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化学与环境第十二章化学与社会生活分层作业基础练习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下列措施能治理相关环境问题的是( )
A B C D
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 雾霾天气 酸雨 沙尘暴
治理措施 使用无铅汽油 使用无磷洗衣粉 加高工厂排气的烟囱 植树造林
A.A B.B C.C D.D
2.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气体污染物是( )
A.一氧化碳、氧气、氮气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氮气、二氧化碳
D.天然气、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3.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7年中国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C.购物时自带环保袋
D.出行时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4.近日,雾霾天气一度笼罩我市,空气中PM2.5指数直线上升,下列行为不利于雾霾天气治理的是( )
A.发展风力发电 B.就地焚烧秸秆
C.发展共享单车 D.减少燃煤使用
5.西安市制定《保卫蓝天行动方案》,铁腕重拳治理雾霾成效显著.空气质量比去年明显好转,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氮 D.可吸入颗粒
6.蓬溪县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创卫”工作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提倡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你认为下列措施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一次性木筷等
B.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C.将麦秸、油菜杆等全部露天焚烧
D.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下列做法与“美丽”不相符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D.燃料脱硫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8.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推广使用电动汽车 B.大量植树造林
C.加大对太阳能的利用 D.在田野里焚烧秸秆
9.目前,很多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为了防止( )
①空气污染②噪声污染③发生火灾.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② D.只有①②③
10.以下做法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相符的是( )
A.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
B.垃圾就地燃烧,减少运输量
C.积极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能源
D.推进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11.“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12.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③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④用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的排放.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 )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3.下列有关农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B.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C.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D.为了减小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垃圾中含有人类生存和从事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半成品”。垃圾可以进行分类回收,用于做肥料、燃烧发电、制沼气等。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垃圾送入燃烧炉前首先要除去一些不能燃烧的物质,下列垃圾中的物质必须去除的是 。
A.碎玻璃
B.废纸屑
C.干电池
D.食品残留物
(2)垃圾焚烧发电与直接堆放或填埋相比,其优点是 。
(3)生活垃圾还可用于生产沼气(主要成分和天然气相同),沼气燃烧可用于供热或发电,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重金属污染是指 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 等人为因素所致。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 污染,其次是 污染和 污染。
16.防治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 使水质恶化的现象.
(2)水体污染的来源: 、 、 .
(3)水体污染的危害:破坏 ,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危害人体健康.
(4)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
①工业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达标后在排放.
②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 和 .
③生活污水实行 .
17.今年我市决定开工建设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以改善目前填埋方式处理垃圾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其建成后既能利用垃圾,也能利用前期填埋垃圾产生的沼气,做为焚烧的原料.
(1)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 , .(至少答两点)
(2)前期填埋的垃圾中易腐败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被细菌分解为沼气,沼气的成分是 (填名称).写出沼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阅读下面的图表和短文,简要回答问题:
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积累有毒、有害物质,引起对植物生长的危害,或者残留在农作物中进入食物链而危害人体健康。人从自然界取得资源和能源,经过加工、调配和消费,最终以废弃物撒向土壤,或通过大气、水体和生物向土壤中排放和转移。当输入的污染物质数量超过土壤的容量和自净能力时,必然引起土壤情况的恶化,发生土壤污染。污染的土壤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1)设计实验测定本地区土壤的酸碱性。(简要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2)据你所学化学知识提出防止土壤污染的措施。(至少三种)
19.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见如图:
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等有害气体。
资料2:FeSO4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浆吸收SO2(性质与CO2相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溶解步骤中同时发生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Fe2(SO4)3═3FeSO4、 、 。
(3)将所得FeSO4溶液在氮气环境中蒸发浓缩、 、过滤,得到FeSO4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 。
(4)政府倡导垃圾分类,其好处是(写一点): 。
20.资料一:原煤中含有硫,燃烧时生成的SO2会污染空气;
资料二:测量SO2含量的反应原理为SO2+2H2O+I2═H2SO4+2HI;
资料三:加了生石灰的原煤燃烧时刻减少SO2排放,反应原理为2CaO+2SO2+O22CaSO4.
