3H2SO4═Fe2(SO4)3+3H2O 。
(2)能够防止人体骨质疏松疏松的元素是 Ca (填元素符号)。
(3)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是 熟石灰或消石灰 (填俗名)。
(4)将一块布料点燃,观察到燃烧比较缓慢。有特殊气味,则该布料是 涤纶 (填“纯棉”“涤纶”“蚕丝”)。
(5)2019年底京张高铁将正式通车。大大方便了我市市民出行。高铁的车身采用铝合金材料,下列不属于该合金性质的是 B 。
A.硬度大B.密度大C.耐腐蚀
【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3)根据碱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4)根据物质的鉴别方法来分析;
(5)根据合金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解答】解:(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填:Fe2O3+3H2SO4═Fe2(SO4)3+3H2O。
(2)能够防止人体骨质疏松疏松的元素是钙;故填:Ca;
(3)氢氧化钙是一种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故填:熟石灰或消石灰;
(4)棉线燃烧产生烧纸的气味,蚕丝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化纤布料灼烧,燃烧比较缓慢,有特殊气味,趁热可以拉成丝。故填:涤纶;
(5)铝合金硬度大、耐腐蚀,密度小;故填:B。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要学好化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