请回答:
(1)原煤燃烧产生的SO2在雨、雪降落过程中会形成 ,它能腐蚀建筑物、使土壤酸化等;
(2)取用原煤燃烧产生的工业废气样品1米3,缓缓通过含碘(I2)1.27毫克的碘溶液,刚好完全反应.则该工业废气中SO2的含量为 毫克/米3,(假设工业废气中的其它物质不与碘反应);
(3)若该工业废气中含有128gSO2,要除去这些SO2,理论上需在产生该工业废气的原煤中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多少克(假设工业废气中的其它物质不与氧化钙反应)?
第三节化学与环境第十二章化学与社会生活分层作业基础练习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下列措施能治理相关环境问题的是( )
A B C D
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 雾霾天气 酸雨 沙尘暴
治理措施 使用无铅汽油 使用无磷洗衣粉 加高工厂排气的烟囱 植树造林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已有的化学与环境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使用无铅汽油不能缓解温室效应,错误;
B、使用无磷洗衣粉不能缓解雾霾天气,错误;
C、加高工厂排气的烟囱不能减少酸雨的形成,错误;
D、植树造林能治理沙尘暴,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的知识,难度不大,加强有关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气体污染物是( )
A.一氧化碳、氧气、氮气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氮气、二氧化碳
D.天然气、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分析】空气污染指数的各项污染物应该是对空气污染比较厉害的物质,而且大多是有毒的气体.
【解答】解: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而且不同地区的首要污染物有所不同。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对空气污染指数知识的考查,空气污染指数作为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其包括的各个项目应该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常识性知识.
3.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7年中国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C.购物时自带环保袋
D.出行时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分析】A、根据垃圾分类处理既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进行解答;
B、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会造成资源的大巨大浪费;
C、根据购物时自带环保袋的益处进行分析;
D、根据出行时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符合“低碳生活”理念进行解答。
【解答】解:A、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贝,如果分类回收,就能充分利用其中的各种资源,变废为宝,垃圾分类处理既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
B、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增加能源的消耗,从而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符合题意;
C、超市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少用塑料袋,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故C不符合题意;
D、出行时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减少车辆的使用,从而减少车辆尾气的排放,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充分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地球、保护自己的家园。
4.近日,雾霾天气一度笼罩我市,空气中PM2.5指数直线上升,下列行为不利于雾霾天气治理的是( )
A.发展风力发电 B.就地焚烧秸秆
C.发展共享单车 D.减少燃煤使用
【分析】A、从风力发电可以减少因火力发电中煤燃烧产生大量的污染空气的气体和粉尘等,是清洁能源去分析解答;
B、从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CO、NO2、SO2及粉尘等空气污染物去分析解答;
C、发展共享单车可以减少使用汽车等运输工具,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去分析解答;
D、减少燃煤使用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分析解答。
【解答】解:A、风力发电可以减少因火力发电中煤燃烧产生大量的污染空气的气体和粉尘等,是清洁能源,利于雾霾天气治理;故A说法正确;
B、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CO、NO2、SO2及粉尘等空气污染物,不利于雾霾天气治理;故B说法错误;
C、发展共享单车可以减少使用汽车等运输工具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利于雾霾天气治理,故C说法正确;
D、煤燃烧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减少燃煤使用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解答本题关键是看是否减少了对空气中可吸收颗粒物的释放。
5.西安市制定《保卫蓝天行动方案》,铁腕重拳治理雾霾成效显著.空气质量比去年明显好转,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氮 D.可吸入颗粒
【分析】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
【解答】解: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二氧化碳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
故选:A。
【点评】根据污染指数项目所包括的项目进行分析就可做好此题.
6.蓬溪县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创卫”工作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提倡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你认为下列措施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一次性木筷等
B.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C.将麦秸、油菜杆等全部露天焚烧
D.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分析】A、根据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一次性木筷,节约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进行解答;
B、根据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节约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进行解答;
C、根据将麦秸、油菜杆等全部露天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对环境造成污染进行解答;
D、根据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保护环境进行解答.
【解答】解:A、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一次性木筷,节约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故A正确;
B、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节约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故B正确;
C、将麦秸、油菜杆等全部露天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对环境造成污染,故C错误;
D、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保护环境,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联系生活考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知识,同学们需要在平常生活中提高“节能、环保”的意识.
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下列做法与“美丽”不相符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D.燃料脱硫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分析】根据不同做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合理性分析即可。
【解答】解:A、将垃圾分类回收,可以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故A正确;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造成水资源和土壤污染,故B错误;
C、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可以节约化石燃料的使用,且清洁能源无污染,故C正确;
D、燃料中含有硫元素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能形成酸雨,燃料脱硫以减少酸雨的产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充分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地球、保护自己的家园。
8.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推广使用电动汽车 B.大量植树造林
C.加大对太阳能的利用 D.在田野里焚烧秸秆
【分析】A、推广使用电动汽车会减少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的排放;
B、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
C、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对环境无污染;
D、秸秆燃烧既浪费能源,又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
【解答】解:A、推广使用电动汽车,会减少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的排放,所以利于环境保护,故不符合题意;
B、大量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所以利于环境保护,故不符合题意;
C、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对环境无污染,所以利于环境保护,故不符合题意;
D、在田野里大量焚烧秸秆不但浪费能源,还会造成大气污染,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环境保护,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环境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了解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防治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目前,很多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为了防止( )
①空气污染②噪声污染③发生火灾.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② D.只有①②③
【分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燃放烟花爆竹时,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还会有大量的烟尘,会污染空气;声音很响,会产生噪音污染;还会引发火灾,属于安全隐患.
【解答】解: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燃放烟花爆竹时,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还会有大量的烟尘,会污染空气;声音很响,会产生噪音污染;还会引发火灾,属于安全隐患;污染环境。
故选:D。
【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空气的污染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0.以下做法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相符的是( )
A.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
B.垃圾就地燃烧,减少运输量
C.积极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能源
D.推进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分析】根据题意,可从节能、减排、对环境无污染等角度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可以节约能源,也可减少污染,故该做法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相符。
B、垃圾就地燃烧,会加重空气污染,故该做法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相符。
C、积极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能源,能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故该做法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相符。
D、推进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可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故该做法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相符。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目标之一,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11.“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分析】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是: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解答】解:A、燃放烟花爆竹会污染空气,不符合要求;
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可减少空气污染,符合要求;
C、加强植树造林,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符合要求;
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要求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2.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③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④用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的排放.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 )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分析】造成空气污染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粉尘主要指可吸入性颗粒物.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等;光合作用产生人吸收的氧气;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排放的废气和燃放烟花爆竹等.
【解答】解:①煤的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会引空气污染;
②工业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空气的气体,会引空气污染;
③光合作用产生人吸收的氧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④用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会引空气污染。
故①②④均会引起空气污染。
故选:D。
【点评】环保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是中考的热点,了解空气污染原因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3.下列有关农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B.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C.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D.为了减小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
【分析】A、根据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进行解答;
B、根据农药性质进行解答;
C、根据禁止施用农药不能保障农业的生产解答;
D、根据农药使用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解:A、农药对提高农产品产量有重要作用,故A正确;
B、农药施用后会在农作物中有残留,所以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转移,故B正确;
C、农药本身有毒,应该合理施用农药,故C错误;
D、农药有毒,为了减小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农药、化肥的使用及对环境的影响,注意化肥的合理使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较简单,熟悉生活中常见的农药、化肥即可解答。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垃圾中含有人类生存和从事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半成品”。垃圾可以进行分类回收,用于做肥料、燃烧发电、制沼气等。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垃圾送入燃烧炉前首先要除去一些不能燃烧的物质,下列垃圾中的物质必须去除的是 AC 。
A.碎玻璃
B.废纸屑
C.干电池
D.食品残留物
(2)垃圾焚烧发电与直接堆放或填埋相比,其优点是 废物再利用,减少污染 。
(3)生活垃圾还可用于生产沼气(主要成分和天然气相同),沼气燃烧可用于供热或发电,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
【分析】根据物质的类别、废物再利用的意义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碎玻璃、干电池不是可燃物,必须去除,故填:AC。
(2)垃圾焚烧发电与直接堆放或填埋相比,其优点是可以废物再利用,减少污染,故填:废物再利用,减少污染。
(3)沼气的主要成分和天然气相同,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填:CH4+2O2CO2+2H2O。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能源、环境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5.重金属污染是指 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 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 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 等人为因素所致。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 工业 污染,其次是 交通 污染和 生活垃圾 污染。
【分析】根据重金属污染的成因、来源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重金属污染是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其次是交通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
故答案为: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工业;交通;生活垃圾。
【点评】本题是直接考查污染原因和污染物的种类,比较简单,利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即可解答,但需要对污染物的类型加以区分。
16.防治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 自净能力 使水质恶化的现象.
(2)水体污染的来源: 工业污染 、 农业污染 、 生活污染 .
(3)水体污染的危害:破坏 水生生态系统 ,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危害人体健康.
(4)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
①工业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达标后在排放.
②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 化肥 和 农药 .
③生活污水实行 零排放 .
【分析】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从源头上防治水体污染.
【解答】解:爱护水资源主要应从防止水污染和节约用水两方面做起;
(1)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的现象;故填:自净能力;
(2)污染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故填: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3)水体污染的危害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故填:水生生态系统;
(4)②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故填:化肥;农药;
③生活污水逐步实现零排放.故填:零排放.
【点评】增强爱护水资源的意识,提高环保意识.此考点是中考的热点.
17.今年我市决定开工建设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以改善目前填埋方式处理垃圾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其建成后既能利用垃圾,也能利用前期填埋垃圾产生的沼气,做为焚烧的原料.
(1)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 变废为宝 , 比较环保,节约能源等 .(至少答两点)
(2)前期填埋的垃圾中易腐败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被细菌分解为沼气,沼气的成分是 甲烷 (填名称).写出沼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
【分析】(1)根据题意,垃圾处理场建成后既能利用垃圾,也能利用前期填埋垃圾产生的沼气,做为燃料,进行分析解答.
(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解答】解:(1)本题具有开放性,垃圾处理场建成后既能利用垃圾,也能利用前期填埋垃圾产生的沼气,做为燃料,好处是:变废为宝;提供能源;比较环保,节约能源,改善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等(合理即可).
(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故答案为:(1)变废为宝;比较环保,节约能源等;(2)甲烷;CH4+2O2CO2+2H2O.
【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当然垃圾处理也要考虑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阅读下面的图表和短文,简要回答问题:
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积累有毒、有害物质,引起对植物生长的危害,或者残留在农作物中进入食物链而危害人体健康。人从自然界取得资源和能源,经过加工、调配和消费,最终以废弃物撒向土壤,或通过大气、水体和生物向土壤中排放和转移。当输入的污染物质数量超过土壤的容量和自净能力时,必然引起土壤情况的恶化,发生土壤污染。污染的土壤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1)设计实验测定本地区土壤的酸碱性。(简要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2)据你所学化学知识提出防止土壤污染的措施。(至少三种)
【分析】(1)根据测溶液pH值的正确操作方法作答即可。
(2)可从污染源、合理使用、技术改进、政策等方面思考。
【解答】解:(1)pH试纸测的是溶液,所以实验第一步应该将土壤溶于水,然后取溶液作PH测定实验。
(2)从控制污染源考虑有:控制废渣、废液、废气的排放;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等。
从使用方面考虑有:合理施用化学肥料;
从技术改进方面考虑有:通过生物的降解和吸收来净化土壤;增施有机肥、改良沙性土壤等。
故答案为:
(1)操作步骤:①采取土样;②将土样放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后,静置;
③待溶液澄清后,用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④记录数据。
现象:pH试纸变红色(或pH试纸变蓝色)。
结论:该地土壤呈酸性(或碱性)。
(2)控制和消除废渣、废液、废气的排放;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合理施用化学肥料;通过生物的降解和吸收来净化土壤;增施有机肥、改良沙性土壤。(任意三项即可)
【点评】用pH试纸测溶液酸碱性的正确操作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19.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见如图:
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等有害气体。
资料2:FeSO4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浆吸收SO2(性质与CO2相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a(OH)2+SO2═CaSO3+H2O 。
(2)溶解步骤中同时发生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Fe2(SO4)3═3FeSO4、 Fe2O3+3H2SO4═Fe2(SO4)3+3H2O 、 Fe+H2SO4═FeSO4+H2↑ 。
(3)将所得FeSO4溶液在氮气环境中蒸发浓缩、 降温结晶 、过滤,得到FeSO4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 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 。
(4)政府倡导垃圾分类,其好处是(写一点): 保护环境 。
【分析】根据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硫酸能与氧化铁以及铁反应、得到硫酸亚铁晶体的方法以及氮气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故填:Ca(OH)2+SO2═CaSO3+H2O;
(2)溶解过程中,铁锈的成分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填:Fe2O3+3H2SO4═Fe2(SO4)3+3H2O;Fe+H2SO4═FeSO4+H2↑;
(3)要得到FeSO4晶体,可以将所得FeSO4溶液在氮气环境中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其中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能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故填:降温结晶;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
(3)垃圾分类能起到保护护环境的作用,故填:保护环境。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制备以及与环境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与有的知识进行。
20.资料一:原煤中含有硫,燃烧时生成的SO2会污染空气;
资料二:测量SO2含量的反应原理为SO2+2H2O+I2═H2SO4+2HI;
资料三:加了生石灰的原煤燃烧时刻减少SO2排放,反应原理为2CaO+2SO2+O22CaSO4.
请回答:
(1)原煤燃烧产生的SO2在雨、雪降落过程中会形成 酸雨 ,它能腐蚀建筑物、使土壤酸化等;
(2)取用原煤燃烧产生的工业废气样品1米3,缓缓通过含碘(I2)1.27毫克的碘溶液,刚好完全反应.则该工业废气中SO2的含量为 0.32 毫克/米3,(假设工业废气中的其它物质不与碘反应);
(3)若该工业废气中含有128gSO2,要除去这些SO2,理论上需在产生该工业废气的原煤中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多少克(假设工业废气中的其它物质不与氧化钙反应)?
【分析】(1)原煤燃烧产生的SO2在雨、雪降落过程中会形成酸雨;
(2)依据化学方程式中碘溶液中碘的质量可以求出二氧化硫的质量;
(3)由二氧化硫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理论上需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的质量即可.
【解答】解:(1)原煤燃烧产生的SO2在雨、雪降落过程中会形成酸雨;
(2)设1m3工业废气中含有SO2的质量为x
SO2+2H2O+I2═H2SO4+2HI
64 254
x 1.27mg
=
解之得:x=0.32mg
(3)设理论上需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的质量为x,
2CaO+2SO2+O2═2CaSO4
112 128
80%x 128g
=
解之得:x=140g
答:理论上需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的质量为140g.
【点评】本题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主要是利用已知量求未知量的基础性计算,难度不大.
第1页(共1页)